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宣翻译,其中心词是翻译,当然会遵循翻译的一般规律,其修饰词外宣,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意味着其区别性特征没有得到恰当的识别。所以,传播学与外宣翻译研究的结合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而其传播本质也尚未引起译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热忱。这是纽科姆“△”模式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外宣翻译,其中心词是翻译,当然会遵循翻译的一般规律,其修饰词外宣,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意味着其区别性特征没有得到恰当的识别。外宣,作为宣传活动,显然具有传播学的特性。所以,传播学与外宣翻译研究的结合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而其传播本质也尚未引起译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热忱。

正如纽科姆“△”模式提示:“由于力量的平衡,每个系统都有所区别:传播体系内的每个部分为A对X,或B对X的态度发生的变化都会危及A和B的关系,而双方都会作平衡的努力”(姚亮生, 2003:)。在一般翻译过程中,作者对于译者,尤其是译者对于作者的“意向联系”至关重要。作者能否通过原文让译者产生足够的“翻译冲动”是翻译活动的必要前提。作者跟译者之间的“灵犀相读而通”的程度则决定了译者对作者和原文的理解度,最终决定译文的质量。因此,译者跟作者之间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和有效沟通”,以此增强“相互对话”的力量。一般情况下,译者跟作者直接沟通的可能性很小,毕竟两者可能不处于同一时代。即便是处于同一时代,也会存在许多不便导致“直接对话”的可能性。

但外宣翻译过程中,这一点切实可行,而且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外宣材料一般是先中文写作,再由外宣翻译人员翻译成英文。然而,中文外宣材料的写作者不一定深谙外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而外宣翻译人员也不一定熟悉我国具体的外宣政策和主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偏离”。总的来说,作者跟译者毕竟同属于汉语文化界面,两者之间文化距离更近,两者之间对话可以更直接,可达到的意向联系更强。由此,外宣材料的中文写作者跟译者之间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最为有效的直接对话和沟通。

与此同时,外宣翻译以受众为目标,目的性更明确。但是,译者跟读者却处于“汉语—英语”两个不同的文化界面。跟一般翻译不同,外宣翻译的目的语是不同于译者母语的英文,面对这样一个天然掣肘,译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远”。为了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意向联系”,译者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尽可能地与目的语“它”世界以及读者“你”世界保持“亲密接触”,以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和“意向”。

因此,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外宣翻译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加强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有效沟通”,同时要尽可能地贴近读者,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加强两者的“意向联系”,进而增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力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信释疑、凝心聚力。这是纽科姆“△”模式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在下面的小节中,我们将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对外宣翻译的七大要素进行系统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