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之变革与阶级

社会之变革与阶级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兹所谓“其自身已成为一阶级”云者,即凡属其阶级之人皆有阶级的自觉之谓。“阶级的自觉”云者,即凡属一阶级之人皆觉其自身所处地位与他阶级利害不相容,认定阶级斗争无可避免之谓。故阶级的自觉一旦发生,则阶级间经济利害之冲突,更进而唤起政治上之争斗。
社会之变革与阶级_现代社会学

第四节 社会之变革与阶级

生产力之发达为撼动生产关系之根本条件,同时阶级斗争又为变革社会之动力,自古代社会土地共有制度崩坏以来,一切过去社会之经济的构造,悉建筑于阶级对立之上。阶级云者,即经济上利害相反之经济的阶级之谓,如握有土地或资本等生产手段者与一无所有者,如经济上压迫他人掠夺他人者与被他人所压迫所掠夺者是也。阶级对立之形式虽因时代而有不同,而社会之经济的构造建筑于阶级对立之上则一而已矣。

社会组织随生产力变动。而一切社会组织,概由其社会中之各个人相依相集而构成之,维持之,故社会组织虽随生产力变动,然欲谋社会组织之改造,则非假手于现社会内之多数人不可。故一定之社会组织变革时,必有一群之主动者担当改革之事业,从事一定之运动;而此运动之中心势力,又必为现社会组织下处于不利益地位之阶级。现社会组织下处于不利益地位之阶级,其主张改造社会也,乃人情之所当然。然同时现社会组织下处于优良地位之阶级,除少数有志者外,其反对改造现社会也,亦人情之所当然。于是乎社会组织之改造,不能不借阶级斗争之形式以行之。此人类无对立斯无进步一语,所以成为支配过去文明社会之法则,而现存之生产力亦即所以借阶级对立之基础发达而来也。

阶级之发生约有二期。第一,一群之多数人,对于他阶级虽可谓为能成一阶级,而其自身尚未成为一阶级,此时之状态谓之第一期。其次,其自身已成为一阶级时之状态,谓之第二期。兹所谓“其自身已成为一阶级”云者,即凡属其阶级之人皆有阶级的自觉之谓。“阶级的自觉”云者,即凡属一阶级之人皆觉其自身所处地位与他阶级利害不相容,认定阶级斗争无可避免之谓。第一期之阶级斗争仅为经济的斗争,即在于争夺经济上之利益;第二期之阶级斗争,则为政治的斗争,即在于争夺政治上之权力。生产力与社会组织之关系分为二期,即两者互相调和时之状态谓为第一期,两者互相冲突时之状态谓为第二期。兹所谓阶级斗争之二期,适与上述两期相对照。生产力与社会组织互相调和时,则阶级斗争仅为经济的斗争,生产力与社会组织互相冲突时,则阶级斗争化为政治的斗争。

阶级对立之根本原因在私有财产,即因一方之社会团体垄断生产手段以夺取他社会团体之剩余劳动故也。人类之劳动可分为二部:其一,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之部分之劳动,谓之必需劳动;其二,超过必需劳动部分以上之劳动,谓之剩余劳动。原始时代,经济上之技术幼稚,人类之劳动实无余裕,一部分人决不能不劳而仰给于他部分人劳力之结果。社会无剩余劳动故无阶级之别。迨后经济发达,人类之劳动渐有余裕,一人之劳作能生产数人或数十人之生活必需品,因而人类劳动分成必需劳动与剩余劳动两部,且属于剩余劳动之部分亦随而次第增加。于是一部分人之剩余劳动被他一部分人所掠夺,掠夺者与被掠夺者之间发生利害冲突,社会遂化为阶级的社会矣。

然而由阶级之存在而产生之利害冲突,何以在第一期仅为经济的斗争,在第二期则成为政治的斗争?此其故盖因社会组织之改造,恒予权力阶级以不利,如欲恃道德宗教之宣传以变更此等权力阶级之思想与感情,使彼等自动以改造社会,犹缘木以求鱼,殆属不可能之事。故被压迫之阶级因痛切感知现社会之组织于自身不利,惟有从事政治运动,庶几可由自身掌握国家权力,实行经济之改造。故阶级的自觉一旦发生,则阶级间经济利害之冲突,更进而唤起政治上之争斗。

在阶级斗争之第一期,最初各个劳动者单独反抗资本家,其次一工场内之劳动者共同反抗资本家,其次同一处所同一职业之劳动者联合反抗资本家。彼等之目标,最初攻击有产者之生产方法,其次攻击有产者之生产器具,毁坏已成之货物,排斥外来之商品,或则聚众毁机械,或则纵火焚工场,务求恢复旧日手工工人之地位。

此时劳动者虽知团结,然系出于受动而非自动。有产阶级欲谋争夺政治权力,恒假“全民”名义,利用工人为后援以攻击自身之政敌,劳动阶级常被利用以参与有产阶级之政治运动,故不知不觉中常为彼等敌人效力以攻击敌人之敌人,此时所得之胜利,常为有产阶级之胜利。

至于此时劳动者反抗资本家之用意,唯在于增加工钱,改良待遇,减少工时而已,固无远大之目的也。

在阶级斗争之第二期,产业愈发达,无产者之数愈多。机械次第发明,次第改良,劳动之差别消失,工钱之标准愈低,因而无产者之利害及其生活状态,降至同一之低水平线。有产阶级之自由竞争愈激烈,按期袭来之经济恐慌愈重大,劳动者之生活愈不安全,于是各个劳动者与各个资本家之冲突,遂成为一团劳动者与一团资本家之冲突。劳动者为谋维持生活之安全,始知组织劳动组合,准备为临时之反抗,遂以创出永久之共同团体。至是各地劳动者随处发生暴动,如响斯应,而乱象环生矣。

斗争之结果,劳动者有时获得胜利,而其胜利,仍系暂时性质,不能持久。惟彼等斗争之目的,并非暂时之胜利,乃为劳动者之大同团结。一地方之劳动团体与他地方之劳动团体共同团结,一职业之劳动团体与他职业之劳动团体共同团结,因而各地方的争斗,各职业的争斗,遂联络而成为国民的争斗,扩大而成为阶级的争斗。阶级的政治的斗争之极致,社会非至于根本改造不止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