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消费性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文化支出、科研支出及卫生保健支出等。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各种费用支出。从我国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二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文化支出、科研支出及卫生保健支出等。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虽同属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使用不形成任何资产,是非生产性支出。就其本质来说,它满足的是纯社会公共需要。因此,为这一服务的提供以及为此而支出的资金的筹措,就与一般的商品和服务有所不同,遵循另一原则。

一、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各种费用支出。它是国家政权机构存在和运转的经济保障。

行政管理支出内容取决于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结构及其职能。在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主要包括:

(1)行政支出。是指用于各级政府机构的各项经费支出,例如党政机关经费、行政业务费、干部训练费等等。

(2)公安支出和国家安全支出。是指用于公共安全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的经费支出,具体又包括各级公安机关经费、公安业务费、警察学校和公安干部训练学校经费、安全机关经费、安全业务经费等。

(3)立法机构支出。是指用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经费支出。

(4)司法检察支出。是指用于各级法院、检察院以及司法行政的经费支出,又包括司法检察机关经费、司法检察业务费、司法学校与司法检察干部训练经费等。

(5)外交支出。是指用于国家外事机构进行外交活动的经费支出,具体又包括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宾招待费和国际组织会议费等。

行政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复杂,政府需要管理的事也就越来越多。虽然行政管理支出不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是它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正常有效运转,保证了政府职能的实现,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所以,行政管理支出必须要给予保障,而且它还会不断地增加。

从我国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表4-3描述了1966—1998年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基本情况。

表4-3 行政管理支出比重和增长率(1966—1998年)

img25

注:本表总支出不包括国内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用于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数额是指统计年鉴中按职能划分的行政管理费数字。

资料来源:郭庆旺等著,《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从表4-3中可以看出:(1)从1978年开始,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和占总支出的比重都开始快速提高。在1978年以前,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平均为4.7%;此后,年均增长率高达18.8%,高出14个百分点。在1978年以前,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5.3%;此后,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9.2%,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2)从1978年开始,行政管理支出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在1978年以前,行政管理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与财政支出增长率比较接近;此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率(平均17.7%)一直高于财政支出增长率(平均12.3%),平均高出5.4个百分点。(3)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7%提高到1998年的14.8%,每年平均提高0.5个百分点。特别是1980—1990年,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得比较快。

1998年,按中国现行的统计口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4.8%;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5.6%。从表4-4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也是较高的。

表4-4 各类国家的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img26

注:*中国数据的第一行是按国际口径计算出来的,第二行是按我国现行计算口径计算出来的。

资料来源:郭庆旺等著,《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我国行政管理费从2000年开始有所下降,特别是2001年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下降为6.4%,但随后又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14.3%(见表4-5)。

表4-5 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img27

资料来源:陈共编著,《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分析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快速增长有其合理的一面和不合理的一面。其合理的一面表现为: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的职能在不断地调整与拓展。例如公安、司法、检察、安全和外交活动随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社会交往的规模日益扩大,其担负的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保卫社会安宁的任务越来越重,它们的经费增加是必然的,这就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提出了需要;其次,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提供了可能。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分配制度及其他制度既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规模就会增加,这样,财政支出规模就有望增加。这种需要与可能相适应,就使得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了其合理的一面。

但从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率过快、比重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的增长过快[4]。据统计,1991—1995年,人员经费中的工资、补贴和其他费用,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4.8%、25%和26.1%,分别比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高出4—6个百分点。人员经费增长过快的原因,一是由于行政人员的报酬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民收入分配逐渐向企业和个人倾斜。加上国家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先后几次上调工资和提高各种补贴。1978年,我国行政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655元,到1999年上升到8978元,是1978年的13.7倍。二是由于行政人员的数量增加。1978年,我国行政人员(仅指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年底职工人数)只有430万人,到了1999年增加到1088万人,是1978年的2.5倍。行政人员职工人数占全社会年底职工人数的比例,从1978年的4.5%提高到1999年的9.3%,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5]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行政人员数量的增长速度还是从行政人员数量占全社会职工的比例提高来看,行政人员的规模的确大大膨胀了。在我国出现了行政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浪费严重等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再加上管理制度的滞后,出现了“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现象,这些都成为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的不合理因素。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压缩编制,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因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许多与行政管理、行政命令有关的部门与机构需要撤销或合并。与此同时,建立一个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财务管理制度不严,任意提高差旅费和会议费标准,集团购买力膨胀,公款吃喝现象严重,是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开支,应是当务之急。

早在1998年,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就已决定,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结果是:各部门从40多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机构精简1/4,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一半。2000年10月27日河北省委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省委机关的机构改革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根据中央决定,省委机关行政编制精简20%[6]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社会成本,其规模大小与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在保证政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该项费用越少对社会越有利。因此,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率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世界性的话题。

二、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是政府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建设方面的经费支出。国防支出按用途划分又可进一步分为维持费和投资费两部分。维持费主要用于维持军队的日常活动,提高军队的战备程度,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具体来说又包括军事人员经费、军事活动维持费、武器装备维修保养费和教育训练费等。投资费主要用于提高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是增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具体又包括武器装备研制费、采购费、军事工程建设和国土防空费等。

按照中国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分类,国防支出包括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动员预编经费、招飞事业费和专项工程经费等具体项目。

从公共需要理论看,国防属于纯公共物品的范畴,即它只能由政府来组织和提供,且国防服务向全体国民提供集体消费性利益,而不管他们是否支付。但国防支出问题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国防支出的规模多大合适?

一般来说,一国的国防支出规模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国际局势的变化。当国际局势紧张,战争危险增加、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一国的国防支出就要增加;当国际局势趋向缓和,国际环境比较安宁,那么一国的国防支出就要适当地减少。

(2)国防战略的选择。一国政府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与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相应决策,对一国的国防支出规模有重要的影响。

(3)国家财力的大小。国防建设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在经济建设时期,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从经济长远发展的要求看,应适当控制国防支出,以集中财力进行经济建设;到经济发展了,国家财政资金充裕了,那么国防支出的规模自然就有可能增加了。

(4)地域范围的大小。一国的地域范围大小无疑会影响到一国的国防开支的多少。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地域范围越大,国家用于保护疆土的防护性开支就越多。一般来说,地域大小与一国国防开支的多少呈正相关关系。

从我国的国防支出情况看,由于我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战略,所以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较低。如果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国防支出比重也是很低的。在下中等收入国家中,除印度尼西亚外,中国的国防支出比重是最低的了(详见表4-4)。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防支出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表4-6、表4-7反映了我国国防支出规模的这种变化趋势。

表4-6 国防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一)

img2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表4-7 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变化趋势(二)

img29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6)》。

从表4-6、表4-7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1993年以来,我国的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2%,还不到西欧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7]。按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了。从国防支出与财政支出的比率看,我国从建国至今,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总趋势也是下降的。只不过这期间,随着战争的爆发,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几度上升。例如1950—1952年,由于抗美援朝战争,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38.2%;“二五”时期(1958—1962年),降到11.9%;“三五”时期(1966—1970年),开始加强备战,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又上升到21.8%;“五五”时期(1976—1980年)的1978年,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降为15.1%,1979年由于对越反击战,这一比重又上升为17.5%;以后逐年下降,目前大体保持在7%—8%左右。

我国国防支出项目包括人员生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其构成几乎呈“三足鼎立”之势,以2004年为例,人员生活费占国防支出的31.9%;活动维持费占国防支出的34.3%;装备费占国防支出的33.8%。

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或占GNP的比重,各国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定之规,这要由许多因素决定。一般说来,在经济发达国家里,由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水平高,可用于国防支出的潜力也就相对较大。在一些有称霸野心的国家中,为了维持强大、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所谓的“威慑”力,国防支出的比重也远较别国为高。此外,在一些面临战争威胁或负有解决战争遗留任务的国家中,国防支出的份额也相对较大。

然而,在正常情况下,国防支出的安排,总是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的。因为在一定时期财政支出数额既定的前提下,军需与民用之间客观上存在此消彼长的相互制约关系,存在着“要大炮还是要黄油”的问题。

鉴于当前和今后的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国防支出的下降趋势,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应作适当调整。首先应当制定合理的国防支出发展规划,保持国防费的适度增长。在国防支出的增量中,调整人员生活费和武器装备费的比例关系,适当提高后者的比例。国防费控制应遵循的原则是:“保障供给,厉行节约”。

三、文教科卫支出

(一)文教科卫支出的地位、作用及经济性质

文教科卫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出版、通信、广播等事业部门支出的总称。它具体又包括教育支出、科学事业支出、文化事业支出、卫生事业支出等等。

(1)教育事业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经费、留学生经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技工学校经费、职业教育经费、中学经费、小学经费、幼儿教育经费、成人高等教育经费、普通业余教育经费、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经费、特殊教育经费、广播电视教育经费等具体项目。

(2)科学事业费。是指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事业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和高技术研究计划的经费。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院事业费、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等项目。

(3)文体广播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事业费、出版事业费、文物事业费、体育事业费、档案事业费、地震事业费、海洋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党政群干部训练事业费、其他文体广播事业费等。

(4)卫生经费。主要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药品监督管理事业费、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等。

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不同于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它们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即使有部分收入,也不足以抵补本身的日常开支。而它们提供的服务一般都属于混合公共物品,在消费中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及外部效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教科卫事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在当今世界,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以往的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和速度方面,即提高国家的资源吸收和利用能力。而现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效益和质量方面。劳动者的智力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知识密集化,整个社会生产的内涵化,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据专家测算,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0%—70%;发展中国家也在30%左右。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致使各国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方面的支出不断增长。

其次,教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则是这种生产力的源泉和基础。因为,建立在新的科技进步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在减轻了人的劳动的同时,也使人的劳动日益复杂化。只有用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现代化相适应的知识和熟练技能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才能既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又成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而这正是教育的任务。美国一些学者分析了1929—1957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认为教育支出对国民收入增加所作的贡献为33%。不仅如此,教育和再教育还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因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结构失业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各国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再次,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民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也日益显示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现代条件下高度紧张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活节奏,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所以需要有相应的医疗卫生设施和服务来保证。至于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与人民生活的改善、体质和劳动能力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有一部分可以由市场提供,但对那些外溢性较强、社会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服务来说,国家财政非但不能推卸责任,而且,其相关的支出规模,还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逐步提高而日益扩大。为保证其发展,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无偿拨款的方式向这些单位提供经费。

那么,文教科卫支出到底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支出?这个问题目前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教科卫支出显然属非生产性的范畴。这主要是指它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值得说明的是:将它归入非生产性范畴,只是某种静态的、相对的意义。只是说,用于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做出明显的贡献;但它又与未来的生产发展和效率提高有密切关系,它对物质财富的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所以,要对它进行动态的、绝对的分析。如:科学研究的成果用于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可以直接地转化为社会财富,这种科学研究是生产性的;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主要是通过教育途径培养的,美国哈佛大学MBA学生,年薪10万美元,因为他们能为公司直接创造财富。这不能不说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二)文教科卫支出的资金来源

如前所述,文教科卫支出属社会公共需要支出,但一般满足的是准社会公共需要,它提供的是“混合物品”。因此,其资金来源往往就具有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这些事业的发展,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应当共同出资。具体地来说:

(1)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和卫生保健事业等,应由财政出资。

(2)应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应用学科教育、实用科学技术研究、一般医疗服务开支等,由财政出资和企业投资、受益者个人出资相结合。

(三)文教科卫支出的现状与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教育支出。教育支出是政府用于发展各类教育事业的经费开支。它具体包括:政府对各类公立学校的经费开支,对各类私立学校的补助开支,对有生活困难的初等和中等学校学生的补助开支,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奖学金和贷款支出,以及对业余教育和劳动就业培训、在职培训的补助支出等。

如前所述,教育对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且在我国信贷市场又不完善,政府有必要向全社会提供教育。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把教育作为公共福利事业,按纯公共物品来对待,教育经费完全或几乎完全由政府直接拨款。其结果是:一方面政府财力紧张,使得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民间部门的资金又不能进入教育领域,也使得教育投入短缺。综合起来看,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从目前来看,全社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五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杂费以及其他教育经费等。这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仍是最大的教育经费来源。表4-8反映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重情况,从表4-8中可以看出教育经费来源仍以政府投入为主。

表4-8 公共教育支出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重

img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从表4-9和图4-2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不仅绝对量从2002年的3006.1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065.35亿元,而且占GDP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2.3%上升到2004年的2.8%。但与我国的教育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相差甚远(国务院于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逐步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提高到占GDP的比重达到4%)。

表4-9 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比重(%)

img31

资料来源:陈共编著,《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img32

图4-2 2003—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http://www.fumuqin.com/View.aspx?id=22121

我国全部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2004年虽然达到了4.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亦达到了2.8%,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见表4-10)。1995年,世界平均水平是5.2%,而我国是2.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4%。就是与低收入国家相比,我国也比他们的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而我国的教育需求却相当巨大。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中小学程度和文盲、半文盲的比例竟高达52.9%[8]

表4-10 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比率(%)

img33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199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此外,从我国的教育支出结构上来看,我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不尽合理。一般来说,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公共物品的性质越来越弱,政府提供的程度也应越来越低。但我国的情况却是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较多,例如,199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5%,远低于国际水平,但经费在财政拨款中却超过了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001年,我国近1100所高等学校中只有37所是被批准的民间资金介入的国家承认学历的高校,而本应主要由政府举办的初等教育却存在着大量的私立学校。显然,要解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实行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是很必要的。我国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自的教育经费情况见表4-11。

表4-11 我国三级教育经费的财政预算内拨款比重(%)

img34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发展报告199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其次,我们来看科技支出。科技支出是指政府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经费支出。科技支出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系统以及地方所属独立的科研机构的经费等。

科技进步可以改变社会生产的手段、方法、条件、组织及其管理效果,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质量。所以,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然而,科技发展资金的投入特别是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很重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支出的绝对数额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明显提高(详见表4-12)。这种变化趋势与世界科技支出的发展趋势显然是不相符的。这不仅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而且,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例如,1990年,我国的科技开发费用占GDP的比重为0.7%;而发达国家为2.5%—3.0%;印度(1988年)为1.03%;巴西为0.78%;韩国为2.51%;前苏联为3.5%。可见,我国财政科研经费的供给力度偏低,尽快提高我国研究开发费用占GDP的比重刻不容缓。

表4-12 我国财政用于科研支出情况

img35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6)》。

再次,我们来看医疗卫生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是指财政用于预防各种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政府对各类国立医院、疗养院、保健站、卫生所、门诊部、各种防治所、防疫所、药品检验、妇幼保健、急救站以及红十字会等的经费支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运转,对人们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各国都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实际上是由医疗和卫生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医疗服务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私人提供。因为医疗服务是可以进入市场交换的,它的利益完全是私人化的。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医疗服务并不完全要求政府出资提供。卫生服务则与医疗服务不同,它的利益是由社会公众无差别地享受的,私人不可能也不愿意提供这项服务,它也不可能进入市场交换。所以,卫生服务应主要由政府出资提供。

1997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之后,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有了明显的增长(见表4-13,图4-3)。

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最近五年累计6294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7倍。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4-13 我国卫生总费用情况

img36

资料来源:陈共编著,《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img37

图4-3 2003—200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http://www.fumuqin.com/View.aspx?id=22116

(四)文教科卫支出的预算管理

鉴于前述的文教科卫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文教科卫事业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文教科卫支出的预算管理,提高其支出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支持和促进文教科卫事业的发展。

按照1997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则》,我国对事业单位统一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取消原规定的“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形式。按照该规则,财政部门将依据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发展计划、单位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确定不同单位的定额或定额补助标准;补助数额一经确定,一般不再调整,各单位的预算规模由各单位根据自己的资金来源、事业发展需要来自行确定,自求平衡。

实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则》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保证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因为它改变了过去只核定财政拨款收支,不核定事业单位自身组织的做法。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收入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使用得当;有利于掌握和控制事业单位的收支总规模。(2)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改变国家包办事业的传统观念。核定补助标准有利于体现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政策;有利于财政工作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3)强化了预算约束,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责任,使事业单位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