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派与阶级的包容性

党派与阶级的包容性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解放区全面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政权组织到抗战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凝聚成巨大的抗战洪流。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许多措施以克服面临的严重困难。中央发布指示,为进行长期斗争,准备将来反攻,必须普遍实行“精兵简政”。

在解放区全面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政权组织到抗战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凝聚成巨大的抗战洪流。

日本妄图把中国变为它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于是加紧了对中国的进攻,梦想迅速灭亡中国。为此,它一方面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活动;另一方面集中侵华兵力的70%和全部伪军,疯狂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1941年后的两年中,兵力在1000人以上的“扫荡”达174次,使用兵力达83万人,实行残暴的“三光”政策,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我根据地军民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抗战初期的两年,抗日民主政权处于初创阶段,各根据地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甚至两种政权并存。毛泽东强调建立游击战争根据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它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根据地是关系游击战争生存和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毛泽东指出,首先应在山地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堡垒,然后向平原和河湖港汊地带发展,建立临时根据地,并逐渐发展为巩固的根据地。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思想及其成功实践,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缩小敌占区,打破敌“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计划,发展壮大人民武装,改变敌我力量对比,都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首要问题。无论在红军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都是如此。我们已经在红军时期认识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政权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开始是建立乡、区、县临时性的政权机构——革命委员会,在条件具备后再召开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各级苏维埃政府,直至成立苏维埃共和国。

继陕甘宁、晋察冀根据地之后,在晋西北、山东、晋冀豫、皖东北、皖东,在苏北、苏中、苏南、豫鄂边等根据地,相继建立边区(省)或相当于省一级的政权,县、村(乡)政权也得到发展。在东江和琼崖根据地,建立了县级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共产党把坚持持久抗战与实现民主统一起来,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政策,使抗日民主根据地真正成为政治民主、民族团结、阶级发展、政府清廉的社会。这与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官僚腐败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日伪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既与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相区别,也与工农民主专政不同。它是经过民主选举和按照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结构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人员组成上,实行“三三制”的原则。

根据地建设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抗日,另一方面是为了社会的改革。曾在边区考察近50天的美军情报观察员埃文斯·卡尔逊对此也感到无法理解:战争本来是一种军事力量的较量,为什么在紧张的战斗中,还要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组织政府,建立银行,创办学校?一边打仗,还一边考虑许多问题?说八路军这种搞法,实在有味道,很有斗争的艺术。毛泽东在洛川会议时就曾考虑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之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问题。所以每个根据地的建立,不只是拖住敌人,保护自己,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还包括进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改革与建设,“既是对旧社会的改造,又是对新社会的开创”。[1]这也是我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一条重要经验。事实上,根据地的建设和改革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政治上,普遍实行了民主选举,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在经济上,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统一累进税;在文化上,推行新文化运动,号召文艺为群众服务。

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许多措施以克服面临的严重困难。

一是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实行“三三制”政策。为了进一步团结解放区各阶层人民,特别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对解放区政权的支持,孤立反共顽固派,使解放区的政权更加巩固。1940年3月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规定在政权机关中要实行“三三制”政策:“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按照“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超过1/3,于是,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在“三三制”政权中,共产党员靠真理、靠政策的正确性、靠组织的有力量、靠党员的模范工作以及人民的拥护,来保证共产党的领导,也调动了民主人士和各界的积极性。

二是实行精兵简政。米脂县的开明绅士李鼎铭,在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后,他和另外10名同志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得到毛主席的赞扬,被党中央采纳,并在各解放区贯彻执行。精兵简政不只是财政问题,也不只在陕甘宁边区一个地区实行,而是决定作为党在军队和政权建设方面的一项基本政策,要求各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一切革命组织,必须一律遵行,还专门发表社论。中央发布指示,为进行长期斗争,准备将来反攻,必须普遍实行“精兵简政”。从抗日战争时期军政机关看,确有必要实行精简。抗战以来,根据地逐步建立了许多战争机构,但随着形势发展,便出现了“鱼大水小”的矛盾。敌人利用封锁、“三光”政策,有意扩大这种矛盾,企图达到“竭泽而渔”的目的。陕甘宁带头制定《简政实施纲领》和“精兵简政”法规,将“精兵简政”的目的要求及取得成果用法律固定下来。毛泽东于1942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一次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在这次精兵简政中,必须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

三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根据地建设中,我们面临着极其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哪怕是陕甘宁中央根据地也同样如此。在1939年以后,由于日寇向根据地大规模“扫荡”,加上蒋介石自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对陕甘宁边区设置五道封锁线,实行严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陕北地区军队增多,延安地区再次出现严峻的粮食问题。

在严峻的困难面前,毛泽东提出三种办法: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愿解散,又无办法,大家等着饿死。第三是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在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自己动手”是党中央和毛主席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实行经济封锁,向部队、机关、学校提出的。伟大的生产运动就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中央机关和各级领导都以身作则地加入到这个行列。

到1942年,全边区共开荒近百万亩,使边区耕地面积达到了1338万多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84万石。全边区总粮食消耗量是162万石,做到了自给有余。棉花产量173万斤,1~9月棉布15840匹,自给率达73%。毛泽东提出的“丰衣足食”的目标基本实现。毛织厂、被服厂、鞋袜厂、皮革厂、木工厂、煤窑、砖瓦窑、瓷器窑等越办越多,运输业、商业等经营活动越搞越红火。[2]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一面生产一面战斗口号影响下,两样都相互促进地展开着。正如国际友人、英国的林迈可在《晋察冀》印象中所说:“虽然在根据地战事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但粮票制度并未发生障碍,甚至到反‘扫荡’最后的时候,也没有任何部队及非作战单位在粮食供给方面发生断粮等恐慌。”[3]

四是调整农民和地主的权益。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也是中国抗日的基本力量,因此,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农民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积极性,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基本问题。在当时,农民在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下,生活异常艰难。因此,实行减租减息,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保证农民的人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成为坚持抗战的当务之急。

然而,由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已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地主中的大多数有抗日要求,一部分开明绅士,也赞成民主改革。保障地主的人权、地权、财权,借以争取、联合地主一致抗日,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在指示中要求: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地租,一般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利息,不要减到超过社会经济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度。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权仍属于地主。到1941年底,各解放区的减租、减息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种既适当提高农民权益,又通过有原则的让步,保障地主权益的做法,使农村的土地关系与阶级关系发生了有利于抗日的变化,使解放区的民主政权从根本上得到巩固,掀起了参军参战热潮和互助合作的运动,为支援长期抗战和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