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改善中职校师生关系

试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改善中职校师生关系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在分析和谐师生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改善中职校师生关系提出了六点建议,期待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早日实现新的跨越。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便产生畏惧感,师生关系淡薄。

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 年璐璐

摘 要: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已经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在分析和谐师生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改善中职校师生关系提出了六点建议,期待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早日实现新的跨越

关键词:中职校 师生关系 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扩招数量不断上升,“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件高不可攀、难如登天的事情。与之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陷入了尴尬的困境。社会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价和认可度较低,中职学历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很大压力,直接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由过去的“挑拣”变为现在的“无法挑拣”和“来者不拒”。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都是中考失利者,因为进不了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中职校,他们进校之前经历了考试失败的打击,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挫败,再加上家长期望的落空和指责,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和迷茫,从而变得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与此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教师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学生,认为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素质低,不爱学习、混日子,甚至跟老师作对、干扰课堂教学,所以只是简单、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教学,不关心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长此以往师生关系逐渐恶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甚至发展成对抗关系,给教学带来恶劣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一大环境、大背景之下,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对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间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和人最基本但最重要的方面,它主要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两个核心过程,在这里面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双主体论”我们可以认为,师生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认为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与一般的社会关系不尽相同,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谐师生关系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交往过程中平等对话、相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质上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种和谐关系的核心就是教师和学生彼此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本着一个宗旨,那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和发展。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师生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独断专制型。具体表现为教师站在很高的位置上金口玉言,学生站在很低的位置上仰望教师。学生对教师说的话必须牢记在心,教师说一不二。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便产生畏惧感,师生关系淡薄。

第二种是呵护溺爱型。这种类型最容易体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当中,父母对唯一的子女唯恐爱之不及,倾其所有成全孩子的各种要求。目前,在某些中等职业学校里面也出现了这种不良现象,教师把学生的事情全都包办,唯恐累着学生、唯恐学生有什么闪失。

第三种是放任自流型。某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对班级教学或管理撒手不管,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师生间关系冷漠,没有感情可言。

第四种是称兄道弟型。某些较年轻的教师刚到学校,教学比较有激情和热情,经常跟学生称兄道弟,师生间呼朋唤友。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正是这种变相的民主使教师丧失威信,时间一久,学生将会不再尊重教师。

二、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一)应试教育过度化导致中职生整体素质较低

毋庸置疑,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学习的压力、竞争的激烈使学生普遍地长时间处于一种压抑、惶恐的状况之中。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都是中考失利者,因为进不了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中职校,他们进校之前经历了考试失败的打击,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挫败,再加上家长期望的落空和指责,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和迷茫,变得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基于这些因素,学生们将之转化为对老师种种要求的敌视,师生关系被严重扭曲。

(二)中职校教师职业压力大,职业倦怠严重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某省的大样本调查表明,约有58%的教师表示自己感到压力过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30%的教师会因焦虑或情绪低落而上课没精神,18%的教师承认会因为自己心中烦恼而迁怒于学生,还有14%的教师会因为上课气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情绪失控、朝学生发火,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由于中职校学生普遍素质较低,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学生,在心里给他们贴上了“差生”“教不好”的标签,所以只是简单、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教学,不关心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长此以往,师生关系逐渐恶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甚至发展成对抗关系,给教学带来恶劣影响。

三、在教学过程中改善师生关系的几点建议

(一)以人为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所以每个人都有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和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强调对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这一理念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灵世界的了解,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经历过中考失利的打击,得到的是来自社会和家长的负面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丧失了自信心。在这个时候,中职学校的教师们不应该带着一种刻板的印象看待学生,而是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学生失败过一次,不等于以后的人生都是失败的,教师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都有不断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师需要做的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不要吝啬鼓励和赞美,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任何一点微小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不断激发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潜能。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在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大多只关心自己是否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真正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掌握程度。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情况则尤为突出。由于他们对自我的否定、错误的认知,认为选择中职校是无奈之举,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了解也并不喜欢,导致学生对中职校的课堂教学产生十分消极、抵触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中职校的教师们不应该采取强制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启迪者和指路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中职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找到他们学习的兴趣所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发现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动机,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从旁指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助者、支持者。

(三)展现自身人格魅力,做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每天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自己的任课教师,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气质、性格对于所教的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果一名教师具有宽广的胸怀、渊博的学识、优雅的行为举止、虚怀若谷的气质,那么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一定是高大的,学生一定会把这样的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和模仿对象,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学生会逐渐转变。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是“人人、处处、时时、事事”的,在浮华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在人人都争名逐利的盲目跟风下,教师如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反映了一个社会道德的底线,一个国家教育的良心,无论学生们学习成绩怎样,首要重视的是学生教养的提高,应把他们培养成有大胸怀、大气度的人。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如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少学生都有一些心理问题,这是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综合作用的结果。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焦虑感增强,表现为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学生“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比例从十年前的3.7%上升到现在的7.7%,“离家出走”比例则从4.0%上升到7.8%。调查发现,心理健康越差的人,越容易发生网瘾、早恋、打架、有意伤害小动物、破坏公物、醉酒等行为,并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对于好学生而言,更应该关注那些扰乱课堂的“问题学生”。面对这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睡觉、聊天,有的时候甚至跟任课教师对抗以至于逃课、逃学等问题,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应该利用课后时间找学生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掘学生问题行为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走上歧途的学生能够迷途知返,促进他们心理健康,让他们的学习生活重新充满阳光。

(五)掌握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起来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变革,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不断代替陈旧、迂腐的教学理念,涌现出很多以计算机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新颖的教学手段,推动着传统课堂往更加开放、生动、灵活的方向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学习动力不足,如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以知识的讲授为主,不注重采纳创新的教学手段,那么整个课堂将会是死气沉沉,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职校的教师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枯燥难懂的知识用具体形象的图片、视频、案例进行展示,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辩论比赛、角色扮演,将理论知识融于鲜活的活动设计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营造轻松、友好、互助的课堂学习氛围。

(六)大师有大爱,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融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爱可以消除一切隔阂、战胜一切艰难困苦。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应该追求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人类有追求爱与归属感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而且这种爱是互动的、可以传递的,教师对学生真诚相待、真心关爱,会不断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更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教师不仅传授学问、启迪智慧,更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支持者。

新时期的新要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改革落后陈旧的教学制度、教学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承担起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的义务,推动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水平的发展。我们期待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早日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刘建丽,陶红.试论中等职业学校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2).

[2]方玲.谈职业学校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2007(27).

[3]陈二华.如何调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1(5).

[4]陈永宁.职业学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尤为重要[J].中等职业教育,2006(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