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旋律电影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主旋律电影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打造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让其拥有与好莱坞大片媲美的口碑和实力,成为探索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条道路。本文试图从电影角度,以好莱坞大片作为比较,试图深度剖析我国的主旋律电影,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解决方法。因而文化的重要作用被一再强调,在经济领域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不久,文化领域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因此,主旋律电影从初现影坛开始便与“重大题材”挂上了钩。

主旋律电影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吕 品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各种文化之间加速着相互的影响和融合。对我国来说,不仅要在经济领域“走出去”,文化领域也要在文化上“走出去”。如何将我国的文化推入世界文化市场?如何培育出能够“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使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应具有的竞争力?打造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让其拥有与好莱坞大片媲美的口碑和实力,成为探索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条道路。本文试图从电影角度,以好莱坞大片作为比较,试图深度剖析我国的主旋律电影,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解决方法。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好莱坞电影

近几年来,“走出去”成为国人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汇。经济领域上我们要走出去,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更多的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同样在这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各种文化之间加速着相互的影响和融合。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各种文化都不再是孤立地发展。因而文化的重要作用被一再强调,在经济领域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不久,文化领域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2002年7月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可见,文化已日益成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象征,也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但观察我国目前的社会文化现状,有一个很显然的现象,那就是中国的“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并不均等。今天,文化输入已经成为随处可见的现象。在改革开放的最近的几十年来,西方文化悄悄地在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出了累累硕果。“肯德基”、“可口可乐”等洋品牌随处可见,动漫产业也打着浓浓的日本价值观,而好莱坞大片更是携带着自由平等的龙卷风每年都要登陆中国的影院。

说起好莱坞大片,人们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好莱坞大片成功地向全世界传递了美国国家品牌的形象和理念,是国家实力和精神文化的一种象征,美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在影片中得到了突出体现,而被称为美国精神的“自由、平等”观念更是渗透在每一个情感描述的细节之中,因此不少人都把好莱坞大片视之为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就在好莱坞大片不断走出本国、涌入他国,用西方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强加在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意识形态上,以此来改变他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是非,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能够举起手中的文化“武器”来向这种“文化帝国主义”行为抗衡?毕竟,我们不仅仅需要西方文化的输入,我们同样也希望中国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能够在世界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文化产业只有“走出去”,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才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营造一个中国良性发展的国际环境。

在近十年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尝试中,我国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2008年北京奥运,就将中国北京的人文精神遍及世界各地。但仅凭一项奥运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文化载体来担负起文化使者的角色。如何将我国的文化推入世界文化市场?如何培育出能够“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使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应具有的竞争力?其中,打造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让其拥有与好莱坞大片媲美的口碑和实力,成为探索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条道路。本文试图从电影角度,以好莱坞大片作为比较,试图深度剖析我国的主旋律电影,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解决方法。

一、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历史进程

对于我国的主旋律电影,1991年《电影通讯》曾有这样的概括:“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优秀之作,一切有利于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优秀之作,一切有利于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的优秀之作,都应当成为当代电影的主旋律。”“主旋律作为一种创作精神,号召在一切电影创作中加强社会责任感,把握时代精神,争取最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一种题材要求,则鼓励和提倡反映改革开放、‘四化’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和反映革命传统的影片。主旋律在创作精神和题材内容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是统一的,它主要是针对电影的创作方向和指导思想而言的。”

诚然,主旋律电影是对中国当前主流文化精神的弘扬,是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宣传,是对国家利益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主旋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的脊梁,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主流,也同样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体系的一个标志。

自“主旋律电影”这个名词首次出现以来,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转型期、飞跃期。在不同的时期,主旋律电影呈现不同的特点。

1.初始期:注重主流意识形态

1987年3月,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电影局长滕进贤第一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这被公认为是主旋律电影口号的首次提出。按照当时的规定,广电部和财政部联合投资拍摄“重大题材的故事片”,而这个“重大题材”是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重大现实题材。因此,主旋律电影从初现影坛开始便与“重大题材”挂上了钩。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出产了《南昌起义》、《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百色起义》、《焦裕禄》等重要影片。

这些影片,题材上都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重大革命现实题材;风格上都是严肃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思想主题上,则体现了进步的为人民利益着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1]在结构组织、人物塑造、电影拍摄手法等方面,都无一例外地以恢宏的气势、开阔的视野展开历史画卷的同时渗入对历史的反思。现实感、现代感与历史感同在。

正如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在1987年全国故事片厂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我们的主旋律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给人们以鼓舞和鞭策,而不能贬低、丑化、歪曲我们的社会主义。”主旋律电影注重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题材的重大化、叙事的宏大化、风格的史诗化,构成了“主旋律电影”的鲜明特色。

2.探索期:对商业化电影的尝试

此后的十年时间是主旋律电影创作的主要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中,为纪念1991年(建党70周年)、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电影诞生100年)和1999年(建国50年大庆),大量的以弘扬主流文化为核心的电影的集中上映,形成了三个“献礼片”高峰,主旋律电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电影类别和独特的意识形态缝合系统。[2]在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体系中也日显重要,展现了其不可或缺的魅力。

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不仅仅延续了初创时期对题材的要求,直接表现着那些创世纪的辉煌历史和伟人,同时在表现风格上,逐渐加大了“浪漫化”的风格处理,即在表现宏大叙事的同时,还注重抒情细节的运用,代表作品有《大决战》(三部)、《开天辟地》、《红樱桃》和《孔繁森》等。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这样来评述这个时期的主旋律电影风格:“(它)使主人公的性格、动作、命运和他行动的环境、他所得到的社会评价以及影片叙事的情节、节奏和高潮都以伦理感情为中心而被感情化,为英雄形象与民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主流思想作了有效的证明,成功地调动了观影者的伦理感情,于是便打开了一条‘主旋律’电影一直希望的面向大众的传播渠道。”[3]

主旋律电影不仅仅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也开始考虑把文化使命与市场经济结合,充分发挥电影的“宣教”功能,兼顾“娱乐”功能。在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塑造上,更突出对人性的褒扬和故事的刻画,而不仅仅只是对共产党员“舍己为公”的一再重复,这些设计都让主旋律电影耳目一新。

在建国50周年前后,随着国外大片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登陆了我国的电影市场,创下了很好的票房,而《泰坦尼克号》则创下3.595亿元的票房奇迹,主旋律电影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进入了一个多元纷呈的复杂写作时期。除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创作仍在继续、如《长征》、《大转折》等外,反映改革过程中社会道德价值问题的影片开始尝试着异军突起,如《离开雷锋的日子》等。此外,应合着市场经济和商业发展的进一步诉求,商业型的主旋律影片的探索也在摸索着前进的方向,如《黄河绝恋》、《红河谷》等,这些影片均取得了不同的反响。虽然在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创作较为多元和复杂,但他们也表现出了共同的方面,如在题材上,更加倾向于历史题材和平民题材,在风格上,更加倾向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在价值观上,则表现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爱道德等的强烈价值诉求。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在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中得到了较好的协调体现。

3.转折期:与类型化电影的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国内电影业的改革,民营制作能力的提高,境外资金的不断注入,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的主旋律电影经历了一个华丽的转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转型;二是主旋律电影的人物化转型;三是主旋律电影的现实化转型。[4]

为了更多兼顾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主旋律电影开始更多的兼顾商业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主旋律与某种电影类型的结合与融合上,要让这些电影既叫好又叫座——而这,正是主旋律电影的初衷。《冲出亚马逊》、《太行山上》、《邓小平1928》、《大道如天》等影片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在人物塑造上,针对一直以来主旋律电影中英模、领袖人物“高高在上”,这个时期的主旋律电影不再有意间隔影片人物与观众的距离,而是直接将影片中的人物化身于平民中的一员,不再着力刻画他们的丰功伟绩,而是致力于生活琐事的罗列和叠加,这样一种平民视角让主旋律电影的人物变得更加有血有肉和丰满。

与此同时,以影片《生死抉择》为代表,主旋律电影也开始寻找对现实题材的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阴暗面的不断披露,主旋律对这些社会问题并不回避,而是采取了一种直接面对和正面展现。主旋律电影不再停留在以歌颂为主的阶段,同时也开始发挥其社会监管的作用,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以揭露和批判为主。对现实题材的深度挖掘,是主旋律电影在现实力度上的日益深化,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向外拓展的一个重要的努力。

4.腾飞期:艺术价值不断提升

2006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全国电影创作会上表态,一切反映真、善、美的影片都属于主旋律影片。事实上,在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之后的主旋律电影正日趋成熟,无论从艺术价值、教育功能,还是从票房收入,都取得了观众的肯定。

水云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反映革命青年情感命运的主旋律大片在第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获8项提名,并最终摘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录音三个奖项。而主题曲“青云把水瞧,海潮把云招,云水啊,路迢迢,路迢迢”更是旋律优美,让人感叹。在国际影坛上,《水云谣》也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并且被确定代表中国内地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竞争。

还有一个很鲜活的例子,那就是《建国大业》。在这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的献礼片上,史无前例的使用了国内外具有高知名的演员加盟,使这部影片还未上演就已预热,成为国庆前后人们最想一睹为快的影片。该片最后也创下了超过4亿的票房纪录。《建国大业》较好的把握了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坚持独立艺术追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冷静客观地罗列事件,描绘人物心理变化,来论证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灭亡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洪流这一历史事实的必然性,从商业的层面上说,无论演员阵容、技术手段还是广告宣传、市场运作,《建国大业》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主旋律电影的这些转变,不仅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价值,也大大提高了影片的票房竞争力和艺术感染力。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更多更好的主旋律电影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产品,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魅力。它不仅帮助观众了解中国的历史,认识历史,通过艺术可以反思历史,观照现实,也同样丰富了观赏者的情感,搭建文化沟通交流的平台。情感是沟通的桥梁,是实施教育的基础,电影的教育功能也是在感人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假如主旋律电影仅仅只停留在“说教”层面上,又如何能够感化本国人,又如何能够去影响与我们意识形态迥然的外国人?

如果把“真、善、美”作为衡量“主旋律”影片一个标准,那么好莱坞有太多这样的影片。反观好莱坞大片,好莱坞的这些“主旋律”大片都以“普世主义”和“英雄主义”为内核,推崇者美国人崇尚独立自由的文化和精神。不管是领导人民,还是拯救地球,好莱坞大片中的主人公都是在做一项普通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好莱坞塑造的英雄主义与国内主旋律所宣扬的英雄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在宣扬意识形态与文化构成,只是美国人多了些娱乐,而我们多了些政治

除了英雄主义外,好莱坞还把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理念适当地体现在主旋律影片中。当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变形金刚》等一系列影片时,技术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加速了电影文化的传播与输出。除此之外,作为英雄主义和科技文化的土壤,美国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从侧面支撑了好莱坞主旋律的创作和发展,于是我们看到了《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包容和批判,是对友情、自由和信念的褒扬,通过这一系列弘扬正义批判现实的励志故事,传达社会文化同时升华个人价值,影片到这里又回到了“主旋律”范畴,与国内影片中的口号、宣传比起来,美国大片只是做得比较隐蔽些,将“主旋律”做得不那么“主旋律”。

这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当中国文化急需“走出去”,急需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如何将影片思想与内容风格结合,便成为很重要的一个议题。

主旋律影片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首先仍旧需要做到题材上的突破和内容的多样化。虽然近年来我国主旋律影片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些影片因过分强调政治性而忽视了艺术性,有些英雄人物的刻画稍显扁平并有拔高之嫌,普遍匮乏那种站在人性高度对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时代的风云和改革的浪潮,在银幕上表现得还是简单,不够深广。此外,对于“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这两者的把握和平衡也很重要。把主旋律理解得过于狭隘,将主旋律题材化,认为只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英模题材、国家重点工程题材才是主旋律,还有的把主旋律与多样化对立起来,把主旋律与作品的群众性、普及性割裂开来,认为主旋律作品不需要市场的检验,导致一些作品根本没有可看性。在文化多样性日趋繁荣的历史时期,主旋律所应该具有的多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追求创新。当下的主旋律电影创作已呈多样化状态,我们已有主旋律精神情感化书写,主旋律精神原生态书写,主旋律精神类型化书写等各种样式,使主旋律作品也呈现摇曳多姿的繁花似锦之态。但,少数主旋律影片的故事情节显得较为呆板,不够引人入胜,结尾也往往停留在浅层的喜悦之中,缺乏对观众灵魂的巨大冲击力。有些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还稍嫌陈旧,没能给观众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的影片虽然制作精良,但剧本的先天不足却使作品终难完美。如何实现影片艺术上的创新,把故事讲得更加引人入胜,把人物展现得更加有血有肉,并在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上做到创新,也是我们目前考虑的一个问题。

中国电影需要主旋律,需要有艺术感染力的主旋律电影。当中国电影真正在自由的艺术境界中放开手脚,博大、深邃、细腻的人性情感表现愈来愈丰富多样时,中国民族电影的感召力才可能更好实现。

【注释】

[1]万传法:《主旋律电影与主流电影》,中国电影博士论坛第六期,2007年10月10日。

[2]万传法:《主旋律电影与主流电影》,中国电影博士论坛第六期,2007年10月10日。

[3]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9页。

[4]万传法:《主旋律电影与主流电影》,中国电影博士论坛第六期,2007年10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