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数民族武术的功能

少数民族武术的功能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一代剑侠秋瑾,武术名师霍元甲、王子平等都是典型的代表。武术中的“掌”要求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武术技术,运用到为人民大众服务之中去,提倡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普及、推广武术运动而出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运用武术,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世界,培养学
少数民族武术的功能_武术·射弩

第二节 少数民族武术的功能

一、育德功能

(一)习武与育德

武德,即武术道德。实际上,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情操,包括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贯穿于拜师择徒、习武教武、用武等武术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武德,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书。他提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带有条款性的武德标准。孔子所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均以“道”为原则,与“德”相通,多数“艺”贯穿习武用文的传统,“六艺”只是表现道德的一种形式。如不讲道德,只顾一己私利,则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得出来,正所谓“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在以后的历朝历代,武德在封建社会得到发展,带着深深的封建思想烙印,大多以尊师重道、扶危济困、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等为信条,主体是健康正确的,但也有保守性、封闭性的一面,如带有封建色彩的“师命不可违”“一徒不可二师”“传男不传女”“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哥们义气卖命”等思想。在现代,我们提倡的武德,应该摒弃那些体现封建等级和宗法观念的糟粕,继承和发扬传统武德中的精华。

(二)武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武术是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绚丽瑰宝。武术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与中国古典哲学及儒、佛、道等文化思想密不可分。它吸收了儒家“仁义”思想,强调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及道家崇尚自由,佛家主张众生平等、爱人如己、劝人为善和提倡勇猛顽强等品质。

1.习武中的武德教育途径

(1)习武目的

在中国武术史上,许多武林豪杰和普通武士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首要目标。每当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民族生存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他们都能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一代剑侠秋瑾,武术名师霍元甲、王子平等都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应该把习武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报效祖国、热爱人民,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

(2)入门要求

这也是各流派的“择徒标准”。儒家主张克己正身,以君子的标准授徒择人,其理想人格是谦恭待人,含蓄不露,严于律己,稳健温和,宽于待人,胸怀坦荡。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儒家文化把“仁”与“勇”相联系,把“仁”作为“勇”的统帅与动力。在表现个人武德修养时,要求习武者“尊师重道”,做到“孝悌仁义”,“技道并重,德艺双修”,“切戒逞血气之利,有好勇斗狠之举”;在表现集体的道德观念时,要求习武者“扶危济贫,除暴安良”,做到“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等;在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时,要求习武者“精忠报国”,练武的目的在于“爱国、修身正义、助人”,这些规范、戒律要求习武者主持正道,扶弱压邪,这也正是武德的根本所在。

(3)习武法则

武德内容是习武者在身心、技艺训练等方面顺利进行和提高的保证。《少林戒约》中提出:“习武术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宜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掇。”还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谚语,以及“吾辈研习武事,其在深造必须持以恒心,刻苦练习,勿践以求速,勿半途而辍业”和少林拳法中的“五忌七伤”:一忌荒情,二忌矜夸,三忌躁急,四忌躐等,五忌酒色;一近色伤精,二暴怒伤气,三思虑伤神,四善忧伤心,五好饮伤血,六锻惰伤筋,七躁急伤骨。这些都是要求习武者遵守严格律己的戒规,追求心境宁静的境界,从而使自己专心致志,登堂入室,学有所成。

(4)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是武士在运用武术技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把握善恶分界的准则,更是调节人际关系的砝码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很多,诸如“以武会友”,“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为人正直,见不平之事,遂挺身而出”,“济危扶贫,匡扶正义”。少林五戒也规定“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不可逞愤相较”,“不可轻显技术”,“戒恃强争胆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对待长者,尊师重道,“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弱者,扶助赴难,牺牲自己,保护对方;对同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

2.武术教育中对人进行品德教育的方法

武术修身教育是武术教学中育德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其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武术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进行武术活动过程中,身心都得到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要根据武术教学的特点、内容和方法,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武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具体可分下面4个方面来进行。

(1)武术教学的第一课学习抱拳礼

抱拳礼是对武者的一种礼仪要求,其动作要求如下:并步站立,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高与胸齐,拳、掌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持械行礼时,也要求左手持械,右手为拳。武术中的“掌”要求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四指并拢伸直,寓意“四海武术为一家”,天下习武者皆朋友,严禁别派言行,摒弃门派之分,团结同道,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技艺。左手拇指内扣弯曲寓意着习武者必须谦虚好学、尊师重道、祟扬武德,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而应主持正义、信守武德。由此看来,左掌代表“德”,右掌代表“力”。中国人素有尊左卑右,以左为上、为荣、为贵的习俗。因此,习武应以德为上、为荣、为贵。

(2)在进行习武目的性教育过程中

通过列举古今武林豪杰“精忠报国”的光辉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崇高的理想,使学生树立“强族御侮”和“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目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培养维护国家尊严、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习武“必须以仁爱为怀,服务为旨,以我所有,助人所无,牺牲个人之力量,以求造福于人群”。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武术技术,运用到为人民大众服务之中去,提倡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普及、推广武术运动而出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运用武术,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世界,培养学生热心武术事业和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3)武术技术的掌握

武术技术的掌握过程也是锻炼人的意志、承受各种磨练的过程。武术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表演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包含了哲学、美学、宗教、艺术、文学等内容,因此要真正掌握领会它,只凭刻苦锻炼还不够,还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开动脑筋,科学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学习武术不仅要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宜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辍”等练武的要求严格进行,还必须克服各种私欲,锻炼极强的自制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习武者登堂入室,学得武艺的精髓真谛。

(4)武术是一项文明的修身术,又是防身自卫的有效武器

武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侠义精神”的教育。要求学生“不恃强凌弱”,“除暴安良,匡扶正义”,“见义勇为”,“以武会友”,弘扬尚武精神,培养学生遵守公共道德、敢于同有害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武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它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武术的修身性教育,更要与学校的德育教学相交融,体现寓教于武术的作用。

3.习武者应努力克服传统武德中的种种陋习

首先,应克服传统武德中武术传承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具体表现在血缘化倾向性和区域性两个方面。其次,遵守祖师习俗的迷信色彩浓厚,由此形成了不少清规戒律和续家谱、立牌位等歪风及恪守祖训、祖道的风气。上述种种陋习压抑了武德思想的进步发展,扼杀了创造能力。另外,唯我独尊的“宗派之争”的封建意识侵蚀武林,为争正守而相互讽刺、排斥、漫骂,甚至大打出手。其根源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狭隘、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下形成的社会思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用下的产物,是这种历史劣根性的反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武术的真谛在于重德。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准则和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

二、健身育智功能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术,是以套路和对抗为主要形式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赞赏和欢迎。武术的巨大魅力不仅仅局限于强健身体,防卫自卫,培养意志,锻炼人的胆气和自信心,更为深远的是,它能够造就一种精神境界,可以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使人们从容不迫地面对困难。下面就练习武术对增长人们的智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一)习武与增智

1.习武锻炼观察力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在示范之前要根据不同的动作内容,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引导学生有顺序、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按动作结构可分整体观察法和局部观察法。整体观察法,是指对完整动作进行全面观察,了解动作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的运动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其特点是便于了解动作的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局部观察法,是指对动作的某一部分进行观察,了解动作的方向、路线、架势结构等。其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细节。按教学要求可分为重点观察、一般观察、正误观察、相互观察等。这些观察方法都充分引导学生对动作进行全面的观察,尤其是对动作姿势、运动方向、劲力表现、节奏变化等要领由表及里、由特征到局部地进行观察。之后,再进行模仿练习,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能较快、全面地掌握动作技术。实践证明,经过长期习武锻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习武提高记忆力

武术套路一般都由几十个动作组成,其动作结构又都较为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练习时必须具备较好的记忆力。武术运动记忆力的锻炼是多方面的,如记忆动作规格、名称、攻防寓意、技巧、运动路线及方法等。从生理学角度说,学习武术动作的过程是使大脑皮层对动作留下痕迹,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学练时,首先是通过视觉观察,记住各个动作的顺序,形成动作的视觉表象,进而通过锻炼,使其留下的痕迹和建立起的暂时联系得以巩固,这个过程能够使记忆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习武提高想象力

心理学认为,一切创造都与想象有关,想象是对表象重新分析与综合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构成的形象具有不同程度的奇特性。在武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创编套路的构思,演练动作的意境、精神、节奏、劲力、方法及攻防技法的创设,招术变化的确立,以及那种“练时有人”的假设等,都无不与想象有关。再如内心演练法,也称想象练习法,是指学生在头脑中系统地重复回忆、想象动作,有意识地反复对所学的技术、动作的形象进行“过电影”,使学过的技术动作形象化、完整化和系统化。实践证明,此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记忆力、想象力,而且还有助于尽快地消除疲劳。此外,武术动作中的一些形象化术语,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手挥琵琶”,少林拳中的“旱地拔葱”“回身卧枕”,鹰爪拳中的“大鹏展翅”,长拳中的“燕子抄水”等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4.习武开发思维能力

学练武术必须对动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揣摩分析,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想问题和提问题,让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动作及教师的要求都适时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使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把所学知识掌握好。一个好套路,从运动技巧角度而言,必须具备姿势正确、方法清晰、劲力顺达、节奏鲜明等特征。从性质上讲,武术动作招式都有攻防技击作用。比如,在向学生讲授“弓步冲拳”这个动作要领时,要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弓步必须要做到前腿弓、后腿蹬,有的学生就会说这样可以降低重心,脚下生根,同时,可以利用脚步蹬地的力量,使冲出的拳更加有力。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展,从而有利于开发思维能力。

(二)静养与增智

俗话说:“动以练形,静以养神。”静养是气功修炼的一种形式。静养其“静”即入静,“养”即内练,二者合之,即入静内练,其实质是气功静练的主题。只有练静养神,达到静极的境界,才能达到或出现高功夫、高智慧。真可谓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那么,静养为何能增智,下面将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阐述。

1.静养能使大脑细胞获得充足的养分

静养讲究“入静”“调心”,排除杂念,在意念的作用下,使整个身体处于松静状态。此时,主动积极的自我保护抑制状态,使那些由于过度兴奋而致机能紊乱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恢复。同时植物性神经的功能增强,使心率减慢,心脏舒张期延长,回心血量增加,每次心搏输出量增多,脑血流量增多。脑的活动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其本身储糖甚少,主要靠血液输送,加之气功状态中呼吸频率减慢,横膈肌活动幅度加大,潮气量及肺活量增大,血液中含氧量增多,供给大脑的养分(血液中的氧分子、葡萄糖等有益于大脑细胞的物质)增多。入静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得到最优调节。这时,大脑耗氧量减少,机体代谢率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生理状态,有助于大脑细胞获得充足的营养。

2.静养能使大脑细胞的有序化程度提高

人的大脑约有140亿个脑细胞,而今利用率只有10%~20%还有80%~90%的脑细胞因彼此之间的路线没有接通,因而利用不上。在静养状态下通过气功的调节,能打通某些经络和激发脑部各组织之间的活动力,同时能使大脑多处协调跟各组织的功能联系。如进入气功状态后,脑电波变化的主要趋势为脑内α波功率增强,波幅增大,各区域的α波趋向同步;同时表现出频率减慢和节律稳定,兴奋与抑制的调整,这种调节不是某一部分,而是范围很广,对高级和低级中枢、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都起调节作用,此刻,大脑功能状态即进入一种完美、和谐的最佳状态,大脑各区域内同步性提高,有序化程度增强,脑细胞各触点间的联系增强,从而有助于挖掘大脑的潜在功能。

3.静养能使大脑记忆细胞增多

气功的静养(入静),是区别人体睡眠状态、清醒状态的第三个状态。这不仅是一种休息,而且能消除大脑疲劳。其实质是大脑神经元细胞得到修复、调整、再生和养精蓄锐,为提高记忆能力创造内在条件。由于气功静养使大脑耗氧量减少,储量增多,通过意念的返观慧照和“意领气随,意到气到”的原理,能激活、激醒更多的脑细胞与思维记忆活动,使神经联系更灵活、更广泛、更精细,使参与学习记忆的神经元增多而活力增强。同时,积极的意念活动还能让大脑释放出更好的亮氨酸,即脑啡肽,医学上称之为“记忆分子”,它有助于大脑的记忆和智能的发展。

三、育体功能

武术,也称国术、功夫或武艺,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它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的和器械的踢、打、摔、拿、击、刺、劈、扎等攻防技术动作为主要练习内容,以功法、套路、格斗锻炼为主要运动形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健身强体、培养意志和提高技击搏斗技能的目的。

(一)改善和增强体质

通过武术运动可以使练习者具有健壮的体格,不仅使之生长发育良好,而且形成健美的体形和正确的姿态。

1.全面发展练习者的体能

体能是有机体在身体运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全面发展体能是促进有机体形态和机能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获得完善的运动技能以及从事生产活动、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的必要条件。体能包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武术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它不仅使形体得到锻炼,而且使人的身心也得到全面的锻炼。例如,长拳的动作幅度开阔,关节活动范围大,而动作又复杂多变,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都有较高的要求,有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等素质。

2.提高练习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武术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除具有技击性特点外,同时还具有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所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最为朴素、简练、实用、美观的身体活动形式。它是以人体的内在精神气质为基础,强调手、眼、身、步、精、气、力、功的高度协调配合,完整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注重阴阳平衡、天人感应、身心合一、形神兼备、内外双修的最佳效果。

(二)养生与益寿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最早为了生存而与飞禽走兽搏斗的原始武术到集强身与技击于一体的武学,显示了武术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火药和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武术在军事中的意义逐渐下降了。在这种情况下,武术在健身养性、防病治病方面的作用却相对突出了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养生对道家理论的吸收

由老子创立、庄子发展的道家,是我国出现的第一个学派是诸子百家中创立时间最早的一家,它提出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总规律为“道”,而“道”是自发性的,本身也在不断地运动。因此,道家思想影响了我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许多观点为武术理论所接受。

(1)虚无观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无”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指“道”的“无名”“无形”“无限”;另一方面指某些物体的“虚无”“空虚”。老子认为,有了这种“虚无”,某些物体才有了作用,因而提倡“致虚极,守静驾”。武术理论家便用“虚无”的第二个方面说明武术的拳理——静心寡欲。

(2)自然无为观

在老子看来,“天道自然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为客观世界自然地、无意识地发生、发展着,并且自然地、无意识地发生、发展着万物。人们必须顺应自然,而不要违背它,“无以人灭天”,也不要勉强为之,而应该“以无事(不妄作妄为)取天下”。

(3)德观

老子讲“道”,又讲与其变化、结束有关的规律——“德”,所以《老子》又名《道德经》。其“德”,指的是作为事物的发生、发展的“道”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在老子看来,掌握了德便无往而不利:“重积德则无不克。”“德”具体表现于各方面,如治国要“以百姓为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柔弱胜刚强”。武术理论强调武术的首要目的在于“为国出征把敌拿”,“济困扶危救众生”;练武术主张“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之变化如循环之无端,所用不尽也”;内家拳倡导“以柔克刚”。

(4)气观

庄子将“气”看做是万物之源:“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又以“气”的聚散解释人的生死:“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对“气”,武术理论也特别重视,认为“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也”。因此,武术力主培养“元气”——“培其本源,以养元气”,“中气得十分满足,气盛势足”,“拳以中气运行”,“内外一气流转”。

2.养生观的形成

(1)老庄等在精神修养方面的思想

老子十分重视精神修养,提倡清静无为,以净化心灵,使人获得一种恬静闲适、洒然超脱的心境。为此,他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告诫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要求。庄子认为,人的生存只不过是世界纷繁现象的一种,生老病死不过是人生必经之程序,无异于世界万物。老庄等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对武术养生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武术养生的精神修养方法

道德修养是武术养生在精神修养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道教养生修炼中所讲: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难成。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修养,道教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强调与人为善,积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诸恶莫做,诸善奉行,救人之急,悯人之孤等。

(三)养生的作用与功效

1.疏通经络之作用

经络是人体内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系统,是中医辨证论治、按摩、针灸、气功的基础,也是武术养生保健的依据。古典经络学说认为,经络以纵贯全身的“十二经脉”为主体,结合与十二经脉发生纵横联系的“奇经八脉”,这些细小的“脉络”,构成一个统一循环无端网络体系。在人体正常情况下,它有营养全身、协调阴阳的作用;在病邪入侵的情况下,有抵御病邪、反应症候的作用。

2.增强免疫之功效

人体中由脾脏、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产生的大量抗体(免疫球蛋白)会经常受到大量病毒、细菌的侵害。体质差的人,病毒侵入机体,就会使人体免疫系统失去抵抗能力,容易引发各种大小疾病。因此,加强人体免疫系统,激发和提高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显得很重要。武术种类繁多,外功和内功都讲究内外兼修,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总之,武术历来就被人们视为养生之道,讲究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固气壮丹,外练筋骨,手足矫健。道家是讲究“养生”的,中医更是以人们的健康长寿为目的。正是因为武术吸收了道家、中医等诸多理论,才构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学理论体系,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