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汇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汇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处理汇入款项业务的银行,向出口商结汇后,出口商才将货物运出。全部预付货款对出口商而言是最为安全的结算方式。这种支付方式通常被用于大型机械、成套设备或金额较大的贸易中,现在在一般贸易中已通常使用。因此这种支付方式容易被双方接受,在当今国际结算中使用较为广泛。在委托寄售时,货物价格未定,可在寄售协议中规定最低限价,或自由作价,获取得到委托人同意的售价。

第三节 汇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汇款作为结算方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预付货款

预付货款(Payment in Advance)是指进口商(付款人)先将货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银行汇交出口商(收款人),出口商收到货款后,根据双方达成的合同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或立即将货物发给进口商。此方式对于进口商来说是预付汇款,对于出口商来说则是预收货款,对银行来说预付货款属于汇出款项,预收货款属于汇入款项。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处理汇入款项业务的银行,向出口商结汇后,出口商才将货物运出。所以此种结算方式又称“先结后出”。

(一)按照付款时间不同,预付货款的做法可分为订货时预付货款和交货前预付货款

(1)订货时预付货款,即随订单付现(Cash with Order),简称C.W.O,指进口商在发出订单时,或在买卖双方订立买卖合同后即须将全部货款或部分货款用汇付方式付给卖方的付款方式。随订单付现多应用于进口商提出了特殊服务要求(如专为买方定制的特殊规格的商品)时,或出口商生产的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热销或稀缺,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优先取得供应。

(2)交货前预付货款。这种付款方式是指进口商在出口商将货物或货运单据交付以前,将货款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通过银行付给出口商,出口商收到货款后,再根据买卖双方事先签订的合约,在一定时间内或立即向进口商发运货物的结算方式。

(二)按预付金额的多少,预付货款可分为全部预付货款和部分预付货款

1.全部预付货款

全部预付货款是指进口商在收到运输单据或货物之前把全部货款付给出口商,而出口商通常在收到进口商的款项之后发运货物。

全部预付货款对出口商非常有利,出口商不需要垫付资金,没有收汇的风险;而进口商不仅需要预先垫付资金,而且很可能要承担钱货两空的风险,因为信誉不好的出口商有可能在收到货款后不交货,或者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的要求。因此,这是对进口商最为不利的支付方式。在实务中,预付货款往往被用于跨国公司的内部结算、进出口双方关系密切并相互了解资信情况、出口商信誉比较好、进口商急需货物、进口商愿意预付货款购买货物时,且进口商对市场销售有着一定程度的把握,因此即使存在风险,进口商也选择预付货款。全部预付货款对出口商而言是最为安全的结算方式。

2.部分预付货款

部分预付货款是指进口商先预付部分的货款,待出口商发货后,进口商收到运输单据或货物之后再付清全部货款。

部分预付的货款有时被称为订金(Down Payment)。这种支付方式通常被用于大型机械、成套设备或金额较大的贸易中,现在在一般贸易中已通常使用。这是一种出口商采取的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要求进口商预付货款,一方面可以防止进口商将来取消购买合同而给出口商带来损失。例如,在进行生产资料商品,如大型机械、成套设备、飞机设备的交易时,信誉不佳的进口商可能在出口商生产了部分的零配件后取消购货计划,但此时出口商已经开始生产,若进口商拒绝购买货物,出口商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部分预付货款可以解决出口商的生产启动资金,由于收到了部分预付货款,所以会减少对出口商的资金周转困难,进出口双方的资金负担相对平衡。因此这种支付方式容易被双方接受,在当今国际结算中使用较为广泛。

预付货款有利于出口商,不利于进口商。对出口商来说,在发出货物之前就收到了货款,出口商可以充分利用预付货款,用来购买原材料,生产货物后再发货,同时,预付货款的支付降低了出口风险,对进口商日后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若进口商日后毁约,出口商可留下预付款,减少损失。但是对进口商来说,预付货款占压了资金,出口商收款后,若未及时履行交货的义务或者发送未达到合同规定的货物要求,进口商就要遭受损失或承担风险。因此,为了减少预付货款的风险,保障自身权益,进口商首先要了解出口商的资信状况及出口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其次可以要求出口商收款时提供书面担保,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将货运单据寄交汇入行,转交汇款人;或是提供银行保函,担保收到货款后要按照合同规定交货,否则退还货款及利息

二、货到付款

货到付款(Payment after arrivals of goods)也称交货后付款(Cash on Delivery,C.O.D)。先出后结、见单付款,是指出口商先交单或先发货,待进口商收到货物后,立即或在一定期限内将货款汇交出口商的一种汇款结算方式。由于交货在前、付款在后,此方式实际上属于赊账交易(Open Account Transaction,O/A)或延期付款(Deferred Payment)。

货到付款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售定(Be Sold Out)

售定是由进出口双方签订协议,规定出口商发送货物后,进口商收到货物后在约定期限内将货款汇交给出口商的一种结算方式,也称先出后结。多数的货到付款都属于售定方式,特点是货价和付款时间均事先约定。售定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1)鲜活产品的贸易结算,使提货方便快捷;

(2)一般性日用商品的结算,使手续简化或节省费用;

(3)进口商对出口商的资信有怀疑。

(二)寄售(Consignment)

寄售是出口商先将货物运至进口国,委托代销商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在进口商当地市场进行销售,货物出售后,代销商扣除佣金和其他费用后,按合同的规定汇交出口商。在寄售方式下,寄售人是委托人,货主、代销人是受委托人。寄售人和代销商之间一般签有委托寄售协议。在委托寄售时,货物价格未定,可在寄售协议中规定最低限价,或自由作价,获取得到委托人同意的售价。在寄售商品售出之前,委托人始终拥有其所有权,但要承担寄售的一些运费、关税、保险费、杂费等费用,并承担此间的风险和损失。代销商只是根据寄售人的委托销售商品并从中获得佣金,但对商品是否能完全售出并不负责,寄售期满有权退回未售出的部分,交易盈亏由寄售人承担。因此,采用寄售方式寄售人应该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选择资信较好的代销商。

货到付款有利于买方而不利于卖方。对卖方来说,汇款的收回是在买方收到货物后的一段时间内,卖方的资金占用时间既包括货物的在途时间,也包括资金的在途时间。而风险的承担者也是卖方,在发出货物后要承担买方不付款或者不按时付款的风险。对买方来说,买方无偿或者只要支付较低的利息费用就可以占用卖方资金,并且买方掌握主动权,如果收到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的规定,买方可以不付或少付货款。因此货到付款一般适用于推销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推销滞销商品或一些不看实物难以成交的商品。

三、交单付现

交单付现(Cash Against Document,CAD)也叫凭单付汇(Payment by Document)、凭单付款(Remittance against Document)。它是进口商通过银行(汇出行)将款项以信汇或电汇方式汇给出口地银行(汇入行),指示汇入行凭出口商提供的某些指定的单据和装运凭证付款给出口商。汇入行根据汇出行的指示向出口商发出汇款通知书,作为有条件付汇的依据。出口商根据汇款通知书向汇入行提交与通知书规定相符的单据并凭以向汇入行取得汇款。

近年来,CAD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的偏爱。如前所述,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汇付的三种做法为预付货款、货到付款和交单付款。预付货款对出口商最安全,货到付款对出口商风险最大,而交单付款介于两者之间,对进口商与出口商都比较公平:对于进口商,在银行解付之后,可以收到代表物权的运输单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口商支取汇款后不交货、不交单或不按合同规定如期交货、交单;对于出口商,货款就在出口地的汇入行,只要及时按合同交货、交单,便可以立即向汇入行凭合同规定的货运单据支取全部货款。但是,由于汇款在尚未被收款人支取前是可撤销的,即汇款人有权在收款人取款前随时通知银行将汇款退回,所以出口商在收到汇入行的汇款通知书后,应尽快发运货物,向汇入行交单取款,以防止货已发运而汇款被撤,造成被动。有鉴于此,CAD的支付方式一般适用于现货商品交易或空运商品交易。

CAD支付方式不同于付款交单(Document against Payment,D/P)。付款交单是指出口商发货后将单据交与银行委托收款,银行在进口商付清货款时交付货运单据。CAD与D/P都属商业信用,都是买方付款在先,但是CAD属汇付范畴,故为顺汇;D/P属托收范畴,故为逆汇。托收受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约束,但CAD没有相应的国际惯例作为解决争议的依据。在一些实务操作中有时可以指示委托行在给代收行面函(cover)中注明“进口商付款后交单”,并申明受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约束。此外,在CAD操作中,理论上讲应由卖方直接寄单给买方,D/P操作方式则需通过银行转交单据。

采用CAD方式,就等于卖方给买方信用,应以即期形式为佳,不宜延长信用期限,但在出口实务中,采用见单30天、货到30天、提单日期后60天甚至90天等远期形式的CAD也不少,但在实务中,这类远期CAD风险很大。此外,CAD结算中,虽然大多数做法是通过银行提交单据,但对于银行来说,这种汇款实质上是一种有条件的汇款,银行接受后,不仅要承担的审单责任,而且一旦出现纠纷,没有相应惯例作为依据,因此CAD结算需要银行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