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在贸易中的运用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在贸易中的运用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集中于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内生性,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对应的,是为了指导各个阶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所谓国家竞争优势,就是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在贸易中的运用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是国际贸易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对于评价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并据此来指导产业分工、资源配置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达到经济收益及社会福利最大化。

本书认为国际竞争力可以分成最基本的三个层次,即宏观层次的国家竞争力、中观层次的产业竞争力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力。其中,国家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以国际市场和一国的经济体制为背景,以本国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所能达到的整体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行为、政府干预等因素为依托,旨在提高行业和企业竞争力,谋求全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产业、企业竞争力则更强调产业或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劳动成本、企业家素质、劳动者的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国际比较。企业竞争力是一国竞争力的活力所在,产业竞争力既是国家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集合,但绝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可以理解为:一国版权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它在世界版权贸易市场的竞争优势的总和,也就是一国版权贸易所能给该国创造增加价值的能力以及促使国民财富不断持续增长的能力。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

从经济研究的视角看,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学派经济理论,其代表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早先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当一国在某种商品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时,两个国家才能通过贸易获得利益。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该理论指出,即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所有商品生产上均处于劣势地位,只要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双方利用各自的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开展贸易,仍然能够实现比较优势并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李嘉图模型认为比较优势的根源就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理论(H-O理论)表明,比较优势受到各国的资源禀赋(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度)和生产技术(影响产品生产中不同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强调了各国资源禀赋的相对差异和要素利用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的依据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H-O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共同构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但它们都比较强调优势的外生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集中于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内生性,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保罗·克鲁格曼等人突破H-O理论“规模收益不变”的限制,论证了规模经济会产生内生性比较优势。贸易的盈利性对降低成本的要求,使不论是厂商集中形成的“外部规模”,还是单个厂商生产扩大形成的“内部规模”都产生了边际效益递增。这种规模经济说明,一国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是内生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一国也可以通过“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支持,在某一产业形成生产规模,拥有比较优势。同时,间接说明了即使两国在资源和技术发展水平上相近,也可以实现国际分工和贸易。

波斯纳(M.Posner)和维农(R.Vernon)突破技术水平不变的限制,把技术作为变量研究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认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国际贸易格局和商品比较优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技术引起的技术差距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着贸易的流向。

林达尔(S.B.Linder)抛开李嘉图模型和H-O理论的消费需求不同的假设,从需求的角度论述了部门内贸易发展的原因。经济总量较大的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相近,消费偏好就相似,具有相同的市场需求特征和市场需求结构,当一国的厂商计划进行跨国经营时,他们的首选应该是与自己有相同收入水平、同样消费偏好的市场,并将其作为目标市场,因此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大。

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进展来看,比较优势理论从“外生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发展到“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在斯密和李嘉图时代,强调资源要素禀赋等外生比较优势对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现代贸易理论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效应论证内生比较优势的创造和贸易现象、贸易格局的合理解释。内生比较优势的核心在于证明并阐述了内生比较优势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演进,而分工的演进则是交易效率外生演进的结果。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对应的,是为了指导各个阶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二、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此形成。所谓国家竞争优势,就是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力,它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基本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这两个辅助因素。这些因素正像是钻石的四个基本面,构造出竞争优势所需要的理论框架。这四个主要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5-1表示。

(一)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1)人力资源;(2)自然资源;(3)知识资源;(4)资本资源。生产要素又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要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波特认为高级生产要素结合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提高该产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img26

图5-1 钻石模型

(二)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波特注意到市场的特征是有需求的消费者的数量,而不是市场的大小。本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大作用。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本国市场上相关产业的产品需求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其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的压力。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一套生产工艺、营销策略就成为企业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大竞争优势。

(三)相关与支持产业

相关与支持产业体现的竞争优势,是指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一个企业的经营要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与众多的相关企业和行业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如果这种接触是各方的主观意愿,那么产生的交互作用就是成功的。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如日本机械工具业的优势离不开数控机床、电动机和其他零件供应商的支持,瑞典在钢装配制品(如滚珠轴承和切削工具)行业中的竞争力源于其特殊的钢铁行业。除了供货商的竞争力,其他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它们往往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技术和新的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因此,各支持性和相关产业之间具有经常的、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就会构成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目前,国际分工领域出现了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整合,上下游环节的有机配合对竞争力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各类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有其不同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竞争目标、管理模式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就目前考察,世界上还无一种在各国皆能通行并适用的管理方式。由于各国企业的目标不同,因而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不尽相同。美国企业注重短期目标,而日本和德国企业则较注重长期目标。不同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意识形态”,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哲学,对于形成一国竞争优势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此外,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的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会迫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从而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加注重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抵制恶性竞争行为。波特在这一部分中强调了掌握国家的环境特征,使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符合本国的民族特征,这是一个产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

以上所说的四个因素形成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方面所特有的“钻石”结构,但仅仅这四个因素还不足以完全描述一个国家的竞争环境,机遇和政府对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机遇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超出公司控制范围内的随机事件,如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石油危机、战争爆发等等。机遇可以打破现有的竞争环境结构,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能使原有国家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但它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原来竞争力弱的国家可能后来居上。政府则完全通过其对前面所讨论的四类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政府在产业生产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竞争环境的各个因素。反之,这些因素当然亦对政府制定相关改革政策具有相当的影响。

就传统版权贸易而言,在供给约束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是适用的,各国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从事互补性的版权贸易,并各自获益。例如,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优势在于先进的学术成果和科技水平,而发展中国家有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相对科学技术优势来说可以视为比较优势,双方开展版权贸易可以各得其所。但用该理论来指导我国当代的版权贸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该理论侧重供给角度,忽视了需求。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时代,科学技术知识、财富知识出版物具有全球需求,相反地,有关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的出版物面临的是局部的、地域性需求。当代西方国家开展的主要是科技知识、财富知识等相关出版物的版权贸易,我国只有与之在该领域开展贸易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版权贸易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扩大我国出版物的国际需求。我国的版权贸易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国家版权局年度统计,从版权贸易内容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引进版权以语言、生活类图书为主,90年代知识经济来临后,引进以科技、电子、学术、财经类图书为主。在整个世界图书市场需求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国图书版权的输出仍然局限于中医中药、传统文化、旅游餐饮,而不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图书市场的主流需求。相应地,我国版权输入的来源地集中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先进的欧美及部分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全球性;而版权输出地一直只能局限于华人集中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呈明显的区域性。虽然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一国文化要想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必须以经济、政治的话语权为基础。在经济和政治上占据强势的国家,其文化行业也更加繁荣,其文化产品更能唤起落后国家人民的向往,成为国外消费者追逐的目标,好莱坞电影席卷全球就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风靡。另外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解释了贸易的产生,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但对于分析当今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贸易竞争力还需要联合更多的分析方法,从更全面的视角出发,比如国家政策扶持、相关产业的配合等等,都是提高贸易竞争力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本书将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版权贸易竞争力,并探讨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