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入谚语,激活课堂

引入谚语,激活课堂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古以来,观测和研究地理现象,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一直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工作。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有此谚语。
引入谚语,激活课堂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崇明县民本中学 范莲萍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直在适应大自然。自古以来,观测和研究地理现象,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一直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工作。人们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地理谚语就是其中之一。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生动有趣。地理谚语内容丰富,简洁明了,顺口易记,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尽管现代科学很发达,但有些谚语在了解、掌握地理变化规律方面仍然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有的应用价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所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一些谚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一、气象谚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气象谚语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改造自然和与之和谐相处的过程中,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考验和锤炼而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我国气象谚语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很多可以用来制作长期、中期、短期天气预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和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到处都有各具特色的气象谚语。

比如,在描述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的时候,可以运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来加深印象。因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如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水汽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有此谚语。

再比如,学习锋面雨时可以运用“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的谚语,这句谚语实际上讲述的就是我国常见天气系统里提到的冷锋和暖锋的影响。“一场秋雨一场寒”与冷锋有关,进入秋季以后,每次冷空气南下,就会产生阴雨天气,并且气温随之下降,甚至伴随着大风、雨雪等天气的出现;“一场春雨一场暖”则与暖锋有关,进入春季以后,每次暖空气北上,就会产生阴雨天气,气温随之上升。

二、地形谚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种类多样,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五大丘陵以及广大的山地等。这些地形单元的特征内容众多,学生不易一一识记,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地形方面的谚语,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 “中国地形”,描述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时,可以用“地无三尺平”的谚语来形容。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云贵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形区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所以说“地无三尺平”是云贵高原地形特点的真实写照。

在学习青藏高原的地形时可以运用“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谚语来说明其地形特征。“川”是平原、平地的意思。由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所在站在远处看像是山,但是在近处看,由于高原内部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山脉之间起伏平缓,故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说法。

三、节气谚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专题中有关于节气的知识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大家都知道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般我们记忆的口诀是这样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和命名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为农民从事农事活动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农民在适当的节气从事适当的农事活动,种植适当的农作物。节气和农事活动有关的谚语有:

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

雨水修渠道,抽水把地浇。

惊蛰地气通,搂麦要进行。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立夏种油料,同时插水稻

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

芒种麦登场,龙口夺粮忙。

夏至伏天到,中耕极重要。

小暑管玉茭,人工授粉好。

大暑种蔬菜,生活巧安排。

立秋棉管好,力争伏天桃。

处暑送肥忙,复种多推广。

白露收大秋,早熟又早收。

秋分已来临,种麦要抓紧。

寒露收谷忙,细打又细扬。

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

立冬不砍菜,受害莫要怪。

小雪不畏寒,建设丰产田。

有关节气的谚语还有很多,如“立秋南风秋要旱,立秋北风雨雪多”“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白露身勿露,当心着凉和泻肚”“白露身勿露,寒露头勿露”“冬至上云天生病,阴阴湿湿到清明”“夏至未过莫道热,冬至未过莫道冷”等。这部分知识可以作为拓展内容来学习。

四、月相谚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高一地理“地球的伙伴——月球”专题中涉及月相知识,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到月相的谚语和诗词。

比如,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可以采用这么一句谚语来教学:“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像蛾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它形象说明了一个农历月中每天月球亮面的形状变化。

再如,“十五、十六月出更头;十七、十八月出更把;二十整整,月出三更;二十五六,月出放牛。”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更约在20时~22时,因此,十五、十六大约20时月出。十七、十八,一更天结束月才出。二十,月出已接近三更,约半夜。乡村习惯,天蒙蒙亮,放牛郎就该把牛赶上山。牛吃到有露珠的草,会长得膘肥体壮。所以,二十五六,月出可以放牛了,天快亮了。这句谚语对农历下半月的月出时刻作了细致的描述。

由于地理学科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这些谚语是人们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代代相传,读来朗朗上口。谚语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加以恰当运用,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教学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那么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利于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同时,很多谚语本身就似一幅生动的地理景观画面,“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使枯燥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风趣、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地理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