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课堂互动

的课堂互动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迪迪被分在最穷的组之一,有六张绿纸、三张蓝纸、一支铅笔和200元启动资金,他是组里那个可以自由走动的商人。等到租出剪刀的D组画好图形需要剪刀时,才想起来剪刀被借走了,于是去找迪迪的组要回。迪迪所在的F组为了息事宁人,用了600元平分给两个组。在迪迪换纸和剪刀期间,组内的成员也没闲着,将先前画好的形状动手撕了一些出来。

有两周,上初中的迪迪班里开展了一次有模有样的“矿业竞赛”,听完迪迪的复述我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这样的课堂游戏很多,有时激烈程度真的不输于MBA的课堂互动。

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从A到F。A/B是富有的,C/D是中等的,E/F是最穷的。所谓穷富,是指启动资产的多少,每组都不一样。

富有组拥有采矿所需的一切工具和条件;中等组缺少剪刀或尺子,但因此接受了200玩具币的弥补;贫穷组缺少的最多,根本无法自行开采矿石。

游戏的目标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最多的矿石,即用铅笔、尺子在彩色纸上画出各种要求的形状,用剪刀仔细地剪下来,把剪好的形状拿到老师那里去卖,赚取游戏币。

如果开采的矿物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就必须无条件收购,但收购价格是老师来确定的,老师还会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收购价格。市场上设立了银行,帮助储蓄玩具币,因为彩纸不会无限提供,所以银行也有用玩具币换购彩色纸的业务。

每个组桌上有个计时器,每轮剪图形最多五分钟。计时器响了之后,已经剪好、没有卖出的就作废。竞赛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竞赛结束时,老师停止收购,银行以外的资产全部清零,最后以各组存在银行的货币总值多少来算名次。

每组有一名同学充当商人,可以自由走动,与其他组联系或者去老师那里交货。迪迪被分在最穷的组之一,有六张绿纸、三张蓝纸、一支铅笔和200元启动资金,他是组里那个可以自由走动的商人。

比赛刚开始,他们组就看到地上不知谁掉的一支铅笔,马上捡起来,组里财富大增,组员欢欣雀跃,因为规则没有限制的都是被允许的。可是两支铅笔都需要削,学生们没有削铅笔刀,要用老师桌子上的电动铅笔刀。迪迪手快,拿着铅笔就去削了。削完后,老师发现了漏洞,又补充一条,电动铅笔刀需要“有偿”使用。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多了一只铅笔却没有尺子,依然无法开工,他们只好无能为力地呆坐了几分钟。之后组里经过讨论,决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变现状,创造条件。

最开始他们尝试去找有尺子但没剪刀的C组有偿借尺子,但C组开出的条件是“没有剪刀不要和我们谈”。

游戏开始时,三个组里有剪刀、富有且独立的A组表示没什么可谈的,B组的剪刀被另外那个穷的组倾家荡产地换走了,只剩中等组的D组剪刀可以谈。于是他们用仅有的200元和一支意外所得的铅笔向D组短期租用了剪刀,然后拿着剪刀去C组长期借用了尺子。拿到尺子后,他们全体开动画图案。

等到租出剪刀的D组画好图形需要剪刀时,才想起来剪刀被借走了,于是去找迪迪的组要回。不过迪迪的回复是既然换了就不能说要就要回去,再说剪刀已经被他们拿给别人了,如果D组实在觉得不满意,可以随便拿桌上的纸和笔作为补偿(偷偷把尺子藏起来了)。D组的成员很执着,也没想起来先拿点东西作为补偿,就是坚持要剪刀。

D组成员四处搜索之后看到C组用的正是他们那把剪刀,便去找C组理论。如果慢慢谈也许还能说清楚,可D组的孩子性子急,一把抓起剪刀。这下问题严重了,C组的不甘示弱,两个组便吵起来了。

据说吵了五分钟,C组规定的时间到了。时间一到,剪好的形状也作废了,不能拿去卖,便气急败坏地把剪好的形状扔在垃圾桶中。

迪迪他们组的成员眼尖,马上让迪迪去把垃圾桶里的形状捡回来,因为拿着捡来的形状换钱,也是规则没有限制的,他们组的时间还没到,虽然没有剪刀能剪出矿石,反而成了第一个去老师那里换钱的组。作为奖励,老师除了给了他们应得的1200元游戏币,还额外给了六张紫色的纸。

换完了钱,C、D组还在吵架,不过快吵明白了,发现了症结在迪迪他们组,便来找他们理论。迪迪所在的F组为了息事宁人,用了600元平分给两个组。尺子和剪刀也完璧归赵,皆大欢喜。

接下来,他们组又陷入既无剪刀又无尺子的悲惨境地。由于很难故伎重演,只能另辟蹊径。

比赛刚开始,老师说只有绿色纸能用,所以孩子们都是把图形画在绿纸上。在C、D两组吵架的时候,老师宣布蓝色纸也能用了,而且同样的图形,蓝色纸是绿色纸价格的两倍。当紫色纸出现时,尽管老师还没有宣布紫色纸的价格,孩子们却都觉得紫色纸稀缺。

作为唯一拥有紫色纸的商人,迪迪也尽职尽责地去推广紫色彩纸。他用3张紫色纸去和一个组换了4张蓝色纸。刚换完老师就宣布,紫色纸价格最低,是蓝色纸的十分之一。和他们换纸的组觉得亏了,善良的迪迪就用一张价值10张紫纸的蓝色纸,换回了3张紫色纸,不过还是白白得到了3张蓝色彩纸。

资源买卖做完后,他们还是继续找剪刀,没有剪刀相当于没有开矿设备,再好的矿山也没用啊。他们又去找起初免谈的那个组。这次有了资金,财大气粗,开出的条件也诱人,他们愿意出600元及3张蓝色的纸换剪刀的永久使用权。

那个组本来不想换,可综合因素促成了买卖。首先组里出了“内奸”,组里一个学生和迪迪的F组中另一个学生是好朋友,接收到好友的眼色,这位潜伏人员便心领神会地帮着迪迪力劝其他组员接受这个交易。其次这个组认为没有剪刀,手撕的图形也可以去卖。然后,也是最后一根稻草,迪迪和他们谈判时,另一个组的人为其他事喊迪迪过去,他就使用了“激将法”,他说他也向喊他的那个组提出买剪刀的交易了,那边正喊他去成交呢,如果这边不同意,他马上就过去买那边的剪刀。结果很顺利,迪迪拿着可以永久使用的剪刀回到组里。

在迪迪换纸和剪刀期间,组内的成员也没闲着,将先前画好的形状动手撕了一些出来。迪迪拿了设备回来,组员们抓紧生产,他就一刻不耽误地拿着手撕好的图形去老师那里卖。卖完之后,老师可能觉得这是个竞赛的漏洞,便宣布不再收购手撕图形。

在迪迪的叙述中,他去老师那里卖货的次数数不胜数。其中有一次是他刚卖完了,老师又宣布蓝纸没有绿纸贵了。总之,规则就如同真实的市场,时刻都在变化。

老师规定,最少一次交五个,如果一次交十个,则每个单价加倍。因此,他们组的人齐心协力,一边抓紧生产,一边抓紧交货,同时还进行其他生意。

迪迪所在的组还和“外星人”做了一次生意。所谓外星人就是隔壁班的。在蓝色是绿色的两倍时,他们用五个蓝色的图形换了对方十个绿色的图形,不过对方验货不认真,收了他们的图形,结果交货时发现不合格。

他们做了一次银行交易。老师宣布紫色的纸涨价,后来又宣布跌价。在老师宣布跌价时,银行的紫色纸的交易价格还没变,迪迪急忙把库存的紫色纸拿到银行换了钱。

竞赛快到尾声了,迪迪看了看表,还有四分钟,他们便把剪刀高价卖给了一个一直在寻求剪刀的组,卖了2400元。差两分钟时,他们果断地把钱都存进了银行,因为竞赛时间结束时,银行以外的钱都化为乌有。

竞赛结果是迪迪所在的F组第三,获得6800元。获得第二的是一个中等财富组,比F组多3块钱。获得第一的是最初的一个富有组。

不过,获得第一的那个组的胜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运气。竞赛最后一分钟老师宣布,紫色的“幸运折叠”收购价是5000元一个。有的组有纸不会折,有的会折却没有纸。获得第一名的组把之前课堂意外留下的4个作品拿了出来售卖给老师,让老师都直接破产了——既然规则也没有禁止这么做,老师就只能忍痛买入。

竞赛中,他们班的“经商”才华全面启动,同学之间的各种合作互动得到了充分发挥。老师总结说,竞赛各组其实代表不同的国家,有的国家资源丰富,有的国家比较贫瘠,但贫穷的国家如果能妥善利用资源,发挥团队精神努力开拓,利用多种机会,也能脱贫致富。反过来,那些先天条件好的国家,如果政府失职、国民不努力,也可能变穷。

迪迪所在的组作为贫穷组,也能获得第三的成绩,除了要感谢运气,更是因为他们在一场资本主义课堂中,用了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式,比如起步都是相对落后,但是善于多方合作,频繁交易,并与人为善建立友好关系,尤其是在非自身因素导致对方经济损失的时候也会主动补偿对方,这个还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