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受美学理论对新闻翻译的意义与启示

接受美学理论对新闻翻译的意义与启示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受美学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促发了受众研究中的接受理论。也就是说,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将会最终决定其从新闻传播中所获得的意义。而只有通过受众对于其所主动寻求的信息的关注与接受,才能完成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从传播学的受众研究理论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也处于接受美学的观照之下,其新闻事实—传者—受众的关系与接受美学中文本—作者—读者的关系互为映照,具有共通之处。

接受美学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促发了受众研究中的接受理论。传播学中的受众类似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的地位与作用。受众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所获得的意义并不等同于报道中原来的内容,而是受众经过一系列内部心理加工过程而获得的主观体验。在受众接触媒体信息的过程中最终获得什么样的接受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新闻报道本身的内容与性质,还取决于受众自身的认知结构和主观体验。也就是说,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将会最终决定其从新闻传播中所获得的意义。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担当着重要的角色:①受众是信息的消费者。新闻信息的传播并不带有强制性,受众可以主动选择其所愿意接受的信息,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受众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钱成本,也包括时间和注意力的成本。因此,受众具有作为消费者选择新闻信息的权利。②受众是符号的译码者。新闻传播的过程包括新闻事实—传者—受众,新闻事实作为信息源要为受众所接受,首先要经由传播者将其编成一系列的符号(包括文字、图表、图像等),经由媒体发布,最后到达受众。而受众对于媒体所呈现的符号,首先要进行解读,也就是对符号进行译码,把那些文字、图表、图像等转化成信息本身。然而,这一译码或解读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还原过程,受众可能并不按传播者的意图对符号进行“解读”,而是按照其本身的认知、理解和意愿来解读信息。③受众是信息的寻求者。传媒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而受众对于这些信息却并不掌握,因此,传播者和接受者对信息的掌握存在着不对等的状况。然而,媒体每天所发布的大量信息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同样地关注,受众只会关注他们想关注的信息。也就是说,受众成为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而只有通过受众对于其所主动寻求的信息的关注与接受,才能完成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④受众是信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在新闻事实—传者—受众的传播过程中,受众虽然看似处在传播活动的终端,然而其对信息的解读和接受的效果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反馈给媒体,从而使媒体了解信息的实际传播效果与其初衷是否有所差异,是否取得了理想的传播效果。鉴于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担当的这些角色,其也具备相应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即受众有权利知悉事实,了解信息;选择权,即受众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接受的新闻信息;监督权,即受众有权利对媒体的信息传播进行反馈和监督。

从传播学的受众研究理论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也处于接受美学的观照之下,其新闻事实—传者—受众的关系与接受美学中文本—作者—读者的关系互为映照,具有共通之处。而新闻翻译属于应用型翻译,其译文报道又作为新闻信息进行了二次传播,可以说新闻翻译涉及了传播学和翻译学两个领域。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传者的角色是由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所共同担当的,其传播模式成为了:新闻事实—原文作者(传者1)—译文作者(传者2)—受众。在新闻翻译过程中,译文作者对于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译文在忠实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并根据受众的需求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加工,体现出一定的译者主体性。译者要了解受者的愿望、兴趣和爱好,以使得译文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如译文报道应该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充足的信息,以满足读者求知和求新的需求;译文报道所关注的也应该是事关百姓利益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求和读者利益相关、贴近读者生活;译文报道还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以平民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事实,而非居高临下俯视百姓,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人情味;译文报道的表述方式也应该亲切易懂,不宜采用过于艰深难懂的表达方式,以免译文报道曲高和寡,难以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事实上,译文报道不妨采用平实的语言、亲切的表述,适当增添一些趣致幽默的表达,以增添其趣味性,使之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

处于接受美学观照下的新闻翻译,译者应该充分调动并激活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发挥其主体性,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来强化译文报道的传播和接受效果。如:①增加一定的新闻背景介绍。有的新闻信息内容较为简单,受者也较为熟悉,一看就懂,易于理解,译者做到忠实传达即可。但是有些新闻信息,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和受者个体知识经验的局限,往往不易于被译文读者所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译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的补充和介绍,以帮助受者理解和认知。②提供适当的解释。由于新闻报道译文所提供的往往是世界各地最新出现的时事新闻、科技创新新闻等,社会大众对这些新生事物的认知还存在着滞后与不解,这就需要媒体提供适当的解释性内容,以帮助读者认知和理解。如1997年3月克隆羊“多利”培育繁殖成功时,世界舆论为之震惊,我国的各大媒体也纷纷跟进相关报道。然而clone一词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受众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陌生词汇,并不了解其含义,仅仅将其简单地音译为“克隆”并不能填补受众的认知空缺。因此,大多数媒体都就此增添了解释性的内容:“克隆,英文名称clone,是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这个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是彼此相对的,亦称无性繁殖细胞系。”这番解释性文字填补了当时受众认知结构中缺失的部分,扫除了其理解障碍。当然,时过境迁,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克隆”一词早已不再陌生,对其含义也已经耳熟能详,新闻报道中也就不再需要添加相关的解释了。③整合综合性的信息。这尤其体现在新闻报道的编译方面。译者通过有意识地收集、整合针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报道,将其进行综合性的报道,以激活和强化其对受众的影响。达到了既为受众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以满足其知情权,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反复出现的主题来加强受众的印象和记忆,以增强此类报道的重要性。④使用译文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新闻报道的受众具有选择权,往往会选择自身感兴趣的、符合自身喜好的新闻进行阅读。读者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不尽相同,但是就大众媒体的受众而言,其对译文报道的喜好应该有着共同的倾向,即期望其符合中文读者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新闻报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因此其译文不宜体现过多的异域风情或异质化特色。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译文的“翻译腔”,使之更易于为中文读者所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