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教学研究中如何发现教师问题

在教学研究中如何发现教师问题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调查是对某一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现状调查是对某一类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和基本特征进行调查。比较调查是对不同国家、地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有关现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的调查。问卷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具有方便实用,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

第三节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和特点

观察法是人们最早采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观察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观察法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可以说,教育研究过程中时时需要观察,能够对教育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法与日常观察不同,它具有以下基本的特点:第一,观察的自然性。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直接观察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过程,对观察结果作明确、详细的记录。由于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从而能较客观真实地收集第一手资料。第二,观察的目的性。观察是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确定的观察范围、形式和方法。第三,观察的能动性。观察是按事先制定的提纲和程序进行,同时规定了观察的时间和内容,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中选择典型对象、典型条件,力求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并以科学理论去分析、判断和理解观察结果,因此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二)观察法的类型

根据观察的目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将观察法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观察过程中是否借助仪器,可将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直接通过自身感觉器官对被研究者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的方法。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的方法。

2.根据观察情境中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在日常情境中,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随着行为与事件的发生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人为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预先对环境进行精心设计与布置,有目的地引起观察对象的某种行为,从而观察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行为。

3.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将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又称局内人观察,是指观察者置身于被观察者的群体中,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活动,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非参与观察又称局外人观察,指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直接参与他们的活动,以旁观者或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

4.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系统设计或一定的结构要求,可将观察法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内容和项目,制定好观察表格,并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严格按照其进行观察和记录。非结构式观察是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也没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要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观察。

(三)设计与实施

第一,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在实施观察前,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内容,确定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观察设备和记录方法。

第二,在观察计划中,要明确观察对象,说明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与标准;明确观察时间表和观察地点,说明对观察者进行培训的方法;草拟表格,说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的方法和对材料进行处理与分析的方法等问题。

第三,进入观察场地,观察人员通过适当的渠道进入观察现场,熟悉观察环境,接触观察对象。为使观察得以顺利而深入地进行,在这一环节,观察人员应确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观察对象的活动,要用较大精力去同观察对象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取得被观察对象的信任。

第四,实施观察和记录,这是观察法的核心。在此阶段,要讲究记录方法,应选择最适合的观察位置,尽量严格按计划进行,要善于抓住引起各种现象的原因,并注意观察范围内的各种活动引起的反应。

第五,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要把所有记录的材料,详细地加以检查、分类,如果有遗漏和错误,要设法及时补作记录和改正错误,记录材料整理后,要详细地加以说明。

第六,归纳、推论和说明研究结果,根据对观察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加以理论上的论证和升华,最后撰写成研究报告

二、调查法

(一)调查法的含义和特点

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进行科学分析,揭示有关教育现象的发展趋势,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活动。

调查法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调查法可以基本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限制研究某一教育问题,也可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在教育实践中,不可能直接观察到全部教育现象,也不可能全都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可采用调查法,通过间接地掌握实际情况(或材料)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或现象。

二是调查法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材料,它可以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多种途径了解情况,掌握教育现状,所收集的资料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现状的资料,也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过去情况的资料,其中以关于现状的资料为主。

三是调查法有着系统的程序和严密的步骤,调查对象的选择、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结果的处理分析都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并对调查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影响因素都有一定的预见,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调查法的类型

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普遍调查又称全面调查,是指对被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被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推算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个案调查又称为典型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人或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历史调查、现状调查、发展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等。历史调查是对某一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现状调查是对某一类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和基本特征进行调查。发展调查主要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出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比较调查是对不同国家、地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有关现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的调查。原因调查是主要调查产生某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根据调查手段的不同,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问卷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分成若干个项目,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或当面作答的方式来了解被调查对象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问卷法具有方便实用,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由于可以不署名,消除了被调查者的顾虑,有利于得到客观真实的材料,同时便于整理归类,能作量的统计处理,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根据问卷中问题的结构程度,可将问卷分为结构问卷和半结构问卷

结构问卷,也称为封闭式问卷,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填答的问题。如“你喜欢学习数学吗?a.喜欢;b.不喜欢;c.不清楚”。

封闭式题目类型主要有:是否式、选择式、排序式、量表式、条件式。

无结构问卷也称开放式问卷,是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由被试自由陈述。如“你如何看待大学生超前消费?”

开放式题目类型主要有:填空式、问答式。

2.问卷的结构

调查问卷一般由标题、前言、指导语、正文和结束语五部分组成。问卷的题目是对调查内容的概括,确定题目时应简洁、准确、易于填答人理解。

前言也称之为封面信,一般包括: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意义;问卷匿名,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调查者的个人身份或组织名称;对被调查者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等方面的内容。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研究对象填写问卷的一段文字,对填写问卷的要求、时间、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有时还附有一两道例题,以帮助调查对象更好地理解如何填写问卷。

正文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即研究对象所要填写的所有问题。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包括填写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情况、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便于问卷回收后作分类统计分析,了解不同类别调查对象的异同。二是调查项目,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单位将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具体化为一些问题和备选答案。三是调查者信息,是用于证明调查作用的执行、完成和调查人员的责任等情况,并方便于日后进行复查和修正。一般包括:调查者姓名、电话,调查时间、地点,被调查者当时合作情况等。

结束语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研究对象补充说明有关情况,或对有的问题做更深入的回答,二是以简短的话语对研究对象的合作表示感谢。有时,结束语在问卷中也可省略。

3.问卷设计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设计问卷一般要经过五个基本程序:

第一,根据研究目的,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

第二,围绕主题构建问卷项目,确定问卷类型。

第三,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

第四,试测,以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能否被调查对象所理解。

第五,依据试测结果,对项目内容、排列方式加以改进。

问卷问题的设计关系到问卷的科学水平,此在设计问卷的问题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问题的范围是否全面,内容是否恰当。问题是否涵盖了所要调查的全部内容,答案要能较全面反映所研究问题的主要方面,且不交叉、重叠。

第二,问题的文字表述是否准确。设计问题时不应使用有暗示或引导性的语言,避免双向问题和否定性问题,不要使用专业性太强的术语。

第三,问题的排列顺序是否合理。问卷中各类问题的安排要先易后难,将如性别、年龄、学历、经历及家庭基本情况等应放在问卷的前部分,将敏感性和开放性问题放后,同时要按内容和性质,把同类方式回答的问题编排在一起,使同一内容或内容相近的一组问题相对集中且有内在逻辑联系。

第四,问题的数量是否适中。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30—40分钟为宜。问题太多,作答者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敷衍塞责或不予回答,问题若太少,又不能得到有关研究的基本事实材料以致影响研究结论。因此,可问可不问的问题最好删除,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要尽量避免。

4.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发放问卷时一般采用邮寄、有组织地分发、当面填写的形式。邮寄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对被调查者的影响力最低,常影响问卷的回收率。有组织地分发是调查者将问卷有组织地分发给调查对象,又由其有组织地收回。这种方式回收率高,便于汇集和整理。当面填写,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当面提问,容易取得被试者的合作,回收率高,但要注意防止在集体场合填写时的相互干扰。

对回收的问卷,在剔除废卷的同时要统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较高的回收率是获得真实可靠资料的保证。一般来说,回收率如果仅30%左右,资料只能作参考;50%以上,可以采纳建议;当回收率达到70%~75%以上时,方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因此,回收率一般不应低于70%。

(三)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访问法或谈话法,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指以口头形式,根据访谈对象的回答来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访谈通常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有目的的谈话,适用于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访谈法方便易行,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但成本较高,缺乏隐秘性,同时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难以对访谈结果进行量化处理。

1.访谈法的类型

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有无统一的设计要求,将访谈法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非结构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指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

根据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即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间接访谈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与被访谈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谈。间接访谈的主要方式是电话访谈。

根据访谈对象的数量,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个别访谈是指只有一名访谈者和一名被访谈者针对研究问题进行的面对面交谈。集体访谈也称座谈会,可以由一名或数名访谈者和一些调查对象就要调查的内容进行交谈,访谈者主要协调谈话的方向和节奏,参与者自己相互之间就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2.访谈的步骤

第一,了解访谈对象,对其个性、职业、兴趣等加以了解,确定访谈对象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材料,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同时根据访谈目的设计访谈提纲。

第二,在访谈过程中要把握主题,恰当进行提问,并准确捕捉信息,对被试适当作出反应,并及时作好记录,有条件的话最好录音。

第三,善于根据访谈气氛的变化和临时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灵活地把握访谈的结束时间,并感谢访谈对象的合作和帮助,如果需要的话应为以后的访谈作好安排。

3.访谈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访谈提问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访谈人员事先要熟悉访谈提纲的内容,熟悉每一个问题。所提问题要尽量口语化,语气要委婉,让对方一听就明白意思。第二,发问要自然顺畅,态度亲切和蔼。访谈人员发问后,要有礼貌地、耐心地倾听被访者的陈述,边听边记录。第三,注意非语言交流。访谈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传递信息的,但是除了语言,服饰、语气、目光、动作、姿态等也能表达某种意义。因此,访谈人员要善于察言观色,分析和利用有关的非语言信息。第四,整个访谈过程要由调查者控制,如果被访者谈话离题,控制者要能够将其引回到所有研究的问题上来,同时保持中立态度,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暗示或强加给被访者,否则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

三、实验法

(一)实验法的含义和特点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索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是实验内容的选择必须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服从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实验假设必须是正面的,有可能对研究对象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研究,就应放弃或采取其他的途径进行。

二是研究者可以操纵或控制某些变量,实验是为了变革现实,探索和创新,研究者不是消极等待研究现象的自然发生,而是主动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变化,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去干预、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进程,有意识地变革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条件,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

三是教育实验中的研究人员、研究对象都是具有自己的价值、态度、认识等主观因素的人,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如因实验人员的期望会影响实验效果(皮格马利翁效应),研究对象因为知道自己参加实验而引起的积极性提高(霍桑效应)、因教育实验周期过长而引起的生成效应(研究对象身心成熟)和实验教师的时间积累效应等。这些效应有些可能会提高教育效果,有些则可能降低教育效果。对于教育实验来说,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带来干扰。

(二)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研究的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推广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提出新的问题,检验新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实验研究。验证性实验是在探索性实验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检验这项研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或不同研究对象中是否会取得同样的结果。推广性实验是把已有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并指导教育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2.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可以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尽可能地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下,严格控制外界条件,以保证结果可靠的实验。

3.根据对实验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前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操纵自变量,但不能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导致实验结果误差高,可靠性较低。准实验指在实际教育情境中无法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但能对实验过程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真实验能够随机选取被试,操纵自变量,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能够准确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4.根据实验中变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单因素实验是实验中只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称为多因素实验。

(三)实验法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研究者要确定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的实验课题,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模式,提出实验假设,制订实验方案。

在实施阶段:研究者要操纵自变量,测定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收集、记录验证实验假设所需的资料和数据,并对研究进程进行监控,随时处理一些突发事故。

在总结阶段:研究者要整理实验资料,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芝加哥学派”最早将质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研究中,其中也涉及了一些与教育有关的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质的研究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条件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一)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的研究强调在自然情境下对被研究者“生活世界”的考察,研究者本人即是研究工具,必须深入研究现场,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获得研究第一手的资料。同时,研究者要把研究对象看做一个整体,用系统的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探究,理解各种社会现象,深入当事人的真实生活世界中,了解他们生存的社会和文化

2.描述性观点和归纳性的研究取向

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情绪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记录,通过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实物分析所获得的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研究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解释社会中各种复杂现象的内在关联性。质的研究是研究者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什么,是一个从微观层面开始的过程,所以它更适合具体现象的研究,并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

3.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研究对象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因此要求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反省对研究对象的“偏见”,通过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将心比心”,来理解他们的行为及意义解释。

4.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的研究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承认价值涉入的存在,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肯定研究中的人文关怀。

(二)研究过程

1.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

质的研究适合于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因此一般选择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访谈才能认识的教育现象作为研究问题,选择研究问题时要充分考虑研究者自身的特点和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这关系到研究能否深入地探索和分析。研究问题确定后,就要选择研究对象。质的研究一般以个案研究为主,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不会太多,往往选择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体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

2.进入研究现场

在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以后,研究者就要为进入研究现场做准备工作了。其中,包括了解当地的权力机构、人员关系以及当地的一些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并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进入研究现场的方式,主要包括隐蔽地进入、逐步暴露式进入。逐步暴露式就是在研究刚开始的时候,研究者简单地向研究对象介绍研究计划,然后随着研究对象对研究者的信任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展开。研究者应秉承坦率、诚恳、自愿、保密的原则,向研究对象介绍自己的个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等问题,避免对方不必要的猜忌。

3.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质的研究的关键环节,能否收集到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关系着研究的成败。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包括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在实施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者通过访谈了解研究对象的所思所想、情绪感受、价值观念,实物分析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的一些行为、思想轨迹、研究对象的动态生活。

4.整理分析资料

整理和分析资料一定要及时,力求保持资料的原汁原味,以尽可能客观的态度阅读原始资料,并从中寻找核心概念和本土概念,按一定的标准对资料进行归类和编码,进行深入分析,找到资料中的主线,并作出初步的研究结论。

5.评价研究结果

关于质的研究结果的评价问题,学术界争论比较大,但一般从研究结果的效度、推论、伦理道德等几个维度进行评价。效度指的是正确性程度。在评价时,我们要注意判断这项研究在多大程度上测试了它意欲测试的问题,如果效度“失真”,要分析其原因是什么以及效度的检测手段是什么。推论一般指的是研究结果对本研究范围之外的人和事的借鉴意义。伦理道德一般涉及保密原则、公正合理原则、公平回报原则等。

第四节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校本研究

一、校本研究的含义、特点

校本研究是“以校为本教学研究”(school-basededucationalresearch)的简称,它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是一种“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研究活动。具体说来,它是立足于学校,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以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创造学校办学特色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具有三个突出特点,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一)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学校”

“为了学校”,即校本研究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为指向。也就是说,如果某项研究不能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其研究过程不能带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其研究成果不能直接运用于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那这样的研究就不是校本研究。

(二)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进行的

校本研究的问题应来自于学校内部,是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开展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当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

(三)校本研究是“在学校中”展开的

校本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学校本身,实施研究的主体是学校里的教师,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离不开学校情境,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

二、校本研究的内容

(一)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研究教学理念、探索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并据此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课程的设置、实施、评价和开发;组织指导课题实验,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专题性研修活动。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它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校本培训

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协会的有关界定,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它既可以在整个学校的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部分部门或某一科目上进行,同时还可以是两三所学校间相互合作地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凸显“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活动和教学反思。

(三)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与普适性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处理,将“理想的课程”经过课程、教学实施变成“学生习得的课程”;另一方面则是指由学校自己的力量研制开发、用于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

(四)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是产生于西方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它反映的是一种内控式管理思想。校本管理的基本含义是教育的主管部门将其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一定程度上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学校财政的预算、课程的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变革学校已有的管理体系,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校本管理的基本特征有两个方面:①学校是决策的主体,即决策应在学校范围内作出,游离于学校之外的行政组织的作用应当减弱;②学校是改革的主体,即有效的学校改革不仅依赖于外在程序,更依赖于校内参与者分享决策的制定。理论研究表明校本管理可以激发学校内部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提高学校成员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凝聚力,有助于推动学校的全面进步。无疑,校本管理能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机制的支持和保障。

三、校本研究的方式方法

(一)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学校一线教师在专业教育研究者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在教育领域、学科教学及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定位、诊断、分析,制定解决的计划及具体的实施步骤,从而提高研究者自身的教育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的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行动研究可归纳为五个步骤:

一是界定问题,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是制订方案,明确研究目的,说明为了改善教育情境所要改变或者修正的因素,以及所需要的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根据研究的进展列出比较清晰而有弹性的时间表。

三是采取措施,要仔细评估教育革新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可能冲击和影响,获得有关人员尤其是学校有关行政人员的认同和支持,敏锐察觉实际情况的变化,并能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

四是评估反馈,评估反馈是一种持续不断地自我反省监控的历程,贯穿行动研究始终,行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否真正改善了教育实践,等等。

五是撰写研究报告。

(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针对某一个体,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实施个案研究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对个案问题行为的界定,选择典型的人或事为研究对象。个案研究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学生辍学、学业失败、家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年犯罪等,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和矫正研究。

第二,收集个案资料。全面系统地收集个案资料是个案研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全面系统的个案资料有助于研究者对个案的完整认识。收集个案资料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书面调查、口头访问等方式,也可采用观察、测验等方式。个案资料包括了个案的个人资料、学校资料以及家庭和社会资料等。

第三,诊断与假设。在广泛收集个案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产生特殊异常行为的原因,理清问题发展的脉络,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测试,确定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形成初步的假设。

第四,分析与指导。对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在对个案问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假设后,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跟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

第五,形成结论。

(三)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描述与分析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发掘或者揭示出隐藏在这些生活、事件、经验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信念,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师叙事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反思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校本科研能力,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叙事大致可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三种类型。教学叙事是教师将自己任教的某次“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生活叙事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发生的“生活实践”的叙述,涉及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自传叙事即教师的“教育自传”,也可以视为一种“教师日记”,真实记录了教师本人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通过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课堂观察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研究的主题、观察的任务),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化用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

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目的是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真实而又典型的教育事件,也即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教学案例来源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和生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加以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

撰写教学案例可以让教师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是梳理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能促使教师更深刻地认识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促进教师反思自身行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四、校本研究的实施途径

校本研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

(一)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体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反思是研究的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在课程与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根据时间,区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

实施课程前的反思:这个阶段的反思是一种预设性的反思、前瞻性的反思,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有针对性、实施性。教师长时间的课前反思,养成了课前预测、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研究性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因为教师自我反思具有监控性和即时性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可以处理和思考即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高质、高效、顺利地进行。养成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习惯,对教师的教学调控和教学应变能力也是一个提高。

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及时并有效地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批判地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超越性变异和衰减性变异,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反思水平,长此以往,可以使教师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二)同伴互助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所以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形式,基本的同伴互助形式包括交谈、协作、帮助等。

教师交谈。教师交谈一般有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区分。浅层次的教师交谈,可以使一些教师从同伴中获得借鉴和经验,从而少走弯路,改善教学行为。深层次的教师交谈,大家可以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可能会形成很有价值的新见解,使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

相互协作。相互协作指群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要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某项任务,而且要求每位教师在协作中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彼此互动合作中成长。

相互帮助。在一所学校同学科教师中,总有一些教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专长,也存在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可以作为相互交流的“核心人物”,承担起帮助和指导其他教师的任务。关键是学校要落实这位“核心人物”,并使其尽快适应角色,担当起帮助其他教师的重任。

因此,中小学校经常要以学科组和年级组为互助载体,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每学期要召开校本教学研讨会2—3次,并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大胆批评,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从而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三)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但校本教研还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参与引领。专业人员包括各级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他们是科研的先行者,在信息和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校本教研提供专业引领和学术支持,所以,专业人员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调整是参与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但如果缺乏横向交流和纵向引领,将会使自己处于孤陋寡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如果只有同一层次的横向交流,而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纵向引领,有可能会使横向交流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

案例分析

有人说,“撰写教育案例,就是要求教师‘讲述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故事’,它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而撰写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教师把课改中的成功与失败记录下来,失败的可让同行以及后来者吸取教训,成功的可为他人提供借鉴”。

这种认识对吗?

你觉得在教学实践中哪些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在什么情况下效果最好?

思考题

1.简述教育研究的步骤。

2.教师应如何制订研究计划?

3.设计问卷时应注意什么?

4.简述质的研究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