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金融环境

国家金融环境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金融体系正在受到强烈的挑战,但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仍将只是处于“呼唤”的状态。就国际金融格局而言,还应注意机构投资者地位的急剧上升,国际游资实力急剧膨胀,国际金融业的并购趋势明显,离岸金融市场不断衰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断崛起。

一、国家金融环境

从全球经济来看,进入2002年以后,全球经济出现了总体性衰退结束的迹象,然而近期复苏之路仍不平坦,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走势既受全球性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同时也受各自内在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及战争等不确定的国际政治因素所制约。这一特点在2002年第4季度和2003年初表现得愈发明显,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朝鲜要退出禁止核试验条约,日本对钓鱼岛的不恰当使用权租借行为,也为亚洲的和平增加了新的变数。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信心恢复有待时日,2002年11月6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美联储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进一步下调50个基点至1.25%,再度刷新40年来新低。但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不够。布什2003年1月14日表示,尽管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但仍需要帮助以充分挖掘潜力,他为此公布了总额为6740亿美元,几乎全部由减税组成的经济刺激方案;他希望原定于2004年和2006年开始实施的所得税减免政策即刻颁布,并回溯至2003年1月1日生效;为了鼓励投资者和股市,他又提议取消个人股息税。最近一段时期美国股市上涨,消费者信心回升,这些都为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提供了推动力。着眼于未来10年,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黄金增长状态将很难再现,美国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欧元区经济增长十分缓慢。欧盟统计局2002年12月4日的报告表明,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2002年第3季度仅比第2季度增长0.3%,与第2季度的增幅持平。消费和投资不振依然是阻碍欧元区12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痼疾。第3季度欧元区投资延续了前6个季度下滑的势头,但下滑的速度减慢到0.2%。消费支出虽继续有所增加,但增幅只有令人失望的0.5%。相比之下,欧元区的对外贸易仍十分活跃,出口和进口都分别增长了2.2%。2002年11月,欧元区整体景气指数跌至98.6,为2001年来的最低点,消费者信心指数则跌至-14,为5年来的最低值。9月失业率连续4个月在8.3%左右摆动。欧元区中最大的经济实体德国2002年经济增长率最低,有人认为德国经济正在成为10年前的日本。整体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势头正在减弱,未来10年将处于比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还要低的增长状态,但是欧元区的成员将进一步增多。

日本处于通货紧缩缓解之中。日本的通货紧缩已经进入第4年,截至2002年10月份,日本的失业人数连续19个月上升,创历史新高。日本公布的“2002年度经济白皮书”指出,日本经济复苏力度依然脆弱。日本政府开始用央行进入股市等特殊手段着手解决金融体系问题,用日元贬值促进经济的振兴。日本正在力图新的振兴,其通货紧缩出现了缓解的迹象,但政策能否使日本经济走出通货紧缩仍不确定。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下“一枝独秀”,保持了强劲增长的态势。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减速,甚至一度陷入衰退,但中国经济却保持以7.5%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世界银行在2002年12月11日发布的《2003年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加强投入创造机遇》报告中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也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为东亚其他国家提供巨大的出口市场,从而带动东亚整体经济约6.1%的增长。世界银行预测2003年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可达6.1%,南亚地区约为5.4%,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率都将低于4%,拉丁美洲仅能达到1.8%,世界平均增长率将为2.5%。我们预测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可望达到年均增长7%~8%左右。

全球金融市场2003年相对于2002年渐趋回稳,金融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迅速,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美元正在遭遇欧元的强烈挑战。美国股市从2002年下半年自低位反弹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升幅,正处于调整时期。黄金价格创出了近年的新高。地区性的恐怖势力抬头,尤其是最近在东南亚和肯尼亚的一系列爆炸事件使股市明显受到影响。朝鲜退出核试验在形成潜在的冲击。南美由于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其金融和经济仍处于“困境”,这也为整个新兴金融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金融动荡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毁掉”一个国家。国际金融体系正在受到强烈的挑战,但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仍将只是处于“呼唤”的状态。

就国际金融格局而言,还应注意机构投资者地位的急剧上升,国际游资实力急剧膨胀,国际金融业并购趋势明显,离岸金融市场不断衰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断崛起。离岸金融市场是以全球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主要工业化国家)实施严格金融管制为前提的,而当各个国家纷纷放弃国内金融管制后,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运行法则和经营条件没有大的差别时,离岸金融市场的存在性就受到挑战;此外,金融衍生产品使得整个金融交易的结构发生了不利于传统存贷业务的转变,银行间市场的业务量减少,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业务银行间市场交易业务大量转向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全球合作的金融监管增强。

对于现在全球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可作如下概括:银行业并购增强趋势有所减缓;美国银行业度过了短期的调整;日本银行业复苏;欧洲银行业加速变革;亚洲银行业转好。

国际银行业并购加强的主要原因是:(1)美国1999年11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生效后,开创了银行混业经营的新纪元,促使美国大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加速发展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为客户提供较全面的服务,以增加收入来源,或是通过并购进行业务发展战略的调整,致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2)随着金融自由化,大型企业直接在资本市场集资增加,全球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而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新经济带动企业并购活跃,使投资银行业务收益可观,因此促使欧洲的银行通过并购加速进军美国资本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全球融资服务,以及通过并购加强在统一大市场的竞争;(3)日本大银行通过并购,以提高经营效益,增强资本实力,以图重返国际舞台;(4)新技术进步促进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银行面临既要提高股东资金回报,又要以灵活的发展策略满足市场需求的压力,需要通过并购降低新技术投资的成本,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国际银行业并购加强的主要表现是:2000年初万国宝通购入英国宝源的投资银行业务后,9月又并购了美国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最大上市金融公司联合第一资本,继续加速业务的国际化、多元化发展。大通自1999年11月以来,相继收购了美国创业投资公司、汉鼎公司、Beacon投资银行和英国怡富集团及澳洲的Ord Minnett投资银行,2000年9月中又收购商业/投资银行JP摩根,使其业务重心转向投资银行业务。汇丰在1999年并购美国利宝银行后,2000年4月又并购法国商业信贷银行,以便加强在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竞争;瑞士联合并购美国惠普证券,瑞士信贷并购美国帝杰证券,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并购美国普瑞林投资银行,以便在全球最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东京三菱并购三菱信托,以致力于增加业务收入来源。但是必须指出的是,2000年后的两年国际银行的并购有减缓的趋势。

美国银行业已经度过了短期的调整。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强劲,银行业受惠不浅,整体盈利能力是历来最高,呆坏账水平也处于罕见的历史低水平。此外,银行收入来源也日趋多元化,约40%的盈利来自非利息收入。美国在90年代中允许银行跨州经营,1999年11月彻底废除分业经营限制之后,促进收购合并风起云涌,使银行的规模经济效益及财力大大提高。2000年,美国有199家银行进入世界1000大银行,比1999年和1998年分别为182家和154家大幅增加,其入围银行的税前盈利占全球1000大银行税前盈利总额的1/3。然而,随着科技股泡沫崩溃开始,美国监管机构却多次发出存在隐忧的警告,甚至联储局长格林斯潘也多次表示担心银行业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银行撇账增加。银行撇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美国企业近几年发行债券成风,债务与股本比率不断攀升。例如1999年非金融企业发行了约5350亿美元债券,主要用来收购其他公司及回购本公司股份,导致债权人担心企业债务过多难以还清。穆迪投资预测,列为投机级别的公司债券2000年拖欠率将升至8%以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承认,债券拖欠率是银行体系问题的领先指标,若拖欠率不断上升危害到债券市场,银行体系最终也难独善其身。

(2)资本市场活跃导致较具实力的企业直接在资本市场集资,剩下财力稍逊的企业才靠银行贷款,因此导致银行贷款素质下降,在经济旺盛时呆坏账也有所上升(虽然是从低水平回升)。此外,美国银行业越来越多的收入来自收费业务,例如资产管理,然而有关业务盈利并不稳定。有研究指出,若美国股市总资产下跌1/3,银行盈利会因此缩减10%。贷款证券化也是所谓低风险的收费业务,但实际亦存疑问。当银行根据不同风险把贷款证券化,仍会持有最高风险的一小部分贷款,因此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否隐藏了这些高风险贷款,仍然极具争议。到2001年后,9·11事件、安然问题、世通问题的出现,使得美国银行一度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但是到2003年底,美国股市和银行业短期的调整已经结束,开始呈现出新的增长趋势。

日本银行业复苏。如果看2000年左右的日本银行业,那么不难发现它还是呆坏账十分庞大的状态。据日本央行统计,在1999~2000财政年度,银行注销了6万亿日元坏账,同时仍有5.6万亿日元贷款变成坏账;至2000年3月底,城市银行和信托银行合计仍有18.6万亿日元坏账,相当于城市银行贷款总额的5%或信托银行贷款总额的15%。根据日本金融厅的统计数字,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从1993年3月底的近13万亿日元,已经剧增到了2001年3月底的近33万亿日元,而根据日本全国银行协会的统计,2001财政年度日本133家银行的不良债权又上升到了40.9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当年GDP的1/8,如此巨大的银行不良资产,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一个巨大包袱。同时可以看到日本银行业加速结构重组和创新的态势,日本多家大银行已宣布合并,这使日本大银行数目从先前的21家减少到8家。还可以看到日本政府对银行业变革的积极推动,日本政府将其接管的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及日本债信银行分别出售予美国私人股票集团Ripplewood及以软库为首的银团,批准富士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建立日本银行业首家控股公司——瑞穗控股公司,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41万亿日元(1.3万亿美元),发出日本首家网上银行临时牌照,允许由樱花银行持股50%的日本网络银行成立。

2002年10月30日,日本金融、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竹中平藏公布金融改革方案,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项“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这项一揽子对策包括加速不良债权处理、产业再生、税制改革、雇佣和中小企业对策等几方面,但重点仍然瞄准了处理不良债权的银行业改革。为加快处理不良债权,日本政府在这一新政策中规定,如果发生金融危机,将要求中央银行提供特别融资,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如果金融形势需要,将根据现行存款保险法迅速投入国库资金,同时将对注入国库资金的金融机构负责人依法追究其经营责任。这项对策还要求严格审查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资本充足率,加强外部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制定坏账准备金免税冲销坏账制度和恢复冲销坏账退税等制度。另外,该对策还包括在由政府持有的优先股到期或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将此类股转换成普通股,使民营银行实际成为国有银行等内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此发表声明,政府将于2005年3月前采取所有可行措施以解决坏账问题,同时日本金融厅宣布,坏账额高达4200亿美元的瑞穗控股等大银行,必须更严格地审查借款者,并将接受检查,金融厅勒令这些银行必须在2005年之前将坏账从目前的水平降低一半。日本央行总裁速水优表示动用两万亿日元资金,用于购买日本各商业银行手中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以帮助该国脆弱的金融系统脱离困境。

随着2000年日本股市回升等良性因素的作用,日本银行业的利润有了十分显著的增长。日本瑞穗金融控股集团公布,截至2003年9月30日的上半财政年,公司净利润从390亿日元大幅上升到2554亿日元(合23.4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东京市政府的一笔581亿日元的退税,并预计该行全年利润将增长到3600亿日元,而去年该行净亏损2.38万亿日元,创下日本公司历史纪录。同时宣布公司坏账从3月份的4.79万亿日元下降到9月底的4.34万亿日元。日本第二大银行三井住友上半年财政年利润增长了一倍多,从550亿日元增加到1435亿日元,其中获得了403亿日元的政府退税。预计全年可望扭亏为盈,并将利润预期从原先的2000亿日元调高到了2300亿日元。该行坏账已从2003年3月份的5.26万亿日元减少到了9月底的3.87万亿日元。东京三菱银行是被认为财务最健康的日本大型银行之一,它在上半年财政年的利润大幅增长到3019亿日元,2002年同期该行净亏损1881亿日元。全年利润预期从3800亿日元上调到4250亿日元,现在它的坏账不到2002年3月时4.27万亿日元的一半。日本第四大银行日联集团表示坏账从3月的4.16万亿日元下降到了3.71万亿日元,它预计全年实现利润2100亿日元,也比5月时1500亿日元的预期提高。

欧洲银行业加速变革。欧元面世促使欧洲银行业加速变革,主要表现为银行加速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注重提高资本回报及加速整合。银行加速发展国际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欧元面世降低了汇率风险,企业可向更多的投资者发行债券,增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深度。此外,随着欧洲各行业加速整合,并购规模增大,也迫使企业寻求大额及多元化的融资来源,因此欧元面世促进欧洲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欧洲企业增加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减少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5年前,债券市场融资占欧洲企业长期债务的比重为20%~25%,目前上述比重已上升至33%(美国为70%)左右。欧元面世打破跨境业务的货币壁垒,客户容易比较欧元区的价格,并对可提供较高回报的新金融产品更感兴趣,这将加剧银行间的竞争,促进银行业通过跨境并购降低成本,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北欧及荷比卢三国因国家较小,大银行在国内市场发展空间有限,因此银行跨国并购较为活跃。汇丰收购CCF则开创两个较大国家银行并购的先河。其他银行则采取联合的方式,如西班牙的BSCH与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相互持股,德国商业银行与意大利San Paolo- IM I相互持股。这种相互持股有助于交叉销售产品,合并后的职能以降低成本,促进某些业务如信用卡和互惠基金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促进并购第三方或防止被第三方敌意收购,最终可能导致相互持股双方的合并。此外,一些银行通过网上银行渗透其他国家的银行业务,例如莱斯TSB在西班牙成立网上银行,销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并计划扩展至其他欧洲国家。西班牙的第二大银行通过并购英国的纯网上银行First- e进入英国。发展或收购网上银行的成本虽高,但低于并购实体银行,从而成为银行业跨境拓展的新方式。

亚洲银行业转好。亚洲金融危机已成为历史,亚洲银行业出现转好的态势。香港地区相对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拥有较稳健的银行体系。香港经济强劲复苏导致银行业呆坏账比率下降至2000年6月底的6.45%,呆坏账拨备也大幅下降,2000年上半年本地银行的税前盈利比1999年同期增长50%。新加坡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和开放金融市场的措施,以加强其作为地区性金融中心的地位。韩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已投入100万亿韩元(893亿美元)重整银行资本,收购银行坏账和挽救银行,尽量令银行倒闭的数目减至最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0年8月底指出,韩国已渡过金融危机的难关,最近两年随着韩国经济的转好,韩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泰国的经济复苏和外资流入使银行业从中受惠,但呆坏账比率高限制了银行业的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但随着泰国银行业努力增加资本,改善资产素质,加速并购及促进经营管理的改革,泰国银行业已经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