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新闻味与汉语化的融合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新闻味与汉语化的融合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接受美学的核心主张是“走向读者”,以读者和读者接受为中心。接受美学充分重视读者的地位,读者成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读者的审美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以自己特定的思想对文本中的未定点进行填充,赋予其具体意义的过程。

接受美学的核心主张是“走向读者”,以读者和读者接受为中心。接受美学充分重视读者的地位,读者成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财经报道的翻译属于新闻翻译的范畴,具有新闻传播学的特征。新闻传播学中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有着相似之处。受众(audience)是大众传播的对象,是传播最终取得成效的重要元素和考量指标。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具有多重身份,是新闻信息作为符号进行传播过程中的译码者,是新闻信息作为媒体产品的消费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新闻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没有受众,就谈不上传播效果,更谈不上传播主体内容的实现了。新闻传播中也存在着三大要素:新闻事实—传者—受众。新闻报道同文学作品一样,新闻报道中所提供的信息只不过是一种“文本”,只有通过被受众解读和接受,也就是在被具体化之后,新闻信息才真正地完成其传播过程,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作品。也就是说,受众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众的接受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只有在受众的具体化接受过程中,新闻报道才能实现其意义,发挥其功能。新闻报道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传者”和“受众”两个主体,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不妨可以参照一下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接受者既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新闻信息的反馈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新闻传播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要想取得理想的新闻传播效果,应该充分考虑并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报道的受众处于新闻传播过程的终端,处于接受地位,然而受众是一个个充满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主体,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喜好和需求,对新闻信息作出鉴别和理解。事实上,受众由对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新闻信息的主动寻求者。这种寻求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接收新闻信息。

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Harold Lassewell,19021977)提出的“传播五要素”模式(five W’s communication model)认为,任何传播行为都包括这样一个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张健,2008:24)。此处的效果即指传播效果及信息达到受众后引起的各种反应。如果传播者发出信息时带有某种主观意图,但不能为受众所正确理解或接受,受众的接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和反馈,那就未能达到传播的效果和意义。按照传播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的进展及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寻求和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其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就是人们往往倾向于使自己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态度、观点一致、为自身所偏好的新闻信息,而避免接触与自身期待背离、与己意不合的新闻报道;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notice),是指人们在接受两个以上信息的刺激时,不可能平均分配注意力,而总是将注意力指向特定的一个对象,离开其他对象;选择性理解(selective perception)指人们的理解容易受到自身的需要、固有的态度、内心的期望,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会对所接触到的新闻作出自己独特的判断、理解和解释,这些理解往往是根据受众自身的社会背景、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所形成的;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是受众基于需要、愿望、经验、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对新闻信息进行回忆的倾向。在这一方面,传播学和接受美学显示出相当的一致性。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赋予。读者的审美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以自己特定的思想对文本中的未定点进行填充,赋予其具体意义的过程。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通过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之后,还必须经过“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传播者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将一定的意义编制成符号,这些符号成为了信息的载体,受众则把对这些以符号为载体的信息予以回译,赋予其新的意义。因此,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与其说是传者给予新闻报道意义,还不如说是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实现了新闻报道意义的具体化。

接受美学理论对于翻译学和新闻传播学都有着启迪作用。如姚斯所提出的“期待视野”概念和伊瑟尔提出的“隐含的读者”的说法,两者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即文学文本只有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视野,使之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达到某种“视界的交融”,读者才能深入了解作品的底蕴。那么译者在翻译财经报道时,就应该充分尊重并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阐释性地接受,不同的读者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环境、教育背景的不同,会对作品产生不同的阐释,即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新闻传播中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也取决于人们的期待视野。同一张报纸、同一条新闻,在不同读者那里就会有不同的接受效果——可能有人粗略地读,有人认真地读,有人甚至根本不读;读过的人,也可以有人这样理解,有人那样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评价。人们总是愿意注意那些自己所需要、所关心的信息,或者是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的信息,而且对于引起读者注意的同一信息,受人们固有的态度和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在财经报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要面对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对译入语编码的困难;读者存在着对源语文化、价值体系的理解、接受水平的差异。译者针对这些困难和差异,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对读者的引导程度等,都会对读者对于信息的接收效果产生影响(王树槐,1999:131—133)。财经报道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尊重读者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尊重读者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动机,必须正视并主动接受读者的选择。译者需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使译文能够满足和激发读者的审美能动性。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财经报道翻译,一方面要保持财经报道的客观准确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新闻的传播功能和交际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在翻译过程中保留甚至增加报道的感染力,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财经报道的翻译实际上起了二次传播的功能,译者翻译的过程也是再次创造的过程。由于财经报道自身的特点:专业性强、术语繁多、数据频现,容易显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记者在撰写此类报道时往往煞费苦心,尽量将其写得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然而由于英汉语言文化、读者社会背景的差异,报道的中译文要取得同样理想的效果,为读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就需要译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财经报道翻译为对中文读者来说易于理解、富有吸引力的译文。为此,译者要在财经报道翻译中充分体现出新闻味与汉语化,并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使译文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和交际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