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税收的影响

浅谈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税收的影响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部对所在区域的税收贡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税收贡献效应。总部经济会对一个区域的税收规模产生影响,政府在吸引和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特别关注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影响。2.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间接贡献。总部企业汇总纳税、跨区域经营、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及税制设计等原因,造成的不同区域间税源产生与税收收入获得相脱节的现象将会导致税收与税源的背离。

王少宇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使得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企业总部与企业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即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加工制造基地则向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并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总部聚集对中心城市产生深刻影响,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即总部经济。近几年,对总部经济的研究和讨论进入较系统阶段。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员赵弘认为,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通过各种其他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这就形成总部经济中的“三赢模型”,发展总部经济至少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五种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总部对所在区域的税收贡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税收贡献效应。无论采取哪种组织方式,总部如果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向总部所在地上缴所得税,如果企业采取“公司—分厂”组织形式,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以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一般也要在企业注册地,即总部所在地上缴,这将是当地城市一笔巨大的税收。二是企业总部员工的个人税收贡献效应。在总部工作的一般都是高级员工,他们有着丰厚的个人收入,这必然要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形式为总部所在区域经济做出贡献。

2.产业乘数效应。制造业总部所在的区域,知识型服务业往往都比较发达,形成为制造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研究表明,一个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都会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知识型服务公司随之迁移。通过制造业总部这种“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3.消费带动效应。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须的各种配套消费;第二方面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劳动就业效应。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当地的智力人才优势,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业和一般型服务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5.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区域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说明这个区域的商务环境、综合环境比较优越,无形之中能够提升这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地位,促使这个区域的地产升值,吸引更多的资本投资。

在美国、日本、香港和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发展具备很多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影响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制约着其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些因素包括:第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一般来说,商贸比较发达的城市大多位于沿海地区或陆路交通要道。第二,发达的对外交通。对各大总部的吸引,客观上要求人顺其行、物畅其流,这就必须以对外交通的发达通畅为前提。第三,具备一定的城市规模。只有如此,才能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第四,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电话电信、环境卫生与园林绿化等方面。

2.完善而繁荣的市场经济以及高度发达的相关产业。总部经济所在的城市都以繁荣而完善的市场为依托,而且这些市场都有着广阔的经济腹地,有着强大的购买力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形成高度一体化的市场网络和十分密集的城镇群体,从而支撑和强化城市自身的功能。

3.宽松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总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相应的社会条件。总部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都具有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及其机构具有高效的办事能力,同时有着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4.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它能使公司总部较为方便地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的创造,提高城市人力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

5.能满足特定的总部经济布局的要求。工商企业“总部”的区位选择,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型工厂的布局。其着眼点是使总部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市场信息,便于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以及进行技术及产品的开发。

总部经济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各级政府已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部经济会对一个区域的税收规模产生影响,政府在吸引和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特别关注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影响。

经济增长为税收增长提供源泉和动力,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显著。一定时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同期的GDP,同样,一定时期的税收主要来源于该时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或GDP。

1.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直接贡献。总部区域往往是整个地区的税收和金融结算的中心,总部区域内部各企业将创造大量的产值、缴纳巨额的税款,直接为总部区域起着增加财政税收的贡献,同时总部经济能够大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税收额即税收集约度。

2.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间接贡献。总部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表现在某一产业对GDP的贡献上,更表现在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对GDP的贡献上。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将通过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GDP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创造的GDP,共同推动区域GDP的快速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金融、保险、商贸、咨询、通信、娱乐等行业的繁荣,而这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地区经济带来直接的税收贡献,优化了地区税收结构和税源结构。

总部企业汇总纳税、跨区域经营、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及税制设计等原因,造成的不同区域间税源产生与税收收入获得相脱节的现象将会导致税收与税源的背离。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法人所得税制,使“总部经济”现象更加突出,使汇总纳税从特殊规定转变为普遍规定,将使得作为生产基地(或仓储基地)的分支机构区域向总机构区域的税源流动与转移有了便捷的制度通道,税收与税源背离更加严重。在总部经济模式下,总部企业贡献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这是因为,企业可以将企业(集团)创造的大部分税收,这里主要是指设在总部企业所在区域以外地区(以下简称“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创造的税收转移至总部企业,也可以将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税收转移至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这完全取决于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发展战略,但无论哪种方式的选择都会对总部企业所在区域的税收产生影响。造成总部企业贡献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税源不确定和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是“经济人”,即每个企业都有其各自的经济利益,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获取自身税后利润的最大化,税后利润的最大化就意味着企业成本的最小化。为了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税收转移到低税地区。总部经济导致税收与税源背离,使得税源流动和税收转移,对于税源地政府是相当不利的。当地政府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却不能获得相应的税收,甚至还要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买单”;而对于税收所在地政府而言,不仅获得了本地区企业的税收,还“意外”获得了其他地方的税收,以较少的公共服务获得较多的税收收入,成为总部经济的受益者。

1.区域及交通优势。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有济青高速、青银高速、青威高速、烟青一级公路在境内纵横交贯,紧邻同三高速、胶州湾高速,胶济铁路、蓝烟铁路相会于此,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2.产业基础优势。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产业和以市场商贸业为主的商贸服务业一直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

3.金融服务优势。即墨市在金融服务业拥有多个省级乃至全国“第一”,金融机构以43家的总量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在全省县级区域首家引进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全省首家村镇银行——青岛即墨北农商村镇银行,长江以北地区首家县级华夏银行,全国首家县级民生银行,全省首家异地银行分支机构——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即墨支行等近年来纷纷落户即墨。金融服务业已迅速成为我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4.商务成本优势。虽然青岛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资源丰富,但其土地资源紧缺、房价过高,这对发展总部基地、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形成一定的障碍。而我市的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房价较低,与青岛之间交通便利,信息流通成本低,目前拟上市的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伟隆阀门有限公司均是从市区迁入的企业。我市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形成总部聚集,发展总部经济。

1.区域功能特征不突出。产业与产业之间在经济活动上联系较弱,区域功能特征不突出,如服装工业园内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其他产业,使得区域功能特征不突出,导致内聚能力和扩散能力的弱化,不能产生引擎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规模化发展。

2.高端人才较为紧缺。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数量的需求上升,对高技能人才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市企业高端人才不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的紧缺限制了总部经济的发展。

1.我市总部经济总体情况。目前,我市共有注册类型为总机构的企业146家,其中批发零售业最多,有47户;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次之,有26户;金属制品业企业数量上排第三位,有11户。其中规模较大的总部企业主要有即发集团、雪达集团、红领服饰股份、海立美达股份、海隆机械集团、云路新能源科技、正望钢水控制股份、伟隆阀门有限公司等。虽然批发零售业总机构企业数量最多,但多数为药品零售企业,如紫光药业、德顺诚医药连锁、亚泰大药房等,规模较小。

146户总部企业2011年1~9月共实现增值税直接收入6555万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市增值税直接收入比重的9.3%;实现企业所得税3172.9万元,占全市企业所得税比重的7.3%。如果将以上企业在我市的分支机构统计在内的话,2011年1~9月共实现增值税12274万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增值税直接收入比重的17.4%;实现企业所得税9494.5万元,占全市企业所得税比重的21.9%。从单纯总部企业占包含分支机构总部企业的税收比重看,增值税直接收入比重为53.4%,企业所得税比重为33.4%,企业所得税比重较低,主要是由于即发集团和雪达集团的总部只是单纯作为管理机构,企业所得税由各分支机构缴纳,因此暂未充分体现出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给总机构带来的税收积聚效应。但应该说总部经济所带来的直接税收效应较为突出。

2.以即发集团的总部效应为例。即发集团创建于1955年,作为我市骨干企业集团,多年来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集团辖设内外资企业和生产厂40余家,以纺织品、发制品两大支柱产业为核心,同时生产高档塑料彩印、包装制品等系列产品,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针织品、发制品出口生产基地之一,是青岛市“十强”企业、原外经贸部重点联系和扶持的骨干出口企业之一。2010年,即发集团跻身“中国对外贸易500强”第406位;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位列“青岛百强企业”第17位;以纳税总额48587万元(含地税)名列“2010年度青岛市纳税百强”第14位,占即墨税收收入(含地税)的12.5%。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即发集团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实施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全市纺织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带动即墨服装市场商贸持续繁荣,充分体现了即发集团作为总部企业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力。

1.提高对发展总部经济的认识。目前总部经济的概念还存在某些认识误区,泛化了总部经济的概念,将总部经济理解为总部地产经济,认为建设总部大楼就是发展了总部经济,把总部楼宇等同于总部经济,而缺乏应有的服务配套、产业配套和环境配套,便是对总部经济认识上的极大误区。虽然总部经济表现为在特定区域上一幢幢总部大楼的空间接近和聚集,但总部经济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在于总部和生产制造环节空间分离所形成的资源再配置价值。其所强调的是总部以及由总部需求所衍生出来的金融、保险、会计、法律、教育、培训、物流等构成的一套完整的服务业体系,是各经济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是一种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智力型经济形态。

2.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作为我市主导产业,也是制造业中拥有总机构数量最多的行业,但是长久以来我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一直以来料加工为主,缺乏较有影响力的品牌,造成行业附加值偏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即发、雪达等龙头企业以战略发展的眼光做好品牌的策划,同时加强研发投入,大力研发高附加值面料,使传统主导产业走上新兴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带动区域总部经济做大做强。

3.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总部聚集区。我市应从跻身总部经济价值链的制造基地做起,逐渐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总部聚集园区,从而吸引企业总部落户。根据发展总部经济的要求,合理规划,加快总部聚集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重点加快总部聚集区与商务配套区、生活配套区之间的道路交通,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综合换乘枢纽,避免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城市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总部构建准确、完整、实时的内部控制系统提供基础保障;加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搭建网络安全认证、交易清算等核心支撑平台,为企业总部提供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

4.构筑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产业发展,抓好各类专业人才的储备、培养、引进和使用,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序衔接。围绕总部经济链条,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人才开发计划,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鼓励培训机构、企业集团、非政府组织开展产业人才培训或合作培训,引进、培养发展总部经济急需的人才,提高咨询、中介服务、信息处理与分析等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5.注重发展总部经济具体措施的落实。长期以来,我市比较注重引进外资和内资的具体项目,在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上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伊始就走了一条立足项目、立足制造、产业立区的道路,使得许多城市在搭建总部集聚平台的基础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如总部所需要的办公楼宇以及为总部服务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今后,城市发展要把企业总部与制造企业政策上等同看待,甚至给予更大优惠,包括税收、外汇管理、人才引进等配套措施,真正把发展总部经济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6.建立有效的转移价格预约定价机制。总部企业内部定价机制具有区别于市场定价机制的鲜明特征:非市场性、灵活性以及难管制性,如果不解决这三个问题,税收工作必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建议,应该通过相应的方法,做到使总部企业内部交易价格的定价机制向地方税务部门公开,内部核算方式透明化、规则化、常态化。对转移价格由事后调整转为事先确认,即纳税人在交易发生前,将与关联方的内部转移价格以及计价方式告知相关税务机关,经税务机关确认后作为征税价格。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国家税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