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五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69%。相比之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该国财政收入总额大,占GDP的比重也高。旧的财政统收的制度被打破了,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分配制度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使得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向企业特别是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下降过大。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总水平。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合理的财政收入规模,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政府职能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对财政收入规模的研究,以确定合理的财政收入规模。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可以是绝对规模指标,也可以是相对规模指标。绝对规模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即财政总收入。相对规模指标是通过将财政收入与其他有关的社会和经济指标相比而得,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

(1)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2)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3)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

(4)税收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是衡量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指标,也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指标,它既能反映政府的规模、集中程度和财政能力,又能反映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这一指标过大,财政收入的超额负担较重,经济发展缺乏动力;这一指标过小,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保障。因此,财政收入相对GDP来说,应该保持合理增长。

从财政收入自身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尤其是自2003年突破2万亿关口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22万元、5252.82万元、7110.91万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亿元。从增长率来看,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但近三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呈加速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名义增长率从2006年的22.47%提高到32.36%,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率从2006年的18.62%提高到26.08%,提升了7.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从增长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方面分析,能够得出2007年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结论。

与GDP的增长对比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大增长,2007年GDP达到24.66万亿元,比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了66.7倍,比2002年增长65.5%。近五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69%。相比之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31.3%下降到1996年的10.9%,1997年这种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扭转,并在近10年间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11.6%上升到2007年的20.8%,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2007年该比率比2006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加速的势头。

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具体见表6-1。

表6-1 我国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

img45

续 表

img46

资料来源:根据郝书辰、曲顺兰主编,《财政学》(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两者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源、是根,财政收入是流、是叶,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经济和财政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该国财政收入总额大,占GDP的比重也高。发达国家财政收入绝对额和相对额都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又大都高于低收入国家。

按照2007年的统计,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是5130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0.8%,据了解,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都在35%以上,有些国家达到40%甚至50%,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也都在25%左右,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6日第1版)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生产技术水平,也称技术进步,它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其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技术进步越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二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比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产品价值构成看就是产品附加值。因此,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据测算,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是其他因素的2.8倍,它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每百元可提供50元财政收入,而其他因素仅为13元。因此,促进技术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决定GDP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包括工资制度、税收制度、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等。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政策决定着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二是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乃至更新改造投资都由国家拨付。简言之,在改革前我国实行“统收统支”制度,因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必然较高。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改革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分配体制改革入手,对企业实行放权让利,工资的制定权下放到企业,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旧的财政统收的制度被打破了,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分配制度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使得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向企业特别是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下降过大。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到1996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据有关部门统计,从最终收入分配格局分析,政府收入的比重1978年为31.3%,到1994年下降为12.0%,下降了19.3个百分点;企业收入所占比重1978年为18.2%,1994年为21.5%,上升了3.3个百分点;个人收入比重1978年为50.5%,1994年为66.5%,上升了16个百分点,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居民个人倾斜。1996年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才又逐年上升。1997年这种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扭转,并在近10年间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10.95%上升到2007年的20.8%,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2007年该比率比2006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加速的势头。

(三)价格因素

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而且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制定价格,即国家对价格进行管制,价格长期不变,也比较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家放开了价格,价格随供求关系经常发生波动,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还发生了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开始关注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是: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名义财政收入增加。具体来说,一方面,价格上涨会相应扩大税基,使名义税收增加。在税率一定时,价格上涨,税基扩大,税收增加,从而财政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名义财政收入增加和税基的扩大,会引起税率的变化,进而引起名义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随着名义收入的提高,适用税率会提高,即出现所谓“档次爬升”效应,即较高的收入会使纳税人自动进入到较高的纳税等级,甚至原来不纳税的人也进入了纳税人的行列,这样财政收入增长率会高于物价上升率,导致名义财政收入和实际财政收入都是增长的,这种增长就是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水平一般呈上升趋势,因而财政收入也会以大致相等的比例增长,这是名义增长,而实际并无增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以我国为例,如表6-2所示。

表6-2 我国物价上涨率和财政收入增长率的对比(%)

img47

续 表

img48

资料来源:2006年及以前数据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2007年数据:http://paper.cs.com.cn/html/2008-03/24/content_14867883.htm.

从表6-2中可以看出,物价上涨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

(1)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表现为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如1984年、1985年以及1990年—2007年(1994年除外)。

(2)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表现为财政收入的名义增长,实际为负增长,如1987年、1988年、1989年和1994年。

(3)财政收入增长率大致等于物价上涨率,表现为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如1986年。

2007年财政收入名义增长率为32.36%,而实际增长率为26.08%,2007年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很大。当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首先,2007年我国出现了结构性物价上涨,能源、原材料、食品、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从而拉动相关税收收入大幅增加。其次,我国现行税制为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实现了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由于流转税的比重较高,所以受2007年价格因素影响的财政收入增长绝大部分是名义增长[1]

(四)政府职能范围

财政分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政府职能的各种需要,因此,政府职能范围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一般来说,政府职能范围越大,需要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就越大。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为例,在自由市场经济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崇尚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倡导自由竞争,极力要求缩小政府活动的范围,因此,政府的职能范围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主要是防止外来侵略和维持国内秩序等,在这段时期,财政收入规模是很小的。进入垄断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宣告了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理论的破产,促使了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日益重视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分析,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随着政府职能范围的扩大,财政收入规模也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的现实情况也符合这一规律。改革开放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经历了长达20年的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但由于在转轨经济体制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还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尤其是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步入了“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化政府职能,纠正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失灵和各种偏差,客观上要求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提高政府在改革和发展中的主导能力。与此要求相适应,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又经历了10年的缓慢回升过程,2007年创下近10年的最高值20.8%,但与改革开放初期的31.06%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一致。

三、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财政收入的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构成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财政收入的结构反映了财政收入的基本构成内容及其各类收入在财政收入总体中的地位;反映了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收入政策调节的目标、重点和力度。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财政收入的结构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理顺分配关系,寻找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加强对现有收入的监督和管理。

(一)财政收入形式结构(分项目构成)

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是按财政收入形式分析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这种结构的发展变化,是我国财政收入制度变化的反映。

1.财政收入形式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主要以上缴利润的形式实现,存在以利代税的倾向,所以直到1978年,以上缴利润为主的企业收入项目仍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利改税政策的推行,税收才逐步取代上缴利润,现在已占主导地位。1983年对国有企业开征企业所得税,1984年又将原先已经简并的工商税重新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同时开征或恢复了资源税等其他一些税种,大大增强了税收的财政收入作用和经济调节作用。1994年对工商税实行全面改革,同时企业收入从财政收入项目中消失,从此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真正确定下来,近年来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一般占到90%以上(见表6-3)。

表6-3 国家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img49

续 表

img50

2004

资料来源:1978—2002年资料来源于张启春主编,《公共财政学教程》(第1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2003—2004年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2.现阶段财政收入形式结构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费税结构失衡,收费膨胀。原因是收费一般属于预算外资金,由收费单位自收自支,是一种软预算约束。在部门和单位甚至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收费的膨胀是必然的。

(2)财政收入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公共财政要求预算的完整性。

(3)预算内收入不足,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膨胀。2000年,以税收为主体的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5%,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32.4%。为什么企业普遍感到负担重,而政府财政感到可支配资金不足?原因是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太多了。

3.财政收入形式结构的优化途径

对财政收入形式结构进行优化的主要途径有:

(1)对政府收费进行清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合理的收费可以征税的,要进行“费改税”,对一些需要保留的收费项目,要认真核定收费的标准,避免乱收费。

(2)把所有的财政收入统一纳入预算内,实现政府预算的完整性。

(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对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说明国民经济构成对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1.我国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前,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处于绝对优势,我国财政收入也是以国有经济为支柱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50.1%,到“四五”时期,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87.4%。以后逐年下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集体和其他经济成分有了较快的发展,提供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相比之下,国有经济上缴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未失去其主导地位。

2.我国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财政收入来源结构与所有制结构脱节或错位。其后果:一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偏离经济增长点,导致经济高速增长下的财政困境;二是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策性原因,即改革以来政府鼓励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在税制上执行轻税政策;二是征管上的原因,即各地为了引进外资,对外资和合资企业超越权限减免税,对私营企业则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偷漏税严重。

3.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优化的途径

对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进行优化的主要途径有:

(1)统一税制,取消按所有制成分区别课税征税的制度,真正按国民待遇原则建立统一的税制。

(2)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税收征管。

(三)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

财政收入与部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财政收入按部门分类,可以分为来自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收入。对财政收入进行部门结构分析,可以反映各生产及流通部门在提供财政收入中的贡献。

1.农业(第一产业)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必然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尽管在财政收入的结构中农业直接提供的收入所占的比重比较低,但它却是其他部门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农业的发展,其他部门的发展以及所能提供的财政收入都将受到制约。

财政从农业取得收入的形式主要有:

(1)直接上缴的农业税(2006年农业税在我国彻底取消);(2)政府对农业收费;(3)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间接提供的财政收入。

2.工业(第二产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最大,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同时,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产品价值率都比农业高,因此来自工业部门上缴的各项税收和国有资产收益就成了财政收入的支柱。

3.商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娱乐业、服务业(第三产业)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是最具活力的和发展规模最大的产业部门,GDP的60%和财政收入的50%来自第三产业。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尽管目前对财政的收入贡献尚赶不上发达国家,但发展潜力较大。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左右,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3.2%提高到36%。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毫无疑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未来保证我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希望所在。

按照这种分类,农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比重较低;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所占比重较高;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也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源泉,并且其对财政收入贡献的潜力非常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