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竞争机制引入教学管理

竞争机制引入教学管理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充分借鉴和大胆吸取这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正确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教育改革的重点转换到增强办学活力和激发办学动力上来,通过学校内部的系统综合改革和学校外部的配套整体改革,建立起学校主动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的教育运行机制,以及自觉依靠教育的社会机制。要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进入教育改革的“角色”,关键还要在学校工作中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因此,当前深化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抉择,即要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增强学校主动追求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动力和活力,建立起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市场体系,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我们认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正确认识和研究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的问题,对指导当前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结合浙江大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对此课题进行一些探索。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整整三年半了。应该说,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就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来说,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与经

注:本文为1989年3月路甬祥在高等工程教育第六次专题研讨会上会议论文,作者:路甬祥、徐有智。济体制改革相比明显滞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认为关键是教育改革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前段时间的教育改革大多以单项突破为其主要特征。从目前来看,某些改革措施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新旧教育体制的转变过程十分缓慢,步履艰难;学校缺乏主动追求新体制的活力和动力;缺乏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自我改革、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有效运行机制,以致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仍很突出。

我们认为,要尽快改变教育改革的现状,必须重新选择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应当充分借鉴和大胆吸取这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正确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教育改革的重点转换到增强办学活力和激发办学动力上来,通过学校内部的系统综合改革和学校外部的配套整体改革,建立起学校主动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的教育运行机制,以及自觉依靠教育的社会机制。增强学校自我改革的内在动力,把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从发展数量、扩充规模,转到提高质量、注重效益上来,使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规格逐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浙江大学从今年开始,经国家教委批准实施全面综合改革的试点。我们进行综合改革的一个基本对策,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建立有效的教育竞争机制,激发办学的动力和活力。我们认为,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校,这是教育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迫切需要。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多种所有制转变中,发育形成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的兴起,冲击着高等教育领地,也给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由于社会经济活动与教育发展的互动作用;由于经济发展规律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商品经济对教育的作用,必将通过学校这一组织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实现功能上的耦合。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经济机制,包括市场、竞争、供求以及价值规律都会直接地进入教育领域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因此建立有效的教育竞争机制,这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建设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通过有效的教育竞争机制的导向作用,适时地调整办学方向,教育结构,培养规格和教育方法、内容,等等,这是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自身办学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必须指出的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大多数学校并未真正进入教育改革的“角色”,也导致高等教育发展明显不平衡。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增强改革的动力;而改革的动力,却要求从深化改革中获得。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宏观上看,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统得过多,管得太死,使教育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造成教育与经济“两张皮”。从高校的内部看,学校缺乏自身发展和提高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受社会上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的影响,在分配上长期吃“大锅饭”、“端铁饭碗”,使教育投资的效益降低;办学上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教师的“倦教”和学生的“厌学”情绪上升,使提高教育质量困难重重;队伍建设上的论资排辈;后勤服务上的效益低下,等等。目前高校既需要外部的压力,也需要内部的动力。要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进入教育改革的“角色”,关键还要在学校工作中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只有公平合理的竞争,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自我改革的内驱力,使得学校发展和改革兴衰成败与每一个师生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从整体上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办学的质量效益。因此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内在需要。

浙江大学在实施学校全面综合改革中,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毕业分配、教学过程、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的制度和方法,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第一,在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中,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深化教育改革,自觉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人才需求出现了由“派方市场”向“用方市场”转移的新特点。因此,在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中,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供需见面、公平、公开、择优选派的新分配方法,势在必行

浙大从去年5月开始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行了“预分配—联合培养”制的试点工作。即工科学生在校内进行为期三年半的学习后,提前分配到对口工厂企业,由校方和厂方共同实施培养,完成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一年后再回校进行论文答辩,经考核合格,发给同届毕业证书,正式回原用人单位工作,取消见习期。“预分配—联合培养”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学校择优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的办法。这方面的改革方案,经上级批准后,已在87届部分毕业生中试行,取得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三满意”的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我校从去年5月起,开始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供需见面,公平合理择优选派”的新办法,并建立由用人单位和校方共同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对学生的培养、分配,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直接面临人才市场的竞争就业,由市场对学校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作出最终的检验和评价。这就促使学校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浙江大学紧紧抓住毕业分配改革龙头,建立有效的教育竞争机制,一方面初步改变了学生缺乏压力、教师缺乏动力、学校缺乏活力的沉闷状况;另一方面,推动了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由市场引导人才培养,针对教育的薄弱环节,采取优化学科结构,创办经济和社会急需的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专业;大力发展成人函授教育,扩大办学层次;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实行主辅修制,加强工程实践训练;设立课程重点建设基金、教材重点发展基金,抓教学基础工程建设;严格教务管理,健全各类教学法规,探索与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有希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新路子。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贯彻因材施教、优才优育原则,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

教学过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的活力来自于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是主体,尤为重要。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是由于学习中的大锅饭状况和“进门难、出门易”的弊端所造成的。因此,在教学领域改革中,通过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现存的教学活动静态的运行结构,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努力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奋发进取、立志成才的良好氛围。

——贯彻因材施教,实行优才优育,追求大面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我校在1984年创办了一个由尖子学生组成的“混合班”,采取“起点高、进度快、内容新、注重能力培养”和实行基础、外语全面强化,理科思维训练等特殊培养措施,经过4年多的试点,取得了培养优秀学生的新鲜经验。这些经验归纳到一点,就是在培养过程中,采用高淘汰率的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才的竞争环境,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同时,发展自身个性和非智力因素。我们准备在继续办好混合班,扩大“基础教育提高班”的同时,认真总结研究“混合班”教学实践经验,指导面上的本科教学改革,把竞争机制正确引入教学过程,建立中期筛选制、淘汰制,力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完善学分制,鼓励冒尖、优胜劣汰,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有效压力机制。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学分制,基本上还沿袭学年制的旧模式。因此改革学分制,要充分体现竞争的原则。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选课制、放开选修课、推行主辅修制、第二学位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加修、免修、跨学科选修。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经考试,取得最低毕业学分之后,提前毕业和报考研究生。学分制的全面修订,必将在更大范围内造成一种学习竞争的态势,促使学生在平等条件的相互竞争中,挖掘个人潜在能力,调动学习和成才的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系列奖学金制,把学生的学习质量与荣誉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发挥奖励的杠杆作用。目前我校已设立了不同层次的五种奖学金制,最高层次的“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奖金500元,发给证书,名单记入校志,每年评选10名;“姚氏奖学金”奖励优秀的本科生;“吕氏奖学金”奖励优秀的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四个等级,受奖覆盖面为32%;“新生奖学金”奖励新录取的优秀新生,奖励依据为其高考和在学时的成绩,受奖覆盖面为30%。此外,学校还每年评选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先进班级等。各类奖励均有明确的评比标准和独立的评选程序,并规定各类获奖者与其毕业分配和攻读高一级学位直接挂钩,体现优胜劣汰、奖勤罚懒原则。

——建立“科学评分合理淘汰”制,严格把好毕业环节的质量关。我校从1987年开始实行了“科学评分合理淘汰”制,即在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时,根据科学的计量标准,规定严格的评分方法、标准和按毕业班学生总数确定各档的评分比例,其中优等占15%,良好占30%,中等占40%,及格、不及格占15%,按五级九等制(优、良、中、及格各分A、B等)进行评分。同时规定优级A等必须授予已形成成果或有突出成绩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必须补做毕业设计,待考核及格后再补发毕业证书。毕业设计考核方法的改革,使本科教育最后环节的质量受到严格的检验,以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付过关”,教师评分时“送人情分”的现象,受到有力的约束。

第三,在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健全教师评估、考核、流动、招聘制度,优化师资结构组合。

教育竞争,说到底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竞争。提高竞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益的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和投身改革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振奋起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当前要努力解决“教心不安”问题,通过改革高校人事管理体制,造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态势,革除阻碍队伍建设中论资排辈、门户之见等陈规陋习;打破“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状况;克服安于现状,惧怕变革、思想懒惰、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晋升、流动、聘任、培养等制度,逐步形成一种以公平竞争、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高校人事管理新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高校人事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但是在前两年的职务聘任制改革试点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不能充分发挥聘任制应有的潜力。我校在聘任制改革中,从鼓励竞争入手,按照“按需定岗、按岗定编、择优选聘”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竞争、鼓励优秀人才冒尖的政策。例如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岗位设置、人员编制上区别主次,保证重点,扶植先进,以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采取差额评审,差额聘任,规定任聘年限,建立步步有竞争的评聘机制;明确规定各级职务优选任聘年龄,实行公开招聘的办法建立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特别评审组;建立校内外流动制度和校内待业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合理分流等等。

——建立以“公开招聘,公开竞争,择优选聘”为原则的校内外招聘制度。我校从去年4月开始,经国家教委批准,率先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海外留学的博士生和青年学术带头人,延聘了一批素质好,水平高,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优秀学术骨干。这种以公平竞争为特征的招聘高级人才的方法,改变了高校传统的、封闭僵化的用人体制,使高级人才的选聘开始走社会大循环的道路。这有利于克服近亲繁衍、论资排辈的积习,鼓励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有利于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提高学术水平,开展学术竞争,以及尽快地改变学科带头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当前要继续完善这种公开招聘的制度,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给受聘者以相应的职、权、利,真正发挥其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并使此制度正规化、科学化和经常化,成为高校人事管理新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设立“流动梯队”,建设好一支以年青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流动梯队。长期以来,高校人事管理采取了一次分配定终身的方法,造成一些同年龄、同层次的教师大量积压,导致师资队伍的过分膨胀和人才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从去年5月开始,改革教师选留管理制度,设立流动梯队,明确规定凡新留校任教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生以及外单位分配来校的同类人员,一律先进入流动梯队,由校方与受聘者订立为期三年的聘任合同。聘任期满,由学校和个人实行双向选择,合理分流,少部分经考核择优续聘,极大部分则可通过二次分配或转调进入企事业单位,或继续深造,攻读高一级学位。设立流动编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到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去,使他们毕业任教后面临重新选择的危机感。表现优者,可享受比同等在职教师更优厚的待遇,不能胜任者,则随时面临被解聘的危险。

第四,在学校内部工作改革中,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理顺分配关系,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实行内部工资改革,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工资改革的目标,必须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使之成为搞活学校工作最有力的催化剂。因此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发挥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使各类人员的劳绩和贡献大小与经济收益直接挂钩尤为重要。我校在实施内部工资改革中,贯彻“按劳分配、统筹兼顾”和职务聘任制合理配套的原则,在规范奖酬金发放办法的同时,探索和逐步建立适合学校校情,具有激励机制、调节机制的结构工资系列。

内部工资改革要在搞好教职工定编、定岗,逐步实施层层劳动工资定额包干的前提下,按照“小级差、年年加”的方针,在逐步提高教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时,理顺分配关系,改变脑体倒挂及学校内部分配不公的状况,把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破格晋级和对因不能履行本职工作、考核不合格降级或不予升级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优者重奖、差者酌罚的原则,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鼓励各类人员树立竞争意识,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和努力工作获取优厚的报酬,激励他们尽职尽力,勇于创新,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益,从而提高学校办学的总体水平。

浙江大学在实施全面综合改革中,以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为契机,使教育竞争逐步演化成为高校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和深化学校各项改革工作,提高了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效益,使学校工作开始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趋势。我们体会到,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必须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历史发展和办学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思想上要积极、行动上要稳妥。根据我校这几年工作实践,我们认为以下三方面应加以进一步研究:

第一,关于强化竞争意识的问题。

竞争的概念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市场竞争机制主要是反映在商品经济活动中,竞争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金流通、价值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

正如我国经济体制由单一的、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必然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一样,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也会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由于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状况;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僵化的、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生活,在人们的思想上形成了一种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旧价值观念,社会也缺乏一种追求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的氛围。在许多人心理中内化了一种一切都包下来的思维心态。当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要求人们自立自强,通过竞争、选择去改变自己命运,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责任时,许多同志又显得茫然失措,无所适从,摆脱不了昔日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旧定势,克服不了浓厚的“依赖性”。尽管不少同志在理论上也拥护竞争,希望通过公平竞争,增强社会活力,改变国家面貌。但一旦当自己面临被选择,处于竞争时,总感到压力太大,怕变求稳。教师中这种“不适应感”尤为强烈。这种强烈的“失落感”和“依赖性”,是当前开展教育竞争的一种思想障碍。不改变旧的价值观念,不解决阻碍竞争的思想障碍,要在高校中引入竞争机制将是十分困难的。

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有竞争必定会有胜者和败者,而我们不少同志往往把失败看得太重,害怕竞争失败的畏惧心理,也是当前开展教育竞争的另一种思想障碍。因此要消除这种畏惧心理,一方面要靠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把人们置于经常性的竞争之中,在竞争中学会竞争,在竞争中磨炼意志,在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培养开拓精神,通过反复的竞争实践,增强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学会变失败为新的起点和动力。

第二,关于“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的问题。

竞争给高等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随着教育竞争的逐步开展,也会不断地暴露出新问题、新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给予更深的考虑。

首先必须明确,如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发展的全部问题一样,高校引入竞争机制也不可能解决教育发展的所有问题。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切忌一刀切、一阵风。引入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要根据发展的动态变化来确定。要有一个低级无序向高级有序进化的过程。其次,我们还必须看到,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与经济领域的竞争,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是效益目标的差异。商品生产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而学生培养(即生产)更应注重社会效益。二是生产过程的差异。商品生产过程是生产者利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形态和功能来实现的,而人才生产则不能单靠“生产者”的工具,更需要“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用全部身心、灵魂、思想和智慧去塑造。这种特殊的生产过程远比商品生产更复杂。三是效益显示的差异。商品生产一般只是一次性完成的,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强调竞争可以使生产者通过技术改造、设计改造和加强管理等马上收到质和量的效益。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长期过程,不但是学生长期求知努力的结果,而且是教师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的成果,不会因为一旦引入竞争马上会发生质的变化。

据此,我们认为强调“正确地引入”,必须从指导思想上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一,不能把教育竞争商品化,不能绝对套用商品竞争的模式。我们说,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科技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具有竞争的特性,引入竞争机制是适应商品经济和科技发展,建立教育有效机制的客观趋势。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一是增强学校内部活力,优化内部组合和结构要素;二是增加学校对外部的适应性,在改革开放中提高办学效益,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因此教育竞争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根据我们的体会,教育竞争主要是高校之间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竞争,教师之间教学质量的竞争,学生之间学习质量的竞争。明确这一点,才有可能使教育竞争沿着正确的轨道逐步深化,不断纠正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畸形和扭曲的竞争现象,使之成为真正激励学校锐意开拓创新,激励师生实事求是、踏实进取、团结协作、奋发开拓、勇于创新的有效机制。第二,是要注意区别不同性质的竞争关系。我国高校的竞争,无论是学校之间、部门之间,还是个人之间,都要强调共同的大目标下追求共同的事业,体现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平等、团结、协作的新型关系;强调竞争不能忽视必要的协同;强调竞争要形成群体集团竞争的态势;强调竞争要注重培养师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群体意识,在竞争中培养与他人协同和合作的品质,在竞争中确定正确的竞争动机、竞争规范和竞争方式。

第三,关于优化公平竞争的环境问题。

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还需要优化公平竞争的内外环境。竞争必然会拉开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差距,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是竞争机制演化的必要前提。同样的,机遇和条件绝对公平的竞争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任务是在开展教育竞争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抑制不公平竞争因素,增长竞争的积极效益,正确处理好公平与竞争的关系。这里的公平观念,是指竞争中人人机会均等,而不应理解为平均主义式的公平观。

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安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保证公平竞争的主要条件。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严谨、求实、勤奋的治学态度,自由竞争的学术气氛和敢于批判、创新的革命精神。只有在这样一个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民主平等的学术环境里,竞争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力倡导和培育学术上自由争鸣,人际关系上和谐平等,校园环境安定团结的文化氛围,保证竞争的有序进行。

要创造一个良好竞争的环境还必须打通高校与社会相互输送知识、人才、信息、成果、物质的渠道,建立有效的技术、信息、人才、劳务、金融等市场,为高校的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使高校的教育竞争与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改革同步进行。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竞争中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运用政策的杠杆作用,努力限制各种不公平竞争的因素,例如投机取巧、以权谋私等因素渗入到竞争中去,要建立教育竞争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促使人们在竞争中为社会和自身的共同利益而进行自我约束和努力,以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

当前,全国都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随着整顿治理和深化改革工作逐步开展,高等教育的秩序也将得到进一步稳定。这为我们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建设教育竞争的有效机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可以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社会环境将进一步有利于高校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进而建立起与经济和社会紧密结合的有效教育运行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