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消费就不能不涉及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因为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维持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消费在两种生产的内在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只有生产出产品,消费才有对象。但在现实中,消费水平必须保持与生产水平相适应。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水平,生产

研究消费就不能不涉及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因为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维持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和消费,人类才能实现维持自己生存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42]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43]在这个统一整体的各个环节中,生产处于起决定作用的地位,它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但是,其他环节也会影响生产,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决定着生产。“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4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作了更具体的论述,明确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它决定消费,而消费的增长又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开拓广阔的市场,促进生产更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消费又决定生产。”[45]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与消费相互关系原理的新的理论概括。

一、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过程分为四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就是它的终点。从消费的物质保证上看,消费决定于以增殖价值为核心的生产,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居于支配地位,因而生产决定消费,反过来,从生产的动力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生产又依赖于消费,消费促进生产,这里,消费又是生产的前提,它的需求形式成为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消费是再生产循环的一个必要环节。生产和消费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生产着消费,消费生产着生产。

与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即生活消费相对应,有两种生产: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或者说劳动力的再生产。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46]生活消费在两种生产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活消费,保证了“人类自身的生产”,保证了劳动力再生产,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就会大大促进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但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发展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发展消费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必须转化为劳动力的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扩大了,消费资料生产扩大了,保证了劳动力再生产,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又会大大促进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这就是说,劳动力再生产又转化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在两种生产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中,实现了良性循环。

两种生产之间也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越快,所消费的消费资料就越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就会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如果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就会降低消费水平。只有劳动力再生产主要表现为素质的提高,而不仅表现为数量的扩大时,才有利于解决两种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而要提高劳动力素质,也必须通过合理的生活消费,提高消费水平,改变消费结构,完善消费方式。必须发展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生产,不仅要发展生存资料,而且要发展享受资料,以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特别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消费在两种生产的内在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对应,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第一,在生产和消费的辩证运动中,生产是这一运动的决定性的开端。“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版,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47]马克思研究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和论证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影响。马克思指出:“生产生产着消费:(1)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2)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是由于生产靠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48]

首先,生产创造消费客体,也即马克思说的为消费主体生产消费“材料”。人有什么样的生产,就有什么样的消费,人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只有生产出产品,消费才有对象。没有火车、飞机的制造,就没有火车、飞机的使用,没有文艺作品的创作,就没有对文艺作品的阅读。

其次,生产生产着消费主体。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除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外,也包括生产者本身。生产对人、对主体的影响和创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生产活动过程对人的影响。劳动创造人,这是从人类的形成来说的;实践出真知、出才干,这是从人的发展来说的。马克思早就指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49]另一方面是生产活动的结果对人的影响和创造,也就是生产“为对象生产主体”,“创造消费者”。事实证明,有什么样的消费资料,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者,产品创造出适应产品的消费者,创造出消费者的消费的需要和能力。马克思在谈到艺术创造对艺术欣赏者的影响时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50]

再次,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主要包括消费水平和消费内容两方面。原则上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当作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但在现实中,消费水平必须保持与生产水平相适应。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1]也就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对消费进行必要的、适度的调整。否则,消费水平过高或过低,变化得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一定的弊病,成为不合理的消费,从而抑制或阻碍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水平,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

第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生产着生产。马克思说:“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1)因为只是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力,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消费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方面:首先,消费完成生产的产品,使生产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生产。“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现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52]。生产是离不开消费的,社会生产只有在同消费的统一中才具有完整性和相对的完备性。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只有那些其结果被别人作为消费对象所接受的生产活动,才证实自己是生产活动,才成为现实的生产活动。商品通过交换进入了消费,完成了“惊险的跳跃”,使商品所有者实现了价值,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要。消费“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53]

其次,消费生产出生产者。正如同生产同时也就是消费一样,“消费直接地也是生产”,对客体的生产和对主体的生产。消费本身就是生产,是对自身的生产,在生产的消费中,在对客体的消费和主体体力、智力消费的同时,也就创造了新的客体,新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同时改善了主体的素质,增强了主体的体力和智力。人是实践的动物,“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54]如生产工具的消费,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和消费,一代新的生产工具,创造一代新的生产者。生产和消费之间转换,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消费出来的,消费生产出消费者的素质,人的成长和消费有关。精神消费也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消费是消费者使用消费资料满足自身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产出劳动者自身的活动。消费不仅使劳动者的体力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也使其智力得到恢复和发展,使人们的健康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非生产消费、个人生活消费,都是生产者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而对于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某一方面来生产人的其他任何消费形式也都可以这样说。”[5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的个人消费指出:“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在绝对必需的限度内,只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阶级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56]

第三,消费影响和制约着生产的方向。满足消费需要既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只有根据消费需要安排生产,生产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消费水平才能提高。由于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是什么东西维持了生产的正确的或大致正确的比例呢?是支配供给并先于供给的需求;生产是紧随着消费的。”[57]消费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上起着一种示导作用。有什么样的生产,便会引出什么样的消费;同样,有什么样的消费也会呼唤出什么样的生产。如果说生产在外部为主体提供消费的对象,那么,消费则在内部、在观念上为主体提出生产的对象。一切生产无不是按照一定的主体需要进行的。而需要也如同产品和各种劳动技能一样,是生产出来的。每一消费活动,在它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之后,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作为动力、作为方向,进一步引导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的选择性不断增强,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愈来愈大。如果生产不以消费为出发点,不根据消费需要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就难以卖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的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58]从一次循环来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社会生产的终点,生产决定消费;但从再生产来说,消费又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居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着引导生产、经济循环的先导作用。它给生产提供方向、动力和生产的主体——劳动者。生产和消费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二、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关系

消费力是与生产力概念相对应的概念,是消费者为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对消费资料(包括劳务)进行消费的能力。[59]亚当·斯密最早提出消费力概念,他说:“……构成他收入的,是这种消费力或购买力”,而购买力就是“可以支配他每年所能取得的消费品的价值。”[60]消费力不仅仅包括购买力,还应该包括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知识才能等。消费力体现消费者和消费对象(即消费资料和服务)之间的一种关系。马克思说:“绝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61]消费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人的消费力水平提高了,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享受更多的、特别是发展性和享受性的消费。消费力反映消费质量、层次,反映人的素质的提高。

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三者是划分消费力的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消费力进行不同的分类,从消费主体的角度,可以把消费力分为满足生理要求的消费力、满足心理需要的消费力和满足文明需要的消费力,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62]马克思把消费力与人的享受能力结合在一起,赋予消费力新的内涵。当代科技迅猛发展,文化艺术日新月异,人们要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提高文明消费能力,消费层次和质量才能提高,才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消费客体的角度,可以把消费力划分为物质消费力和精神消费力。

从消费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来划分,可分为自然消费力、绝对消费力、社会消费力等。自然消费力是指撇开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仅就人们的自身需要而言的消费能力,指消费者为维持其生存、享受和发展与表现而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能力,“自然消费力是消费者满足自身生理需要而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能力”;“绝对消费力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的消费力,它只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与社会性质无关”[63]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消费者与消费资料自由结合的条件下,社会现有消费者将消费资料中潜在的满足人民需要的能量加以实现的能力。绝对消费力只同社会生产力挂钩,是撇开了特定分配关系影响后的消费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下受收入水平所决定的消费力,也就是指在购买力制约下的消费能力,绝对消费力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社会消费力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决定的消费力,它并不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无关,而是最终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个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的限制。”[64]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直接决定社会消费力,它总是要通过生产关系尤其是分配关系来决定。正是分配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消费的实际可能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和不同居民集团各自的实际消费力。也就是指商品货币关系下,由货币购买力而形成的消费力,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受分配关系所决定的消费力,如人们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积累,可能会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消费;或者在整个社会对“假、冒、伪、劣”商品打击不力的情况下,消费者由于害怕买到这类商品而被迫减少了自己的消费,这些情况就可以看成是社会消费力的一些表现。

首先,生产力决定消费力。因为任何消费对象都是生产的结果,马克思说:“生产生产出消费,是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式的时候,然后是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作需要创造出来的时候。”[65]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只要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一定的,消费者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消费都是一定的。因为消费力的大小决定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能为消费者提供的生活资料的劳务总量及其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力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消费需要,创造了消费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多高的生产力,就肯定有多高的消费力,两者始终是平衡的。因为生产力决定消费力,只能从总和趋势上去理解,而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着一些中间环节和复杂因素。

其次,消费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影响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力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力,或者最终要转化为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66],消费力的提高,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引导生产力达到更高的水平。消费力水平的低下,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消费力对于生产力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恩格斯说:“竞争的实质就是消费力对生产力的关系。在一个和人类本性相称的社会制度下,除此以外就不会有另外的竞争。社会那时就应当考虑,靠它所掌握的资料能够生产些什么,并根据这种生产力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应该把生产提高多少或缩减多少,应该允许生产或限制生产多少奢侈品。”[67]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的本质关系,指出了生产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要,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来确定“生产些什么”和生产多少;而消费者的需要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力。这里说明了生产力和消费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即使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制度下,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仍有矛盾,需要调节。

三、消费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消费关系是人们在消费领域所结成的经济关系,是广义生产关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反映了人们在实际支配或取得消费资料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具体说来,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关系表现如下:

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68]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同样,社会生产关系也决定消费关系。

消费关系反映生产关系。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从一个侧面反映生产关系。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必然反映社会再生产运行的状况,社会再生产运行的一些主要规律,也必然反映在消费方面,或与消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积累与消费的变化规律,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就不可能离开消费,消费状况如何,必然影响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人们对某种消费品或消费品总量的需求与消费,必然影响市场结构,从而影响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影响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具体表现为消费关系反映出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消费结构的差别反映生产关系,消费方式反映社会生产方式。

不同的阶级、阶层消费水平的差别,必然反映他们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差别。因此,消费水平反映人们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马克思曾指出:“至于工人的消费,那么这种消费只再生产一种东西,就是作为活劳动能力的工人本身。因为工人本身的这种再生产是资本的条件,所以工人的消费也不是直接表现为资本的再生产,而是表现为这样一些关系的再生产。”[69]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消费也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消费结构的差别反映生产关系。消费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什么样的消费资料和劳务,以及这些消费资料和劳务各自在消费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取决于不同消费者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产品的使用取决于消费者所处的社会条件。”[70]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时,曾经指出:“消费资料。它们进入工人的消费,但因为它们是必要生活资料,所以也构成资本家阶级的消费的一部分”,“奢侈消费资料,它们只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所以只能和花费的剩余价值交换,而剩余价值是绝对到不了工人手中的。”[71]消费结构的差别不仅反映阶级、阶层的差别,也反映消费者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和社会地位的差别。

消费方式是一种社会的方式,反映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说:“这些需要的消费方式,按事物的本性来说,是一种社会的方式。”[72]比如,社会公共消费(包括集团消费)与个人消费(包括家庭消费)这两种最基本的消费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结构状况,就反映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反映生产关系。

在消费领域,消费资料主要实行个人所有制。不同阶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所拥有的消费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一方面会导致人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差别,另一方面又反映人们收入水平的差别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的差别。消费领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人们在消费领域从事消费活动,在消费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经济关系,这就是消费关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注释】

[1]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2页。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66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5-86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1页。

[10]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4页。

[1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13]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0页。

[15]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5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4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19]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页。

[20]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0页。

[2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23]金世和:《对我国文化消费结构问题的探讨》,《新华文摘》,1998年版,第7期。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25]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页。

[2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1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页。

[30]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第282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8页。

[32]王宁认为消费具有自然属性、主观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符号属性。参见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1页。我们认为,消费的文化属性和符号属性实际上都应属于消费的精神和社会属性的范围之内。

[3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4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168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0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38]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5、52-53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8页。

[40]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41]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6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1页。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

[45]《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79页。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3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42-743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4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42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6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8页。

[57]《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3页。

[59]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6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67页。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63]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6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2-273页。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6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5页。

[68]参见尹世杰:《消费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9页。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页。

[7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8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