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全球化概述

金融全球化概述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经济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莫过于经济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了。金融自由化,即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上反对金融自由化、要求重新加强金融管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概述

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

(一)经济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经济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莫过于经济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了。

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的“一体化”。加拿大经济学家利普西(R.Lipsey)根据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将经济一体化分为六个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与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种分类法为人们广为接受。“一体化”的涵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它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部分和整体间利益交换为手段,从相互独立的部分或个体整合为一个新系统或新个体的过程和结果。(2)这个新系统或新个体不是原有的各个独立部分的简单相加,它具有其各个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特征。(3)一体化可以是从动态角度表示的从部分到整体转变的过程,也可以表述这种从部分到整体转变的结果。(4)一体化存在着程度的差别。(5)一体化可以指称不同的范围。

(二)经济全球化的三个层次

经济全球化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国际贸易。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考虑,国际贸易所体现的国际分工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是产业部门间的分工,是沿着产品界限的分工。从分工的主体来考察,这一层次的分工基本上还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

第二个层次是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这里的分工是以现代工艺、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功能分工,是产业内部的分工,是沿着生产要素边界形成的分工。从分工的主体来看,此时的分工已经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深入到企业内部,形成跨国企业或地区生产贸易集团内部的分工。

第三个层次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员、资本的全面流动。从这一层次上,分工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是完全根据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突破民族国家界限的分工。

上述三个层次的分工显然具有继起性和连续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从人类开始跨国交往以来,经济的全球化过程就一直在进行;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只是比过去深入到更深的层次而已。

(三)金融全球化

如果说人们对经济全球化存在着不同看法的话,那么,对于这个世界经济运动最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全球化更是争论不休。大致说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人们对它的赞誉和欣赏居多;危机发生之后,分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要对这样一个极为复杂且不断展开的全球经济现象下定义并不容易。

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表述中,包含了三层意思:

(1)金融全球化不仅是一个金融活动越过民族国家藩篱的过程,还是一个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趋同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金融活动的风险属性,亦即风险的不可避免性。

(2)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从主体上来说,这一过程虽带有浓厚的发达国家和若干国际经济组织刻意塑造的色彩(它们过去和现在都在不遗余力地鼓吹全球化),但从过程和结果来看,金融全球化主要是由无数微观经济组织基于牟取利益的自发活动,通过全球金融市场的逐步一体化而推动的(对于它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也瞠目结舌)。

(3)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有着明显阶段性的自然历史过程。

二、金融全球化的原因

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体经济因素

实体经济因素指的是诸如贸易、直接投资(实业投资) 、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促成金融全球化的实体经济因素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1950—1997年,全球生产(GDP)总共增长5倍多,而同期全球贸易则增长15倍多。贸易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表明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影响日益增大,各国生产越来越多地面向全球市场。从全球直接投资来看,1950—1997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近20倍,更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单纯的金融资本流动不同,直接投资是一种生产资源的转移,是整个生产设备、资本品、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的转移。这种实物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流动,对提高资本生产率起着重要作用。直接投资的增长使外国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影响各国国内投资的重要力量。1995年,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投资的比重,发达国家平均为8.6%,发展中国家为12.5%。更重要的是,全球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明国际分工日益超越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以现代工艺、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功能分工,发展到产业内部的沿着生产要素界限形成的分工。

(二)金融技术因素

这主要归因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科学技术发展对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现代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大大压缩了空间,缩短了时间,克服了地域距离造成的障碍,尤其是电信技术的不断改善、电子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增强、互联网等电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的各种活动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现代科学已经开发出向全球即时传送股票价格和信息的技术,使得纽约或伦敦的经纪人摆脱了有组织的交易所的工作时间约束,得以在每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从事交易。

(三)经济制度因素

这主要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自由化运动。金融自由化,即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只要金融业获得了与其他工商企业大致同等的管理,而不受到特别的限制,就可以说金融自由化了。从各国的实践看,金融自由化主要集中在价格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四个方面。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先后展开了以金融深化或金融发展为旗帜的金融体制改革,发达国家则相继开始放松金融管制,一场金融自由化运动由此展开。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上反对金融自由化、要求重新加强金融管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现实的结果是,亚洲国家进一步开放了金融市场,竭力声讨金融自由化的马来西亚在重新实行外汇管制不到一年之后又顺应大势取消管制。拉美的主要国家在积极探讨干脆彻底地放弃自己的货币而改用美元,欧洲单一货币— — —欧元平稳运行,以自由、公开、国际化三原则为核心的日本版“金融大爆炸”也在1998年4月正式启动。执全球金融发展牛耳的美国则在1999年通过了企图全面实施金融自由化的《金融现代化法案》。一度颇受责难的IMF又在宣称危机国家中,凡执行其自由化改革政策的国家经济都比不热心自由化改革的国家经济恢复得快。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全球金融自由化构造了一种真正的金融活动的全球基础。正是各国金融活动的逐步自由化以及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被不断拆除,使得本来各自独立运行的各国国内金融,日益融合在全球金融的大潮之中。如果说,在过去跨越国境的金融活动通常与各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相对割裂开来,采取一种相对独立于各国金融体系的形式来进行,并同时受到本国管理法规和国际惯例两套并不完全一致的规则制约的话,那么,现在的跨国金融活动则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过程。“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界限日益模糊的结果,金融便全球化了。通过各国的金融自由化努力,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一) “无国籍”资本由盛而衰

1.离岸金融的兴起

欧洲美元的产生,使得资金的跨国流动真正全球化了。它从根本上破除了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依附经济贸易中心和取资于国内资本供应的传统范式,从而引发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散化进程,并导致“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目前在西欧、加勒比、中美洲、中东、亚洲和美国等主要区域形成的离岸市场已有40多个。经营的币种扩展到包括欧洲美元、欧洲马克、欧洲英镑、欧洲瑞士法郎、欧洲法国法郎和欧洲日元等在内的20多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离岸市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估计,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货币存量的50%通过离岸市场周转,世界私人财富约有1/5集中于离岸市场,1/5多的银行资产投资于离岸金融市场。

2.离岸金融的相对衰落

离岸金融市场是资本追求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因此,它以全球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主要工业化国家)实施严格金融管制为前提。当各个国家纷纷放弃国内金融管制,从而使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法则和经营条件逐渐接近或趋于一致时,离岸金融市场的作用就会逐渐消失或者大大降低,离岸和在岸的区别也逐渐拉平,离岸业务也就有可能回归为在岸业务。

20世纪自90年代开始,离岸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其业务增长率也呈递减趋势。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离岸金融市场的资产和负债年增长率均超过40%;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资产和负债的增长率均下降为10%左右,其中一些市场,如巴哈马离岸市场等,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离岸金融由盛而衰,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之前,由于各国尚未解除对本国金融业的控制,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仍然需要借助于有别于各国金融体系的独立形式。离岸金融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并获得高速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之后,由于各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金融全球化的过程更进一步深入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一体化阶段。

(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崛起

20世纪70年代固定汇率制的崩溃,是刺激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直接动因。金融衍生产品的相继开发和推广,在金融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截至2001年底,世界上已经有60多个交易所可以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基本的衍生产品已达2万多个。世界上几乎每天都在产生新的衍生产品。1996—1997年,仅有组织市场中的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的余额就增加了1.5万亿美元,其交易额则增加了25万亿美元,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向全世界蔓延、其他金融业务都相对萎缩的1998年第一季度,金融衍生产品的余额还增加了近1万亿美元,交易额则有82万亿美元。到了1998年第一季度,全部金融衍生产品的余额(86 426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同期的国际融资总额(2 449亿美元)。至于其交易额,更是其他任何金融产品望其项背的。

(三)私人资本取得统治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又一新特征,就是私人资本取代官方资本,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主体。以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和银行贷款为主要内容的私人资本流动有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仅七国集团的对外直接投资就已经超过4 000亿美元,国际债券的净发行规模已达5 959亿美元。1995—1997年,全球跨国股票发行的规模已经达到1 175亿美元。1992—1997年,国际银行贷款净额从1 650亿美元增长到5 000亿美元。

在全球资本流动私人化的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机构投资者的地位急剧上升。机构投资者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可以从其管理的资产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明显看出来。在工业化国家中,由这些机构持有和管理的资产总量已经超过了GDP的规模。1995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机构投资者所管理的资产总额即分别达到105 010亿美元、30 350亿美元、11 130亿美元、11 590亿美元和17 900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在各国国内大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其业务向全球金融市场延伸。

四、金融全球化的作用

金融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谓利弊参半。其有利方面是:多元化和更有效率的资本流动对于提高资源的全球配置的效率、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得益最大的首推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各种机构投资者。一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家,也因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得以便利地利用其国内盈余资金或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因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的相对容易,而得到宝贵的境外资金的支持。

然而,伴随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动荡已成为常态,这使世界各国都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之中。这是金融全球化最不利的影响。国际金融的动荡,还将因资本的流动产生巨大波及效应和放大效应。一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不稳定,通常都会通过日益沟通的资金渠道迅速传递给所有关联国家。更为严重的是:国际金融动荡及其迅速产生的波及效应使得任何单个国家,甚至国际金融组织,在市场抗衡中均处于弱势地位。无疑,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总之,金融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尽管它在给全球各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尽管它的发展历程可能存在曲折,但总体来说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是,由于金融体系的成熟程度不同,由于金融调控经验、对金融动荡的熟悉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存在着差别,金融全球化的不利后果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显示得更为充分,影响也可能更大。

专栏10-1  金融全球化效应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以汹涌澎湃之势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而敏感的一个环节。人们常说,金融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对世界各国利弊、喜忧兼有,机遇、风险相伴。

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带动了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可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

然而,金融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还有各种风险和灾难。1992年的西欧金融风暴不仅使英格兰银行损失了大量资产,而且迫使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1994—1995年墨西哥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拉美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迅速扩大到东亚地区,不但对世界股市造成冲击,而且还导致了俄罗斯金融危机。在当今世界,一场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层面、深层次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引起的震撼都难以避免。

金融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程度很不相同。在发达国家,资金的跨国流动也会带来风险,如1992年的西欧金融风暴、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但是,这些金融动荡的不利后果大多局限在某个金融领域。近年来西方金融市场虽充满活力,但纽约股市波动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有日益加大之势。尽管如此,美国经济已创下了战后最长的增长期纪录,其快速增长势头至今未显疲态。从近年情况看,金融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金融领域某一方面的崩溃往往会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金融和经济“陷落”。从泰国发端的亚洲金融危机即为例证。1997年7月2日,泰国央行在汇市抛售泰铢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一日之间贬值约15%。由此开始,货币贬值如风暴般席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各国,使整个地区经济陷于衰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有很大差别。这主要因为,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法规在完备性和精密性上都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任总裁霍斯特·克勒指出,资本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一定都是有利的。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对短期资本流入应实行管制。

金融全球化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空间,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但是,对于金融体系仍相对脆弱、金融法规不够健全、金融监管比较滞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确定合适的资本市场开放速度和进程是十分重要的大事。加强金融领域的建设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紧迫工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既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也是发达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