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管理和课堂行为

课堂管理和课堂行为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要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规定目标,提供条件,激发和引导其内在动机,实现学生的内在控制,这是现代条件下课堂管理的一个根本性变革。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第二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对班集体形成和发展阶段的划分既要遵循集体的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参照学生集体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即松散的班级 体、合作的班级体、班集体。

一、松散的班集体

这是班级组成的初始阶段。开学之初,几十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坐进了同一间教室,大家互不相识。班主任由学校指派,班干部由班主任任命临时负责班级的有关工作,班级成员按课表上课并进行一些学校安排的活动。同学之间都是试探着进行交往,以孤立的个体而存在,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没有奋斗方向,没有形成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骨干核心还没有出现,大多数活动由班主任直接参与决策和指挥;虽有学校的纪律、规范要求。但学生自身无自律性要求,基本处在“他律”阶段,班级的组织、活动、计划等工作基本上依靠的是行政手段。在这个阶段,由于班级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班级活动和管理时时处处依赖班主任的决策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此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要指导学生交往,矫正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建立集体的规范,完善班集体的组织机构(即建立班委会),发展班级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一时期不仅是班主任工作最细致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个人教育能力展现的关键时期。

二、合作的班级群体

经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同学们在彼此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小团体或交往的小圈子;班级中涌现了一批热心为大家服务、主动承担责任的积极分子;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全面主持具体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建议下的班干部的具体管理;班级大多数学生对班级的发展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和意见,班级发展目标、班级的规范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开始建立;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大多数学生初步形成了集体的归属感。此时,班集体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但班级的正确舆论还未形成,由于多数同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是很强,班级的自我教育功能还不充分。再这一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班级的组织领导核心,把一批品学兼优、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热心班级事业的同学纳入班级的领导机构,根据其实际和班级需要安排班务工作;指导班干部独立主持一些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有目的地逐步把这些班干部培养成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引导班干部着手制定较为细致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初步建立班级的约束机制和压力机制。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帮助和教育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以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并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班集体

在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班级不仅有了自身的奋斗目标,而且这种目标已经被班级全体成员所接受并内化为个人的目标;班级形成了坚强的核心及健全的组织机构,班干部具有了独立主持班务工作的能力,他们各司其职,有组织、计划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绝大多数班级成员关心班级并主动承担班级的工作,由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已经形成,班级风气变得民主、团结、融洽,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陶冶和影响着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的自律性不断增强。此时的班集体已经初步具备自我教育功能,学生不再是一个个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的班集体中的一员。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一个面面俱到的“保姆”,变成了一个高屋建瓴的主导者。此时,班主任要注意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指导班干部全面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断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要有全局观念,细心观察,特别要关注被班集体忽略或被班级管理压抑的学生个体,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班级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班集体形成的三个阶段说明了班集体形成发展过程中构成班集体的基本要素(班级目标、班级组织核心、班级规章制度、班级风气及舆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揭示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班主任要把握班集体运动的内在规律,针对不同阶段的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适时地提出合理可行的教育要求和行为目标;要不断地抓好组织建设,对班干部进行精心指导和培养,以形成坚强的班集体的领导核心;要帮助班级建立特有的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还要注意形成班级良好的风气和舆论。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才能发挥班集体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发面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课堂管理和课堂气氛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一、课堂管理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课堂系统的构成因素颇为复杂,既有物质的,又有社会心理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只有当这些因素协调一致时,课堂的整体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2.自组织性原则

只要能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环境,保持课堂系统中沟通的顺畅,课堂通常就能完善地组织自己。

3.内在性原则

课堂管理要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规定目标,提供条件,激发和引导其内在动机,实现学生的内在控制,这是现代条件下课堂管理的一个根本性变革。

4.动态性原则

其本质就是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5.目标原则

课堂管理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最终指向教学目标。

6.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指在课堂管理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

7.反馈原则

运用信息反馈原理,对课堂管理进行主动而自觉的调节和修正,是反馈原则的基本思想。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前者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强加于人;而后者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其次,班级越大,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的小 体,而这些小 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班级的性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 体规范和凝聚力,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促进和维持的高超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4.对教师的期望

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的行为,这就是定型的期望。

三、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3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①教师的领导方式;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③教师的情绪状态;④学生的参与感。

四、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通常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③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④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第三节 课堂管理和课堂行为

一、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4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教师促成的纪律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教师的指导、监督、惩罚、规定限制、奖励、操纵、组织、安排日程和维护标准等,都属于结构的创设;而体贴则包括同情、理解、调解、协助、支持及征求和采纳学生的意见等。

2.集体促成的纪律

这是指由 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信仰和如何行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们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卷入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二、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3大要素。这3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1.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一般而言,班级规模越大,学生的平均成绩便越差,教师态度、学生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也越低。

(2)课堂常规的建立。课堂常规赋予学生的课堂行为以一定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约束和指导学生课堂行为的功能,从而使课堂行为规范化。

(3)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学生在课堂内的活动可以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3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越好。

(2)课程表的编制

(3)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类型

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问题行为是消极、负面的,而且具有普遍性,程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把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问题行为分成行为型、人格型和情绪型3种类型。我国也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当3种类型。

四、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1.教师的教育失策

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错误、教学的偏差等。

2.学生的身心因素

学生的身心因素表现在:①一般男生的问题行为特别是外显性的问题行为多于女生;②学生生理上的障碍容易使其产生问题行为;③心理缺失也是构成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3.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

五、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运用先入为主的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先入为主的策略是指在问题行为产生之前,采取措施优先实施预防性管理,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先入为主的策略主要关注确立行为的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保持建设性的课堂情境、促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

2.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一般说来,课堂行为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不可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

3.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采用行为矫正以及心理辅导来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具体包括两方面:①了解和研究班集体;②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方法:学习活动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途径。由于中学活动极为丰富,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具体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3个阶段,即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3个阶段。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培养,虽然会因学校、教师、学生等条件不同而方法上各异,但是,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和方法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具体如下:

(1)确立目标。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系统化目标法;二是具体化目标法。

(2)建立班委会。班干部产生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如选举制、委任制、竞争制。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二是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三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四是奖惩强化。

(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这里主要探讨对优秀生和后进生两类学生的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主要有:加强理想教育;客观评价。

(2)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主要注意三点: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四)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有特色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染力,而且这种作用是深层次的,它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也可能让学生终生缺憾。

班级环境建设,首先要从教室布置开始;其次要办好班报,班报是班级重要的传媒,在班集体建设中既有以正压邪的舆论宣传作用,又有交流思想、交流学习经验的沟通作用;再次是建好图书角、生态角等。

(五)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要把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好,具体要做到:

(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首先要尊重科任教师;其次,要加强联系;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要以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相联系。班主任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二、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集体目标一般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科学地确立班集体目标,班主任要做好如下工作:首先,组织学生共同制订班集体奋斗目标,提出带有激励性的集体目标,目标分为三层,一层是集体全面发展目标,二层是集体组织管理目标,三层是小组与个人目标。其次,教育学生认同内化目标,把班级的目标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人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二)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班集体中的积极分子有很多种类型,可以是全面发展的,也可以是单项突出的,而且,积极分子的队伍不是一成不变的。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在班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能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学生,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任班干部。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给他们以必要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智慧和主见,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当管理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不要轻易去改变它;不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成就。

(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因为只有在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系列活动中,全班学生才能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为形成集体奠定情感基础;才能建立健全班级的组织机构及其功能,更好地分工合作,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集体的核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班级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因而,设计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只有在集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集体才能识别是非、善恶、美丑,扶正抑邪,发扬集体的优点,抵制不良思想习气的侵蚀,才能使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教育主体。班主任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第五节 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

一、课外活动的意义

学习的活动不仅有课堂的学习活动,而且有课外活动。认真组织学生的课外生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迅速发展,社会交往日益广泛,对人的发展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条件。表现在学生课外生活中,积极的教育因素越来越丰富。它们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学生课余的校内校外活动。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自习课也不属于课外活动之列。课外活动可分为广义的课外活动和狭义的课外活动,广义的课外活动包括除学校教育中的刚性的、正式的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课外活动就是指学校内的课外活动。通常讲的课外活动仅指校内活动。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学校团体活动以及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校外活动、家庭教育工作等。按其性质可以分为6类:①科技活动;②学科活动;③文体活动;④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⑤社会实践活动;⑥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特点

(1)课外活动的自愿性和选择性。

(2)课外活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课外活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4)课外活动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5)课外活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 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一)群众性活动

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活动,一般可以分为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和带有提高性质的活动两种。

1.普及性活动

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生生活有较大的帮助。这种活动有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参加活动的具体人数,则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具体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以及社会公益活动。

2.提高性活动

提高性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活动不断地把感性知识同化为理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如青少年科学研讨会,发动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开展中学生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举办各种科技专业夏令营和野外考察活动;举办科技活动成果展览;组织并建立各学科青少年爱好者协会等。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1.学科小组

按照学科建立的各种兴趣小组,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以课堂讲授的知识为基础,但不局限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范围以内,可以扩大和加深本学科的有关知识。

2.劳动技术小组

这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着重使学生掌握劳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某些专门技术。

3.艺术小组

这种活动小组要求成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爱好和才能。

4.体育小组

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活泼勇敢性格的活动。体育小组是将对体育活动有特别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体育技巧训练的组织。

(三)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长独立进行的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自学能力;更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使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以充分的发展。它往往与小组或 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各种书籍,写读书心得,记日记,进行某种观察或小实验,采集制作标本,唱歌,体育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改革活动等。

五、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第六节 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一、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1.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是家校合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为班主任认识家长及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状况和孩子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快捷的平台。家长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1)交流式。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

(2)对话讨论式。就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

(3)展示式。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

(4)专家报告式。就学生入学后某个阶段或某个共性问题,请专家做报告并现场答疑,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5)联谊式。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欢快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和了解。

(6)参观游览式。学生、家长、教师一同外出游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促进沟通。

(7)总结式。期中、期末或某一活动结束后,向家长汇报班级情况,提出问题,谋求发展。

2.班级家长委员会

班级家长委员会是由班级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协助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组织。为保证家长委员会的有效运转,班主任应建议家长委员会制订规章制度和活动计划,并邀请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班级教育计划的制订、班级活动的策划,共同组织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等,以借助家长委员会的主动性和集体力量将班级学生的教育伸向更广阔的空间。

3.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和家长之间个别交流的一种形式,它有助于班主任直接感受学生的生活环境、广泛接触学生的家庭成员,使交流更加深入而有针对性。班主任做好家访应注意以下技巧:①明确目的,精心准备;②预约时间,捕捉时机;③三方互动,沟通心灵。

4.请家长到校交流

当个别学生经常出现某些问题或后果较严重的问题时,班主任还可以请家长到学校进行商议。这种方法使用得当会有助于顺利解决问题,而使用不当也更可能引发家长的怨言。因此,请家长到校交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努力营造良好气氛;②要有的放矢;③评价学生要公正客观;④动之以情。

5.书面交流

书面交流的形式有很多,如通知、便条、表扬信、家校练习本等。

6.电子信息交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信息交流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家校沟通上,其主要形式有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博客、网上聊天等。这些电子信息交流方式使信息交流更加快捷、方便、直观。

二、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

学校应主动了解、研究社会,把与社会教育的互相配合和支持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如下:

首先,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其次,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应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再次,学校应利用各种社会机构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如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科普机构等。

最后,学校应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社区教育委员会沟通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协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实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一体化,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社区对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社区之间的矛盾,改变教育与社区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逐步实现学校为振兴社区经济服务的目标。

第七节 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

(一)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持有怎样的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角色观决定的。

社会对每一种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称为角色期待。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职业特征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其角色期待主要有:①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②行为规范的示范者;③班集体的管理者;④心理健康的维护者;⑤学生家长的合作者;⑥教学的研究者。

(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一位新手型的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胜任教学工作的熟手型教师,其职业角色的形成主要经历以下3个阶段:

1.教师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2.教师角色的认同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并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用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3.教师角色的信念

教师角色的信念是指教师在角色扮演中,将职业角色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并将其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指南,形成职业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成功扮演社会赋予的角色的结果的体现,而形成的威信又有利于教师角色期待的实现。

(一)教师威信的内涵及其作用

威信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个人、社会 体或社会组织对于其他人的一种影响力。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反映。教师威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他实现了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角色的实现;第二,有利于教师作为班集体管理者角色的实现;第三,有利于教师作为行为规范的示范者角色的实现。

(二)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

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有:①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②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③师生平等交往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条件。

(三)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

教师的威信建立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在建立威信后,维护和发展已形成的威信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威信呢?方法有四: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③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④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三、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是在知识含量高的教育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职业的成功有赖于教师的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认知能力;②教学操作能力;③教学监控能力。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其人格特征就成为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优良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重要影响。其人格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职业信念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主要是教学效能感和教学归因两方面。

2.职业性格

(1)理解学生。有效的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要真正理解学生,就应心胸豁达,具有敏感性、移情作用和客观性的品质。

(2)与学生相处。能否进行有效的交往,取决于以下几点:真诚、非权势、积极相待、善于交往的技能。

3.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主要指的是教师能感受到与他人相处时产生的情感或心境。在这方面,教师应关注以下两种情感或心境:①安全感和自信;②教师的需要。

四、不同认知和人格特点条件下的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不同的知识背景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之各自人格特点的不同,都会导致教师出现不同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也影响着教师的心理特征变化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

林崇德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教学行为的明确性;二是多样性;三是任务取向;四是富有启发性;五是参与性;六是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如果一个教师能做到以上6个方面,那么他的教学行为应是非常恰当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很好。

(二)教师的期望行为

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影响称为教师期望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八节 教师成长心理和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我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成长的核心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职业成长心理的研究逐渐成为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者们从专长发展的角度,采用新手—专家的范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规律和途径,以促进新手型教师尽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一)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就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人,他们在以下3方面具有共同特点:①丰富的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②解决教学问题的高效率;③对教学问题的洞察力强。

(二)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熟手型教师是指能按常规熟练地处理教学问题,但教学创新水平不高的教师。熟手肯定是昨天的新手,但不一定是明天的专家。许多专业人员的专长发展往往停滞在这一阶段,习惯于熟手的角色,直至职业生涯结束也未成为专家。因此,熟手型教师是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阶段。与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相比,熟手型教师具有以下特点:

1.认知

熟手型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水平较高,已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操作程序,对课堂教学的调节和控制水平比新手高,胜任常规的教学,但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能力不如专家型教师。

2.人格特质

熟手型教师具有随和、关心他人、乐 、宽容的人格特点,但情绪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如专家型教师。

3.工作动机

熟手型教师成就目标已从新手的以绩效目标为主转化为以任务目标为主,对教学问题的理解比新手更深入,但与专家型教师强烈而稳定的内部动机相比,熟手型教师的内部动机还不强,教师的角色信念还可能动摇,从教学工作中获得的乐趣与满足不如专家型教师。

4.职业心理

熟手型教师在职业承诺上低于专家型教师,在职业倦怠水平上却高于专家型教师。

5.学校情境心理

熟手型教师的心理契约(指教师所感知到的学校与教师的相互责任和期望)低于专家型教师,比专家型教师更少感受到学校领导、同事 体和相关物质条件的支持,比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都更多地产生苦恼、烦闷、抑郁、无助、疲倦、焦虑等消极情绪。

(三)促进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富勒等人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3个阶段: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教师职业成长心理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职业活动对象是人,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都表明,教师在身心适应、职业观念和职业行为、人际关系和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已成为维护与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职业压力的应对

关于应对职业压力的方法,概括地说有以下两种:

(1)直接行动法,包括积极地处理压力源的所有策略:找出并监视职业压力的来源,减少过多过重的职业压力;调整个人的期望水平,制订合适的工作目标;改变易增加压力的行为方式,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扩展应对资源,善于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2)缓解方法,即努力减轻由职业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包括:积极认知,理智、客观、积极地看待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形成面对压力的良好心态;主动应对,提高抗压能力;掌握调控方法,学会心理放松,缓解不良情绪。

(二)职业倦怠的干预

合理地预防、积极地应对,以减少和消除职业倦怠,个体干预与组织干预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两种途径。

知识点运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常常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搞得班上正气无法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问题:

(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案例二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习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也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