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票期权突出了人力资本的贡献与回报

股票期权突出了人力资本的贡献与回报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对物质资源与劳动力的耗费的结果。舒尔茨、明塞尔、贝克尔等人将这一无法解释的部分归功于人力资本。这些投资过程便是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古典的资本理论起源于重农学派。亚当·斯密在继承魁奈的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体系。在他看来,资本是一种要求获取利润的权利。

第一节 股票期权突出了人力资本的贡献与回报

一、人力资本(2)理论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理论,它是在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基于“资本同质性”假设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奥多·W.舒尔茨、雅各布·明塞尔和加里·S.贝克尔。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对物质资源与劳动力的耗费的结果。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在解释美国经济成长时发现,在考虑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后,仍有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无法解释。舒尔茨、明塞尔、贝克尔等人将这一无法解释的部分归功于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的形成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教育、训练、保健、人口迁移及干中学等方面的投资而形成的,是“以较大的技术、知识等形式体现于一个人身上而不是体现于一台机器身上的资本”(3)。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它需要消耗稀缺资源,也就是说需要消耗资本投资;人力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并非一切人力资本都是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4)继舒尔茨之后,研究人力资本理论最有影响的是贝克尔,贝克尔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的微观分析,分析了教育成本和收益问题、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他们自己身上的花费,不仅是为了当前的享受,而且也是为了将来取得金钱的和非金钱的报酬。他们可能购买医疗保健、可能自愿要求增加教育、可能花时间寻找可能取得最高收入的工作而不是接受最先找到的工作、可能购买有关工作机会的信息、可能为了得到较好的工作机会而移居,还可能选择工资不高但学习机会很多,从而最终能得到高薪的工作。所有这些现象——医疗保健、教育、工作寻找、信息猎取、移居和在职培训——不管是个人自己的行为,还是社会为其成员所做的努力,都可以看做是投资而不是消费。这些投资过程便是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的资本特性

古希腊时代,资本(Capital)一词最初源于Caput,被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应,是“生息金额”的同意词,有增值之意(5)。亚里士多德将取得财货分为“满足使用价值或进行交换”和“为追求交换价值的积累而进行交换”两种途径,后者称为“货殖”,将“无限地保存和增加货币看做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6)

中世纪晚期,重商主义出现,虽然他们仍将货币看做是财富的惟一源泉,但在一定程度上将货币形态的资本与由货币购买而最终为了卖出商品的资本区别开来,人们对资本的理解已经由货币本身的增值扩展到由货币所购买的东西所具有的增值能力上。此后,大卫·休谟又将单纯的货币投资与存量的生产使用——资本区分开来,前者带来利息,后者带来利润。

重农学派将资本的重心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其代表人物是魁奈,他认识到要进行农业生产,必须首先投入各种物质资料,资本被称为“预付”,他的“经济表”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做了分析,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做了系统的分析。可以说古典的资本理论起源于重农学派。

亚当·斯密在继承魁奈的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资本是为了生产而积蓄起来的财富,即积累起来以供生产工人使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他看来,资本是一种要求获取利润的权利。“在资本和土地出现之前,产品的价值由劳动量决定,全部收入表现为工资”;而“在资本出现后,资本所有者将不可避免地参与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就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亚当·斯密,1744年)。他不仅从技术上,而且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上考察资本,把利润视为因资本出现而发生的“对于总产品的一种扣除”,或“剩余”(亚当·斯密,1744年)。这也是西方经济史上剩余价值的起源。大卫·李嘉图则从国民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积累,考察在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的动态及其对资本积累的影响。他认为:“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会导致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由于土地收益递减,在农业中连续地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本带来的产品增量将降低,从而农产品价格上升,地租量增加,此时,为保证实际工资不变,要求货币工资提高,从而利润减少,利润率降低。”(大卫·李嘉图,1845年)他的贡献在于得出了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新古典的资本理论对资本的分析,基本上放弃了其社会属性,集中在技术经济关系的考察,同时将资本理论的重心转移到生产领域之外,侧重于静态考察。主要代表有庞巴维克、杰文斯、克拉克和瓦尔拉斯等。

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理论,其中包含劳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生产和与再生产、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理论、借贷理论和地租理论等。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揭示了资本的本质特性是生产性和增值性;同时马克思看到了资本的社会性,认为资本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种经济关系,“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力转化成为商品;资本按其与价值增值的关系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不会带来资本的增值,而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则可以带来资本的增殖,是可变资本;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劳动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一般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生产方式;资本的积累通过使用价值的资本化实现,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实现;资本最根本的属性是吸收“活劳动”,实现价值增殖,则是在资本运动中来完成的;资本按其在资本周转中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通过以上对资本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具有“增殖性”和“社会性”,资本作为一种经济关系有其历史的短暂性,各种社会形态的资本共同属性是“增殖性”。资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又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产物,而是人类历史上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价值增殖,同样有资本。因此,“资本是经济生活中能够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殖的客观存在”(8)。只是,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有权归属不同,其价值增殖的内涵不同。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投资和物质投资一样,最终都转化为“资产”或“资本存量”。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本产出和利用的过程。

人力资本的出现将“资本”及“劳动”的特性融为一体。马歇尔就认为,资本与劳动、土地同是生产要素,“一个人的资本是它的财富中用于获得货币形态的收入的那部分”,不仅包含实物资本概念,而且还包括其他一切与获得收入有关的东西,如“那些属于他的权利和由此获得收入以及在近代金融市场的复杂形态下可能有的对资本的一切支配权”(9),并扩展了资本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人用于获得货币收入的财富可以包含其自身的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财富。“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而这些只是具有一定技术质量的人力资源,同样符合关于资本是未来收入流的源泉的定义”(10),无论是从人力资源的形成,还是从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值性,都使得人力资源具有资本的主要特性。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把人力资源视为对经济长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力资本”。传统资本理论是建立在资本同质性假设的基础上的,即所有资本是相同质量的,它们之间只存在数量上的差异,即等量的资本获取等量的利润。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资本的同质性假设,认为资本存在两种形态: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形态,即物质资本;二是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即人力资本。

我国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人力资本体现的是相应的回报。回报很高,你就是人力资本,你就不是拿一般的工资,你拿的是薪酬。人力资本与一般劳动力不同,只有在一定的岗位上,才可以称得上人力资本等。人力资本与人的社会评价不是一回事,所以说,有些院士,过去是人力资本,现在就不应该再称为人力资本,因为多少年他都没有新东西了。院士是对人的评价,而人力资本却是对岗位的评价。人力资本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观念,你是硕士或者博士,你也不一定就是人力资本,你只有适合了人力资本的岗位,你才可以称得上人力资本。也就是说,只有在人力具备了资本增殖职能时,才称得上是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力资本在改善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明显。人力资本的出现,不仅使传统的产权、分配、管理机制焕然一新,改善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而且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明显。新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不是对传统经济资源的争夺,甚至主要不是对一般物质资本的争夺,而是对由技术、知识、智力、信息和其他形式人力要素构成的人力资本的争夺,谁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人力资本资源,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其经济保持更快地增长。

美国在20世纪末出现了自1845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快速经济增长,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别人难与比肩的人力资本规模加快了技术进步进程,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是基于较高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同时,也是因为选择和大大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股权报酬。如果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做一比较就会发现,目前,美国既是人力资本水平最高的国家,又是各种形式的股票期权经济发展最多、最快的国家。

现代经济学家高度评价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决定一定时期的国民产出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可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社会经济体制(余永定,1997年)。尽管人们把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归入生产率因素中,而且表明生产率是经济增长中最起作用的因素,但事实上,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人力资本与生产率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社会经济体制都是人力资本的不同表现,与人所受的教育水平、综合素质、工作经验等都是生产率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具有终极重要性(11),并研究出经济长期增长的环境模式(12),认为只有人力资本的形成,才能形成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经济增长取决于物质资本的增长、人力资本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并非是一般劳动力,人力资本成本是对劳动者自身要素投资的总量。而竞争机制的建立是人力资本市场化的表现,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价值由供求关系决定。

三、人力资源资本化与利润共享

凯尔索在创建员工持股计划时,提出了“双因素经济论”。“双因素经济论”在他的不同的著述中,又被称做资本主义理论、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第二收入计划、混合资本主义等。双因素经济论最早产生于凯尔索在青年时代对美国大萧条、大危机时期的洞察和分析。按照他的理论,生产要素只有资本与劳动两种。当社会变得越发工业化时,资本要素对生产的贡献要大于劳动。而现存资本主义主流企业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尽管所有的工人拥有他们的劳动,但拥有资本,并能够取得资本收入的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工人在总体上仅能从劳动中获得收入。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率奇迹,但它却不能创造出经济公平,它导致富人更富,国家财富趋于过度集中。因为凯尔索发现,在美国,当时50%以上的公司证券被1%的人口所拥有,90%的公司资产由10%的人口所拥有。他因此提出,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所带来的收入增长不应当允许超过一个临界点:使那些无机会获得资本收入的劳动者不能取得基本的生存收入。为保证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立起使资本主义所有权分散化的新机制,以便使所有的人都可以既分享从劳动中获得的收入,同时也分享从资本中获得的收入,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

1961年,凯尔索和阿德勒再次合作出版的《新资本主义》一书体现了其分享利润的思想:劳动(人的因素)和资本(非人因素)都是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密集型生产自人类文明的初始便开始走向衰退,而资本密集型生产则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开始递增;技术创新促使生产资料由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向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集中;工业社会中政治和经济自由化使家庭成员不仅可以消费商品,还可以生产商品;随着劳动密集型生产的衰退和资本密集型生产的壮大,所有家庭必将越来越多地利用他们的资本参与生产,而逐渐减少靠出卖劳动力获得收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L.魏茨曼发现,在高度竞争的市场形势下,工资刚性的存在带给企业的问题是降低价格,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企业的利润却在递减;而带给社会的难题则是失业以及由失业带来的通货膨胀。在传统工资分配制度面临挑战的情况下,1984年魏茨曼发表了《分享经济——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一书,系统地提出了共享经济新理论。魏茨曼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工资经济,在这种经济体系中,员工得到的报酬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没有联系,这样会导致工资的固定化。而且,当整个经济处于不健康状况,如总需求下降时,企业为维持既定的产品价格而缩减生产规模时,势必会造成大量失业,而政府采取的防止经济衰退的措施又会导致通货膨胀,结果导致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魏茨曼建议实行共享经济制度,使工人的劳动收入由固定的基本工资和利润共享部分组成,这样对企业来说,只要增加的收益大于劳动边际成本,它们就对劳动力有需求,继续招聘员工。当总需求受到冲击时,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利润共享数额或比例来降低价格,扩大产量和就业。在魏茨曼看来,共享经济具有兼顾保证充分就业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共享经济论提出后,引起西方国家政界和经济学界的广泛注意。魏茨曼以寻求解决滞胀的途径为线索,表达了与凯尔索相似的思想。

共享经济出现后,给被劳资矛盾、滞胀现象困扰不堪的西方经济一个启示,英国是最早进行此项理论实践的国家。工商企业的雇主不再将雇员的原固定工资全部支付给雇员,而是将雇员收入的一定比例取出建立一个信托股份基金,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出售,在这期间内,由职工持其股份,获得与公司一致的利润。法国的做法则是在超过100人以上的所有厂商都必须提供一个职工发展股,既可获取利润,也可算做投资。在德国,非常强调高度参与,例如,让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和轴心圈。此外,有700多个厂家联合成一个雇主联盟,用相当数量的利润额与雇员共享利润。利润共享制在西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它的作用是:减少了工人的失业,改善了劳资关系。人力资源的投入再不仅仅是雇主的成本,同时拥有可以获得利润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投资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