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失衡及其调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节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前面的分析,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相适应,即Ms= Md。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情形较多地存在于金属货币制度之下,但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也是可能存在的。出于某种经济管理的目的,货币管理当局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均衡的货币走向供应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节

一、货币失衡及其原因

根据前面的分析,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相适应,即Ms= Md。如果货币的供给偏离了货币需求,即货币供给大于或小于货币的需求,Ms> Md或Ms<Md,则称为货币供求失衡。由于货币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是一个从均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因此,货币供求的失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尽管各国货币管理当局都试图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尽量维持其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但事实证明,货币失衡的现象却是比较常见的。那么,货币失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我们分别就两种失衡状态进行讨论。

(一)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情形较多地存在于金属货币制度之下,但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也是可能存在的。具体可能源于以下原因:

(1)货币供给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但在纸币流通时代,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增加纸币供给量对于货币管理当局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2)货币管理当局采取紧缩政策。出于某种经济管理的目的,货币管理当局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均衡的货币走向供应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这里最著名的例子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中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行为。在这场灾难中,联邦储备银行本应扩大货币供给、放松信用,以帮助商业银行渡过难关,但联邦储备银行在企图减轻股市动荡的良好愿望下反其道而行之,它的“顶风”政策使货币供给量收缩了1/3,这对于正面临着挤兑危机的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各大商业银行频频倒闭,以至于罗斯福总统不得不颁布命令,全国银行一律关门。

(二)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当流通中货币超过实际经济发展需要时,货币会因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性自动退出流通领域,从而维持均衡。而在纸币流通时代,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失衡现象,这大多是由于货币管理当局为实现某种经济目标而使货币供给过多,或者是因为对经济估计不足而导致政策的失误造成的。追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有:

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

我们知道,社会产品的交换从总体上讲都是商品交换,这种交换必须以货币流通为媒介,即通过货币流通来完成。否则,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就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这里的价值补偿,实质上是价值的运动,它采取了货币运动的形式;这里的实物替换,是指实物的运动。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说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货币运动的独立形式看,社会商品的使用价值差别是通过货币用量的差别来反映的。同时,货币总是掌握在需要各种特定使用价值的消费者手中,如果消费者追求不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交换就不能实现,商品就吸收不了货币,货币运动和物资运动就有发生矛盾的可能。

第二,从货币资金和物资运动的渠道看,物资运动的渠道是:产品生产后,由物资部门和商业部门销售或分配,再经过运输过程,最后用于生产建设和消费。货币资金运动的渠道是:在产品价值实现以后,先在企业内部进行初次分配,形成企业基金和企业劳动者收入,并将社会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上交财政,企业基金则存入银行。然后通过财政信贷系统进行再分配,最终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可见,货币资金和物资运动所通过的部门、途径、环节并非一致,它们的关系可说是同时出发,而又分道扬镳,最后殊途同归。其中财政信贷收支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不平衡,其以货币形态再分配的国民收入额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实际的国民收入。同样,物资一方发生异常,也会出现资金和物资不相吻合的情况。由此,货币资金运动所形成的需求同物资供应在总量、结构、地区上都可能不完全相适应。

2.财政、信贷再分配失灵

社会产品绝大部分是通过财政和信贷两个渠道分配和调剂的。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使财政和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财政支大于收。当财政出现赤字时,弥补财政赤字主要依靠银行垫支,即财政向银行透支,银行向财政贷款。这种由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财政性发行,无论是形成企业存款或是城乡居民储蓄,都属于虚存实放。

第二,财政收支虚假。生产结构失调,会使一部分产品质量低劣,甚至根本没有使用价值。商业或物资部门用银行提供的贷款收购后放在仓库里,工业部门用这笔资金上交利税,财政则把这笔虚假收入分配出去,因为这笔收入本来就没有适销物资保证,没有合格适用的产品与之对应,由此使银行增加的存款再发放出去就引起了信用膨胀。

第三,财政应支未支。本来应由财政拨付的流动资金和信贷基金转嫁给银行,最后会迫使银行过度发行,造成货币资金和物资不平衡。

第四,信贷自身膨胀。由于种种原因,银行部门会脱离物资基础滥发贷款,造成贷款空投放,用于呆滞物资以及预付款过多占用等,都势必使信贷资金和物资运动相脱离。不过,信用过度有一个特点,即由于贷款的扩大必然伴随着存款的增长,从而使得人们很难直接从贷款和存款的对比变化中对信用膨胀的数量界限作出正确的判断。

3.国际收支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下,跨国交往产生各种收付关系即国际收支,对外支付的结果会影响国内均衡,包括货币均衡。

二、货币失衡的调节

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分清失衡的类型,即货币供给量究竟是大于还是小于货币需要量;第二步是分析失衡的原因;第三步是选择相应的对策;第四步是采取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步工作即对策选择问题。可选择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四种,我们以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进行一下具体分析。

1.供应型调节

所谓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这包括如下四个层次的措施:①从中央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三是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②从商业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停止对客户发放新贷款;二是到期的贷款不再展期;三是提前收回部分贷款。③从财政方面来看,一是减少对有关部门的拨款;二是增发政府债券。④从税收方面来看,一是增设税种;二是降低征税基数;三是提高税率;四是加强纳税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税收措施在减少社会各单位和个人的存款与现金持有量的同时,增加了财政金库存款。从表面现象上看,这似乎没有压缩货币供给量,但是财政金库存款与社会各单位的存款相比流通性要弱,从而在实质上收到了压缩货币供给量之效。

供应型调节方式可以通过压缩现有货币供给量来达到货币均衡,但是,它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为货币供给的收缩,一方面意味着货币供给总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货币存量分布结构的改变。总量收缩会抑制甚至缩小社会再生产经营规模,分布结构变化又可能影响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

2.需求型调节

所谓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由于货币需要量主要还是一个独立于银行之外的内生变量,因此,对货币需要量的调节措施更多的在银行之外推行,其效果要受经济主体行为的制约。具体包括如下几条措施:动用物资后备和商品储备;运用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扩大进口;提高商品价格。

以上几种措施的采用,就是使得投入流通的商品量(Q)增加,商品价格(P)提高,从而使商品价格总额(PQ)增大。按照货币需要量计量模型M= PQ/V,此时,只要货币流通速度(V)不加快,或加快的幅度不足以抵消PQ增长的幅度,货币需求量就必定增大,从而缩小货币供需失衡的缺口,直至完全填平。

3.混合型调节

所谓混合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具体措施已如前述。

4.逆向型调节

所谓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调节方法,它的内涵是:如果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同时,现实经济生活中又客观存在着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闲置的劳动力、闲置的生产资料、开工不足的机器设备等)和某些短线产品,社会需求量很大,可供能力又有限,银行就可以对生产这种短线产品的企业和其他“短、平、快”的项目提供追加贷款,以促进生产的发展,通过商品供给量的增加来消化过多供给的货币。这种逆向型调节方法不如供应型调节方法那么见效,短期内还会有扩大货币失衡的态势,但只要把握好“火候”、控制适度,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