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信息链的知识管理

基于信息链的知识管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知识的形成到知识的利用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在信息链上,知识管理在纵向上表现为它是信息管理的高级阶段,横向上表现为知识管理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虽然存在于人类个体的头脑中不可传递,但对社会组织来说,隐性知识对组织的发展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7.3.3 基于信息链的知识管理

从管理的角度看,知识的形成和利用是要帮助人们作出更科学的决策,以达到不同的预期目标。从知识的形成到知识的利用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在信息链上,知识管理在纵向上表现为它是信息管理的高级阶段,横向上表现为知识管理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

1.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深化和提升

由信息管理提升为知识管理,发生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首先,从信息到知识的深化:从信息链的纵向结构看,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建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赋予数据一定的现实含义,使数据有序化和结构化。将数据提升到信息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对数据的过滤、组织、归纳和综合,识别和发现数据背后的相关性和隐含义,从而达到信息增值目的的过程。如果信息没有提供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内容,那么它仅仅是数据。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是在信息与使用者需求之间建立联系,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从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和核心,获取知识。知识的获取是为了知识的再用,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变为决策智能。

其次,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演进: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文献信息阶段,也称为传统的手工方式的信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表现为:管理的对象是文献信息载体,采用的是基于传统信息技术的人工分类、标引、检索工具,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要解决文献信息的储存问题,实质是对物的控制。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信息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该阶段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的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管理信息系统(MIS)、信息检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和专家系统(ES)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组织机构,这些系统具有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功能,并以信息单元的方式输出结果。③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网络信息管理阶段,该阶段信息以资源的方式受到人类的空前重视,对网络信息的管理不但采取诸如数据挖掘、智能代理、信息过滤等纯技术的手段解决信息爆炸的难题,同时采取经济的和人文的手段管理网络信息。④基于机器智能的认知计算阶段,即知识管理阶段,就是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和知识管理者以及知识使用者的智慧,获得可直接用于决策的知识单元,提高人类的信息能力。智能技术的发展运用,标志着信息管理扩大到了知识管理的应用领域。目前由于智能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直接影响了知识管理的发展,使得知识管理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最后,从信息服务模式向知识服务模式的升级:从知识的组成元素来看,知识的基本组成分为文献单元和知识单元,文献单元是专门记录和传递知识的人工载体单元,知识单元是客观知识系统中有实际意义的基本单位(35)。在信息管理阶段,人们对信息的处理主要是围绕文献单元展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基于文献单元的信息检索。知识管理阶段,人们运用智能技术,可以抽象出知识单元,利用知识单元的反复组配,可以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知识创新的机理就在于人们将储存在大脑中的一个个知识单元有机重组,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知识管理的服务模式主要是围绕知识单元的检索利用开展。从文献单元的组织检索到知识单元的组织检索,标志信息服务模式向知识服务模式的升级。

2.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

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及其相互转换过程的管理,构成知识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显性知识及其管理:显性知识是指人们把产生于人脑中的知识通过符号和编码,记录在各种载体上而表达出来的客观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know-what)和解释性知识(know-why),人类社会的显性知识内容以文献单元和知识单元的形式分布于各种人工载体中。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包括从知识记录、储存、处理、传递、检索、利用等环节,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需要人们通过学习和掌握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也是一个技术实现的过程,需要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挖掘、信息过滤、知识发现、机器智能等相关信息技术提供实现的手段。

隐性知识及其挖掘:隐性知识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的属于经验、诀窍、技能、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即关于know-how和knowwho的知识,难以量化和信息化,不可编码。隐性知识虽然存在于人类个体的头脑中不可传递,但对社会组织来说,隐性知识对组织的发展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对一个企业组织来说,企业的任何显性知识,其他企业都可学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不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企业员工所具备的经验和诀窍,却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因此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主要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来实现。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人们贡献出自己的私有知识;其次,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使人们有良好的交流渠道;最后,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共享知识的企业文化。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连续体,知识的一端是显性知识,另一端则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社会的层面看,由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扩大了人类知识的社会存量,而显性知识是要被人们再次吸收利用的,当人们吸收了显性知识后,就会与大脑中已有的隐性知识发生碰撞,形成新的隐性知识,新的隐性知识又被挖掘出来形成新的显性知识,这种知识运动是一个螺旋状的循环过程,两种知识的每一轮运动,都会促使更高级形式的知识产生,这是知识发展和创新的过程。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转化过程可用日本学者野中与竹内所描述的SECI过程模型表达(36)。(见图7-6)

img100

图7-6 SECI过程模型

社会化:是一个共同分享个人的经历、经验,转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

外化:是把隐性的知识表达成显性的概念的过程,借助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手段,进行概念抽象。

综合:即把外化产生的概念转变为一个知识系统,这一过程揭示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媒介传递和交流知识,并对已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分析处理。这个过程能够产生新的、更加系统的知识。

内化:内化是显性知识转变成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