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德美学观点

康德美学观点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德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主体的审美能力,即判断力。康德美学归根到底就是要研究判断力的可能性与界线。康德必须对此作出合理的回答。康德回答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先验的方法,通过这种先验的方法,康德为情感问题“寻求普遍必然性”,从而超越了心理主义美学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立场。先验论方法是康德对美学的根本性贡献。康德美学之所以能够确立,就在于其先验方法论的应用。

一、先验方法论

从内部逻辑上来看,康德美学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中介,判断力连接着知性和理性,情感能力是欲求能力和认识能力的中转站,也是康德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康德批判哲学一部分的康德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同样体现了其哲学整体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康德所说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作为一种方法论革命,同样体现在《判断力批判》之中。而康德的批判哲学(包括《判断力批判》)中的“哥白尼式革命”,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转换和先验方法论的运用。

在美学研究中,康德将主体的判断力作为他独特的研究领域。康德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主体的审美能力,即判断力。而判断力又以主体的快与不快的情感为核心,是指人的一种心理能力。判断力与知性、理性一道共同组成人的心理能力的全部内容。康德美学归根到底就是要研究判断力的可能性与界线。康德将判断力分为两种,一种是规定的判断力,一种是反思的判断力。从一般去寻求个别的判断能力是规定的判断力。从个别(特殊)去寻求普遍的判断力是反思判断力,审美判断力就是一种反思的判断力,即从个体的特殊的审美体验中去寻求一种普遍性的原则。反思判断力的先验原理是反思判断力自身给自身寻找一种规律。在审美判断中,对象的审美特质是其表象,而不是对象存在本身。美是判断力中以先天形式为基础的审美理想与和它相符合的表象的统一。这里的判断力,乃是反思的判断力。

作为康德美学研究对象的“反思判断力”,就是要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就是一种“反思判断”,它与“规定判断”的普遍原则下归摄特殊不同,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

“反思判断”既然相异于“规定判断”,那么它就不同于规定判断统治下的认识判断,因为审美判断是一种反思判断,因而审美判断不是一种以概念为基础的认识判断。这样康德从反思判断出发超越了前康德美学中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反思判断作为一种从特殊出发的判断,特殊仅仅是其逻辑,他的根本目标是要达到一种普遍的必然的认识,虽然这种认识不是以概念为基础(是以类比、象征为基础,以知性的直观为工具)。由于这种主体普遍必然性,康德区分了从欲求出发的善的判断(包括快感与道德判断),论证了审美判断是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判断,超越前康德美学中的心理主义(心理学)。

康德美学要研究的就是主体的反思判断力,寻求反思判断力的可能性及其界线范围。因而“反思判断”就成了理解康德美学的入口。

站在现代美学的视野范围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康德对传统美学的立场和视野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转换。传统认识论美学认为:作为人文科学的美学与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学、数学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美学存在于时空经验中的实在性客体,先有客观的美再有具有完整“主体性”的主体去审美。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必然会走到一个难以解决的主体困境:美的客观实体性何以可能?审美主体何以超脱自身去切中外在客体?康德改变了传统美学的提问方式:不再追问客观存在的美是什么,而是追问主体是如何审美的。把美的客观对象问题转换成美感的主观普遍的先天条件问题,而这一切都得借助于“反思判断”方可成立。

既然康德将美的客观存在“悬而不解”,从而去追问主体审美如何可能的问题,那么,康德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什么呢?康德的回答是:情感。作为逻辑研究起点的情感是个体审美体验中产生的快与不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体的、特殊的情感。就这样,康德将审美判断区别于认识判断(靠概念),而归原于情感判断(无概念的普遍愉快)。这样,康德又会面临另外一个难题:既然情感是特殊的、个别的,是个体的情感体验,那么审美情感会不会滑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中呢?如果它完全是个人的、相对的,那么它与口腹之乐又有何区别呢?这样,作为人类独特现象的审美情感岂不等同于动物性的快感吗?康德看到了作为心理主义的美学把美学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人的生理心理基础上,把人的审美感受等同于动物性的快感。他意识到作为心理主义的美学必将走向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立场。那么,康德又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的呢?康德又回到了他批判哲学中的先验论立场,为他的美学对象——情感寻找一个普遍必然性的基础。审美情感是个体的但又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这一问题可以归结为审美如何可能。这个问题不回答,美学就无法成立。康德必须对此作出合理的回答。康德回答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先验的方法,通过这种先验的方法,康德为情感问题“寻求普遍必然性”,从而超越了心理主义美学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立场。

康德通过“反思”、“先验”的方法,超越了传统美学中客观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方法,给美学以合理的解释。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反思判断”及其对象情感是与感性表象相连接的,反思判断力作为一种人先天具有的审美能力是不依靠知性概念的,那么感性表象又怎样与反思判断力(先验情感)相连接呢?肯定不能应用“时空图式”,因为“图式”依靠知性的概念。就这样,康德又提出了他先验论方法的又一原则——知性直观——用来连接感性表象和反思的判断力。

先验论方法是康德对美学的根本性贡献。康德美学之所以能够确立,就在于其先验方法论的应用。然而,先验方法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的范畴与感性经验结合形成具有必然性的知性知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用理性去把握先验存在的“物自体”以求得道德精神的自由。在《判断力批判》中,先验的方法仍被延续着。一方面应用“反思”去超越美本体,用“先验”去为情感寻求必然性;另一方面又应用知性直观去连接反思判断力和感性表象以求得对审美的正确解释。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先验论在美学中应用体现了两条最根本的原则:先验反思和知性直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