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税收流失的再分配效应对经济运行秩序的影响

税收流失的再分配效应对经济运行秩序的影响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其数量巨大、转移和分配的渠道又可能与法律相悖,结果必然使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遭受巨大冲击。有些地下金融机构的安全防范措施严重不足,近年来报道的地下钱庄发生的特大刑事案件不胜枚举,这使社会安全和稳定也受到威胁。通过地下钱庄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转款,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经查明,在轰动全国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中,其中非法收入大量通过地下钱庄流往境外。

二、税收流失的再分配效应对经济运行秩序的影响

流失税款的不合法性,使流失税款的持有者想方设法地将非法获得的资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转移和转换,使其合法化,例如进行再投资、转移到境外、流入地下金融机构、转化为消费等形式。因为其数量巨大、转移和分配的渠道又可能与法律相悖,结果必然使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遭受巨大冲击。

1.大量资金流向境外和非法金融机构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冲击

流失的税款如果以现金形式保存是无法使持有者获得收益的,而经由国内正规的金融体系的渠道使资金增值则容易被法律机关发现。因此,将非法收入转移到境外金融机构或者国内一些非法的地下钱庄成为很多偷逃税者的选择,如开设境外账户、通过地下钱庄转款、私自携带、签订虚假贸易合同等方式。利用地下钱庄洗钱具有成本低,可以利用亲友馈赠等手段回流的优势,我国仅于2009年就查处11起非法吸储人民币数千万元的“地下钱庄”案,涉案金额达40.29亿美元(3)。甚至那些监管手段不完善的正规金融机构也成为地下经济“洗钱”的工具。我国经济建设目前需要大量资金,巨额资本外逃无疑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为它削弱了政府的税收及向部分国有资产征税的能力。国家付出高额的机会成本借贷外资的同时,还得面对巨额国内资金流到国外的现实,其损失不言而喻。从宏观看,必然会对国内金融市场形成冲击,一系列市场变量(如利率汇率等)会变得不稳定,利率上升压力增大,外汇储备有更大的流失压力。境内贫困人口需要为外逃资本承担外汇管理加强、国际融资成本提高等风险,从而加大贫富差距。从微观看,大量资金的无序流动严重危害地方金融秩序。由于民间闲散资金不断增加,一些非法民间金融组织,大量吸纳民间资金,进行非法金融活动。有些地下金融机构的安全防范措施严重不足,近年来报道的地下钱庄发生的特大刑事案件不胜枚举,这使社会安全和稳定也受到威胁。

税收流失与地下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地下经济中必然存在税收流失,而税收流失又极大地刺激了地下经济的发展。在获得地下收入和偷逃税收入之后,这些获得不法收入者为了逃避国内法律制裁,想方设法将非法收入转移到境外。这笔财富无法准确计算,随着中国人出入境自由度及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而逐年增多。通过地下钱庄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转款,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主要发生在广东、福建及浙江等沿海一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做过估计,中国每年洗钱数量高达2000~3000亿元人民币,形势非常严峻。据中国国内有关学者估计,近年来仅国内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钱金额就高达2000亿元,大概占GDP的2%左右(4)。经查明,在轰动全国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中,其中非法收入大量通过地下钱庄流往境外。2008年5月深圳发生的陈裕潮特大地下钱庄洗钱案,涉案金额28亿元。2008-2009年发生的扬州市地下钱庄洗钱案涉案范围涉及国内外,涉案人员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涉及363个账户,涉案金额高达85亿元。

2.税收流失的不合理再投资容易造成局部投资过热

根据前面分析,我们知道,大量逃避税收后流失的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增值机会和领域,或者重新进入容易偷逃税的投资领域,或者进入高利润、高风险的行业,寻求更快速的增值。若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税收流失的资金容易大量聚集在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如果这些行业属于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则容易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从而给下游企业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最终体现为消费物价的上涨。同时,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使这些行业的预期利润率提高。在现有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把价格上涨和效益好转看成是一个长期信号,因此,从铁矿石到汽车,位于生产链条各个环节的不同行业普遍产生了扩大投资的冲动,推动投资品价格的上涨。但是,由于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当期投资最终能否产生效益要看能否转化为最终需求。而不断高涨的投资增长速度,以及潜在供给能力已经说明,当前的投资将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转化为最终需求,因此投资过度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即使政府发出某些行业投资过热的信号,企业博弈的结果仍然是增加投资,直到新的投资停止后,留下来的企业就可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从宏观数据来看,我国的投资在近几年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结构失衡的情况:一是行业结构失衡,二是产业结构失衡,三是地区投资失衡。

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行业仍然过度扩张。据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2001-2005年,中国钢铁业进入一个投资快速增长时期,年增长率均在30%以上,最高峰时增速甚至超过100%。“十五”期间共完成钢铁投资额7160多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3倍(5)。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6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近50%,2月东部地区完成交通投资311.02亿元,同比增长24.46%。

第一、第二产业的不平衡继续加剧:2010年1-5月,在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4%的同时,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3.6%,各产业间增长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明显(6)

从地区看,东、中、西部的差距将在投资差距下进一步拉大。1-5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6%,增幅同比回落1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8.7%,增幅同比回落18.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比率为4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7)。流失税收资金的再投资对造成投资过热的贡献程度到底有多大,虽然难以进行考证,但从总量的巨大和现实中一些实际事例来看,这部分资金在投资领域的推动作用是不能轻视的。

此处,笔者设定的假设是:政府的行为能够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这部分流失的税收资金如果不是经由偷逃税者出于局部利益进行投资,而是由政府进行有效的资源调配、合理调控投资方向和力度,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投资主导关系,就能形成相对有效的投资格局,增加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当然,这些假设在现实中不一定能完全实现,但由于本书仅就税收流失对应有的、合理的经济格局造成的影响进行剖析,外部的影响因素不作为本书深入考察的范畴,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抛开了政府行为无效的假设。

3.因偷逃税增加的收入转化为畸形消费,形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先富阶层”,这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社会阶层的结构。但研究分析这些“先富阶层”的成长史,不难发现,其中一些暴富者,不排除是通过非法经营起家,如偷漏税、走私、骗贷等;也不排除因违法行为敛财,如腐败公职人员通过贪污、受贿进入富足阶层等。

这些暴富者中或多或少都涉及税收流失,甚至因此而使个人财富得以急剧膨胀。这些人群形成了某种畸形的消费趋向,并对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获得的额外“税收收入”最终会流入消费市场,购买豪宅、汽车,特别是要购买各种高级消费品、奢侈品、耐用消费品,这些商品的集中消费,常会刺激物价上涨,容易在相关领域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胀现象。

由于对隐性经济估计不足、分析不够、情况不明,只是依据公开的官方统计资料作决策,将导致某些政策指向与客观事实有偏离,使政策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如在金融政策上,对显性通货膨胀警惕性较高,一旦发现物价上涨较快,尤其到了社会承受能力临界点时,便会很快做出反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抑制。相比较而言,对隐性通货膨胀则显得麻痹大意,一旦隐性通货膨胀的压力急剧释放,向显性通货膨胀转化时,便显得缺乏应变准备,举措失当。

4.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方面的消极影响

由于税收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在某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税收流失就意味着这种商品的价格与依法纳税的商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这种商品在其他品质相当的情况下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以价格的低廉获得更高的利润,使经营者有能力向该商品的生产投入更多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扩张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员进入这个领域。例如现实中的盗版光碟,他们逃避了税收和版权费,价格十分低廉,使依法纳税并且支付版权费用的正版光碟受到严重排挤,大量的资源被吸引到地下光碟生产中,这对知识产品的创新极为不利。为了逃避税收,纳税人想尽办法减少税收支出,另外,政府税务部门也在加大对税收流失的稽查力度,在人员和资源的配备上就有很大的投入,税收征管的成本自然就上升了,这实际上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下面我们从表示税收与价格关系的理论模型来分析税收流失如何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如图7-1所示。

img78

图7-1 逃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点为某纳税人依法纳税状态下的供求均衡点,此时价格为H,供求量为Q0,C点为无税状态下的供求平衡点。在存在税收流失的情况下,以全部逃税为例,此时,如果逃税人不压低价格,则仍然维持Q0的销量,ABGH所构成的图形面积是应该缴纳的税,此时落入逃税人的腰包,逃税人获得比依法纳税者更多的超额利润;如果逃税人将价格压低至G点,逃税人从降价中获得竞争优势,销量可由Q0增加至Q1。这说明税收流失的存在对纳税人而言就变成了自己给予自己的“税收优惠”和政府不情愿给予的“财政补贴”,它会降低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从而导致资源向存在税收流失的部门、企业和商品转移,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被破坏。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和全社会的角度看,税收流失导致资源不能够按照高效率的市场竞争机制进行配置,甚至造成一些无法逆转的破坏性后果。通常,造成税收流失的行为摆脱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监控和管理,通过伪造、隐瞒、篡改各种经济、会计、财务信息和数据等手段,进行地下经济活动,使政府的各种统计信息和数据可能无法反映真实的经济活动状况,以此为依据的宏观经济决策可能受到影响并使经济秩序遭受扭曲。从观察到的宏观经济数据并不能看到经济发展的真实景象,因为资源从人们看得到的公开经济流出,进入人们看不到的地下经济中,公开经济可能因此出现不景气,但实际真实的经济形势可能是上升的。如果根据这些经济数据制定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有限的资源加速向一些已经过热的领域流动,那么将促使已经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的宏观经济出现经济泡沫,而这泡沫随时可能破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