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个评价报告的推出,引起了国内各界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如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等,这些都会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是重大影响。

五、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在国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博士较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他指出,应注意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1]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我国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进行分析。周小川曾指出,中国各地区的金融生态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第一,各个地区对银行业务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不同;第二,各个地区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对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不同;第三,各个地区的商业文化有所不同;第四,权力部门在各地区参与经营活动的程度不同;第五,商业银行过去实行的贷款规模管理不利于资金流动。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评价》报告,将中国的地区间发展的非均衡状态以及由此造成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归因于多方面因素。其中,经济地理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异、中央政府所主导的非均衡区域发展策略,以及现行分权体制下各级政府行为的差异等,是最主要的四项因素。该报告选择城市作为基本的分析对象,并确定了9项用以评价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它们分别是:(1)经济基础;(2)企业诚信;(3)地方金融发展;(4)法治环境;(5)诚信文化;(6)社会中介发展;(7)社会保障程度;(8)地方政府公共服务;(9)金融部门独立性。

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这种“新兴”加“转轨”的基本特征,加之经济的多层次和二元结构的显著特征,形成了表现在地区层次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金融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金融机构的生存状况和经营业绩。

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个评价报告的推出,引起了国内各界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各级地方政府已充分认识到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如转换地方政府职能,完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完善社会征信系统,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等。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如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等,这些都会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是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