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综述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综述_新编西方经济学教程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以前,一些西方国家如古希腊、古罗马、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就在进行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并为争取殖民地及海上航线屡屡征战,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荷西战争、英荷战争等。这种思想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以前,一些西方国家如古希腊、古罗马、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就在进行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并为争取殖民地及海上航线屡屡征战,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荷西战争、英荷战争等。这些国家通过殖民地争夺、贸易往来获取高额利润的做法由来已久,但这些活动仅停留在实践领域,并未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直到16世纪,人们才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由此产生了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到18、19世纪,理论研究日益深入,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作出了卓著的贡献,至今仍有研究价值;随着贸易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一些新兴的著名理论如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观点、H-O新自由贸易理论、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理论等不断涌现出来。从整个贸易理论的不同主张来看,大体可以分为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两大类。

1.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15世纪末,西欧封建制度进入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生长,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当时的货币是黄金,各国除开采金矿增加黄金及加紧殖民掠夺外,也开始陆续发展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伴随海盗行径和对殖民地人民残酷和血腥的掠夺,西欧各国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商业资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但商业资本本身并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在商业资本壮大的同时,封建割据限制了商业资本的活动。因此,商业资本家坚决支持统治者加强力量,消除割据,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保证商人在国内市场上畅通无阻地进行商业活动。同时,统治者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宫廷豪华生活的浩大开支,也需要大量的货币,因此也希望加强商业资本的力量。这种对货币不断增长的需要,促进了封建统治者同商业资本家的联盟。这种联盟清晰地反映在当时各国所实施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上,这些政策和措施即是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2.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

(1)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攫取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

(2)财富是在流通领域产生的,只有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才是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国内的商业活动只是财富在不同国内个体之间的转移,它使一部分人获利的同时造成另一部分人亏损,不能从根本上增加一国的货币财富。因此,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才能使一国的金银(即货币)最终增加,从而使国家富裕起来。

(3)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属于早期重商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他主张采用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积累货币财富;同时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从具体的政策措施上看,重商主义者要求政府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交易;同时外国与本国进行贸易是将全部所得用来购买本国商品,并通过各项政策来鼓励出口,从而为国家换取更多的货币财富。可以看出,早期重商主义者力图在国内把金银以储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起来,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差额论,马克思又称它为货币主义或重金主义,防止货币外流是它的外贸政策的核心指导原则。

这种重金主义的做法在增加国家财富的同时也遭到了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16世纪下半叶,以托马斯·孟为代表的学者对早期的重商主义观点提出了一些修正。他们主张允许输出货币,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但在贸易上要谨守一个原则,即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以保证贸易活动最终达到出超。其目的仍然是保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从具体的政策措施上看,主张实行奖出限入,外贸管制;并制定相关法律,减少外国制成品的进口,努力扩大本国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同时出售本国商品所得必须大于购买外国商品所得。

可以看出,晚期重商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商品输出,限制商品的输入。其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为了使对外贸易达到出超,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贸易差额论支持西欧一些主要贸易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的政策,所以马克思又称之为重工主义。

3.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最初的理论研究,其国际贸易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对国际贸易最早的理论说明,其中贸易差额论是保护贸易的始祖。重商主义理论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尤其是贸易差额论至今仍对国际贸易的实践活动具有借鉴作用,可以说一些国家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重商主义提倡贸易顺差的结果。但是该理论将货币与财富混为一谈,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这是不科学的,同时该理论把对外贸易看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这显然也与实际经济规律不符,重商主义理论还将财富和利润的来源归结为流通过程,而实际上财富的产生同样离不开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因此这个理论的研究方法是肤浅的、不科学的。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也称绝对利益理论、绝对成本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划时代著作《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1.产生背景

重商主义在17世纪中期达到鼎盛,为欧洲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随着1640—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掌权,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逐渐发展起来,工业生产发展迅速,重商主义逐渐走向衰落。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出大量的工业品,需要更大的市场,尤其要扩大国外市场,于是就得放开贸易,重商主义的国家保护政策成了障碍;同时,重商主义者的黄金只能流入而不能流出的观点对小商人们极为不利,因为他们进行的是买入卖出的活动,从东方国家购入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贸易自由成为迫切要求。这种要求只是在劳动价值论中被零星提到,但未形成系统,后来亚当·斯密将其系统化。

2.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条件

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条件基于所谓的2×2×1模型(第一个数“2”指两个国家,第二个数“2”指两个商品,第三个数“1”指1种生产要素),这是一种高度的抽象,与实际差别极大。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主要是:①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②劳动是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唯一的生产要素(忽略资源、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两国存在劳动的绝对差异;③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流动,但在一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④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产品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3.斯密的外贸理论

(1)对外贸易利益观点。亚当·斯密同意重商主义关于通过对外贸易增加国家财富的观点,但他认为贸易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金银或货币,或谋求一时的贸易顺差,而是购买所需要的东西,然后再把不需要的东西以好的价格卖出去。这样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利益,输出本国不需要的剩余产品,输入本国需要的原材料和消费品。这样就可以扩大国内市场,从而使每个行业的分工日益完善,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反对一切妨碍对外贸易自由的政策,批判重商主义为获取金银而垄断对外贸易的行为。

(2)国际分工说。亚当·斯密认为通过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

亚当·斯密指出,两个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时,由于存在生产力水平的绝对差异,一国应该生产具有生产力绝对优势的一种产品,而另一国则应该生产具有生产力水平绝对优势的另一种产品,两国发挥各自的绝对优势分别生产自己绝对成本最低的商品,按照国际分工进行国际交换。

在他看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同一种产品在各国之间存在价格的绝对差异,一国应出口其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而进口其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社会分工的实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发挥各自的绝对优势。斯密还举例说:就像裁缝不必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必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必为自己做鞋子,也不必缝衣服一样。

亚当·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他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总之,各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就可使各国的劳动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各国都能从分工和交换中获得各自的利益。表11-1表示A、B两国分别生产单位皮鞋和衣服所需的时间,由此可见,A国在生产衣服上有绝对优势,B国在生产皮鞋上有绝对优势。这样,A国就应该发挥其绝对优势去生产衣服,而B国则应该发挥其绝对优势去生产皮鞋,依照这样的国际分工,彼此之间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两国均可从中获得各自的利益。

表11-1 A、B两国两种产品生产效率(1)

4.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抨击了重商主义。他主张自由贸易,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绝对优势的概念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不足,它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它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普遍现象。

现实中,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后者还能否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如果参与国际贸易,还能否分享利益?如表11-2中,B国生产单位皮鞋的劳动由3H变为5H,这种情况下B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处于绝对劣势,但这时两国仍然存在国际分工,两国之间仍发生着国际贸易。显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对此现象作出解释,这将有待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来加以解决。

表11-2 A、B两国两种产品生产效率(2)

相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也称比较优势理论、比较利益论、相对利益论、比较成本论、相对成本论等。1817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其代表性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论证了国际贸易的相对优势理论并对其加以完善。

1.产生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100多年,资产阶级已经完全确立了其统治地位。经过18世纪中后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机器大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英国的工业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地主阶级贵族日益成为没落的阶级。1815年,英国地主阶级贵族为了维护其利益,颁布实施了《谷物法》,其目的在于限制国外粮食进口量,保护英国地主阶级贵族利益,这样一来,英国国内市场粮食作物价格上涨,地租也随之猛增,英国地主阶级贵族获得了巨大利益。但是,英国各阶层粮食消费开支增加,减少了对工业产品的购买和消费,严重损害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英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谷物法》,主张取消粮食进口限制,提倡谷物自由贸易。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适时而应,认为英国在纺织品上所占优势比粮食上所占优势大,所以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出口纺织品以换取粮食,获得比较利益。

2.相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论点

相对优势理论依旧采用2×2×1的模型,其假设前提条件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条件也完全相同。

大卫·李嘉图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对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国在任何行业的生产中都不具备劳动生产要素的绝对优势,即便没有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总量增加,仍能获得贸易的比较利益。

在大卫·李嘉图看来,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两个国家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相对劳动成本不同,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绝对劳动成本不同。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阻碍,只要劳动在国与国之间不能转移,只要各国通过自由贸易,合理利用本国的劳动,发挥各自所长,使各国劳动生产率得以充分利用,降低相对劳动成本,即使在最先进和最落后的国家之间也仍可形成互惠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原则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根据这一原则,各国集中生产和出口比较成本低的商品,即使劳动效率低、相对成本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3.对相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它在历史上对于废除英国的《谷物法》,倡导自由贸易,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曾起到极大的作用;虽然历经近200年的发展,相对优势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并在其他经济学领域得到普遍运用和借鉴;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做了理论说明,不论各国生产力水平是高还是低,按照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从中获得比较利益。但是缺乏动态、发展的观点,忽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以“静态”、“短期”的观点分析问题是相对优势理论的主要缺陷。如按照相对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永远只能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实际上,这种状况只可以作为权宜之计;为了长远利益,不依赖进口,发展中国家也需大力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加工和出口,改变本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

要素禀赋论(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也被称为赫俄理论、H-O理论、要素禀赋差异论、生产要素禀赋论和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论等。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受到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的挑战。他们另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国际贸易的原因,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克歇尔和俄林。赫克歇尔在1919年出版的《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中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国际贸易的原因,被认为是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异所造成的比较利益;二是基于比较利益的自由贸易具有使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完全均等化的作用。俄林的成就高于其师赫克歇尔。20世纪20年代初俄林就读于斯德哥尔摩大学,192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剑桥大学,旋即又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24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33年出版专著《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进一步完善了要素禀赋论,后来,俄林作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获得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状况,它是天生、自然赋予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在当代,技术、信息也被认为是构成一国的生产要素。

1.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条件

要素禀赋论标准模型为2×2×2模型,虽然与实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的2×2×1模型相比则有了进步,也更加接近实际,并更为合理。要素禀赋论主要基于以下假设前提条件:①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②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分别是劳动和资本;③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家间不能流动;④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⑤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⑥两国间不存在运输成本的差异,不存在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

在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和其他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中,往往将模型回归到现实的L×M×N模型,即L个国家、M个商品和N种生产要素,一改过去传统模型过于简单、高度抽象、脱离实际的情况。但是在L×M×N的模型下,许多问题可能会出现间断、突变的不稳定现象。

2.要素禀赋论的主要论点

赫克歇尔和俄林指出,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才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一国的某种生产要素禀赋的供给比例大于他国同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则称该国的这种生产要素相对“充裕”,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自然就会相对低于他国同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反之,如果一国的某种生产要素禀赋的供给比例小于他国同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则称该国的这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自然就会相对高于他国同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逻辑推理依据:

(1)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其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如劳动决定了工资的不同、资本决定了利息的不同、土地决定了租金的不同;

(2)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决定了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导致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同;

(3)各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同,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由此,赫克歇尔和俄林得出结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应该是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而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构成其出口产品;一国的比较劣势产品,应该是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而相对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构成其进口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善各国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如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0世纪50年代后,H-O理论在现实国际贸易中的有效性受到挑战。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贸易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资本雄厚而劳动稀缺,但却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该结果引起西方国际经济学界的巨大震惊,这便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们的注意。1959年日本经济学家建元正弘和市村真的研究表明,日本对外贸易的整体情况与“里昂惕夫之谜”一致;但日本对美国的双边贸易与要素禀赋论一致;1960年,民主德国经济学家斯托尔帕的研究结果符合要素禀赋论;1961年,加拿大经济学家沃尔的研究结果符合“里昂惕夫之谜”;1962年,印度经济学家巴哈德瓦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情况与要素禀赋论一致,但从印度对美的双边贸易来看,与“里昂惕夫之谜”一致。里昂惕夫本人在1956年再次用投入产出法,以美国1951年的贸易结构对要素禀赋论进行第二次验算,发现结果与前次相同,只是该比例减少到6%,可见“里昂惕夫之谜”依然存在。这些结论使里昂惕夫和经济学家们都大惑不解,不过也因此谜而导致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3.新贸易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效率说。里昂惕夫自己解释其谜,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造成的。如果两国技术装备相同,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为欧洲国家的3倍,故美国劳动力人数乘3,美国实为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实证结果与H-O理论就不矛盾了。但美国学者雷宁否定了这一解释,他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是欧洲国家的1.2~1.25倍,而非3倍,不足以将美国转变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

(2)人力资本说。美国学者凯南认为,资本投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和其他有关的智力投资,此类开支就是投资,是资本支出。而生产产品的资本由两部分构成,有形资本(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教育、培训等智力投资),人力资本投入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这样,美国仍然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H-O符合。

(3)技术差距说。美国的波斯纳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在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而先进技术的获得也是资本投入的结果。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不同,各国之间便存在技术差距,使得某个国家生产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所以,出口此类产品的国家也是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与H-O理论相衔接。

(4)市场不完善论。资本主义国家主张自由贸易,因而认为要有自由竞争的市场,如果这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受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就认为这个市场是个不完善的市场。里昂惕夫当时研究的资料是美国1947年的数据,当时美国的政策是贸易保护,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而控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美国学者认为,若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实际比重要高些,因此,贸易壁垒的存在是产生“里昴惕夫之谜”的重要原因。

4.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要素禀赋论相对于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研究问题更广泛、更深入、逻辑更严谨。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出了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对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取向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它启发后人从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角度来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但要素禀赋论所依据的假设条件还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如科技进步会使老产品成本下降,将导致一国比较优势的格局发生变化;要素禀赋论对涉及的生产要素仅限于对“量”的讨论而忽视了“质”的差异,长远来看,各国的要素禀赋无论是量或质都可能发生变化;单方面强调了供给对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而忽视了需求对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作用。一国的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要素禀赋所引起的供给差异,从而使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商品价格等产生变化。凡是主张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人,都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为核心,虽然它们还多少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至今仍不失为国际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础。

幼稚工业保护论(protection theory of cubhood industry)包括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思想与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1.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思想

(1)汉密尔顿其人及所处背景。汉密尔顿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始祖。美国独立以前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受英国殖民统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剥削,美国实际上不过是英国政治上的附庸和经济上的原材料供应市场,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遭到英国的极力阻挠。在经过了长达7年的独立战争后,美国以经济上毁灭性破坏的巨大代价才换取了真正的独立。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面的严重困难,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极力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以彻底摆脱殖民主义的经济束缚;而南方种植园主则坚持独立以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出口本国农林初级产品,进口本国所需的工业品。两种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即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扶持本国的工业发展,还是沿袭自由贸易政策,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单一性。

汉密尔顿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政治家、金融家、第一届政府的首任财政部长,坚定地站在了工业资产阶级一边,极力主张实行贸易保护,扶持本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他的保护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向国会递交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

(2)理论观点。汉密尔顿认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非常大,具体来说:①制造业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工具和设备,带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制造业需要消费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以及生活日用品,因而促进了其他部门的发展和壮大;③制造业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吸引移民迁入,缓解人口稀少的矛盾,加速美国中西部的开发;④制造业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品来自农业,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和价格稳定,从而能够刺激农业的发展;⑤制造业能提供开创各种事业的机会,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汉密尔顿强调,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对维护美国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认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业发展,就等于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结果是不仅不能使国家强大,而且还可能丧失已获得的独立地位。他指出,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因而难以与西欧国家相抗衡,在这种条件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断送美国工业,进而威胁美国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地位,因此,必须采取关税措施将美国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保护起来,使之生存、发展和壮大。

汉密尔顿强调,保护的关键在于加强国家干预,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具体措施包括:①以高关税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输入;②限制国内重要原材料的出口,奖励本国进口急需的原材料;③限制先进设备的出口;④政府发放信用贷款来扶持私营工业的发展;⑤政府以津贴和奖励等形式鼓励各类工业生产经营者;⑥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⑦吸引投资,满足本国工业发展需要;⑧鼓励外国移民迁入,增加国内劳动力的供给。

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对于落后国家寻求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独立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实际上他的理论回答了这样一些问题:落后的国家应不应该建立自己的工业部门?如何求得本国工业部门的发展?对外贸易政策如何体现本国经济发展战略?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来说,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2.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李斯特,德国经济学家,一生坎坷。1820年,由于尖锐地抨击德国的专制制度和提出改良措施而被监禁,后逃亡美国。1832年,他以美国领事的身份回国后仍被排斥,但他一心想振兴德国的经济,背负着沉重心理压力在法国巴黎写作。因鼓吹贸易保护,同十分强大的自由贸易作斗争,李斯特身心憔悴,再加上生活贫困潦倒,不幸在雪夜开枪自杀。

李斯特之所以坚决反对自由贸易,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德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只利于英国,不利于穷国,因此他主张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思想受汉密尔顿的影响很深,但比汉密尔顿更加深刻而系统。1841年,李斯特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

为了论证保护贸易在德国的重要性,他先提出了生产力理论,认为德国应首先在闭关或保护政策下发展生产力,到一定程度再开放;此外,他还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阶段论,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经过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等五个阶段。李斯特认为各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必须实行自由贸易,使本国脱离未开化或落后阶段,实现向更高阶段的演进;当处于农工业时期时,必须将贸易政策转变为贸易保护的政策,对本国有发展潜力的幼稚工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防止外国的竞争,以实现本国工业的建立与发展;当经济发展进入最高阶段即农工商业时期时,则应再次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使国内外市场进行无限制的竞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李斯特认为,英国在农工业时期采取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加快工业发展,在农工商业时期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德国在此时期正处于农工业时期,所以应实施保护政策。其手段是对幼稚工业品征收高额的进口税,同时免征或轻征与被保护的幼稚工业相联系的复杂机器设备的进口税。对进口商品征税后,价格因上涨而使国内消费者受损,当本国工业成长起来后,价格势必下跌,消费者受益,价格下跌的损失将从获利中得到补偿。

李斯特的整个经济学说的目的在于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关税保护政策。根据这个基本思想,他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学说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古典学派的根本缺点就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在他看来,各个国家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的普遍的规律,因为各个民族的经济都有自己发展的特殊道路。他认为,只有发展程度相同的国家结成同盟,才有自由贸易,这种观点与德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密切相关。他主张,把保护理论作为工业落后国家建成先进工业国家的手段,只是对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工业进行保护,而不是全部,当被保护的工业发展壮大起来后,再取消保护。

后来德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在保护关税政策的扶植下,的确在短期内赶上了英、法等较早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推动了德国工业化进程。但李斯特的关税保护政策过分夸大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theory of foreign trade multiplier)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初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他是“经济学教父”马歇尔的弟子、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凯恩斯在1906年任政府公务员,1908年回到剑桥大学任教,1913年担任英国皇家财政委员会成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任英国财政大臣顾问和苏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由于对英国贡献巨大而被封为勋爵,1944年7月率英国代表团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参与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1946年4月,凯恩斯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至今在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的校园里,还坐落着一个“凯恩斯角”,以此纪念他曾经在该学院学习和工作过。

1.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凯恩斯生活的年代(1883—1946)是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尤其是1929—193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以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各国相继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改为奉行贸易保护政策,强化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的立场也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原来的支持自由贸易转为赞同贸易保护,并积极著书立说为贸易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所谓“乘数”(multiplier)的概念,是取自凯恩斯的学生卡恩(R.F.Kahn)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提出的“就业乘数”概念,即当净投资增加时,总就业增量将是初始就业增量的倍数。凯恩斯接受和发展了卡恩就业乘数的概念,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问世。在《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论”。投资乘数论是指增加投资对国民收入和就业具有乘数的作用,即GDP和就业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增加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本部门的生产和投入,降低失业率,还可以带动其他部门增加投资和就业,带动人们收入增加,从而又引起消费与投资的新一轮扩大。由此引发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即投资—就业—消费——再投资,结果将使增加的国民收入和就业总量都是原来的若干倍。凯恩斯同时还告诫政府,政府需要解决的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要对经济进行行政干预,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投资,鼓励消费,来扩大社会有效总需求。

《通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从“大萧条”走向“新成长”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抑制经济危机、扩大就业、平缓经济周期性波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成效。《通论》的出版在整个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西方经济学家称凯恩斯的投资乘数论的链式关系,是经济拉动的基石和动力,是经济学的一次“革命”,后人称之为“凯恩斯主义”。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在《通论》中,凯恩斯主要是利用投资乘数论,定量地阐述了投资与国民收入和就业间的联系;只对自由贸易理论展开了批评,对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进行了评价,而有关国际贸易的论点并不多。所以,有关国际贸易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不能说成是凯恩斯的贡献。

凯恩斯的弟子及其追随者们念念不忘凯恩斯的教诲,后来把投资乘数论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指出,对外贸易与投资一样也有倍增效应。

(1)一国的出口具有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的作用。当商品出口时,向国外收取货币,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增多、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上升。且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就业人数的增加都将是外贸顺差的若干倍,表明出口(国际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和就业有倍增效应。

(2)反之,一国的进口则具有减少国民收入和就业的作用。当商品进口时,向国外支付货币,国内生产缩减、就业减少、收入减少、消费也随之下降,且国民收入的减少和就业人数的减少都将是外贸逆差的若干倍。

4.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各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贸易顺差与投资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作用并不能完全等同。“投资增加”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而“贸易顺差”并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外贸易发挥乘数作用是有条件的,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发挥,它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一国才能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当世界的总进口值不变或减少时(如全球经济萧条),一国将无法增加出口,除非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企业会因利润下降而反过来减少生产和降低出口。贸易顺差总量不能过大,贸易顺差长期地积累下去,会产生一些问题。

问题1 当国内已经充分就业,如不断增加出口,会引起国内需求水平上升,从而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反过来,物价上涨将导致该国商品的出口价格也上涨,从而使得出口竞争力下降,使该国保持顺差的期望降低或落空。

问题2 当一国持续保持贸易顺差时,其利率会不断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国内外的利差会导致国内资金大量外流(如无外汇管制)。理论上资金内流能刺激本国的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现在资金又重新外流,顺差还有什么意义呢?

凯恩斯在经济学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历来被其祖国(英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推崇为最能说、最能写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经常向政府提意见,如他告诫政府:贸易顺差和贸易保护都应该适度,在不同时期,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是需要随时调整的。他还告诫政府:要使整个经济水平能够达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借助两个办法,一个是明目张胆的,另一个是比较隐蔽的,这样就不易被其他国家提防。前者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如投资、利率、支出等政策),后者是贸易保护政策。他也告诫政府:要认识贸易顺差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干点什么呢?只有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便在对出口不采取任何奖励措施的情况下,对进口的限制本身就造成了对出口的优惠待遇。凯恩斯的观点和思想都包含着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所以后人把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也称为超保护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导致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产生出一个新的理论,即产业内贸易理论(theory of intra-industry trade)。这些现象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绝大部分国际贸易在各国相同的产业之间发生,显然这与相对优势理论的结论背道而驰;二是绝大部分国际贸易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显然这也与要素禀赋论的结论背道而驰。

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是在产业间贸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不同产品的贸易,即一国进口和出口的产品是不属于同一产业部门生产的。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而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机械而进口服装。而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相同产业之间的差异产品的贸易,即一国进口和出口的产品是属于同一产业部门生产的。产业内贸易也称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如出口皮鞋而进口运动鞋,出口上衣而进口裤子,出口轿车而进口消防车(显然是由于用途不同),出口低档轿车而进口高档轿车(显然是由于消费需求不同),出口某一品牌的轿车而进口另一品牌的轿车(显然是由于偏好不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内贸易理论经历了经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这两个发展阶段。美国当代经济学家格鲁贝尔与劳德于1975年在合著的《产业内贸易》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格鲁贝尔是德裔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毕业,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他们在《产业内贸易》一书中指出,近代和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只能说明产业间贸易,而研发水平、产品生命周期、技术的差异、人力资本密度的差异、收入分配的差异、产品的差异、需求偏好、规模经济等都将导致产业内贸易发生。

继格鲁贝尔与劳德之后,一大批经济学家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相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他们先后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分别是针对商品而提出的产品差异说,针对消费者而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说和针对生产者而提出的规模经济说。

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依据

(1)需求偏好相似说。

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在《贸易与变化》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学说(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全新的观念。需求偏好相似是针对要素禀赋论的“需求偏好相同”的假设提出的。林德的主要观点如下。

①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应该是需求而不仅仅是供给。如非洲以及南亚的市场不会有对皮大衣的需求,而蒙古的市场不会有对船舶的需求。

②要素禀赋论的假设之一——各国的“需求偏好相同”——不能成立,实际情况应该是各国的“需求偏好不同”,最多也只能是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如中东大部分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不会有对猪肉的需求;而中国的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决定了烤箱和圣诞礼品的市场需求有限。

③影响一国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两国的人均收入越接近,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也就越相似,两国生产的商品的相互适应性也就越强,两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也就越密切。如耐用消费品与快速消费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比例有较大的差距,美国与中国对汽车消费的市场需求也表现出较大的差距,中国消费者偏好小型和节油的汽车,而美国消费者偏好大型和舒适的汽车。

需求偏好相似说表明,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小,其代表性的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也越接近,两国之间发生产业内贸易的机会也越大。

因此,依据需求偏好相似说,国际贸易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现代的国际竞争并不局限于个别产品的得失,也没有必要去限制进口别国具有优势的产品和通过保护来生产自己不占优势的产品,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下面将要介绍的如何利用产品差异来满足别国的需求偏好,以及如何形成某些产业的规模经济以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这两个方面。

(2)产品差异说。

当代的经济学家们开始注意到产品自身的特征与产业内贸易的联系,其研究成果即为产品差异说(theory of product differences)。产业内贸易中所指的相同产业生产的产品可分为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同质产品是指相同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生产要素投入相似的、相互间可以完全替代的产品。同质产品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相互交换和参与国际贸易,所以产业内贸易的同质产品并不引发国际贸易。而异质产品是指相同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生产要素投入相似的、相互间不可以完全替代的产品。产品的差异化往往体现在质量性能、规格型号、使用材料、色彩包装、品牌商标、广告宣传、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显然,产业内贸易的异质产品才可能引发国际贸易。如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业都称霸世界,美国汽车以舒适宽敞、大马力为主要特色,而日本汽车则以经济适用、节约能源为主要特色,从而导致两国汽车产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两国差异产品的相互需求,产生了汽车行业的产业内贸易。

(3)规模经济说。

依据微观经济学,规模经济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可以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劳动生产的效率、自然资源的使用率和交通运输的能力,因此可以使得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说(theory of economy of scale),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一书中所指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学说。

规模经济说指出,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和追求差异产品是一对矛盾。因为规模经济效益要求生产大批量的同质产品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竞争能力;而对差异产品的追求,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有限,只能是小批量生产,从而生产成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就是开展国际贸易,当生产企业参与了国际贸易,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产品所面临的市场才会扩大,既可以使生产处于规模经济,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又可以满足各国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经济学家们认为,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生产者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利益来源;消费者相似的需求偏好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

在当代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均有发生。如果两国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小,那么两国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如果两国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HS六位数的编码中,当表示商品的前2位代码一致时,就表示为产业内贸易。

3.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1)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了当代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为今后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提出了新思路。

(2)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具备规模经济的供应商不可能自由加入到竞争者的行列中,而必将被市场淘汰。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倡导自由贸易,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并不存在,这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所以,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已不再争论对国际贸易采取自由还是保护的问题了,而是从产品、供给、需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理论上为各国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了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这对于清醒地审视国际贸易格局、确立对外贸易战略都具有指导意义。

(3)指出了国际贸易的利益主要来源于产业内贸易,而基于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比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利益要大得多。在给产业内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称为静态利益)的同时,还可以促使一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降低经济结构的调整成本(称为动态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