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若干理论

国际贸易若干理论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和不断完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也日益扩展。在这里,斯密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是“地域分工论”。同时,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因而德国无法采纳。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和不断完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也日益扩展。随着国际间商品交易和海外投资的开展,作为统筹外贸全局的指导思想、制定外贸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国际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思路和工具——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开始诞生,其目的在于使问题抽象、简化,从理论上发现支配国际贸易的规律。

一、绝对优势

英国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1723—1790)代表产业资本的利益,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1776)中,提出了“绝对优势说”,以指导当时的自由贸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开端。

亚当·斯密的学说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中心。他认为国家整体福利并不比个人福利更为重要,个人对私利的追逐并没有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一切市场主体的行为都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它自发地调节着市场供求,维持着经济均衡,并协调着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只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价格机制。因此他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的自由放任政策是最优选择。在这一政策指导下,个体的逐利行为将带来一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增长。在此基础上,斯密严厉地批判了重商主义理论,他认为:①金银货币并非财富惟一形态,衡量一国财富多寡的标准应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②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认为政府的职能范围应停留在产权界定、创建秩序等有限方面。③批判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对双方有利。

在这里,斯密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是“地域分工论”。他指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他举例说,如果裁缝擅长生产衣服,鞋匠擅长生产鞋,但他们又各自需要消费对方擅长的产品,如果裁缝(鞋匠)购买鞋(衣服)所付代价小于自己制造的费用,他们就不会自己制作而选择交换。可见,各人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他人有利地位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这样,所有的人都能获得更多利益。将这一社会分工原则推广到国际分工中同样适用(见表6-1所示)。

表6-1 国际分工假设表

alt

如表6-1所示,未分工以前英国生产一匹布和一桶酒需耗时200,法国则需190,世界总劳动时间为390。分工以后,英国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布,法国生产酒,则英国生产两匹布耗时160,法国生产两桶酒耗时180,总耗时仅为340,比分工前少用50;从另一角度讲,耗时仍为390,英国可生产alt匹布,法国可生产alt桶酒,按1∶1交换以后,英国可多消费1/2匹布,法国可多消费1/9桶酒,分工以后世界总产出增加。

综上所述,斯密认为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该国就应该发展并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但斯密忽略了一点,即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这种绝对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那些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被排除出国际贸易领域,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斯密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二、相对优势说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对优势说”。它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从理论上证明即使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因为它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上相对成本不同,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以换取它自己生产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得到利益。如表6-2所示,英国在毛呢和葡萄酒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绝对成本都高于葡萄牙,但从比例上来看,英国生产一单位毛呢的劳动成本为葡萄牙的1.1倍(100/90),生产一单位葡萄酒的劳动成本则为葡萄牙的1.5倍(120/80),在分工以前,英、葡各投入220人/年和170人/年的劳动,各可消费一单位毛呢和一单位葡萄酒。分工以后,英国专门生产自己相对成本较低的毛呢alt单位,葡萄牙则专门生产葡萄酒alt单位,按1∶1交换后各可多消费0.2单位毛呢和0.125单位葡萄酒,可见世界总产出比分工前增加了。换一个角度,如果两国消费总量不变,仍各为一单位毛呢和一单位葡萄酒,英国生产两单位毛呢需投入劳动200人/年,而葡萄牙生产两单位葡萄酒需投入劳动160人/年,世界总劳动量为360人/年,比以前节约30人/年的劳动投入。

表6-2 相对优势说

alt

由此只要两国生产的相对成本存在差异,两国之间就有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两国都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换回所需的其他商品。相对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它指出了一国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从而达到世界总产出的提高。

三、保护贸易理论

与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相反,汉密尔顿和李斯特提出了保护贸易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汉密尔顿是美国独立后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在其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指出,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应适应其自身实际经济条件。针对当时情况,他认为为使美国经济自立,必须实行国家干预,保护国内市场,以促使美国幼稚工业发展。他提出要采取关税壁垒方式来对民族工业加以保护。但这仅是一种适应性政策主张,而对保护贸易作出系统而深刻阐述的则是德国历史学派先驱弗·李斯特(1789—1846)。他在《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李斯特认为,当时德国仍处于封建农业状态,工业基础差,从短期利益看,外国产品较本国产品廉价,进口较为合算,但这将冲击本国市场,限制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使之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从长远来看,生产力才是创造财富的能力,它的发展才是一国财富的力量源泉。因此对民族工业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关税保护会带来价格上涨并导致消费者当前利益损失,但一旦本国生产力发展后,本国产品的价格就会下跌,甚至低于进口价格,这样长期利益将弥补短期损失并有余。

同时,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因而德国无法采纳。为此他以部门经济作为划分标准,将各国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他认为,一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在前三个时期,为了尽快脱离原始愚昧状态,建立经济基础,并达成资本原始积累,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进入农工业时期以后,为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应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以避免国外的冲击。在进入农工商业的最高发展阶段后,本国工业已相当发达,足以与世界先进国家竞争,可以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他认为英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农工商业时期,确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是德国尚处于工业初建时期,所以为了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据此,他提出了对外贸易政策主张:①贸易保护应以工业的发展为目的;②主要通过速增关税的方式来建立和保护国内工业;③在工业中保护对象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保护那些对国家经济独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幼稚工业;④保护期限也不宜过长,一般以30年为限,如仍不能自立则不应再保护下去。

四、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说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以两国产品比较成本的差异来论证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两国产品比较成本存在着差异呢?这一点李嘉图是作为客观存在事实提出的,而瑞典经济学家伊·菲·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贝·戈·俄林则用独特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1933年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说,这就是赫克歇尔-俄林学说(H-O学说)。H-O学说认为比较成本说只解释了商品的劳动支出的差异,是片面的。它认为除了劳动以外还必须考虑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为此他提出了区别于李嘉图学说的假定:①两国技术水平一样,即生产函数是相同的;②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是不可能的;③一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但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上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相同。由此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推理过程。相对优势←价格差异←成本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差异。H-O学说认为,正是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数量不同,同时也由于不同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造成了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就发展资本密集型产品;还有的国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于是就发展资源密集型产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国拥有量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必然较低,因而密集使用这一丰裕要素的产品其相对成本也必然较低,反之则反是。于是在这一理论的推导下,俄林认为各国在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生产中具有相对优势。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以交换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由此可见,H-O资源禀赋说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H-O学说仍是一种静态分析,从长期的动态观点来看,各国拥有的资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此外,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忽视也掩藏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五、超保护贸易说

机器大工业在西方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的形成。随着自由竞争被垄断逐步代替,市场问题日渐暴露。垄断并不意味着竞争的消失,相反,国与国之间、垄断集团与垄断集团之间对市场的争夺却愈发激烈。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则是市场矛盾的总爆发。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承受了极其巨大的损失,自由市场理论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遭到了重大挑战。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而理论界的革命则始于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前提条件在于其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但是垄断的出现却开始破坏这种机制。失业严重、贫富分化加剧、外部化效应的存在、市场信息流动受阻、市场主体决策的分散化和非理性等等,最终导致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于是凯恩斯主张用国家干预来代替自由竞争,试图用政府的超经济权力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他认为严重失业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所谓有效需求指的是商品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总需求,它又可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自由市场的种种失败,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下,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有效需求不足,引发了严重的失业现象和经济危机。因此凯恩斯认为救治资本主义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控制,扩大消费和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平衡(Y=C+I+G)。于是,政府可以降低利率,大力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并代替市场作出一些相关决策等,这就是政府的有效需求管理。它主要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其管理作用。在对外贸易方面(Y=C+I+G+X-M),凯恩斯认为对外贸易将影响一国的有效需求,因此他也推崇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他认为贸易顺差将扩大有效需求,因为顺差所带来的黄金增加将可以扩大支付手段,降低利率,并刺激投资,这同样可以达到扩大就业的目的。逆差却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因此为了减少失业并缓和国内危机,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干预作用,并保持贸易顺差,反对逆差。同时他还提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他认为,当一国外贸出现顺差时,贸易乘数的作用将导致国民收入倍增,由此凯恩斯认为贸易顺差越大,本国国民收入增加越多,从而就业和经济危机问题就能解决得越好,这就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把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进一步扩大到一国对外贸易中,这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它忽略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以及顺差所可能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六、产品生命周期假说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隐含着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所用技术相同的假设,而在现实生活中,技术是可变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把技术看作一种独立的因素来考虑。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也会发生影响。产品生命周期假说由雷蒙德·维农提出,他认为随着技术扩散,产品也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般可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以美国为例,美国依靠技术优势,研制出了新产品,并开始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在这一阶段,美国垄断着这一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也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第二阶段即产品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又分前后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该新产品开始进入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消费嗜好也相近的其他发达国家,并占有了这些国家的市场,产品也逐步成熟起来,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成本下降,但技术扩散性使这些国家开始仿制该种新产品,并进入市场。由于运费大大减少和关税的忽略等因素,使美国出口的产品逐渐处于价格竞争劣势,其出口市场逐步缩小。在第二个时期,其他发达国家参与出口竞争,由于自身生产经验的逐步丰富,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使成本下降,并因其工资相对于美国国内而言较低,因此不仅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而且其仿制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出口品相竞争,并逐步取代美国。这一阶段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第三阶段,世界其他国家在进口该种产品后,也发生了产品的仿制,并且由于它们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使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而美国则因国内生产成本的高昂,逐步放弃该种产品的生产,改由从其他国家进口该种产品。至此,该产品进入了成熟阶段,又称标准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产品则是劳动密集型的(或称资源密集型的)。最后,该种产品的进口逐渐占据了美国市场。产品生命周期在美国完结。当然该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还会继续在其他国家重复着。这就是比较利益的一个动态发展研究。维农认为,成熟后的产品最后固定在不发达国家生产,并向发达国家出口,这主要是因为不发达国家工资成本较低,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将超过技术优势而使产品成本降低,从而使不发达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占有相对优势。但是作为技术创新国的美国,由于其在产品生命周期最初阶段的技术优势,其所获益将远远超过因劳动力和原材料廉价优势而获益的处在生命周期末端的不发达国家。并且,美国技术优势将促使它不断地研究出新产品,并不断地把这些新产品引入世界市场,从而始终能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前端,始终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因此其国际收支状况并不会因某种产品的衰退而恶化。当然,这同时也为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发达国家要努力地进行科技开发,重视教育,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力争创新产品,改变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进而改善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此外,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部门内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也是国际贸易发生原因的一种新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