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链中的知识节点

信息链中的知识节点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文中对信息和知识的定义可知: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知识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规律。信息技术对知识转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处理手段、知识传播媒介、知识生成周期、知识服务方式等方面。计算机以其高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储存能力,加速了知识的转化和利用。该阶段的知识利用主要是通过信息单元而获得。

7.3.2 信息链中的知识节点

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智能的转化,标志着人类的认知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演进,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从低层到高层的转化不会自动发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尤其是处于信息链中高级节点的知识,作为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它的转化最为复杂,需要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也最为复杂,同时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最大。

1.知识的来源——对信息的认知

从上文中对信息和知识的定义可知: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知识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规律。两者关键的区别在于“方式”和“规律”的不同。“方式”代表着信息反映的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呈现出的各种特征以及这些特征被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观察、认识到的表现形式,是事物的个性表现;“规律”的含义在于透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人类大脑的思维、总结、归纳、推理所得出的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是事物的共性特征。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信息,知道了事物在某时所处的运动状态,知道了这个运动状态会按照什么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经验,经验的反复使用,终于发现了规律,于是知识从经验中总结升华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知识是经验的结晶,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获取知识的前提是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此从知识形成的过程看,信息是知识的原材料,知识是对信息的认知,这种认知表现为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接收、理解和认识信息,并经过大脑的思维重新组织和序列化,从而得出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

知识属于认知范畴,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人的大脑通过相关概念的判断、组合和推理,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储存在大脑中,成为主观的隐性知识。人们把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通过物理数据和编码后记录在各种载体上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客观显性知识,而记录下来的显性知识被人们吸收之后,又会在大脑中形成新的隐性知识,新的隐性知识又会被开发新的显性知识,人类的知识存量就是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断相互转化中积累起来的。

2.知识的去向——形成智能策略

人类的生存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了认识世界人们不断获取和积累知识,而积累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获取是手段,知识的运用才是目的,知识的运用代表了知识的去向,是知识发展的最终目标。

知识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它就不能改变客观事物的状态,因而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只有被激活用来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激活知识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静止方式存在的各种知识,如图书馆中的知识、知识库中的知识、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等,变成一种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从而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作用。

激活知识形成策略,需要智能的支持。由知识形成的策略必须能够用来有效地解决问题,它一方面要体现人们的目标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符合客观规律,因此,策略是智能的集中体现,人们常把二者合称为智能策略。

3.信息技术在知识转化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涉及信息的产生、获取、检测、识别、变换、传递、处理、存储、显示、控制、利用和反馈等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以增强人类信息功能为目的的技术,是一种基于全信息概念之上的信息技术,包括语法、语义、语用三层次信息技术。因此,在信息链条上,信息技术既面向上游物理属性,也为下游认知属性提供支撑,贯穿整个信息链的始末。面对上游的物理数据,信息技术提供基于语法信息的数据处理技术;面向下游的知识和智能,信息技术提供基于语义与语用层信息技术的手段与理念。

信息技术对知识转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处理手段、知识传播媒介、知识生成周期、知识服务方式等方面。以计算机的产生为分水岭,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知识转化在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前计算机阶段的知识积累

是指计算机产生之前,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传统信息技术萌芽阶段。该阶段以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造纸术、印刷术、算盘、烽火台等的发明为信息文明标志。语言的产生为信息的有效表达提供了可能,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记录有了工具,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存储有了较好的介质,算盘的使用使信息处理得到了发展,烽火台的产生使信息能够传递出去。正是依靠这些原始的信息技术,人类的经验和知识才得以有效的记载、保存和继承,人类知识才得以发扬光大,社会才得以真正的发展和前进。由于该阶段信息技术的原始性,使得知识生成周期漫长,知识的处理手段落后,知识的传播媒介单一(主要是纸质介质),知识利用的方式主要通过提供文献单元获取。除此之外,知识的存量较少,记录下来的文献史料,多是事实的信息描述,知识利用在低水平层次上展开。

(2)单机自动化信息技术阶段的知识生成

世界上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诞生,它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创了知识处理的新纪元。计算机以其高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储存能力,加速了知识的转化和利用。通过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系统,人们将零散的数据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入到计算机之后,不但可以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保存,而且可以通过组配检索,从大量的信息内容中,得到规律性的知识信息。比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放和收回大量的调查问卷,输入电脑自动处理,得出关于某一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认识,这已成为众多科学研究者常用的方法,它大大缩短了知识生成和知识获取的周期。

从信息技术的层次上看,单机自动化阶段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基于语法信息概念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因此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是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外部形态。该阶段的知识利用主要是通过信息单元而获得。

(3)网络自动化信息技术阶段的知识共享

网络自动化技术是单机自动化技术在网络环境中的实现。网络技术的产生,以1961年“分组交换理论”的首次提出为起点,以1969年美国首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建成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为标志。随着TCP/IP网络互联协议技术、Ethernet局域网技术、WWW超文本技术、Mosaic图形浏览技术,Java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技术的逐步应用,Internet被广泛应用。网络化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有机整合的信息技术体系,它使信息在质量、数量和传输速度上大大提高,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超文本,给信息传输描绘了一幅全新的图景,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使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和利用上了新的台阶。

在网络自动化技术的支撑下,人们通过数据库知识发现、语义网研究运用,以互联网为信息处理平台,使信息不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知识,而且使新的知识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实现知识共享。

网络信息技术是基于全信息概念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目前,人们利用智能搜索引擎,可以获得更为细化的知识内容,从而使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

(4)机器智能技术阶段的知识自动生成和利用

机器智能技术也称为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把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在机器上实现,使机器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具体地说,机器智能就是人所赋予机器的一种职能,即机器在一定的环境下针对一定的问题、为了一定的目的成功地获得、处理和利用信息和知识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能力(34)

机器智能技术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从对单机智能技术的探讨,到对网络分布式智能技术的探讨,智能专家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智能技术在语法和语义信息层面上已取得重大进展,基于语用信息层的技术实现,还在探索中。这将会直接影响知识的利用效果。我们认为,将来基于全信息概念的机器智能技术成熟和应用,必然带来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性发展,其结果是完全实现知识单元的智能检索。

可见,信息技术为知识的形成和转化提供了科学的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知识生成的速度、知识存量的多少、知识运用的智能程度。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阶段,人们处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手段、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