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嵌入性视角下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模式研究

网络嵌入性视角下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模式研究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网络嵌入性视角下对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问题进行研究,是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在网络嵌入情境下,“位势”可以视为一种“平衡”的状态,“跃迁”则是打破这种“平衡”的方式。企业要成功实现位势跃迁,必须有积极主动的跃迁意愿。对于高技术企业实现位势跃迁而言,时机窗口实质上描述了技术和市场嵌入层面之间的相对变化,两者之间产生了某种

陈学光 朱梦璐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本文以网络嵌入性为视角,采用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两家浙商企业作为样本案例,对其位势跃迁过程进行剖析和研究,提出了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概念,并根据位势跃迁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提出了网络嵌入性视角下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两种模式,即适应型位势跃迁模式和开拓型位势跃迁模式。以上丰富了企业位势理论,同时也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嵌入性 位势跃迁 模式

一、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本土高技术企业无可避免地嵌入于全球产业网络体系:一方面,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高技术企业又受制于与国际先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如何在网络中占据有利位置,并不断改善自身的竞争位次,从而获得更先进的技术、更广阔的市场,以及更高的声望,成了高技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观之曾经,阿里巴巴与腾讯打车软件上的竞争,不惜以“烧钱”争夺市场;而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关于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一番征战之后,微信依然坐拥数亿用户,来往却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残酷现实也说明了高技术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近年来,管理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两个原本是物理学概念的名词——“位势”与“跃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源于“物理学”和“生态学”两种视角,因此众多管理学方面对其的研究受到这些成熟学科的影响,且有着诸多局限,也未能形成统一的概念,对企业位势跃迁是否存在一些模式也缺乏系统的揭示。在网络嵌入性视角下对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问题进行研究,是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在丰富企业位势理论的同时,选取了两家浙商企业,探讨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特征与规律,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总结位势跃迁模式,为今后更多关于位势跃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文献回顾

(一)网络嵌入性

嵌入性是在描述个体或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这一概念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并对后来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嵌入性理论的创始人是Polanyi,他在《大转型》(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一书中提出了嵌入性的概念,即“人类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与此同时,他强调了包括非经济制度如文化、习俗,是非常重要的。[1]这一概念的内涵也是经过了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冲突,逐渐趋向成熟的。该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如1所示:

表1 嵌入性理论的发展

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英国学者伊丽莎白·伯特的著作《家庭与社会网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了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的基石。[2]最初,社会网络是“特定的个人之见的一系列独特的联系”(Michetl,1969),经过发展,这一概念早已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其研究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网络中的行动者——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组织——之间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些关系会对网络中的行动者产生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从实际出发,企业自身所在环境,本就是以网络的形式存在的,显然地,以单个企业角度看待问题并不十分恰当。

(二)企业位势跃迁

与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生态学和企业网络能力等研究不同,企业位势跃迁研究是以管理学中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为基础,受到其他成熟学科的影响,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角度,进而探讨高技术企业的位势,以及其位势跃迁的问题。

总的来说,企业位势观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来源:一是由物理学视角衍生而来的企业位势观,另一个是由生态学视角衍生而来的企业位势观。在物理学中,“势”是用来描述物质的能量与所处的状态的一个术语,是物体处于某一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一定的势能(Potential)。物理学的观点为,物体所处的位置或者状态发生改变,总是由势差引起的。受到物理学的影响或者启发,一些学者构造了知识位势模型[3],还有企业间位势差异与竞争优势的关系[4],企业位势数学模型[5]等。此外,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位势研究,也受到生态学较大的影响。在生态学中,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最早出现在鸟类研究中,用于界定物种分布关系和环境安排的“空间生态位”,物种所处位置和角色的“功能生态位”(Elton,1927),空间与功能兼备的“多维生态位”,生态位、生境(Habitat)、生态环境(Ecotope)构成的三维空间概念体系。受到这些研究的启发,一些学者将生态位与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结合起来构建了现实生态位[6],分析企业与环境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7],从微观、中观、宏观角度建立生态因子及互动的“企业生态位匹配”模型[8],企业生态位的高低与配置资源综合能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9]等。

(三)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模式

“位势”所描述的实质是基于“位”的“势”,换言之,是“Position-based potentials”,“位”指的是相对宏观的层次——也就是“网络嵌入”这一重要的前值框架——之下的一个构成元素,简而言之,是“位置”;“势”则是在竞合性下,关于“位”的“潜力”,诸如技术、业务等方面的表现。在网络嵌入情境下,“位势”可以视为一种“平衡”的状态,“跃迁”则是打破这种“平衡”的方式。企业要成功实现位势跃迁,必须有积极主动的跃迁意愿。否则,就表现出了不跃迁,但是,本文主要探讨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模式,因此暂时不考虑选择不跃迁的情况。

从理论上讲,与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有关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影响其模式的形成,但是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及不是所有因素都会对位势跃迁模式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网络嵌入性为视角,从时机窗口、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3个方面来分析位势跃迁的特征,从而进行模式的划分。下面将阐述选择这3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诸多学者基于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创新和混沌理论等不同视角,对技术跨越的时机窗口进行了研究(Perez,1988;吴晓波,徐庆瑞[10];吴晓波,李正卫[11];蔡琼华,司春林[12])。类似的,在高技术企业实现位势跃迁的过程中,也存在时机窗口,识别并把握潜在的时机窗口是企业成功实现跃迁的关键(Story et al.[13];Castellacci[14])。对于高技术企业实现位势跃迁而言,时机窗口实质上描述了技术和市场嵌入层面之间的相对变化,两者之间产生了某种不平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切入点”,进行有别于常规线性的成长路径的“跳跃式”发展,完成跃迁后,企业逐渐形成新的平衡。时机窗口不会长期存在,一旦错过这个不平衡的阶段,或者被其他竞争者捷足先登,时机窗口就会关闭,一旦时机窗口关闭,机遇就一去不复返。网络嵌入为高技术企业提供机会窗口,在焦点企业与其他网络参与者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识别机会窗口,同时网络嵌入也为时机窗口的把握提供了支撑。[15]

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企业实现位势跃迁过程中的关键变量,而企业间网络的形成带来了大量的外部知识源,网络嵌入是企业获取和整合知识的有效机制,[16]关键的信息、前沿技术创新的获取都受到网络嵌入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单打独斗的情形日益减少,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如与重要客户、供应商,以及嵌入网络中的其他研究机构合作。嵌入网络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是源于企业间合作具有促进知识共享和相互学习的潜力,这种潜力强烈地依赖于嵌入网络,因此网络特征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关于网络嵌入性特征的分析存在不同的观点,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因为环境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而企业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并且努力缩小自己与市场的距离,蔡西阳在构建企业位势时强调了市场导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5]市场导向作为企业的基本功能之一,[17]不仅仅是单纯地回应客户的当前需求,还关注激活客户的未来需求,分为响应性市场导向和前瞻性市场导向(Narver,2004)。嵌入网络的规模和异质程度影响着焦点企业可获得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关系的强弱和持久度则影响了市场变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传递效率。

除此之外,环境因素增加了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动态性表现在技术变化、市场变化,以及竞争强度的变化上,这些环境动态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时机窗口把握、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产生影响,因此在划分企业位势跃迁模式的时候需要将其列入考虑。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嵌入性视角下企业位势跃迁模式

开拓型位势跃迁模式在时机窗口上表现出造势而上的特征,能够实现跃迁的机遇鲜有出现或者并不明显,一些企业并不甘愿坐以待毙,因此选择主动创造机会造势而上。选择这种跃迁模式的企业往往着眼于创造和探索新的技术,其技术创新风格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和试错风格,即探索式技术创新,以及对新的市场、新的需求的持续尝试和发现,更加关注客户的隐性需求和未来需求,一旦成功则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建立客户的品牌认知,并且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适应型位势跃迁模式的企业善于识别技术和市场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时机窗口,顺势而为。识别并把握时机窗口是企业实现跃迁的关键,[13][16]如小米科技的创始人所说:“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种类型的企业往往以企业现有技术知识为基础进行提高和改进,具有挖掘、复制、改进和实践的特点。这种在原有领域进行的深度挖掘和扩展能够满足市场的显性需求,容易得到客户的认可,但强调对现有市场需求更敏感、更准确地响应。

综上所述,两种位势跃迁模式的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两种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模式的比较

三、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了两家浙商企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其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样本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一家覆盖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物流网络和泛娱乐等多个领域的企业,经过16年的发展,实现了2次位势跃迁(表4)。

表4 阿里巴巴位势跃迁模式

阿里巴巴创立之初,正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初期,人们对其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看到这一商机的创业者也开始进入互联网领域,比如搜狐、网易、盛大和腾讯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阿里巴巴在这一片新兴领域选择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入口”——电子商务。20世纪90年代有哪个中国人畅想通过互联网购物?“异想天开”的阿里巴巴以中国交易市场(即现在的1688)开启了中国的电子商务,创立一年多时间注册用户便突破100万人。之后的“非典”加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推出C2C业务——淘宝网,以及在线支付系统——支付宝,并且以免费模式击退劲敌eBay,称霸国内电子商务市场。

阿里巴巴不断完善其电子商务平台,支付宝也不再是单纯的在线支付系统,而逐渐发展成为支付解决方案一站式入口,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支付需求。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成熟,阿里巴巴陆续在本地化生活服务、智能终端、中小企业融资和物流等领域布局,并且敏锐地抓住了大数据时代的关键部分——云计算。目前,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在北京、杭州、青岛、深圳、香港以及美国硅谷和新加坡等多地设立,同时是阿里巴巴战略最高优先级,增长速度超过了云市场的领导者亚马逊AWS。在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生态闭环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阿里巴巴充分利用其在金融、技术、广告等领域的资源及经验,以十多年用户行为和交易数据资源为原动力,通过阿里云平台将其分享给合作伙伴,共同完成DT生态体系建设。

(二)三花制冷

三花制冷是位于浙江新昌的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制冷空调元器件生产企业,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3个比较明确的发展阶段,实现了2次位势跃迁(表5)。

在空调整机国产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却没有能够为国产空调厂商提供关键配件的企业,四通换向阀领域的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需求。技术上,四通换向阀原理性专利过期,而三花制冷与国内高校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新昌制冷配件总厂星火联合体”,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曾成功开发二位三通电磁阀。三花制冷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时机窗口,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产学研合作、组建专家团队,成功研发并推出了四通换向阀,从粗放型简单商品生产转为精细型复杂商品生产,改变了国内空调厂商关键配件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成为国内空调制冷元器件的骨干企业,完成了第一次位势跃迁。

2007年,兰柯的母公司英维斯集团从全球战略定位考虑,决定出售兰柯的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与此同时,三花制冷积累了一些研发能力,也成为国内外不少知名企业的供应商。最终,三花制冷收购兰柯四通换向阀的全球业务,收获兰柯的市场网络、技术人才以及品牌价值,大大缩短了三花制冷原本技术提升和全面市场渗透的计划时间。借此契机,三花制冷不仅有效整合了国际资源,而且成功推行了自身的战略转型。

表5 三花制冷位势跃迁模式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网络嵌入性为视角,分析了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过程,归纳并总结了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特征和规律,建立了网络嵌入性视角下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模式的模型。通过对三花制冷和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定义了企业位势及位势跃迁的概念,并分析了适应型位势跃迁模式和开拓型位势跃迁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具体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本文在梳理了由物理学和生态学衍生而来的企业位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嵌入性的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和关系持久度4个维度,提出了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概念。位势的内涵就是在描述基于“位”的“势”,也就是“Position-based potential”,“位”是网络嵌入性前值框架下的一个构成元素,“势”是在竞合性下关于“位”的“潜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位势是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跃迁”则是在积极的意愿和把握时机窗口的情况下,打破这种“平衡状态”的动态变迁,从而产生新的“平衡状态”。古人有云:“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第二,本文在网络嵌入性的视角下,总结了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模式。为了探究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网络嵌入性为主要视角,以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和关系持久度为主要维度,分析了企业的跃迁意愿和对时机窗口的把握,以及对高技术企业技术位势和市场位势产生的影响,从而识别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特征及规律,归纳得出两种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的模式,即开拓型位势跃迁模式和适应型位势跃迁模式。

开拓型位势跃迁模式往往表现出以前瞻性市场导向和探索式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特征,往往是以不断满足新出现的市场需求为目标,搜寻新的市场,开拓新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创造、冒险、变异和实验的特点,在技术和市场的广度上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对于环境的快速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但同时也有陷入“探索—失败—无回报”的“创新陷阱”的风险。倾向于适应型位势跃迁模式的企业则表现出以响应性市场导向和应用式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特征,其主要目标是更好地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主要是对已有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或扩展,具有挖掘、复制、改进和实践的特点,可以在原有的技术和市场上进行不断强化,但当遇到剧烈动荡的环境变化时,企业可能因为能力套牢和核心刚性等原因处于劣势地位。

参考文献

[1]POLANYI K.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M].Boston,MA:Beacon Press,1944.

[2]李久鑫,郑绍濂.管理的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6):2-6.

[3]党兴华,李莉.技术创新合作中基于知识位势的知识创造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143-148.

[4]唐卫东,陈海龙.位势差异与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5):105-108.

[5]蔡西阳.企业位势理论及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6]HANNAN M,FREEMAN J.Organizational ecology[M].N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BAUM J,SINGH V.Organizational niche and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10):346-380.

[8]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成长影响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9]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7):43-51.

[10]吴晓波,许庆瑞.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企业竞争战略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1995,10(3):37-47.

[11]吴晓波,李正卫.技术演进行为中的混沌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2,20(5):458-462.

[12]蔡琼华,司春林,赵明剑,等.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2):15-19.

[13]STORY V,SMITH G,SAKER J.Develop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of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a contingency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5(1):21-47.

[14]CASTELLACCI F.Innovation,diffusion and catching up in the fifth long wave[J].Futures,2006,38(7):841-863.

[15]邬爱其.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领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0-17.

[16]GRANT R 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2):109-122.

[17]DRUCKER P F.The essential drucker:selections from the management works of Peter F.Drucker[M].NY:Collins business,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