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均衡与失衡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均衡则主要研究货币供求的一致性问题。货币均衡并不要求在某一具体时点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完全相等,它允许短期内货币供求不一致,但长期内应大体一致。货币失衡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与实际货币需求量不相适应已达到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即货币需要量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失衡。

第八章 货币均衡与失衡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1)掌握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及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和失衡的关系;

(2)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及类型;

(3)掌握通货膨胀成因、经济效应及治理对策;

(4)掌握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5)更好地研究和分析后危机时期,中国和世界各国将要面临的种种挑战。

货币供求的均衡是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追求的目标,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如战争或者灾荒发生时,才发生严重的货币失衡,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货币失衡却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世界各国不断受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侵扰。中国曾是一个物价高度稳定的国家,但是在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也未幸免于货币供求失衡的困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发生,近年来更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某著名宏观经济学家有感而发:“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转换之快前所未有。我们刚刚把通货膨胀理出个眉目,通货紧缩来了;还没把通货紧缩研究完,通货膨胀又要来了。”人们注意到,从2007年至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再膨胀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在此期间,2008年我国宏观政策出现了短期内罕见的180°大转弯,从“双防”到“保增长控通胀”再到年底的“保增长”,一年内宏观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大转弯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好像过山车一样。我国对货币供求失衡的调节,从来没有面临过如此复杂和困难的局面。

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是流动性泛滥。2001年美元货币环境宽松,造成全球的流动性泛滥。更为令人担忧的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联储、欧洲央行为首通过降息、注入流动性来拯救自己的金融体系,世界各国纷纷仿效,导致全球本已过剩的流动性更为泛滥。近十余年来,中国连年巨额的贸易顺差所形成的人民币外汇占款,使货币投放过多,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一直面临流动性过剩的强大压力,在旧的矛盾没有解决的情况下,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中国又被迫实施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2009年商业银行贷款达到创纪录的9.7万亿元“天量”。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已是人们的共识。现在令人担忧的是:全球性流动性泛滥会不会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呢?人类将如何共同应对呢?学习这一章,将帮助我们在理解货币均衡和货币失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货币失衡的两种状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成因、影响和治理对策等基本理论。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失衡概述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但引入经济学后却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一般均衡、局部均衡、静态均衡、动态均衡、瓦尔斯均衡、凯尔斯均衡以及科尔内均衡等著名概念。货币均衡则主要研究货币供求的一致性问题。

货币均衡(Monetary Equilibrium)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适应的一种状态,用公式表示为:

正确理解货币均衡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货币均衡不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名义货币需要量相适应,而是指货币供给量与货币客观需要量(经济过程客观因素决定的货币的需求量)相适应。如果从名义量上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要量永远是相等的。

(2)货币均衡是货币供需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即货币供求完全相等是一种偶然现象。正如马克思所论断的那样:“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么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做没有发生过的事情。”[1]

(3)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货币均衡并不要求在某一具体时点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完全相等,它允许短期内货币供求不一致,但长期内应大体一致。虽然从短期来看,由于货币供给的确定性与货币需求的相对模糊性,以及货币需求的相对稳定性和货币供给的易变性使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常常偏离货币需求。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具有收敛于货币需求量的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一方面,货币供给量对货币需求量的偏离要受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约束,当货币供求的失衡对原有的市场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时,市场的内部自动均衡机制就会发挥作用,使货币供求重新恢复均衡;另一方面,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任务就是实现货币供求的均衡,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货币当局会不断地采取调控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措施,通过反复“试错”的方法,使得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偏差逐步缩小,从而使货币供给向货币需求收敛。

(4)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状况。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既包括商品市场的均衡,也包括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均衡也就意味着国民经济实现了总体均衡,这是因为:货币不仅是现代经济中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货币供求的相互作用制约并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并且有机地将商品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需求决定于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货币供给形成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因此,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货币供求均衡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二、货币失衡

货币失衡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与实际货币需求量不相适应已达到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即货币需要量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失衡。货币需要量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不相适应是经常存在的,由于货币失衡的程度、范围不同,从而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也不同。轻微的货币失衡虽然并不一定会对经济生活产生破坏作用,但货币失衡严重了、深化了,则必然会对经济生活产生消极的破坏作用,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中央银行一般并不把轻微的货币失衡定性为货币失衡,一般采取中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发展求平衡;而只把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严重货币失衡定性为货币失衡,并实施干预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失衡包括两种类型: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在货币供给超量,或者说在货币供给量多于商品、劳务数量的总和时表现为物价上涨或强迫储蓄;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即货币不足,表现为物价下跌和资源闲置。

三、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和失衡的关系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均衡是指社会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衡,或者说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是国民经济的最终均衡,它意味着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实现了均衡。那么,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它们这种关系我们通常用图8-1来描述。

从主导关系来看: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引致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构成社会总需求的载体,形成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引导社会总供给。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这种环环相扣的关系可用图8-1加以直观概括。

在国民经济总体经济均衡的条件下,图8-1包含两个平衡关系,即Ms=Md,D=S。在主导关系中,S→Md及Ms→D是具有客观性质的关系:货币的客观需要量是由商品和劳务的供应量所决定的,因为有多少商品和劳务就需要有与其价值相等的货币量与之相交换;而货币的供应量现实地形成了人们对产品的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所以这两个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因此,货币供求均衡代表了商品市场的供求均衡。

图8-1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反之,货币供求失衡也必然导致商品市场供求失衡,而货币供求失衡往往是由货币供给方引起的。原因是:Ms与Md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经济变量,正如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供给理论所认为的,Ms是一个活跃的因素,它由中央银行控制操作,反映的是货币当局的意志和判断,因而带有主观因素,属于外生变量或称政策变量;Md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它由国民经济中的客观因素,如收入、利率及制度、技术、习惯等经济因素所决定,一般不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因而属于内生变量,所以货币供求失衡往往是人为干预的结果或货币政策失误的结果。如果Ms>Md则会使Ms所决定的D大于S;如果Ms<Md则会使Ms所决定的D小于S。所以总体来看,国民经济失衡首先是由货币失衡引起的,是由货币市场的不均衡导致商品市场的不均衡,这种关系实际上说明了经济学上的一个命题,即社会总供求出现各种不均衡状态,都是在货币经济这一特定环境中发生的,尽管货币供求失衡,不一定是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内部原因,但却是必要的外部条件,在商品流通完全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时,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永远是平衡的,供给必然同时创造出对它的全部需求,一切需求都直接来源于需求者自身的供给,两者不仅在价值上是相等的,而且在时空上也是同步进行的。

当出现因货币供求失衡导致的社会总供求的失衡以后,经济会通过两个途径重新恢复均衡:一是货币供大于求,发生在社会有闲置资源的前提下,一方面会使总需求扩大,另一方面超量的货币供给量会把闲置的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在社会总供给增加的基础上与社会总需求达到平衡。二是货币投放过多,发生在没有闲置资源的条件下,货币供大于求导致的社会总需求增加只会拉动物价上涨,从而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新的价格水平上达到新的均衡 。

专栏8-1

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及其机制

1.前提

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商品数量和利息率的水平,货币的供给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随利息率和交易数量的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

2.自动均衡过程

利率的变动会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导致人们重新安排所持有的货币数量,从而导致货币总需求发生变动,利率调节着货币市场的需求。货币供求交点决定的利息率为均衡利息率。

假定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根据某种货币政策控制在5000亿美元的水平上,根据既定的货币需求曲线,当利率为10%时,货币市场需求也为5000亿美元,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假定最初的利息率不是10%而是20%,在利息率为20%的情况下,货币的总需求为4200亿美元,而货币的供给却为5000亿美元。在总产量Q不变的条件下,货币的供给超过货币的需求,这意味着人们手中实际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其为交易和作为金融资产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人们将试图减少其持有的货币量。作为财产而持有的货币量最佳替代物就是债券,人们会争相购买债券,于是债券的需求同债券的供给比相对会上升,这将推动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就会下降。从而引起资产的货币投机需求上升,货币的总需求也就上升,直至利息率降到10%,货币的供求重新等于5000亿美元为止。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治理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货膨胀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正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一书中所言:“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危险的、有时是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医治,它可以毁掉一个社会。”因此,认识、治理和消除通货膨胀,最终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理论界及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最为重要的现实课题之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经济学范畴,但是迄今为止,无论在西方或中国经济学界,对其定义都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综合而论,中外经济学家不外乎从三个不同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一是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定义通货膨胀,即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总水平上升,如保罗·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的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也都上升。”[2]大卫·莱德尔和迈克·帕根在《通货膨胀综述》中给通货膨胀下定义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相应地是货币价格的持续下降。”[3]二是从成因的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如从货币数量、过度需求和成本上升等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弗里德曼是从成因即从货币数量增长的角度去阐释通货膨胀最著名的代表。他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其产生的原因只能是货币数量的增长大大快于产量的增长。”[4]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费·哈耶克也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的上涨。”[5]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大多数也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过量供应的结果,但他们在表述上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给量持续超过了经济增长所客观需要的货币量”这样一种事实。凯恩斯则是从货币数量增加使有效需求过度增加的角度定义通货膨胀。琼·罗宾逊夫人则是从成本的角度解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三是从综合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定义应体现的基本要点包括:货币发行量过多是其产生的原因;通货贬值是它的实质;物价上涨是它的标志。比较完整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使得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贬值(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或购买力下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对这个定义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即所有商品的平均物价水平(也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因而,个别的或局部的商品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称为通货膨胀,一种价格下降抵消另一种价格上升也不是通货膨胀。至于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到何种程度才可称为“通货膨胀”,主要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危害性的认识与敏感性,最为保守的看法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在1%~3%以内的视为物价稳定,超过3%可以说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季节性或偶然性的价格上涨、一时的或短期的价格上涨都不能称为通货膨胀。

(3)只有货币超经济发行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正常的物价上涨,如商品劳务质量的提高,某些重要资源成本的提高,以及政府调整不合理的比价等引起的物价上涨不能称为通货膨胀。在商业周期循环中,从萧条时期价格下降之后出现的复苏阶段的恢复性价格上涨也不能称做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公开的,直接表现为物价上涨;也可以是隐蔽的(在物价受管制的经济中),表现为商品限量供应、凭证供应、搭配供应、消费质量下降和黑市买卖等。这种隐蔽形式下的通货膨胀又被称为“抑制性的通货膨胀 ”。

专栏8-2

20世纪20年代德国恶性通货膨胀的真实写照

场景一:有位先生走进了咖啡馆,花8000马克买了一杯咖啡,当他喝完这杯咖啡,却发现原来同样一杯咖啡,此时已经涨到了10000马克。

场景二:一个美国人去德国旅游,他来到银行,想把一张5美元的钞票兑换成马克。可银行职员说:“我们没有这么多钱,你能不能只换2美元?”美国人看看身后的长队,只好同意了。

场景三:另外一个美国人,在离开德国之前,给了他的德国导游1美元小费。这个德国人居然拿着这1美元,成立了一个家族基金,掌管这笔款项。

场景四:有家大工厂发工资了。只见火车拉来了一车的钞票,火车还没站稳,就开始向焦急等待在铁路旁的工人们大捆大捆地扔钱。

场景五:一个老人想买一盒鸡蛋,却数不清价格标签上的零。卖鸡蛋的小贩却说,你数数有多少个鸡蛋就行了。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通常人们以通货膨胀率来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而通货膨胀率一般以物价上涨率来反映,物价指数是测度通货膨胀率的依据。物价指数是报告期商品价格与基期商品价格的比率,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1,即物价上涨率。物价指数多以样本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为基础,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其公式如下:

其中,It表示计算期物价指数,Pi0和Qi0分别表示第i种商品的基期价格和基期数量,Pit表示第i种商品的计算期价格,n表示样本数量。利用物价指数就可以计算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即通货膨胀率:

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

然而,使用不同的物价指数计算出来的同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是不同的。常用的反映物价变动的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一)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 Price Index,CPI)

它也称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编制的物价指数。这一指标的变化,表示居民货币收入购买力的升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支出的影响。因此,这一指数是居民在通货膨胀时期最为关心的物价指数。CPI度量的是一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情况,该指数一般由各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食品、衣物和其他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教育、娱乐等费用编制而成,但选择哪些商品和劳务价格编制指数,取决于各国的实际状况,并无统一标准。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在于资料收集比较容易,市场敏感性高,公布次数较为频繁(通常为每月公布一次),因而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生活消费的物价变动趋势。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共8类,包括了居民吃、穿、用、住、行等262个基本分类。与此指标近似的有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及零售物价指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主要用来反映不同时期生活费用的涨落程度,但统计口径与消费物价指数有所不同,一是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还包括应缴纳的赋税变动;二是统计的范围比消费物价指数窄,只统计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零售物价指数主要反映商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也能直观地反映消费者的价格负担。与消费物价指数不同的主要也是统计范围较窄,不包括生产资料价格及劳务费用的变化。

(二)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PPI主要着眼于工业、矿业、原料、半成品的价格,目前也加进了服务业,不过比重较小。美国劳工部会对25000多家企业做调查,得出产品价格,根据行业不同和在经济中的比重分配比例和权重。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P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食品及能源价格一向受到季节及供求的影响,波动剧烈,所以生产者价格指数有时会因食品及能源价格波动影响而产生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Core PPI),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

(三)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NP Deflator)

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又称为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100%

以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度量通货膨胀,优点是它所包括的范围广,除了包括消费资料及劳务的价格之外,还包括生产资料以及进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能够全面反映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但由于计算DPI的工作量较大,资料较难收集且统计数字发表滞后,通常每年只公布一次,缺乏及时性,很难及时描述通货膨胀的程度和变化趋势。

目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采用消费物价指数和GNP平减指数来度量通货膨胀,前者主要用于月、季度分析,后者主要用于年度分析。我国自1988年开始按年公布国民收入平减指数。每月、每季度公布CPI和PPI。

三、通货膨胀类型

在经济分析活动中,人们常常根据不同的标准将通货膨胀分为若干种类型,借以说明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和问题。通货膨胀的具体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或物价上涨的速度分类

1.爬行式的通货膨胀(Creeping Inflation)

爬行式的通货膨胀,也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率在3%以内,是可以为社会承受的,属于正常的物价上升。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一般不会造成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影响,反而对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都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并将它看做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

2.步行式的通货膨胀(Walking Inflation)

物价上涨的幅度比爬行式通货膨胀要高,但又不是很快,平均物价上涨率在3%~10%。步行式的通货膨胀有可能是通货膨胀即将加速的危险信号。

3.跑步式的通货膨胀(Running Inflation)

跑步式的通货膨胀,也称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达到两位数以上,一般年通货膨胀率在50%以内,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已经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出现挤兑银行存款、抢购商品等引发市场动荡的现象,如果不坚决控制,就会导致物价进一步大幅度上升,酿成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

4.奔腾式的通货膨胀(Hyper Inflation)

奔腾式的通货膨胀,也称恶性通货膨胀或超级通货膨胀,就是指物价已经出现明显快速增长的势头,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并且开始成倍增长,以致达到天文数字,是一种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已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和经济生活秩序,开始动摇社会安定的基础,它会使货币信用制度走向彻底崩溃和经济的完全瘫痪。它一般多发生在处于战争、社会变革、政治动荡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奥地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匈牙利、中国等国都曾经发生过。

从价格上涨速度的角度对通货膨胀的状态进行区别,关键在于说明各种类型之间的具体数量界限。事实上,各种类型之间并不存在始终不变的、严格的、明确的划分界限。如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的公众大都认为年率6%以上的通货膨胀就是难以忍受的,可视为严重通货膨胀;如果年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则可认为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以怎样的数量标准去界定,需要根据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的特殊背景和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等综合考察 。

专栏8-3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1935年,国民党政府将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制度改为纸币管理制度,开始发行“法币”,从此走上了依靠通货膨胀来为巨额的政府财政赤字融资的道路。1935~1949年短短的十几年,“法币”经历了一个持续不断加速贬值的过程,最后完全等同于废纸。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1937年,可买两头牛;1941年,可买一头猪;1945年,可买一条鱼;1946年,可买一个鸡蛋;1947年,可买1/5根油条;1948年,可买两粒大米。

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首先,年年战争使得国民党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中。1945年以后的内战更使得财政支出急剧扩大,而巨额的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更多货币来弥补。其次,年年战争使物资供应严重不足,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导致物价飞涨。再次,“法币”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贬值,使得普通百姓存在很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对“法币”的不信任加速了其贬值过程。

1946~1949年,国民党政府曾多次采取措施,试图缓解失控的物价上涨现象,但都以失败告终。

资料来源: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8页。

(二)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

1.公开型的通货膨胀(Open Inflation)

公开型的通货膨胀是指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形式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它是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形式。在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较为完善且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货币的过多投放会直接拉动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通货膨胀会以物价水平的公开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且通货膨胀率大体等于物价上涨率,这种通货膨胀普遍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但在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尚未完全放开的国家,物价水平的上升幅度还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真实状况。

2.隐蔽型的通货膨胀(Hidden Inflation)

隐蔽型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通货膨胀压力或通货膨胀缺口时,由于价格被政府管制无法上涨,通货膨胀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而只能以排队抢购、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主要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时期和英美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物价管制时期。

(三)按通货膨胀预期分类

1.预期型通货膨胀(Expected Inflation)

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在通货膨胀发生之前,人们已意识到通货膨胀将会出现,而且有可能预测到它的发展趋势和程度。在预期型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为避免经济损失,会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把预期通货膨胀率计算在内,从而导致物价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

2.非预期型通货膨胀(Unexpected Inflation)

非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无法加以正确预测,即不能确定是否出现,也不能确定其上涨幅度,但是未来通货膨胀又真实发生了,从而导致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

(四)按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四种类型。这是西方经济理论最为常见的分类方法,我们会在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中作详细介绍和说明。

四、通货膨胀成因理论

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是关于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西方理论界最早出现的通货膨胀理论就是需求拉上说。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是指由于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超过其总供给量而导致过度需求拉动了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在西方经济学中,所谓需求是指人们持有的货币对商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由货币供给决定的。因此,在谈到总需求的增加而形成通货膨胀时,自然涉及货币供应量增加的问题。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以致社会总需求过度而产生的,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结果。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8-2说明。

在图8-2中,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AD1到AD5表示不断提高的总需求曲线,社会总供给曲线AS可按社会的就业状况分为AB、BC与CS三个阶段。

1.AB阶段的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

图8-2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这意味着供给弹性无限大,这是因为这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失业,故总供给的增加能力很大。当总需求从AD1增至AD2时,国民收入便从Y1增至Y2,而物价并不上涨。

2.BC阶段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这表示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意味着社会上闲置的资源已减少,此时扩大货币供应量而增加的需求既会促使产出增加,也会使部分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因此,当总需求从AD2增至AD4时,国民收入虽也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同时物价开始上涨。

3.CS阶段的总供给曲线呈垂直状态

这表示社会的生产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即不存在任何闲置的资源,YF就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这时的总供给曲线也就成为无价格弹性的一条直线。在这种情况下,当总需求从AD4增加至AD5时,国民收入不会再增加,而只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分析可得,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需视总供给的情况而定。在AB阶段,当货币量增加使总需求增加,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同时增加,物价不会上涨,因此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在BC阶段,经济扩张到了一定阶段,以致在有些资源和技术变得稀少的情况下,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总需求的增长,物价水平将会上涨。但由于这时生产仍然有所扩大,致使物价上涨幅度将小于货币数量增加的幅度。这时货币量的增加,将部分引起生产和就业的增加,部分引起物价上涨,凯恩斯称其为“半通货膨胀”。在CS阶段,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引起需求的增长,遇到了没有弹性的供给,物价将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成比例上涨,这时便出现了“真正的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其基本含义是指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20世纪50年代以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归结为需求性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物价持续上升而失业率却居高不下,甚至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升的情况。对此,“需求拉上论”无法加以解释,于是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另一种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新理论——成本推进论。

成本推进论者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由于总需求过度,而是在于总供给方面,是由于产品成本上升所致。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成本定价制度,即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既定的利润构成的,因此若生产成本上升,则物价必然上升。

成本推进论主要为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所倡导,他们提出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在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所以总需求一定是分析的前提。在总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下降,相应必然是失业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在非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市场均衡。这一理论解释了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情况下物价上涨的原因,以及失业与物价上涨同时并存的现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可以用图8-3表示。

图8-3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生产成本上升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工资推进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提高,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是以存在力量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为假设前提。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形成竞争工资,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就不可能发生。但是当工资由工会和雇主谈判决定时,工资水平会高于竞争工资,从而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企业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原来的赢利水平,这就是因工资提高而引发的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后,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因而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如此循环造成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2.利润推进(或称价格操纵)

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为获取更大的利润,人为地使商品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是以存在商品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的。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没有哪一方能任意操纵价格,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不可能产生。但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有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者就有可能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长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当垄断企业产品价格提高后,以垄断企业的产品为原料的其他产品成本会相应提高,这又进一步推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在图8-3中,横轴同样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YF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最初,社会总供给曲线为A1S,在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使总供给曲线从A1S上移至A2S和A3S,结果在国民收入即产出由YF下降到Y2和Y1的同时,物价水平却由PF上升到P2和P1

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较好地说明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整个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的原因。

(三)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从理论上可以区分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所以,人们把由总需求增加和总供给减少共同作用下的通货膨胀称为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 Inflation)。事实上,无论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单方面的作用只会暂时引起物价上涨,并不能带来物价持续上涨。只有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作用时,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最初的起因可能来源于成本方面的因素,如图8-4所示,比如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总供求的均衡点为AS1与AD1的交点。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迫使企业增加工资,使总供给线向左上方移动至AS2,与总需求线相交于E点,导致物价上涨,产出下降,失业率提高;政府为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率采取需求扩张政策,使总需求线向右上方移动至AD2,与总供给线相交于F点,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产出又下降,失业率又提高;由于物价又上涨了,所以企业在工会的要求下又提高工资,使总供给线移至AS3,又会导致产出下降,失业率提高,政府出台需求扩张政策进行干预,使总需求线移至AD3。在供求双方力量轮番推动下,物价沿着C→E→F→G→I螺旋式上升。

当然,通货膨胀最初起因也可能来源于需求方面的因素。比如,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实行刺激总需求以提高产出的政策。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作用下促使产出增加,同时物价上升。物价的上升会使生产成本相应提高、产出减少、失业率提高,政府又会以扩张性的政策干预,结果又会引起价格的上涨。供求双方如此相互推动也会使物价螺旋式攀升。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可以用图8-4加以解释说明。

图8-4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图8-4实际上是将图8-2和图8-3综合在一起的结果。由于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的共同作用,即需求曲线从AD1上升到AD2和AD3,供给曲线从AS1上移至AS2和AS3,物价将沿C→E→F→G→I螺旋式上升。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是指从经济结构分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机理的理论,其基本含义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平衡下,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与前三种原因相比,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为人们全面认识通货膨胀的成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1.需求结构移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结构移动论认为即使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只要需求在部门之间发生移动,也会产生通货膨胀。需求移动论的基本原理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需求结构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随着一部分需求由一个部门不断地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一些部门日渐兴盛,而另一些部门则日趋衰落,在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不能及时转移的情况下,一些需求过多或供给不足的部门会出现工资、价格上涨现象,而另一些供过于求的部门则应该出现价格下跌的现象。如果这些部门的价格确实会因供过于求而相应下跌,那么只是部门间相对价格的变动,并不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但若供过于求的部门的价格具有只涨不跌的特点,即它的价格并不因供给超过需求而下跌,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并不过多,也会出现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从部门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不相同的,如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因此,当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的货币工资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以后,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的货币工资和前者看齐,就会使后者的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自身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这些部门的价格上涨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提高。

3.斯堪的纳小国通货膨胀

它又称“北欧模型”,是结构型通货膨胀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模型,它是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探讨背景的。该模型将一国经济分成两大部门,一是“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制造加工业等;二是“非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服务业等。由于小国是世界市场上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开放经济部门价格上涨势必会使开放经济部门的货币工资相应上涨。在开放经济部门的货币工资上涨后,由于非开放经济部门的货币工资向其看齐,使这些非开放经济部门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了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就会出现工资推进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中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所占的相对份额,以及这两个部门的通货膨胀率。

4.“瓶颈”制约型通货膨胀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配置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效率,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有些产业和部门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诸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生产能力严重短缺,构成“瓶颈”产业。当这些产业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其他产业也会“搭便车”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这种连锁反应的结果便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

与前三种原因相比,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为人们全面认识通货膨胀的成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结构的失衡和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在其通货膨胀的形成方面确实举足轻重,从而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五)通货膨胀预期说

1.适应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理论认为,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经验所形成的,预期将随时间推移缓慢发生变化。凯恩斯理论和货币主义中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认为本期的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等于上一期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本期的通货膨胀预期等于过去几期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移动平均,或者在上一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加一个修正值,此修正值可视为相对上一期的通货膨胀趋势的延续。可用以下模型表示:

(1)

(2)

2.合理预期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出通货膨胀预期时会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并把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与其他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当人们预期下一期通货膨胀时,不仅会利用历史的通货膨胀资料,还会考虑其他变量,如工资收入、利率、政府可能的政策变化以及外部可能发生的冲击(如能源危机、战争)等,并运用这些变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作出合理预期。

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制储蓄效应

一个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使货币贬值,一方面使人们持有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国家用多发行的货币进行投资,其实质是将一部分原来属于社会公众拥有的财富转移到国家手中,相当于向社会公众征收了通货膨胀税,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

(二)通货膨胀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效应

1.收入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的过程是物价上涨的过程,从不同的社会成员或不同阶层来看,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来源不相同,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主体的实际收入水平会增加,有些主体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工薪阶层、退休人员、社会保险金领取者是主要受害者,因为他们名义收入的上升一般慢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对于公务员来说,由于他们的工资合同是长期的,并不能随通货膨胀率而及时调整,所以通货膨胀会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下降。那些靠退休金、社会保障金生活者是通货膨胀中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在通货膨胀时期,退休金或社会保险金一般没有调整或调整很少。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对企业雇员、雇主的实际收入的影响有不同情况。那些工会力量强大的行业的雇员,可以通过工会强大的压力迫使厂商尽快地按通货膨胀调整工资;那些有技术的专业工人也可能得到较高的工资;而那些中小企业的工人,工资不受工会保护,并且这些企业本身还要受通货膨胀之苦,从而他们的工资调整要慢得多,所受的损失也大。通货膨胀对于不同企业主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那些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可以较大幅度、较迅速地提高价格,甚至可以使自己产品价格上升的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率,从中获取更大的好处;而那些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中小厂商,由于无法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仅作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如果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就可能受损失。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政府既是受益者,又是受害者,因为在累进税率和税率固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所引起的名义所得的增加会因纳税人适用的边际税率提高而使应纳税额的增加高于名义所得的增加,使政府成为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政府在从纳税人处获得收益的同时,又会受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因为通货膨胀将迫使政府增加各项支出,这又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其成为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2.财富分配效应

人们所拥有的财富主要表现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负债可看做负资产。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指在物价上涨条件下会对不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财富产生消长作用。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持有实物资产一般具有保值效应,但各种实物资产的价格上涨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价格上涨高于通货膨胀率,有的则低于通货膨胀率。因此,通货膨胀对实物资产持有者的影响取决于其持有的实物资产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否一致。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可由此受益;反之,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则要因此受损。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对收益固定的金融资产(如债券、定期存款等),其面值和收益会随着物价上涨而贬值,因此持有这些资产的社会成员或阶层(也就是债权方)会受到损失;持有现金资产会蒙受货币贬值的损失;对于变动收益的金融资产,其收益一般在通货膨胀时会呈上升趋势,其收益增长率是否超过通货膨胀率,是判断持有者是否获益的标准。

总之,通货膨胀对债务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债务人实际所付的本金和利息减少了,在负利率的情况下还可以得到净收益;而对债权人来说是不利的,因为物价的上涨会使债权人受到本金和利息贬值的损失。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

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长期论而未决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各国经济学家在理论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各种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其观点大体可分为三类,即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1.促进论

所谓促进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促进论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这种理论的倡导者主要是凯恩斯学派的学者,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要素尚未充分有效使用,劳动者“不充分就业”,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因此政府可选择通货膨胀性政策、实行赤字财政、扩张投资支出、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等手段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除了上述观点外,西方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这种“促进论”注重于温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微观层面的效应。其主要根据是,在商品价格、工资具有刚性(也称“黏性”)的情况下,温和通货膨胀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利于企业资本积累、生产性投资增加,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另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尤为明显:①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其税收来源有限,但可借助于向中央银行借款作为财政融资的一种手段,解决其财政支出。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但只要政府将这种借款用于增加实际投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私人部门投资并不因此减少,那么这种通货膨胀性的财政融资就可以使全社会的实际投资有所增加,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实际增长。②通货膨胀具有收入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结果。由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低收入阶层高,因此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从而为投资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来源,促进经济的增长。③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对物价上涨率的预期调整比较缓慢,加上不常变动的工资协定和有规则的政府对工资的约束,会使劳动者货币工资的上涨滞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当名义工资增长低于物价上涨率时,利润率就会相应提高,这会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

促退论主要是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与促进论正好相反,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具有负的产出效应。这是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主要是因为:①长期的通货膨胀扩大了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使资金投向生产性部门的比重下降,从而影响生产发展。②通货膨胀会降低借贷成本,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增加信用风险,从而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③长期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失真、市场导向失误,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从而阻碍经济增长。④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从而使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性投资的扩大和经济增长。⑤通货膨胀持续一定时间后,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政府可能采取全面管制的办法,削弱经济的活力。

3.中性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理性预期学派主要代表人卢卡斯提出来的。所谓中性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公众的合理预期和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从而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和作用就会相互抵消,只是引起名义变量与通货膨胀率同比例变动。由于该理论是建立在不现实的假定条件之上,因而得到的赞同不多,人们在谈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通常持争论促进与促退两种观点。

(四)严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破坏作用

严重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破坏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通货膨胀会破坏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流通

一方面,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的正常发展。①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率下降,生产规模萎缩。在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迅速,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投资风险加大,生产部门的资金,尤其是周期长、投资大的生产部门的资金会转向商业部门或进行金融投机,社会生产资本总量由此而缩小。由于投资风险加大,投资预期收益率下降,股息收入增长率低于利息率的上升,证券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筹措资本困难,导致投资率下降。②通货膨胀影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配置。通货膨胀不仅使生产总量削弱,还会破坏正常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货膨胀导致需求增加,这最先会拉动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的加工工业迅速膨胀,而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基础工业相对滞后,从而加剧产业结构失衡。另外,居民的大量抢购,造成市场的虚假需求很容易对生产产生误导。例如,居民为了免遭通货膨胀的损失,会大量抢购高档消费品以保值,高档消费品的生产就会急速增加,从而导致经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严重浪费。更重要的是,在抢购的情况下,产品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以致追求生产速度,产品粗制滥造,质量下降。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在国内,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出现“投资不如投机、生产不如囤积、存钱不如存货”的现象,商品会长期滞留在流通领域,成为倒买倒卖的对象,迟迟不能进入消费领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价格进一步上涨。

2.通货膨胀引起金融领域混乱

首先,通货膨胀会影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建立在币值稳定的前提下的。通货膨胀使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受到破坏,成本、收入、利润等均无法准确核算。如果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还会放弃货币,而用实物作为交易媒介,这会使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从而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至于长期的通货膨胀或者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则会使社会公众对本币完全失去信心,人们大量抛出纸币,到了这种程度,一国的货币制度就会走向崩溃。

其次,通货膨胀影响银行业务的正常进行,甚至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值。存款出现负利率,会引发居民减少储蓄,甚至挤兑存款,从而减少了银行的资金来源,并可能引起支付危机;贷款出现负利率,企业会争相贷款,而银行贷出货币得不偿失。为了吸引存款、防止贷款实际利息收益下降,银行被迫提高存款和贷款的名义利率,高的名义利率不仅加重了银行自身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且加重了贷款者的道德风险和违约风险,由此将可能引发各种更为严重的银行危机及信用危机。

3.通货膨胀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会上涨,必然会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减少,而旺盛的国内需求会拉动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而且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也会促使进口增加,这样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致使国际收支失衡。

4.通货膨胀损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

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的混乱,会直接波及整个社会领域,最终表现为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平而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使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的恶性通货膨胀,为俄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的成功铺平了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也是导致蒋介石的统治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专栏8-4

中国式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2007年下半年以来,连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中国再一次遭受了通货膨胀的威胁:初级产品全面涨价,CPI居高不下,特别是2008年4月,CPI同比上涨高达8.5%,使控制全年CPI增幅在4.8%的目标难度进一步加大,人们的通胀预期正在形成并逐步提高。据央行通货膨胀问卷调查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预期生产资料和物价将持续上涨的企业家和居民分别达到了44%和50%,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价格上涨的扩散和自我强化。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

对那些注重逻辑,而不是纠缠于数据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从外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在全球经济扩张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外部通胀压力传导的结果,使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从内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低估压力的释放,从更深层次分析,它是国内经济一系列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1.难以为继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作为与出口导向模式配套的本币低估的汇率政策

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而消费拉动的比例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国际收支的失衡,从而推动了物价的上涨。长期以来,我国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以大量出口廉价制造品的形式加以释放,以此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这在一段时间内的确能够奏效,但是长期的巨额贸易盈余必然会导致本币升值压力大,更不用说贸易摩擦等副作用了。从出口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在外汇管理和税收等方面执行“奖出限入”政策,鼓励出口换汇、创汇,促进了出口迅猛增长,促使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长期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巨额“双顺差”导致国家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283亿美元,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又影响了我国货币供给量,成为货币供给的另一重要来源。同时,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一般的会员银行在外汇持有头寸上都有数量限制,因此在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中央银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得不大量投放基础货币来对冲外汇,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了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2.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

(1)挤占耕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有专家通过建立耕地面积缩减率与CPI关系的统计模型,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得出的结果是,耕地土地面积每减少1个百分点,将使通货膨胀率上升1.3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耕地土地面积的减少和CPI的高幅蹿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2)转移了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投入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

(3)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推动粮食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民种地不赚钱,挫伤了其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生产成本又可细分为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

3.国内成本快速上升的推动,辅之以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引致

随着我国政府注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环保以及资源性产品的成本上升是大势所趋。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的快速上

升,我国目前资源的使用成本过低,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属于粗放型增长,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污染了环境,并且还带来了盲目投资的高增长。

4.基础货币的超量供给

通货膨胀的表象是物价普遍上涨,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给过多和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从深层次上看,我国本轮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是由楼市和股市两大资产价格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

六、通货膨胀治理对策

世界各国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对国内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和治理,经济学家们也将其作为宏观经济中的重大课题加以研讨,形成了一系列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措施。

(一)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是针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采取的政策措施。在发生社会总供求失衡时采取抑制总需求的措施,是所谓需求管理政策的核心思想。需求管理政策是迄今为止在治理通货膨胀中运用最多,也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

它通常包括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等。增加税收的目的就是抑制私人企业的投资和个人消费的支出,如提高个人所得税,使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而压缩政府支出,如减少对公共事业投资、减少各种补贴和福利救济支出,也可以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其实质是控制货币的增长速度或者减少货币供应量,具体方法有:第一,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抑制其信贷扩张能力,达到降低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应的目的。第二,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提高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从而促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达到抑制企业贷款的需求,减少货币供应的目的。第三,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达到减少货币供应的目的。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动用法律、行政手段来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政策措施总的来说容易奏效,但也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

(二)收入紧缩政策

收入紧缩政策是针对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采取的政策措施。收入政策是指政府制定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强制性或非强制性地限制垄断企业提高价格以及工资水平的过快提高。其目的在于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又不致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显然,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这种形式是利用政府威信对特定的物价和工资确定进行规劝或施加压力,迫使工会或垄断企业让步,对工资或物价的上涨进行限制。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和产品成本的增长率等因素,制定一个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作为工会和雇主协会双方协商工资,以及垄断企业制定价格的指导性意见,要求他们自觉遵守。

2.管制或冻结工资、物价

由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加以冻结,对违规者追究法律责任。这种办法通常在战争时期或在通货膨胀变得非常难以对付时采用。

3.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如果工资和物价的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之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方式予以奖励;如果超过界限,就增加税收作为惩罚。

从各国实践的结果来看,利用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太好。其原因在于收入政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①对非强制性的指导性政策以及税收政策而言,其效果取决于劳资双方、垄断企业能否与政府通力合作。②强制性的管制手段又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市场是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要素流动的,价格限制也就必然使资源的转移和配置发生扭曲。③如果在价格管制的同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措施,还会导致公开的通货膨胀转变为隐蔽型的通货膨胀,一旦重新放开价格,通货膨胀会以更大的力量爆发出来。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连动政策,一般被当做一种适应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所谓收入指数化就是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他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随物价的变动而做出调整,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并减少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分配不均的问题。

很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减少通货膨胀对某些收入阶层造成的损失,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分配不均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全面实行指数化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难度。

(四)供给政策

这是一种长期的反通货膨胀的措施,在西方这一政策主要是以拉弗为代表的“供应学派”提出来的。供应学派认为虽然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量过多,但从根本上说,需求膨胀、货币过多是相对于商品供给过少而言的,因此对通货膨胀治本的方法在于着力增加生产和供给。增加生产意味着经济增长,这样可以避免单纯依靠紧缩总需求引起衰退的负面效应。供应学派的主要措施如下:

1.减税

主要是降低边际税率。边际税率是指增加的收入中必须向政府纳税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降低边际税率,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储蓄意愿和刺激投资;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2.削减政府开支增长幅度

争取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并缓解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

3.限制货币增长率

稳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预,保证人们储蓄和投资的实际效益,增强其信心与预期的乐观性。

4.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

供给政策的实施,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它改变了过去只着眼于解决过度需求的做法,从解决过度需求和增加供应两个方面来解决总供给的状况,以平抑物价,缓解通货膨胀。1981年美国里根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就属于供应政策。

(五)货币改革

这通常是在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各项政策措施都难以奏效,货币体系已无法正常运转后采取的措施。其基本内容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制定一系列保证新币稳定的措施。其目的在于增强居民对货币的信任,恢复货币职能。在币制改革的同时辅之以其他措施,如严厉打击投机、哄抬物价的行为,削减预算赤字,控制工资物价等。

其他的反通货膨胀措施还有强制性的行政干预、保持经济低速增长等。

1.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

在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理论界提出了一些较有特色的通货膨胀成因假说。

(1)需求拉上说。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研究方法。其代表性的思路有:一是把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归因于财政赤字过大,财政赤字又由投资扩大,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过大所引起,以此来说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这种思路的形成是与改革开放前财政分配居于国民收入分配核心地位相联系的。二是将通货膨胀直接归结为信用膨胀的结果。这种思路的形成是以改革开放后信贷分配货币资金的比重急剧增长为背景的。银行贷款的规模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就会导致贷款的货币投入没有相应的产出。

(2)成本推进说。体制改革以来,打破了传统的几乎完全僵化、冻结的工资及物价模式,工资、物价的严格管制逐步放松。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应地增加了工资,为了理顺价格体系,提高了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这是改革的必然,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3)结构说。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农业落后于工业,工业中的基础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加工工业的生产结构又跟不上消费的变化。由于农业发展落后,农产品供应长期紧张,一旦农产品价格放开,不可避免会出现价格上涨。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的价格上涨会通过工资—成本链条使物价总水平上升。另外,由于基础工业长期落后,工业原材料供应严重短缺,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由于运力严重不足,阻碍了各地区物资供应,导致各地区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升。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失衡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4)体制说。许多学者认为,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包括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企业制度、价格体系等体制性因素才是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真正根源。例如,在信用膨胀导致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中,一方面是因为财政对国有企业应补未补而占压国有银行贷款的“信贷资金财政化”的现象大量存在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借贷双方都不是真正的企业,作为贷款方的国有银行,缺乏自主权。在政府的干预下,对企业无理的借款需求无法控制,只有满足,这样的贷款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在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中,之所以会出现工资、物价的快速上升,却与经济转轨过程中价格改革的推进是分不开的。

(5)国际通货膨胀转移说。这种观点产生于1994年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后,由于种种原因,改革以来,人民币迅速贬值。人民币贬值出现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出口额迅速增长。在结汇制度下,企业外汇收入马上全额兑换成人民币,成为人民币大量投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外资流入猛增。大量外资投入国内房地产业和固定资产建设,推动了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拉动了全社会的投资需求。这种情况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末,部分拉美国家和东亚国家出现的大量外资流入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的现象。

2.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实践

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我国对经济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的。

针对1980年的通货膨胀,1981年我国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压缩了当年财政基建投资,使得财政赤字有所降低。

针对1985年出现的通货膨胀,我国开始实行“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国务院先后4次召开省长会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收入,控制支出,解决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增长过快等问题;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规模,对全年的信贷计划实行指令性管理,两次调高了储蓄存款利率,也提高了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加强了对外汇和外债的管理,加强了现金管理,恢复了控制基金管理制度。

针对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状况,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严厉的紧缩银根的措施,严格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2%调高到13%,同时提高了各种贷款利率。1989年11月,中央又做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具体措施包括:实行从紧的财政信贷政策,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加强市场和物价管理等。这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开始回落,从1988年的17.7%下降到1989年的6.8%,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300亿元左右,比1986年增长了1倍。另一方面,居民的消费需求也相应减少,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开始回落。但是,在遏制高通货膨胀率的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强度紧缩政策,国民经济开始进入紧缩时期,工业生产速度下降,企业亏损增加,于是从1990年起,人民银行开始放松银根。但此时调整政策为时已晚,市场疲软、经济不景气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

1994年的通货膨胀是改革开放以来程度最高的。但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控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具体表现在注意了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改变了货币政策被动适应经济发展及调整要求的局面。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逐步理顺了与财政的关系,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停止向中央财政透支,中央财政的赤字由向社会融资进行弥补,中国人民银行不直接购买和包销政府债券,从而完全切断了中央银行直接向财政提供基础货币的通道。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国债,调节商业银行的头寸,间接调控宏观经济,这使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更为密切。另外,财政当局也有意识地通过控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来配合货币政策实现稳定价格的经济目标。由于财政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的协调,起到了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第三节 通货紧缩与治理

从历史上看,通货膨胀多有发生,人们对通货膨胀比较了解,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又出现了通货紧缩(Deflation),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造成了威胁。因此,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通货紧缩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对于通货紧缩,西方的经济学家也曾做出过不同的定义。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其著作《经济学》中认为:“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于价格总水平的下降中。”货币主义代表莱德勒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一种物价降低和货币升值的过程。”托宾在《经济学百科全书》中指出:“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每单位货币的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的上升。”

综合中外经济学家的观点可以得出关于通货紧缩的三点认识:一是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紧缩的成因是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减少或货币供给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致使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出现物价总水平的下降(也可能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与广义货币供给量适度增长并存,但狭义货币供给量零增长或负增长)。二是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下跌。也就是说,个别的季节性的、暂时的、偶然性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下跌与货币因素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通货紧缩,只有物价总水平下降才是通货紧缩的标志,当物价下降持续的时间有6个月以上时就可以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三是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率攀升,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产品大量积压,收入的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商品销售额增幅持续下滑等。

综合以上三点认识,通货紧缩的一般定义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使得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购买力增强),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并伴随着经济衰退的经济现象。

在实际经济中,判断某国经济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是否超过了一定期限。这个期限有的国家以一年为限,有的国家以半年为限。

按通货紧缩的程度不同,可将其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轻度通货紧缩是指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由正值变为负值的情况。通货膨胀率负增长超过一年且未出现转机的情况视为中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继续发展,持续时间达到两年左右或物价降幅达到两位数,就是严重通货紧缩。严重的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直观地说,通货紧缩是供给超过需求的结果。导致供给超过需求的原因既可能是供给增加、需求萎缩,也可能是供给的增加超过需求的扩张。而供给之所以增加,可能是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而造成了生产过剩,也可能是由技术创新与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致;需求的缩减,则可能是收入下降造成的,也可能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致的。这些都造成了供给量的相对增加、需求量的相对减少,引起物价普遍的持续下降。

综观世界各国的历史,通货紧缩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如下:

(一)宏观经济环境

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是导致一个国家出现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一般的情况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商品供不应求,销售顺畅,错误的信息引导投资大量增加,高投资引致经济高增长,不适当的经济高增长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例如,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20年中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大规模生产能力过剩,世界上的主要产品包括钢铁、汽车、纺织、造船、化工产品等均出现生产能力过剩。

(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一些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一部分低水平的产品出现过剩,而高新技术产品则发展不足,在居民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结构性生产过剩,过剩产品的价格下降。

(三)经济政策

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国家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政策执行到一定阶段就要防止紧缩政策掌握不当而走向通货膨胀的反面——通货紧缩。世界各国的实践说明,过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实曾导致通货紧缩的出现。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被制止时,不产生一个经济增长迟缓和失业超过平时的过渡时期,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未见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惯性作用所致。

(四)心理预期

当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失去信心,认为经营效益难以保证时,会缩减投资。当居民预期未来支出将要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将减缓时,也会缩减消费,增加储蓄。在投资和消费需求缩减的情况下,会导致生产能力和商品的过剩,加剧社会总供求的不均衡,导致价格下降,加剧通货紧缩。

(五)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与创新会提高生产力水平,使生产成本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因而可能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物价下跌不可避免。例如,经济学家迈耶指出,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降低成本的科技创新是导致生产率出现增长趋势、供给增加和物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六)国外经济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经济上出现问题也会波及与其经济联系紧密的其他国家。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出现金融危机的国家的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国内需求减少,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而中国则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加大了中国国内商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了中国的通货紧缩。

三、通货紧缩的危害

一般而言,轻度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中度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凸显,这时国家宏观决策者就应引起注意,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一旦中度的通货紧缩转变为严重通货紧缩时就会诱发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衰退。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具体来说,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产品滞销,工业生产下降

通货紧缩的产出效应表现为生产萎缩,产值下降。

首先,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的商品销售渠道不畅通甚至是产品滞销,因而企业的销售收入无法及时实现。而同时企业的商品库存数量增加,必然增加企业的商品库存成本。这样一来,收入下降而成本上升,企业的预期利润得不到保证,迫使企业削减生产规模,产量下降。

其次,通货紧缩的收入分配效应对生产者是不利的。由于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变化造成资产的重新分配,会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而生产者是资金的主要需求者,由于借贷成本的上升会使企业不得不收缩投资规模。

最后,随着通货紧缩程度的加深,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但工资是刚性的,因此企业利润进一步减少,甚至亏损。这时企业唯有继续削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倒闭。最终造成全社会生产能力下降,经济倒退。

(二)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加剧

经济衰退的直接后果就是失业率上升。企业效益不好,对人才的需求减弱,同时为维持企业的生存就会裁减员工,一时间下岗失业人数激增,社会就业非常困难。失业率太高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不安定的秩序及混乱的社会局面反过来又会给国家经济带来破坏,妨碍经济的增长。

(三)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水平下降

企业效益滑坡,经济增长缓慢,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居民的收入也增长缓慢,使得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信心减弱,从而增加储蓄存款,减少现金持有。同时,物价指数的不断下跌,也会使得居民开支谨慎,惜金不用。总体上使得全社会的居民消费需求水平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消费需求的减弱,会进一步导致企业商品销售的不通畅,从而整个社会出现一方面生产厂家有商品卖不出去,一方面消费者却因收入减少消费不起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经济局面,一旦如此,经济危机必然爆发。

(四)国内资金向国外转移,导致国内通货更加紧缩

当国内货币币值不断攀升,而资本效益却不断下降时,国内资本就会开始考虑转向效益更高的国外金融市场。另外,币值的实际上升,必然会影响到本国货币的汇率上升,使得本国企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

(五)影响金融的良性循环,增加金融风险

一方面,在通货不足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和扩大信用规模来增加通货,但是在通货紧缩下,企业的效益不断降低,银行的惜贷之心日渐趋重,贷款的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而同时,由于居民的惜金不用,银行的存款数量却日渐高涨,一消一长,会危及银行本身的经营,扰乱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使得金融秩序由良性循环转向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通货紧缩会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不能按时还贷,使得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大量不良资产和坏账。而一旦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企业的大量破产倒闭势必引起银行信用风险的全面爆发,难以继续维系经营,甚至出现银行业的危机。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犹如治理通货膨胀一样是综合性的,并根据各国具体的情况而选择最适宜、最可行的对策。

(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治理通货紧缩应主要从增加需求着手,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同样也是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大需求管理政策手段。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扩大财政开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财政赤字、减免税收。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的一系列“新政”措施主要就是这类政策。例如,政府发行巨额国债,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刺激国内需求;降低税率,鼓励出口。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明显效果,国民收入从1933年的396亿美元增加到1937年的736亿美元,物价从1934年止跌回升,失业率大幅度下降。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是下调法定存款准备率;下调利率,增加贷款,包括消费信贷、出口信贷、住房信贷等;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增加再贴现和再贷款,以增加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增加货币供应量。例如,为防范通货紧缩,缓解经济的低迷状态,美国于2003年6月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从1.25%降为1%,这是继2001年1月以来第13次降息,降到了1958年以后的最低水平,美国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也由4.25%降为4%,达到195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治理通货紧缩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具有动员迅速、作用直接等优点,往往更加有效。相反,更多的理论分析(如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和各国实践(如近年来日本和中国的情况)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是无效的或者乏力的。因此,在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中,货币政策主要是配合财政政策来运用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定要适度,否则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可能蕴涵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

专栏8-5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也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这一结论动摇了古典学派的理论根基。

(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结构,扩大消费

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会直接导致企业产品难以销售,生产受阻,引起通货紧缩。而要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除了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组合,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创造增加社会消费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物质条件,即在经济力量允许的情况下,使居民收入能够稳定增加,增强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信心,以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

收入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也是消费需求不旺的主要原因之一,收入水平高的人有消费能力,但需求相对较小,而收入水平低的人对消费品的需求相对较强,但没有支付能力。如果能采取一些措施,使得收入水平高的阶层的过剩消费能力转移到收入水平低的阶层,那么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一般政府会通过税收调节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结构。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利用经济紧缩时期生产力过剩、价格下跌的时机,促进企业重组,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淘汰一批低生产率、低效益、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也只有在紧缩时期这些企业才会被迫淘汰。而使用新技术、生产率高的企业则会继续生存并发展。总的来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优化供给,有利于拉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四)改革汇率制度或实施汇率调整

通货紧缩可能由于固定僵化的汇率制度所导致,这种汇率制度容易使本币过高估值,产生输入型通货紧缩。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使汇率自由浮动或者扩大浮动范围,减轻外部冲击对通货紧缩的压力。

本章小结:

(1)货币均衡,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一致,即Ms=Md。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必然包含着如下联系:商品的供给决定着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决定商品的需求;社会总需求影响总供给。

(2)与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是货币失衡,即Ms≠Md。货币失衡一般有两种情况: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或者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货币失衡的第一个标志,也是最直观的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变化及稳定程度;衡量货币均衡与否的另一个指标是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情况。

(3)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使得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一般用物价指数来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及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4)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通货膨胀划分为若干种类型。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可以分为爬行式的通货膨胀、快步或小跑式的通货膨胀和奔腾式的通货膨胀;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公开型的通货膨胀和隐蔽型的通货膨胀;按照对通货膨胀是否预期,可以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按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5)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强制储蓄效应、产出效应、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效应及其他各种负面效应,具体包括破坏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流通、引起金融领域混乱、导致国际收支失衡、损害政府威信及使政局不稳。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有: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工资-物价管制的收入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供给政策;其他的政策措施还包括对外经济政策、反托拉斯和垄断政策及货币制度改革等。

(6)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使得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购买力增强),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并伴随着经济衰退的经济现象。

(7)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是经济衰退。具体的危害表现为:企业产品滞销,工业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加剧;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水平下降;国内资金向国外转移,导致国内通货更加紧缩;影响金融的良性循环,增加金融风险。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主要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结构,扩大消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汇率调节。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物价的持续上升,在1980年、1985~1987年、1988~1989年、1993~1995年先后出现过四次通货膨胀的高峰。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价格走势又一度出现了重大变化,从1997年年底,价格水平轨迹出现了由升转降的趋势型转折,中国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

关键术语:

货币均衡     货币失衡      通货膨胀  消费物价指数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复习思考题:

(1)货币均衡和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是什么?

(2)货币失衡的调整有哪些方式?

(3)什么是通货膨胀?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4)试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5)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6)治理通货膨胀有哪些对策?试说明这些不同的对策在哪些情况下采用。

(7)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有何危害?

(8)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观点,货币需求函数为:

L(Y,r)=L1+L2=L(Y)+L(r)=αY+βr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r为实际利率,α、β为系数。

设:货币需求的函数表达式为:

L(Y,r)=0.5Y-30000r

当Y=20000(亿元),r=6%时,货币供求达到平衡,设M为货币供应量,即M=L(Y,r)。如果Y增加15%,而货币供给不变,请问r要提高几个基点(BIP,1个基点等于万分之一,即0.01%),才能维持货币的供求平衡?

案例分析题:

2007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上涨6.5%)。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上涨21.8%。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

从结构上讲,影响这一轮CPI上涨的诱因是在2006年6月开始的猪肉价格上涨。2006年上半年肉价过低导致生猪存栏下降,猪蓝耳病的发生也导致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促使饲料成本上升,带动整个CPI的上涨。

此外,影响物价上涨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的输入性影响。首先是石油价格的上涨推动国内油价上涨,其次是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2007年其国际市场价格几乎上涨一倍。

石油和食用植物油的价格都是刚性很强的产品,是推动CPI上涨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因素。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国际背景和以往有很大不同,通货膨胀具有世界性的趋势。2007年印度CPI上涨5.2%,俄罗斯上涨9.4%,美国也达2.8%,欧元区CPI也上涨2%以上。

从总量上来讲,2007年广义货币超过了40万亿元,充裕的货币供给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影响因素之一。

请结合案例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推动2007年CPI上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②面对国内经济形势,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2页。

[2]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80页。

[3]大卫·莱德尔、迈克·帕根:《通货膨胀综述》,载[英]《经济学》,1975(12),第741页。

[4]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反革命》,载英国经济事务所:《不定期论文集》,1970(33),第24页。

[5]哈耶克:《无路可逃:失业必然跟随通货膨胀》,载《世界经济译丛》,1981(2),第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