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课堂”

马克思主义的“课堂”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在民间的传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利用各种不同的渠道。在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大学中的课堂。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就在这种教科书体系和教学体制下,经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的开展,也使得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我这里说的是普遍的改革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在民间的传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利用各种不同的渠道。但是在非民间,也可以说是在“栋梁之才”的成长环境中,则又有着另外一种情形。

所谓非民间,栋梁才的苗圃,无非是指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报刊杂志文艺传媒等领域。在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大学中的课堂。

大学中的政治理论课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写的,特别是从2007年教学改革之后,这种统一性更为突出。所谓改革,除了浓缩和紧制之外,在表达方式和传输真谛方面并没有变化。一副正襟危坐义正词严的面孔,如同一鸟入林百鸟压音的气势,首先把教师带到了传经布道的宣讲台上。把“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放在第一行,以后的内容都是从这里出发而得到的。辩证法那鲜活而无往不胜的力量早就包括在大前提里面了。学生所应该做也只能做的就是记住,顺着逻辑推演理解下去,到考试的时候把这些记忆连成一片上交给老师。我们不免怀念起了古希腊逍遥学派的教学方式,不禁再次翻开《理想国》。每当提出一个问题,他们给足了对方思考的任何可能性,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反驳立论者都是允许的。当种种的异议都表达出来之后,经过比较和取舍,结论会慢慢浮出水面,但也绝不定为百分之百正确。我们也自然地想到了记者对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采访,在那里,学生的考试从来不设选择题,没有非此即彼的思路,一切都值得讨论。而在我们的考试卷子里,客观题是“最省心”的,“标准答案”是最公平的,在它们面前,师生平等。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任何一个小问题,学生在询问时都有可能“问出圈”,因为我们从来不会从多种可能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比如,“有些”这个词语,课本上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和逻辑中的含义是有区别的,生活中是“仅仅有些”,逻辑中是“至少有些”。有位学生班长就问:“我们平时这样说话或写东西,怎么就算是生活的,怎么就算是逻辑的呢?”一时间还真让人不好回答。实际上,一种习惯并不能代表整个日常生活,或者说,生活本身也应该是逻辑的。这就是我们教科书的缺陷,它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应用,做这种区分是把不对等的问题提到了同一个层次。再比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是不是任何对象都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形成理性认识,就有学生提出疑问:在自我意识、反省这类的认知形式中,所谓“闭门思过”、“扪心自问”等等,在这种场合,理性思维表现出它的相对独立性。又比如,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又通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这个枢扭的折光,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但实际上更多的情况下这种反作用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间这一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在民间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对生产力的莫大激发和催化,正如毛泽东所说,最大的生产力就是革命阶级本身。总之,教科书圈定的范围和遵循的逻辑,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需求,满足不了当下生存主体对自身环境诸种现象的解释。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就在这种教科书体系和教学体制下,经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的开展,也使得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还不算重点大学的情况,因为重点大学的学生基础要高出一大截,理解力和驾驭理论思维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大学的学生。在那里,如果只按教科书来进行教学恐怕早就把教师请下台了。我这里说的是普遍的改革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几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突出成果主要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教学者以案例为直接对象,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对案例材料进行剖析研究,揭示案例中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从而加深对理论在实际中运用的理解。显然,案例教学既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是激发和强化头脑思维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记笔记的消极型学习方式转变为参与分析决策的主动型学习方式,并能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在高校很多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案例教学的目的、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对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明显效果,因此,学生更有理由认真重视案例教学、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确实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相应的,在实践教学这个环节,也正在走向成熟和贴近教学需求。

“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计划中,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的部分,并且包含了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但这些模式却大同小异。据不完全统计,在 148 家精品课的申报材料中,把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观看影像资料、课堂讨论等的比例分别为84.37%、93.88%、75.13%和 91.92%。考虑到目前实践教学面对的新环境、新条件和新挑战,单调僵化的模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三年前调查研究的结果,目前,这一状况正在大幅度转身。不管是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评价机制上,都正在朝着活泼、适用、灵活、有序的整体效益上发展。比如一位大学校长提出,让学生放一天羊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乍一听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认真一想道理很明显,我们说的这种放羊,并不是支援性的,当然也不是勤工俭学,它类似于作家的体验生活。什么叫实践出真知,什么叫生产力的活跃性和层次性,遇到险情如何处理,怎样发挥集体的力量等等问题,都会是一种实际难得的历练。决不是“放羊为赚钱、赚钱娶媳妇、娶媳妇生娃、生娃再放羊”这个层次的劳动。

不管是案例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包括恒常的讲授方法,它们都是由教师来驾驭完成的。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必须在活动中付出相当程度的努力。在这里,他们情感上的状态便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情’导入是非常必要的。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在大学生,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主讲教师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高还是低。因此,在上每门课和每节课之初,都要在导入的技巧上仔细琢磨,注意发掘教材中最贴近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积极因素,再用自己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为课程做好感情的铺垫,使学生对课程建立起情感基础,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听课学习,积极思考问题,理论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师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讲授教育内容,能使学生听起来轻松愉快,可以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性,并且基于语言负载大量的情感信息,教师的真情实感融入对教育内容的理性分析之中,从而创造出一个情理交融的氛围,这将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思考和联想,促进学生思想的升华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来自于他对这一理论的高度信仰以及对其深刻的理解。为此,一个合格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这一素质除了必要的正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生活工作中的理论自修。应该阅读大量的马列原著,并有研究成果。可现在的情况是,既便是博士也有可能没有读过多少原著。因为现在搞半成品加工的空间越来越大,轻易就能通过考核,拿到毕业证,这样的机制很难让人沉下心来钻研理论。没有这种深度开采的基础,要产生强烈的理论情感是不可能的,更何谈把它传播到教育对象身上。相反,那些不媚市俗,自觉提升的教师,一登台便能见其底蕴。他们的举止言行就能够展现理论的魅力。我们应该把这种力量叫作人格的光环。

目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有一档“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让人感动的种种行为。在边远山区,条件想象不到的恶劣。他们不但要教课,为孩子们的吃喝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到很远的地方去采购食品;为送孩子们回家一路随行,甚至把孩子背在身上。在这种背景下走出大山的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能没有共鸣吗?

就算是平常的课堂讲授,肯不肯为学生来锤炼自己的语言,花精力来制作精美的课件,花时间来搜集新信息补充自己的教案,这些都不是用死的工作量能衡量的,全凭教师个人的修养。

什么样的政治理论课才是高质量的?如何评价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我们和自己的理想教学目标究竟有多远?在一项比较权威的大型调查中有以下的情况:“本科生组在回答‘最喜欢的思政理论课老师’时,认为‘内容浅显易懂,讲解生动有趣、口才好,演说能力强’和‘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教师是最受欢迎的,三项占60·3%。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要想政治理论课上得不枯燥,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是最好的办法。55·8%的学生选择了‘老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课本内容有趣,课件内容丰富’及‘科学性、理论性、逻辑性强’。毕业生组在对‘您最欣赏的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具备什么素质’的问题上,普遍认为理论讲解深刻、逻辑性强,内容浅显易懂,讲解生动有趣,口才好,演说能力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探求真理这几个因素最为重要。他们对思政课的期待更多是想在和教师的接触中得到思想上的锻炼。在回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种教育模式,对于一个人的政治素质培养是否科学有效’时,认为目前的教育模式是科学有效的占26·1%,认为不是最有效的占60·1%,11·7%认为‘一点用处也没有’。调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已经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认为他们所接受的这种教育模式并不是最好的,不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绝大多数非思政课教师认为,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根本因素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及与实践的结合。有92·5%的教师认为,一堂高质量的政治理论课应该内容有趣丰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互动。总之,将内容变得新颖活泼,让学生觉得有趣,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是很必要的。如何评价思政课教学质量?本科生组中66·4%的学生选择了’按照一定的比例,由学生、督导专家和管理部门进行综合评定,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应由各方面的意见汇总得到。在具体所占比例上,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生评价应占更大比重,专家次之,管理部门最小。在非思政课教师中,71%的认为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应该按照一定比例,由学生、督导专家和管理部门进行综合评定,而不该由哪一方单独决定。52·2%的教师则认为,在这个综合评定中,学生的评定应占更大比重,专家次之,管理部门最小。从大家的选择来看,高质量的思政课应该非常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专家和管理部门所谓的评估。所以,评价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该尽量咨询学生的意见,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化的评估。哪些因素可以作为衡量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指标?调查显示,可以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有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率,课后学生学习的反馈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专心情况,以及学生将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情况。” 实际上,我们对自己教学效果的预估往往是比较模糊的。我们并不知道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效果天平上究竟占多大份量。现在我们可以确切地说:只要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我们的讲授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他们考试的成绩以及将来的运用并不是这个场合所能解决的。就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公民、甚至不能要求一切受过初等教育的公民必须能叙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那样。我们不能对大学的思政课堂抱过高的期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课堂,这是一个更加复杂也更有可塑性的教育空间。1989年北京那场动乱之后,邓小平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这个教育当然指的是全民性的,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化”。社会主义是全新的大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统领下才能实现的。我们经住了社会主义低潮的考验,我们的改革比较成功,但是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下超过了人们心理的承载力,多数人还没有与思想的转变合拍,一些西方的东西就冲了进来。加上陈旧的东西还没有合理脱壳,这就堵塞了正常的思想成长渠道,没有不出乱子的。

我们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氛围到什么程度呢?特别是在形式上能达到怎样一个水平?是不是希望空气中都充满了马克思主义?这就民族特点来说不可能。别看我们对毛泽东的主义可以做到这一点,可以把“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不可能做到这样水乳交融。这恐怕在哪个民族也是一样的。我曾经问一位留学马来西亚的学生:他们那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什么?回答是:信仰问题早在家庭中随着宗教活动建立起来了。这使我很受启发,中国人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那么变通的思想宣传是否易于被民众接受呢?错!别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就算是拿一种宗教来进行渗透也是不能撼动中国人的。历史上只有毛泽东能唤起中国人的心力,还没有第二个同层次的里程碑。也罢,我们已经不太在意《丑陋的中国人》中的自画像,只能通过英雄的壮举和平民的艰辛来体味马克思主义力量的社会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