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的论争

评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的论争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超越美学是杨春时在1994年提出来的,目的是用来反驳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的。在20世纪中期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杨春时在肯定实践美学历史功绩的基础上,指出实践美学的一系列理论不足。因而实践美学只具有古典美学的特质,不能获得现代美学的支持,因而实践美学没有能够突破古典美学的束缚而走向现代性。由于杨春时强调“生存”的本源意义,因而也有人将其称之为“生存美学”。

第三节 回到康德:评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的论争

超越美学是杨春时在1994年提出来的,目的是用来反驳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的。而事实上杨春时先生在1986年就发表了《论文艺的充分主体性与超越性》一文,提出文艺作为一种“自由精神生产”与一般物质实践不同,是一种更为充分的主体性,可以看作是他超越美学建构的理论序曲(38)。在20世纪中期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杨春时在肯定实践美学历史功绩的基础上,指出实践美学的一系列理论不足。其中最主要者有三:一曰理性主义,其最大失误是“抹杀了审美的超越性”(39),而审美说到底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活动,是超理性的,审美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自由的、终极性的、形而上的追求是“超越性的”。二曰实践美学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命题“无法把审美与实践活动区别开来,也无法揭示美的特性。因为,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一切实践产品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学应该揭示审美的特殊性质,而这一点恰恰是实践美学所做不到的”(40);实践作为美学的本体,必然会削弱审美活动的自由生命特质,导致以理性压制感性,以历史性压制当下性。三曰“实践美学只有本体论基础而缺乏解释学基础,因此只能从实践角度(作为物质生产)而不能从解释角度(作为认识和价值判断)阐释审美的本质”(41)。因而实践美学只具有古典美学的特质,不能获得现代美学的支持,因而实践美学没有能够突破古典美学的束缚而走向现代性。基于以上认识,他提出“超越实践美学”问题,认为超越实践美学的具体途径是建立“超越美学”:“人的社会存在即生存,生存范畴更具有形而上的涵义,因此应该把生存作为美学探究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生存本质上是超越的,审美是超越的形式,因而我把这个美学体系称之为‘超越美学’”(42)。“超越美学”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生存,生存是比实践更具有本源意义的本体,“生存是我们能够肯定的唯一实在,这是哲学思考的最可靠的出发点……生存的基础是物质实践,但其本质是精神性的。生存是一种社会存在,但是本质是个体性的。生存要立足于现实,但其本身是超越性的,它指向未来、指向自由。审美是最高的生存方式,它充分地体现了生存的精神性、个体性和超越性。”(43)由于杨春时强调“生存”的本源意义,因而也有人将其称之为“生存美学”。杨春时的超越美学从人的生存出发,将生存作为探究美学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因而生存在其美学体系中就具有了本体的地位,但是生存虽然是一种社会存在,但是从本质上说是个体性的,是超越性的,这里的超越性指超越“超越现实的理性世界”,指向一种超理性的审美世界,因而超越性就成为了审美的本质,审美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进入非理性的境界。这样,生存、超越就成为了超越美学的核心概念。

超越美学是针对实践美学的弊端而提出的,自从杨春时提出其构想开始,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张玉能、朱立元和邓晓芒)就一直和其进行争辩,在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的论争中,张玉能、朱立元和邓晓芒等的实践美学思想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突破了李泽厚实践美学的物质性束缚,将实践范畴从物质性扩展到精神性,张玉能和邓晓芒将其实践美学称为“新实践美学”,而朱立元则将实践范畴与存在范畴连接起来,建立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因而也可以说,超越美学同实践美学的争辩中促使双方的理论都逐步成熟起来了,这对于当代美学的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纵观两者十几年的论争,其争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对概念上:一是实践和生存之争,这是美学研究的本体论(哲学基础)的争辩,二是现实性与超越性之争,这是审美本质之争,三是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争,这是审美特性之争。而这三对概念在康德美学中都有着或明或暗的阐释,特别是康德美学的主题“自然与自由和谐论”以及“两种实践的观点”对这场论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结合对康德美学的分析来评述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论争的得失利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