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的论自然的发现与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

目的论自然的发现与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已经提及,在前批判期,康德从经验主义美学立场出发对趣味问题进行了经验主义的描述,在这里,康德完全将美学放置在经验主义的立场上,他通过经验观察和比较总结为趣味问题寻求到经验的规律。“Asthetik”部分在先验意义上使用就是康德的“先验感性论”,部分在心理学上使用就是鉴赏判断。

二、目的论自然的发现与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

学界一般认为,康德的先验哲学(批判期哲学)是从1770年开始的(11),其标志是他的求职论文《关于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与原则》,在该文中,康德初步划定了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界限,并确立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作用原则,从而开始了他的先验哲学研究。进入先验哲学研究以后,康德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研究中心由过去的对自然科学研究转入到对批判哲学的研究,他开始在哲学中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先验方法论,为知性为自然立法和理性为人自身的立法寻求先验原理,并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对“先天综合批判如何可能”这一命题的探究为认识如何可能寻求到先天原理:即知性通过自己的先天法则范畴去整理感性经验现象界的杂多从而获得统一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通过对“自由意志”的探究,发现了理性为人类自由立法的先天的“绝对命令”,即“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12)而先验原则落实在美学上就显得困难重重,经历了一波三折。

前面已经提及,在前批判期,康德从经验主义美学立场出发对趣味问题进行了经验主义的描述,在这里,康德完全将美学放置在经验主义的立场上,他通过经验观察和比较总结为趣味问题寻求到经验的规律。而在先验哲学中,康德批判的就是这种经验规律,因为它只具有偶然性,没有普遍必然性,因而“趣味批判的困难就完全暴露出来,因为‘趣味无争辩’是欧洲古老的信条,很少有人怀疑,给趣味提供先天原理完全是不可能的”(13)。也就是说,美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先验哲学是不可能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中的注释就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一问题,“惟有德国人目前在用‘Asthetik’这个词来标志别人叫做鉴赏力批判的东西。这种情况在这里是基于优秀的分析家鲍姆加通所抱有的一种不恰当的愿望,即把美的批评性评判纳入到理性原则之下来,并把这种评判的规则上升为科学。然而这种努力是白费力气。因为所想到的规则或标准按其最高贵的来源都只是经验性的,因此它们永远也不能用作我们的鉴赏判断所必须遵循的确定的先天法则,毋宁说,鉴赏判断才构成了它们的正确性的真正的试金石。为此我建议,要么使这一名称重新被接受,并将它保留给目前这门真正科学的学说,要么和思辩哲学分享这一名称,而把‘Asthetik’部分在先验意义上,部分在心理学意义上采用”。(14)“Asthetik”部分在先验意义上使用就是康德的“先验感性论”,部分在心理学上使用就是鉴赏判断。也就是说,在写作《纯粹理性批判》时(即使是在第二版),康德还是认为鉴赏判断没有先天原理,他对“趣味”的观念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的心理学层面,因而美学作为独立的科学存在是不可能的,也就谈不上给其寻求先天原理。

事情的转机发生霍尔德的信中说道:先天原则,它与过去乐与不快的情感、欲力的先天原则,在实图发现第二种能力的述已考察过的各种能个体系,尽可能的论我引上了这样一条道己的先天原则,人们知识范围——理论哲天根据的。”(15)这一封康德先验美学转向的力、情感能力和欲求天原理,按照类比法求先验原理从而促使力的先验原理是什么在1787年年底,在1787年12月28日,他在写给莱因“我现在正忙于鉴赏力的批判,在这里,将揭示一种新的所揭示的不同,因为心灵具有三种能力:认识能力,快求能力。我在纯粹理论理性的批判里发现了第一种能践理性批判里找到第三种能力的先天原则。现在我试先天原则。虽然我过去曾经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对上力的解析,使我在人的心灵中发现了这个体系,赞赏这证这个体系,为我的余生提供充足的素材。这个体系把路,它使我认识到哲学有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可以一一列举它们,可以确切地规定以这种方式可能的学、目的论、实践哲学,其中目的论被认为是最缺乏先信对研究康德美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里可以找到内在原因。第一,人的心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能能力是统一的,而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都有着自己的先则,情感能力也应该有自己的先天原则,为情感能力寻了康德美学由经验美学转到先验美学。第二,情感能?怎样寻求情感能力的先验原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探讨目的论问题,因为情感能力的先验原理与目的论问题紧密相连,在这样的背景下目的论问题又成为康德研究的一个难题,它处于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中介处,但是又是最缺乏先天根据的,因而要想解决整个哲学体系的统一问题,要想为情感能力寻求先验原理,就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解决目的论问题,因而目的论又成为康德先验美学转向的一个重要问题。

康德对目的论自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前批判期写作《宇宙发展史概论》的时候,康德对用机械自然观来解释世界,特别是生命有机体现象时表达了自己的困惑。虽然他也承认机械论自然原理在人类自然科学进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坚信自然的机械运动可以用来解释宇宙,另外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相信牛顿的力学三定律的成就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的顶峰状态。在这个时候,康德主要“批判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前定和谐说和外在目的论,认为老鼠的存在是给猫吃,是随心所欲和荒诞不稽的,在牛顿力学的影响下,他试图用宇宙自身的运动规律来解释宇宙的和谐与完善。但由于机械自然观的局限,尤其是目的论无法解释生命有机现象,使得他有时不得不向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做出让步,从而在经验主义的机械论和理性主义的独断论之间徘徊”。(16)正是由于机械论自然在解释生命有机现象上的困惑,使得康德发出了这样的呼喊:“不同性质的事物,怎么能够互相甚至结合到这样高度的一致和完美,在某种程度上还超出了无生命界,使人类和动物都受到益处呢?如果不认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有一种无穷的智慧设计万物的性质,这又怎么可能呢?如果事物的性质相互独立、互不相干,那么这是多么惊人的巧合,或者更正确地说,它们各自的自然活动竟会如此合拍,仿佛有一种深思熟虑的明智选择使它们协调起来,这是多么不可能呀!”(17)在这里,康德已经意识到用机械论自然观来解释这个世界就会使整个宇宙陷入虚无和黑暗之中,已经流露出用整体的目的因来解释自然的浓厚兴趣,认识到需要追问宇宙的终极原因。在这里,也为其后来提出的目的论自然观提供了经验的基础。前苏联康德研究专家古留加同样也在其《康德传》中描述了机械论自然无法解释有机界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他(康德)问道,难道能够说,给我物质,我将向你们指出,幼虫是怎样产生的吗?这里由于对象的性质极端复杂和多种多样,所以一开始就会碰壁,对于说明生命的本质,力学规律是不够用的。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年轻的康德在发表了这样看法之后再没有去探索那种能够解决生命问题的自然方式,只是到了晚年,当他构思有关人脑的著作时,他才强调指出在有机体中起作用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形式”。(18)正是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遭遇到的这些问题,促使康德在相信机械论自然作用的同时开始考虑目的论自然问题,在康德看来,自然中的有些现象,仅仅采用机械论自然观是无法解释的,例如前面所提到的事物的相互协调问题,事物的本源问题和有机界的产生问题,特别是有机体的现象是无法用自然因果律来解释的,于是他引用了“目的”这一理念,希望以此作为有机体的研究法则,然而“目的”在这里只不过是主观预设的观念,因而不能够作为认识的建构性的原理。

康德在批判时期,并没有放弃对目的论问题的思考。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辩证论”部分,特别是“先验辩证论附录”里就表现出来了一种目的论思想,康德将这种目的赋予了“先验理念”,康德从先验心理学(关于灵魂的先验说明)到先验宇宙论(关于世界的先验说明)再到先验神学(关于上帝的先验说明)。这一思路最终表明了上帝存在,是《纯粹理性批判》最后想达到的结论,作为分散的自然科学体系只有在上帝的理念的统一下才具有同一性。然而作为最高存在者的上帝只是一个理念的存在,并没有一个经验的对象与之相对应,但康德认为这种设定是必要的,如果它仅仅是作为调节性原理来使用,因为一旦设定了一个最高的存在者,目的论就自然随着来了,因为这个最高的存在者作为人类最高智力的体现,必然会按照一种智慧的意图来安排整个自然界,使整个自然界体现出一种秩序和完整,这也为以后的目的论自然留下了余地,因为他认为目的统一性是一切统一性原理中最重要的,认为自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适合这种特定意图的。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作为调节性原理的先验理念在自由的超验领域中已经不再是消极的了,而成为积极的建构性的原理,在道德领域中,自由和道德的互证从而获得了自己的实在性,因而依附在自由概念上的灵魂、世界和上帝等先验的理念也具有了自己的客观实在性,但是作为幸福与道德统一的“至善”在经验现象界来说只是一种可能性,康德通过“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二个公设来保证“至善”的实现,这时“至善”已经作为实践理性的最高目标追求,成为我们道德意志追求的最高对象,但是这种“至善”还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是在设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特别是由上帝的存在来作为保证的。

可以看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最终意图都明显的隐含着目的论倾向,前者通过纯粹理性追求自然的同一性表现出来,后者通过实践理性追求道德的同一性表现出来,但它们最后都走向了上帝存在的结论,目的论无论是作为自然的统一性还是作为道德的统一性都只是一种理念,在经验现象界没有任何的实在性。

目的论在现象界有没有可能性,目的论自然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打开了缺口。这一契机出现在1788年1月发表在《德意志信使》上的《论目的论原则在哲学中的运用》一文,在这篇与福尔斯特尔辩论的文章中,康德在自然的生物有机体之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领域,这个领域中一切东西都是有机的,这便是艺术领域。在此,“康德将艺术和自然相提并论,把这两者都看成为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在合目的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活生生的自然和艺术创作采取了统一的态度”。(19)这种发现使得康德有理由将自然和艺术看作是合目的性的有机整体,目的论自然借助艺术的类比获得了自己的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在经验现象界表现为主体的一种反思自然的能力,这种反思自然的能力就是反思的判断力,它并不能给自然界提供法则,但是却可以将偶然的经验性的自然法则统一为一个整体。这样,由知性立法的自然界就可以建出合理的秩序。因而目的论自然作为符合目的性的有机体,通过与艺术的类比将目的论原理拓展到美学领域,并以此为契机发现了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理——合目的性原理,这种合目的性的“先天原理则基于我们对自然经验的反折,它对客体不能先天的规定任何一点东西,但它表明按照经验规律认识自然秩序是可能的,这个原则,不是对客体,而是对我们关于自然客体的思维来说,是先天的(先验的)”(20)。这种反思判断力先天原则的发现源自于《论目的论原则在哲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目的论自然的发现及其与艺术的类比,正是目的论自然的发现促使康德将鉴赏问题从经验领域提升到先验领域,并将其纳入到反思判断力的问题域中,他才有可能为鉴赏力寻求到先验的原理,康德美学才实现其先验的转向并最终将美学问题纳入到自己的批判哲学体系之中,并正式开始了《判断力批判》的写作。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经过一波三折,才修成正果。到1790年《判断力批判》出版时,康德最终将审美判断力的先验原理赋予了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从而通过审美判断力沟通了自然与自由两大领域。因此,在康德美学的发展道路上,目的论自然的发现可以说至关重要,只有掌握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康德美学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以及从经验美学向先验美学过渡的内在理路,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康德美学的心路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