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的结构

课堂的结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中高年级,凭借“导读”、“预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预习”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学生自学“预习”,分清“预习”由几部分内容组成,“预习”有几项要求,然后一一落到实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要求作业基本当堂完成,低年级全部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改错。看到一篇课文,不再等老师教,学生能根据“预习”要求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自己批注,自己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自学自得,自批自改。

第二节 课堂的结构

一、课堂教学结构与改革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参与课堂教学各因素(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字词句段篇、训练方式——听说读写)之间的组合形式和活动程序。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它应以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并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在整个试教过程中,把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第一个专题,对各年级、各类课文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学生的活动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总结出“自学——讨论——讲解——练习——改错”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基本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的,以教师活动为主,其基本程序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则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具体做法

1.自学

低年级小学生能不能自学?回答是肯定的。人教版五、六年制教材,从一册到五册前15课,课文全文注音,为小学生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一年级小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之后,开始学习纯拼音课文和注音课文。此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拼音方法,具备了初步的直呼音节能力,指导学生自学是完全可行的。具体的做法是:学生开始学习新课时,教师不范读课文,也不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一读,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读再直呼;二读,读好长句,用“/”标出长句的停顿;三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四读,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图文对照,读与图对应的段落。这四读,不是读四遍,而是四个层次的读,每一个层次的读以全体学生达到目的为准。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做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在全体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之后,教师再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识字教学分散难点,分步到位。在学生能够正确拼读或直呼音节的条件下,生字已不再是阅读的拦路虎了。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凭借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在理解课文内容时,理解字义;最后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汉字笔画名称、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汉字的偏旁以及构字规律等知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好方法分析记忆字形,从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到了中高年级,凭借“导读”、“预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预习”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学生自学“预习”,分清“预习”由几部分内容组成,“预习”有几项要求,然后一一落到实处。学生的自学代替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讨论

讨论是新的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讨论题如何确定,这是讨论的关键。讨论题应以课后思考练习题为主,教师还可以根据年段训练重点或学生实际另行设计1—2个问题。丢掉课后思考练习题,煞费苦心地去另行设计问题,实在是舍本求末。

问题提出后,要求学生在认真读书,圈点批画,思考之后进行讨论。讨论时,要求学生不仅注意内容正确,还要注意语句连贯,用词准确。讨论形式一般是先小组(或同桌),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一位同学发言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作出评论,评论要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这样,在相同教学时间内,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在同龄人之间,大家畅所欲言,连胆小、很少发言的同学也有了开口的机会。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听和说的训练比较好的落到实处。

开始,一节课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待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养成了讨论的习惯后,讨论的问题可逐渐增多。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发言,还是评价,对学生不要责备求全。否则,教师就会反复启发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回答问题,又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3.讲解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少教师习惯于对课文内容作过细的讲解分析或一问一答式的串讲,挤占了学生自学、训练的时间,费时多而收效少。为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应严格限制教师的讲:(1)精心设计提问,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不提;(2)凡是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不讲,需要时让学生讲;(3)学生通过读书能理解的教师不讲;(4)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5)教师不重复学生的正确答案。这样要求并不是要取消教师的讲,教师要把新知识讲清楚,要在学生争论不休、得不到正确答案时讲,要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讲,教师的讲要抓住重点、难点,要讲到点子上。教师要讲得精彩,要讲求实效。

4.练习、改错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这样作业只能在课后完成,因此,学生作业多,教师批改作业花费精力多。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要求作业基本当堂完成,低年级全部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改错。要求背诵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鼓励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背会。以往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学生改错——教师再批改”这个反馈过程需要3天时间,现在当堂就可以完成了。批改作业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在自批、互批中,自主学习,互相切磋,提高了辨析和纠错能力,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效果

1.促进了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为大面积使用新教材提供了经验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而教学观念是与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模式相依存的。如果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模式不变,那么教学思想的转变也只能停留在理性认识上。当一部分教师接受了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之后,他们的体会是:这种模式操作性强,看得见、摸得着,一般水平的教师都能掌握。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操作,对“教学民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等教学思想,有了比较深切的感觉。这些认识不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与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2.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经过几年试验,试验学生已不再停留在“要我学”、“学会”的水平上,不少学生达到了“我要学”、“会学”的新高度。看到一篇课文,不再等老师教,学生能根据“预习”要求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自己批注,自己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自学自得,自批自改。毕业时,学生初步具备了自学能力,养成了自学的习惯,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优于普通班。

3.增加了多人异步训练,使面向全体落到实处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多采用一人同步训练和多人同步训练。一人同步训练即一人说、一人读其他人听,这种训练一节课只有少数优生活动,大多数学生得不到训练的机会,只能当“听众”。多人同步训练即同一时间内,全班学生用同一速度完成同一学习内容的训练,如齐声回答问题,齐读课文等。这种训练一刀切,忽视个别差异和独立思考,差生得不到及时帮助,优生没有机会冒尖。多人异步训练是在同一时间内全班学生用不同速度完成同一内容或不同内容的训练,如自由小声读课文、自由小声说、边默读边批画、自查字典、同桌讨论、同桌互批作业、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小组批改作业、小组检查背诵、小组分角色表演等,这些训练形式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空间,他们不像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那样拘谨,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而且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人人动脑、动口、动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差生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优生能学得更好。此时,教师重在巡回指导,特别是对差生的帮助辅导。这样,让全体学生都得到训练,得到提高。

4.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初步形成良性循环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的,因此,教师备课多考虑的是教师的提问、讲解、板书等等,因而课堂上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板书多,留给学生训练的时间很少。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备课时考虑学生的学习不够→课堂上学生得不到扎实的训练→课后多留作业→教师用很多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课内损失课外补。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的,自学、讨论、练习、改错都是学生的活动,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每个环节中学生学习的内容、训练所需的时间、训练的过程、训练的方法以及如何检查效果等诸多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比较扎实的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基本上当堂完成,中高年级能大部分完成。这样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相对少了,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备课,学生也能抽出时间阅读自读课本和其他课外读物。教师反映:学生能力强了,师生负担轻了,教师教得比较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几乎所有的教学结构模式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同时,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具有灵活性的。表现在对教材特点,教师、学生的实际的充分认识,以及教学方法、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既有稳定的常式,又有灵活的变式。如一般讲读课文可采用“自学——讨论——讲解——练习——改错”的常式,有难度的讲读课文可采用“自学——讨论——讲解——讨论——讲解——练习——改错”或“自学——质疑——讲解——练习——改错”的变式;阅读课文可采用“自学——讨论——练习——改错”的变式;基础训练可采用“自学——练习——质疑——讲解——改错”的变式。

总之,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犹如百花园中争奇斗妍的朵朵奇葩,令人耳目一新。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标志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正在向深层次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的重大突破。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必将对学校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上课的具体形式,即教学程序的具体安排。兴趣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其学习兴趣。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次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妙趣横生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设有悬念的实验,促人思考的发问等都可作为创设情境的方法。

2.课堂教学研究探讨,传授新课,让学生参与保持学习兴趣

传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应开篇明宗,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指明研究的方向、方法,将各种研究材料有目的、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地支配材料,动手、动脑进行实验、观察,自行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有关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甚至可以争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其思维的广度。这样,学生对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规律(也正是教师要传授的)记忆深刻,不易忘记。

3.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

如《落花生》,这是许地山先生的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三个目的:一是要学懂这篇散文之中的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学懂文章内容;二是要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要赞美花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花生这一平凡的事物告诉大家要做有用的人;三是要知道文章采用了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我们要学会用这种方法来写作文。在课前,教师就把这些目的告诉大家,再去学课文,有的放矢,学生就容易抓住重点,不会造成学得多而杂,却一无所获的局面。

4.采用多种方法,使课堂训练落到实处

明确了目的,接下来的任务是边学边练,达到预定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学懂内容,明确中心及写作方法,层层深入,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字上下功夫,设计了各种练习。

如学第一段,在讲解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两个重点词的随句理解练习:

(1)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这句话中的“怪”不是本来的意思,在这里作“很”讲,这是一字多义的练习。

(2)“……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里的“居然”是个关联词,是“没想到”的意思。用“居然”和“果然”让学生做选词填空,“果然”是“事先就想到的,没有出乎意料,真的发生了”的事。这两个词虽只差一个字,但所用的语言环境和意思是相反的。这样的练习,很清楚地就让学生区别了一字多义和两个字的不同用法,把前后学过的知识连成一体,灵活运用,进行了语言文字“说”的训练。

再如,学“全家人议论花生好处”这部分内容时,着重进行读后理解的训练,先请学生自由朗读全家人的话,再只读父亲讲的两段话,理解之后又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边读边理解,到最后,同学们自然明白了父亲的话就是告诉我们“人不仅要追求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做有用的人”,水到渠成,文章的中心也就这样揭示出来了。这篇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教,告诉我们要怎样怎样,道理是在文章中人物的谈话议论中得出的,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理。讲到这里,不需要再多费多少口舌,学生对写作方法也有了明确的认识。

优化教学过程,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与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努力做到一个统一。三个关系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确立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做到素质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结合上述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教研组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应大力开展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三、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传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教师上新授课的结构,大都采用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凯洛夫《教育学》的五个环节: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新授;4.巩固练习;5.布置家庭作业。这个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已不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这种传统结构,是为传统教学方法而设计的。

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先练后讲”为特征的尝试教学法,这种结构就不适应了。

(二)新结构的设计与实践

在尝试教学法的试验过程中发现,先进的教学方法同陈旧的课堂结构产生了矛盾,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施尝试教学法也发生困难。在试验尝试教学法的同时,对课堂结构进行了改革。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六段式”课堂结构。一堂数学新授课大体包括六个阶段,以下把每个阶段的作用、要求和时间,逐一加以分析。

1.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行基本训练等。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靠天天练,这样做,把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基本训练题的设计要注意为新课服务。

2.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经旧引新,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教材铺路架桥做好准备。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这一步时间不长,但很重要。只要花一二分钟,开门见山,立即转入新课。

3.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

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新课,如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演示实验等。由于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全力解决关键问题,切不可东拉西扯,拖泥带水。另外,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宁可少些,但要学得好些。

4.试探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这一步可以说“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5.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课内补课”的效果特好。

6.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这段时间里,首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时间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后可以当堂公布正确的答案,使学生当堂就知道,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便于课后立即订正错误。如有必要,再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也可以预告明天学习的内容。

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教学程序,并不是一堂课的全过程。而是“进行新课”这一阶段中的五个步骤,一堂完整的课,“进行新课”的前后还有其他阶段。

经过试验证明,实行这种课堂结构教学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

(1)突出新课教学的重点。新授课主要是进行新课教学,新的结构六个阶段全部围绕新课教学展开,能够保证较好地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

(2)增加练习时间。新的结构几乎安排一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练习,从基本练习到巩固练习,再到课堂练习,要求逐步提高,层次清楚。这样能保证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巩固,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到下一堂课去。

(3)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旧教学方法。新的结构,增加了练习时间,“进行新课”时间只能控制在15分钟左右,促使教师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做法。

(三)新结构的理论依据

1.系统理论的应用

课堂教学可以看作一个教学系统,课堂结构中的每一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有效地发挥这个教学系统的整体效果。

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程序和六段式课堂结构,组成了新授“五步六段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这个教学系统里以“解决尝试题”为核心。

2.反馈理论的应用新的结构充分应用了反馈的原理,安排了两次集中反馈:

第一次集中反馈——第二次尝试练习。

进行新课结束,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及时传出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如发现问题,教师能及时进行补充讲解,起到调节作用。

第二次集中反馈——课堂作业。

通过课堂练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如果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3.最佳时间理论的应用

一堂课40分钟,哪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学习效果较好,就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课后的第6分钟到20分钟之间,这段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因为开始几分钟,学生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情绪还没有安定下来;第6分钟开始,学生情绪已经稳定。又经过课间休息,这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当然,一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如果安排在最佳时间,教学效果就好。传统结构把“检查复习”放在最佳时间里,是搞昨天的旧知识,可是转入“新授”时,学生已经疲劳了,新课的教学效果就差。新的结构把“进行新课”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也集中,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