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称为消费倾向。比方说该家庭增加的月收入1 000元中有900元用来增加消费,这900元占1 000元的比率即0.9或90%可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以及边际消费倾向概念相对应,储蓄倾向也有平均储蓄和边际储蓄,平均储蓄倾向指一定收入中有多少用于储蓄,边际储蓄倾向指增加的收入中有多少用于储蓄。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率(即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支出占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2.1%下降至2007年的48.8%。目前也无明显上升。而世界平均消费率约为77%,我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消费率偏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学认为,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首先是人们的收入。因为任何消费都要收入去支付。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称为消费倾向。这里有两个消费倾向的概念要加以区分。一个是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比方说一个家庭月收入1万元中有8 000元用于消费支出,这8 000元占1万元的比率即0.8或80%可称为平均消费倾向;另一个是增加的收入中有多少用来增加消费。比方说该家庭增加的月收入1 000元中有900元用来增加消费,这900元占1 000元的比率即0.9或90%可称为边际消费倾向。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储蓄,这和我们日常所讲把钱存放到银行里去存款的那个储蓄概念不一样。和平均消费倾向以及边际消费倾向概念相对应,储蓄倾向也有平均储蓄和边际储蓄,平均储蓄倾向指一定收入中有多少用于储蓄,边际储蓄倾向指增加的收入中有多少用于储蓄。不管哪种说法,经济学家都认定,消费由收入决定,随收入而变化。然而,人们的消费支出怎样由收入决定,随收入而变化,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又提出几种不同的理论或者说法。

一种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由他们当前实际收入决定,随实际收入变化而变化。收入增加时,虽然消费也随着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总不会像收入增加比例那么多,比方说收入增加10%,消费只增加8%,就是说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的比例是逐渐减少的,这可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像这样一种认为消费由人们目前实际收入决定理论就是所谓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第二种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不仅受他们自身目前收入的影响,还要受别人以及自己过去达到过的消费和收入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本书第三章第一节的“消费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中讲过了。

第三种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并不决定于他目前的实际的和绝对的收入,而决定于他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估计会有的持久收入,因为人是理智的,他不仅会考虑目前临时收入的变化,还会考虑长远的收入变化情况,即所谓“未雨绸缪”。这种理论就是所谓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第四种理论与上面这种理论有些类似,认为人生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消费者总是会估算一生总收入并考虑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最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以获得一生中最大的消费满足,意思是说有头脑的人并非“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倒头光”,而会瞻前顾后,合理分配一生中各生命周期的收入于消费支出,使自己一生能更平稳、更幸福地生活着

应当说,以上各种理论都各有一定道理,究竟哪种人适用哪种理论,恐怕是由各人具体情况决定的。但不管怎样,人们的消费与他们收入密切相关肯定确实是如此。这些年来,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主要也与老百姓收入水平低有关。具体说来,一是前面说过,这些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占比不断上升,而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使居民购买力增长的收入增幅明显低于GDP增幅。二是我国广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难以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例明显下降。三是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扩大制约了消费需求提高。富裕阶层收入增长很快,但消费倾向较低,尤其是边际倾向不断下降,并且其高档消费品中很大一部分是进口货,而广大中低收入家庭虽然消费倾向较高,但由于收入低,无力消费,而我国人口中低收入家庭占比最大,贫富差异的这种宝塔形分布很不利于消费率提高。四是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化也抑制了消费需求扩大。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处于从“吃、穿、用”向“住、行、娱”升级阶段,而居民在购房支出方面由于房价的持续猛涨,购房者通过银行信贷买了房成了“房奴”就必然挤压其他消费支出。五是这些年来通胀率居高不下,货币不断贬值使名义收入的上涨难以变成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收入因素制约消费率的提高可能还不止上述这些。但仅从这些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消费率这些年来走低的道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