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组织知识企业如何实施管理

基于组织知识企业如何实施管理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企业知识理论以其不同于前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观及其相应的战略管理思想,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与实务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影响。由于企业知识理论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本书将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该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及各自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与实务发展的指导作用。

第三节 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迄今也很难说具备了一个统一的体系。它除了直接继承前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思想之外,还广泛吸收了其他领域的思想,包括彭罗斯的企业成长论(Penrose,1959),西蒙、马奇、赛耶特的行为论,哈耶克的知识论(Hayek,1936,1945,1952)以及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Winter,1982)的企业进化论等。以这些丰富的理论思想为基础,德姆赛茨在1988年[8]提出了企业知识基础论(know-ledge-based thoery of the firm)(或企业知识理论)。他认为,企业就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通过积累过程而获得新知识。后经过Foss(1993)、Grant(1996)等人的努力,到90年代中期,企业知识理论的雏形业已形成(顾乃康,2002)。[9]企业知识理论以其不同于前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观及其相应的战略管理思想,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与实务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影响。

由于企业知识理论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本书将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该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及各自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与实务发展的指导作用。

一、关于知识、企业(组织)知识的内涵以及知识的分类与特征等基本的企业知识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知识与组织知识

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知识是对事实或思想的系统的阐述、提出合理的判断或者经验性的结果,它通过某种交流手段,以某种系统的方式传播给其他人。”Kogut与Zander(1992,1996)认为知识既包括隐含的方法知识,即企业内积累的能帮助人们更稳定和更有效率地做事的技巧和专业技能,还包括信息,即知识中能够清楚表达的方面。[10]

我国较早研究知识理论的学者余光胜(2000)认为:知识是一种反映与观念的总和,它需要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来表达。

与知识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组织知识。如果知识被界定为对事物运作过程规律的理解,并允许所有者进行预测(Clarke,1998),那么组织知识就允许组织对其所处环境和竞争对手进行识别,并同时成为竞争优势的一种来源。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常常内嵌在文件或存储库中,而且还存在于日常活动、流程和规范中。Vanhoenacker等(1999)对此观点表示支持,认为组织知识包括信息、行为和人,而不仅仅只是文献。Davenport和Prusak(1998)也认为:“(组织知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仅仅只体现于文献与陈列室之中,它也会在组织的惯例、过程、实践和标准中得以体现。”因此,组织知识可以被看成是有关组织信息、过程、价值和信念的集合。它来源于个人知识而又超出个人知识,并为一个组织所特有。

余光胜(2000)认为企业知识的涵义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第一,企业知识将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能像人一样拥有知识,具有学习能力。在企业演化理论看来,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在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生命现象,它能像人一样具有认知能力,把其经历储存于“组织记忆”(organizational memory)之中,从而拥有知识。第二,企业知识就是企业的生产性知识,它包括关于生产技术的知识与关于协调生产的制度知识。第三,企业知识是企业成员共享的知识。企业内个人知识的简单加总并不是企业的知识,任何个人的知识只有在被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才能构成企业知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是达到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11]

万君康(2006)认为企业知识的内涵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一是指企业中的经营知识。企业的经营知识是企业知识的重要内容,它来自于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的知识,企业经营活动离不开这些知识。这种知识直接构成了企业财富的基础,可以创造价值,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二是指企业中与个人、组织、文化密切相关的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是企业的软知识资产,在企业经营中起着协调、激励、促进、控制等作用。三是企业像人一样可以类比为一个生命体,能拥有知识和具有学习的能力。企业在与环境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经历储存到企业的记忆(或组织记忆)中去。这种经历主要是企业解决问题的知识学习过程,当企业在以后又遇到与此相类似的问题时,企业就会从其记忆之中取回原来的知识与所遇到的问题相匹配以解决该问题。四是企业可以通过成员的组织状态共享知识。一个企业组织拥有的知识可以分解为它各个成员的知识。而一个成员拥有知识的情况,又是由一切其他成员拥有的知识来确定的。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只有被组织其他成员知晓,他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企业拥有这种共享的知识一方面有利于组织的内部协调,另一方面有助于加速企业对外界的反应。因此,概括地说,企业知识是通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和创新,为企业这个组织所拥有、共享的关于企业经营技术与方法、组织与文化等管理方面的知识。这种属于组织的知识在企业竞争中格外重要,它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它是有价值的、异质的、难以模仿的、难以替代的。

(二)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分类也是企业知识理论中涉及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对知识的分类通常是建立在对知识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许多学者对知识的分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Spender(1996)的观点,他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个体显性知识,集体显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集体隐性知识四类,而且在所有知识中,集体隐性知识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知识。[12]

另外,经合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将知识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是事实知识(know-what),这类知识包括我们传统所说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第二是原理知识(know-why),主要指科学理论与规律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同经济活动的联系较为间接,但正在发挥着概括程度较高、普适空间较广的作用。OECD认为此类知识在多数产业中支撑技术的发展及产品和工艺的进步。第三是技能知识(know-how),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企业判定一个新产品的市场前景、一个人事经理选择和培训员工、操作复杂机器的熟练工人等都必须使用此类知识。产业网络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间有分享和组合know-how要素的要求。第四是人力知识(know-who),也就是关于人力资源、人际关系及管理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包含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即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

(三)知识的特征

一般认为知识的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知识的默会性(tacitness)。在人类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部分是难以觉察的默会性知识,可以明晰说明的知识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种默会性某种程度上体现为组织独特的“心智模式”,外界难以模仿。

(2)知识的可转移性。知识的转移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而且还表现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企业成员之间。明晰知识只需沟通即可转移,默会知识的转移是缓慢、不确定且成本昂贵的。

(3)知识的集聚性。知识转移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知识集聚的潜力。当知识可以用一种通用的、人类所共知的语言表达时,知识集聚的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4)知识的可占用性。可占用性是指知识所有者占用知识所创造的价值的能力。知识的可占用性的大小决定了企业或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能够产生收益的多少。

(5)获得知识的专业性。基于西蒙的有限理性假设,个人在获得、储存、处理知识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结果是知识生产的效率要求个人专业化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获得知识的专业性产生了企业知识共享的需求。

上述企业知识理论中关于企业知识的论述简明而又深刻,有利于我们理解智力资本的组织而非个人视角。对企业知识的认识以及对知识的分类与特征的探讨对于智力资本管理会计进行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确认与计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企业知识理论对企业理论核心问题的阐释、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本源的理解及其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影响

企业理论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理论所关注的一般性问题是如何解释和预期实现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几十年来,以交易成本概念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取得了重要进展,它因较为有效地解释了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如企业的存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边界、企业内决策权的配置等问题,而成为当今企业理论的主流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企业知识理论则着重从知识的角度来重新阐释企业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或试图对主流企业理论没有解释的问题给予说明。

(一)企业的本质

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视为知识一体化的制度。在企业知识理论看来,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又是由个人掌握的,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个别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有效的生产要求存在着某一制度能起到协调个别专业人员知识的功能。由于知识的产权很弱,签约和实施都很不容易,这就使得市场不能承担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在协调过程中因默会知识难以流动以及明晰知识可能被盗用而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作为一种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出现了。

企业无非就是一个“队生产”组织形式。企业要顺利维持生产,就需创建并维护一种环境,让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集中使用各种专业知识,这实际上就是默会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等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默会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等需要组织内频繁地接触。这经常是通过发展一种独特的语言或表达方式进行的。组织的优点,即它的功能之一就是用共同表达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得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更为经济。

(二)企业内部的协调

企业内部的协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比较关注对分散的组织成员的目标进行折中而产生的合作问题。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除了协调企业成员统一的工作目标和减少投机的因素之外,更多的协作则体现在知识的一体化合作上。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服务,需要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共享、交流和流通,即便是他们的目标一致,也有共享和交流的知识愿望,由于知识本身的隐含性、非实体性和共享性,有效地进行知识一体化也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更需要协调,并有一种良好的机制(包括企业文化和相应的辅助工具),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让每个知识员工都能自觉地贡献。Grant(1996)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从知识的角度来进行企业内的协调问题。他提出借助组织的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来加以协调。他认为知识一体化机制是个人知识存量的差异所要求的,它们取决于其运作中的共同知识的存在。共同知识包括了那些对所有组织成员来说都是共知的知识成分,其重要性在于它允许个人分享和一体化那些在他们之间的共同的知识。

(三)企业的边界

知识的默会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在可观察到的和可计算的边际概念的基础上评估知识的价值。因此,知识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得以积聚,知识只有在企业内部积聚。这不但决定了企业的存在,而且决定了企业的边界。可以依据知识使用的相对效率来探讨企业的垂直化、水平化和多样化的边界。在企业的垂直化边界方面,如果市场能够有效地转移产品而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那么若生产的B阶段需要使用A阶段的知识,则应使邻近的A和B阶段在同一企业内实行垂直一体化。此外,如果生产A阶段的产出能够在B阶段不必利用A阶段的知识的情况下得以进一步加工,那么A和B可以为由市场联结的两个独立的企业所拥有。

在企业的水平化边界方面,获得知识的专业化方面的收益、生产某一种产品需要的多种类型的知识以及通过市场一体化这些知识投入的困难决定了从事单一产品生产的企业的存在。如果企业形成了生产某一产品的特有的知识集,而这些知识又因为默会性而难以通过出售的方式获得其全部收益,那么企业有效利用这些知识的途径便是通过水平化扩展加大这类产品的生产。

在企业的多样化方面,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许多知识可能并不是某产品特有的,也就是说,某些知识(如企业的惯例)既可用于这类产品的生产,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这些知识所具有的范围经济性决定了有效的知识使用要求企业通过多样化扩展实现多产品生产。

(四)企业之间的异质性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起因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知识的差异性。由于各企业所吸纳的人员的知识专业化方向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各类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作用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从而各个企业最终所积聚的知识(包括惯例)和能力具有差异性。由此当各企业在从事同类生产活动时,也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生产成本,不可能获得相同的租金,不可能形成相同的竞争优势。因此,正是企业知识的异质性、知识结构的异质性以及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

基于上述对企业理论核心问题的重新阐释,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知识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本源。该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产生长期租金的能力能否得以长期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致企业之间异质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模仿成本的大小。由于企业积聚的许多知识具有默会性和专业性,所以其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被其他企业获得和模仿;同时由于默会的知识难以用通用的语言得以表达,并且只有在运用和实践中方可得到传播,所以模仿默会知识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知识的较高的模仿成本决定了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不会因其他企业的模仿而消失。这是因为较高的模仿成本将保护企业对高额租金的攫取,也构成了其他企业进入的壁垒。知识资产较高的模仿成本还决定了正是其无形(知识)资产而不是企业的有形资产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构成了企业长期优势的基础。

因此,企业知识理论不仅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观,即企业本质上是知识一体化的制度,它使得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更为经济,而且深刻认识了企业知识的重要意义,它认为知识的使用效率决定了企业的边界,各企业的知识、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并由此推演出企业知识才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本源。

基于新的企业观与对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新认识,企业知识理论也由此倡导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认为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为知识的一体化所必要的协调机制,也就是说,企业管理首先是对企业知识的管理,这为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价值取向从实现劳动、资本和自然物质资源的合理而高效的配置与运用,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转向对知识的识别、检索、规划、传递、开发、控制、处理、集成、存储、共享和利用,强调运用集体的智慧(知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企业知识理论将知识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并将其视为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上述企业知识理论所倡导的知识管理理念呼唤着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目标因而直接表现为支持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效率。

三、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企业知识的螺旋效应及其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影响

只有清楚地把握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才能更好地开发与利用知识,实现明晰知识与默会知识的有效转换和获得企业知识共享的新途径,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因此,认识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是企业知识理论的重要方面。由于默会知识具有个体化和难以充分交流的特点,不易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1995)和竹内广孝(Hirataka Takeuchi,1995)经过对知识特性的研究,将企业知识的创新与传播过程看做是一个呈螺旋上升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社会化、外在化、整合化、内在化。

(一)社会化

因默会知识(也称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而引发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默会知识共享过程。由于默会知识不是借助于语言和文本的方式进行传递的,所以其传递的速度相当缓慢。如师徒之间的传、帮、带就是典型的默会知识的传递方式与过程,师傅的技巧是通过师傅演示,徒弟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得以传递的,对于复杂的技巧还需要手把手地传承与切磋。客观上,默会知识往往是依附于某种经验或某种实践活动而存在的,所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默会知识能否进行交流和共享,关键在于他们之间是否具有共同的体验,而产生共同体验的前提是接受者对所传授的默会知识的认同。因此,在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只有在他们彼此之间对市场的需要、技术的走势有共同的感性认识与感悟能力的情况下,当某一种创造性思想产生的时候,团队成员才能够心领神会,即小组成员共享了某一隐性知识,同时也就实现了知识社会化的过程。

(二)外在化

是使默会知识转化成明晰知识的过程,即利用类比、隐喻、假设、倾听和交谈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成别人容易理解和表达的、便于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形式。经过社会化阶段的默会知识,通过语言、图表、模型、概念等方式在成员之间传递,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会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使其变得更加快速而有效。正是在这种互动中,具有创造性的思想通过成员间的自由对话、沟通、认同与共享,清晰的概念逐步形成,最终得到表达。尽管这种表达形式还不是很完全,但默会知识却由此开始明晰化,开始向显性知识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交流方式与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中介。大部分的默会知识都是可以用一定的形式表达的,至少可以用隐喻来表达。这里的隐喻是特指介于经验、直觉、感悟等隐性知识和概念、图式及模型等明晰知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形式。隐喻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沟通机制,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通过隐喻,可以产生或形成新旧概念映射网络,在此之中又可形成新的意义甚至形成新的范式。类推法也是在默会知识明晰化的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我们使用类推法来揭示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点与差异,从而使概念更加明晰。

(三)整合化

是将员工所掌握的明晰知识(也称显性知识)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使明晰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而整合成为组织所具有的知识的过程。在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开始阶段是使个人的默会知识转化为明晰知识,这是知识创新的起点。然后是把个人的、团队的明晰知识整合为组织的集体明晰知识,即分布于不同个体、不同部门的明晰知识通过企业内的组织知识网络进行交换与整合,最终构成企业的知识体系。因此,整合化是企业知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知识整合的过程也就是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过程,默会知识是个人所拥有的,当它成为企业组织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时,企业便拥有了对这部分知识的所有权,这就意味着知识的所有权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此,企业要创建良好的企业环境与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尊重、承认个体知识的所有权,鼓励员工将个体的默会知识和明晰知识释放到组织中去。

(四)内在化

是将新的明晰知识(组织知识)转化成为组织成员中的默会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创造出新的默会知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经过社会化、外在化、整合化而成的知识内在化为成员的经验与体会(表现为企业的诀窍和专门技能),企业通过对其进行整理与加工,形成企业知识系统,诸如工艺文件、产品记录、顾客投诉记载、公司及其产品发展历程等,使之成为企业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开发出新产品的宝贵资源。此外,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也是内在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员工通过学习企业的历史与文化,回顾前人的经验,了解企业的制度与规则,并通过实践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实现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共同提高。

由此可见,个人的默会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整合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之后,实现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知识的传递,并最终产生了新的默会知识。在这一动态的、呈螺旋递进的过程中,知识完成了转化、传递和创造,也就是完成了一次知识螺旋。当个人的默会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转化为新的默会知识后,又开始了新的知识螺旋运动。企业中知识的周而复始运动,便造就了企业知识的螺旋效应(见图2-1)。

img3

图2-1 知识转化的四种方式及知识螺旋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所提出的知识螺旋效应,客观地把握了组织知识的活动规律,揭示了默会知识和明晰知识之间的纵向流动和不同主体之间的横向流动,以及横向流动与纵向流动的交互作用,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从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可以看出,知识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要创造一种环境让员工人尽其才,包括对企业文化的营造与相应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个人明晰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个人默会知识的共享和显性化。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而言,其重要任务是建立知识导向的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一套体现企业知识共享程度以及知识管理效率与成果的新型的业绩评价体系,同时,也须探索基于知识产出的新的激励方案,以促进企业知识的生成、转移、共享与增值。

总之,企业知识理论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与实务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智力资本管理会计应以企业知识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对企业知识的识别、计量、评估乃至相关投资与预算等一系列问题,不仅要计量与反映企业知识的创造过程与使用效率,而且还要基于知识的特征与企业知识的微观活动机理来创新知识导向的管理控制系统,促进企业知识的产生、共享、使用与增值,不断地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将波特的竞争优势外生论扭转为企业内部资源决定论(即竞争优势内生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则在对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何种资源的认识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三种理论强调不同的核心概念,如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强调资源与战略性资源,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推崇核心能力(竞争力)与动态核心能力,而企业知识理论则强调企业知识与默会知识,也具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但在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问题上,三种理论进行了相互联系、步步深入的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是:在承认持久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的前提下,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是战略性资源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则进一步认为是隐藏在资源背后的(动态)核心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理论则进一步追根求源,认为决定企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也就是说,企业应通过能力来获得资源,通过知识来提升能力,因此,企业知识最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源。

由此可见,本章所阐述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以及企业知识理论,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对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受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以及企业知识理论的影响,智力资本概念已经基本吸纳了这些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如战略性资源、核心能力与企业知识等所包含的内容,而且智力资本因其三大构成即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关系资本的划分而在经济管理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智力资本是以上述三种理论为基础的一个实际运作层面的概念,智力资本代表着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核心能力与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认为企业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以及企业知识理论,不仅使得智力资本这一概念呼之欲出,而且有如古典经济学与科学管理思想导致了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样,这些新兴的经济学理论与战略管理思想,也必将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并将其推进到智力资本管理会计阶段。智力资本管理会计是以这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战略管理(或知识管理)工具,其目的是培育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因而其产生与发展具有必然性。可以说,受当今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上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的启发与推动,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将会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img4

图2-2 竞争优势内生论及其递进关系

【注释】

[1]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

[2]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B.WERNERFELT.A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

[4]COLLIS.D.J.,C.A.MONTGOMERY.Competing on resource:strategy in 1990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8.

[5]PRAHALAD,C.K.and 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

[6]DOROTHY LEONARD-BARTON.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

[7]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许可,徐二明.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2.

[9]顾乃康.现代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企业知识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7,11.

[10]程兆谦,徐金发.资源观理论框架的整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7.

[11]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2]C.SPENDER.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