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

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

时间:2022-04-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全球化_传播学十年:阐释与建构三、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因市场机制的推动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全球贸易量的增长快于全球GDP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40个区域贸易协定,135个自由贸易区,涉及世贸组织97%的成员,其中双边的FTA约占90%左右。

三、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因市场机制的推动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融合的过程。有人认为这个过程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就开始了,有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的全球化水平更高,但事实上全球化是二战以后才发展起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进入高潮。这个时期的经济全球化有四个重要的背景:第一,战后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有了物质技术基础。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50年代是50%,90年代达70%~80%,特别是运输、通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国际交流成本。1976年,从纽约往伦敦打三分钟电话是8美元,1998年为36美分,降低了95. 5%。1980~1996年美日之间的运输费降低了70%。第二,经济自由化改革促进了经济全球化,80年代东西方国家面向市场的改革提供了思想方法,国际经济组织提供了制度保证,贸易自由化再次流行。有人统计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关税平均水平不到一战前的10%。第三,民族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地理范围骤然扩大,使世界经济真正具有全局性,世界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但是由于势力范围的分割,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冷战和意识形态隔绝等等,发展并不顺利。80年代后期东西方同时回归市场才使得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最终完成。美国经济学家弗莱德曼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从1989年推倒柏林墙开始的[19]。第四,跨国公司的兴起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进器。战后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同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经过80年代的变革和发展,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曾宣布“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了”。

从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在经历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停滞之后,从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开始回升。出口贸易量的增长90年代前期达到了7%~9%,到了21世纪初,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有增无减,2004年世界出口贸易额达到90686亿美元。特别应提出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快,1980年至2004年,全球服务贸易规模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2. 1万亿美元,增长了5.8倍。技术贸易发展的势头更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全球贸易量的增长快于全球GDP的增长。据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相当于1980年的3.9倍。1980至2003 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超过6%,始终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第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数量增加速度加快,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达12710亿美元,是1980年的22倍,同期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各国国内投资比重由2.3%提高到22%。虽然2001年以后受恐怖主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跨国直接投资有所萎缩,但2004年已经实现恢复增长,达到6120亿美元。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代国际资本流动已经出现了与以往极为不同的特点。在经历了从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之间的流动两个阶段后,从冷战结束后到目前,又开始了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流动,但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投资领域已不是开发初级产品,而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国际贸易结构也相应地从以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入工业制成品,转为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入工业制成品。

第三,跨国公司在成长和壮大的同时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90年代全球跨国公司的数目增加了一倍,子公司增加了三倍多。新世纪之初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至60%,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跨国公司的崛起是经济全球性的原因,也是它的后果。

第四,国际经济组织的扩大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国际组织是19世纪晚期国际社会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1870年以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只有11个,到一战爆发前达到200多个[20]。一战后出现的国际联盟和二战后的联合国是20世纪最大的国际组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国际组织开始迅猛发展,90年代各种国际组织达到了两万多个,目前又达到了四万多个。在各类国际组织中,国际经济组织发展得最为显著,已经形成国际、地区、多边和双边及民间等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在国际层次,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其中的三大组织。世贸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自2000年成员增至139个,还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加入,其成员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的92%以上,作为“经济联合国”的角色初露端倪。在区域层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区域集团更是令人瞩目地快速发展。欧共体经过反复协商讨论,终于在1995年发展演变为欧洲联盟;1994年美加自由贸易区将墨西哥融入,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而亚太经合组织也于1994年的茂物会议开始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变,努力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在更容易操作的区域经济合作层面,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公布的数字显示,从1948年到1994年全世界先后出现过109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90年代的产物。而至少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集团。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上再次兴起区域贸易集团化的热潮,自由贸易协定(FTA)及优惠贸易安排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40个区域贸易协定,135个自由贸易区,涉及世贸组织97%的成员,其中双边的FTA约占90%左右。FTA的蓬勃兴起,表明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来推进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当今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

第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就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最基本的权力中心——各类国家也纷纷改变政策,开始加入了全球化的进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被拖入了全球化的进程,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被人们接受之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全球化的概念又开始被人们所注意。所谓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金融全球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货币的虚拟化的程度不断增加,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频繁,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都大大增加的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市场集成化的发展,国内金融和国外金融之间的界线正日益模糊。

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英国著名学者、也是全球化的主要鼓吹者吉登斯就声称:“我们有更充分更客观的理由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而且,这些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变迁并不局限于世界的某个地区,而是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就是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21]对于如何认识全球化,另一个英国学者鲍曼说出了更深刻的一段话:“‘全球化’挂在每一个人的嘴边,这个风靡一时的字眼如今已迅速成为一个陈词滥调,一句神奇的口头禅,一把意在打开通向现在与未来的一切奥秘的万能钥匙。对某些人而言,‘全球化’是幸福的源泉;对另一些人来说,‘全球化’是悲惨的祸根。然而对每一个人来说,‘全球化’都是世界不可逃脱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过程。”[22]

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认为以下四点认识是可以明确的。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第二,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众说纷纭但并非一成不变;第三,尽管充满了曲折,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过程;第四,经济全球化不能也不可能取代国家的作用,不能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与之相对应的世界政治和文化系统。

显而易见,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必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概括说来,全球化的益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它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可能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其次,它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客观经济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这自然是以各国市场经济体制部分趋同为基础的。再次,它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导致世界性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升级。最后,它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可能提供有利的条件。

但是经济全球化并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从实际的运行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他们的获益也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这就使得南北国家的发展不平衡差距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有关统计资料显示,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和最穷的人的人均收入差是30比1,而今已上升到74比1;20年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最不发展国家仅20余个,而今却增加到48个。联合国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承认:“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第二是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性。由于虚拟经济的增长和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在联系加强的同时也越来越不稳定。第三是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错综交织,使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和各种危机。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战、货币战接连不断,并波及到整个世界。这些也可以称为是全球化的代价。

在研究全球化的危险中,当代学者对金融全球化负面影响的认识应该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学者们认为,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主权。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主权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其次,国际资本力量的强大和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改变了政府发挥作用的环境,增加了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数,使得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直接掠夺一国的财富成为可能。最后,是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霸权的出现。一些西方左派经济学家认为,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现象[23]。从对国内经济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利弊互存和曲折复杂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大相径庭。即使对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英国经济学家阿兰·鲁格曼就曾根据地区主义的兴起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两个理由,提出了所谓全球化的“神话”正在“终结”[24]。在世纪之交,出现了一方面全球化舆论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反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两种潮流。

可以说,无论是利是弊,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即使是反全球化运动,事实上反对的也不是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所带来的失衡与无序,带来的新的不公及国家和人类社会中更大的鸿沟。不过,面对经济全球化遇到的种种问题,面对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运动,人类已经开始了应有的反思。2002年以后,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危机治理的呼声已渐入人心。人类应该将危机治理的概念转化为行动,建立起和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和谐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责无旁贷地履行起促进经济全球化自我完善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