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和理论问题

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和理论问题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经济学家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式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方式和四个发展阶段。从初级产品出口过渡到出口替代是要经过一段明智的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的。一个国家开展对外贸易,必然涉及政策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大多数是受到资产阶级的国际贸易理论指导的。两人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并提出了新的模式,属

发展经济学家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式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方式和四个发展阶段。内向就是讲求自力更生,基本上实行锁国政策,少量出口轻工业品,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经济;外向就是在发展中允许商品、资本、劳动力、企业等对外自由交流,也可同跨国公司打交道,开放国际交通。一般认为采取外向方针,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可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①初级内向。主要谋取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自给自足,外贸很少。②初级外向。鼓励农产品和原料品出口。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大体如此。③次级内向。就是在国内制造原来是进口的加工工业产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又叫“进口替代”,以满足国内的需要,以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菲律宾为代表。④次级外向。鼓励加工工业产品出口,又叫“出口替代”,即以加工工业产品出口代替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出口的制成品又分初期的粗加工制成品出口和后期的精加工制成品出口,以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韩国为代表。这些就是近二三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涉及国际贸易的是二、四两个阶段。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多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关键是要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因此,在出口商品的构成方面,必须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由出口初级产品的第二阶段向出口制成品的第四阶段转变;一个是由出口半加工制成品向精加工制成品转变。但是,单纯搞出口替代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单一化,加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丧失经济的独立自主,所以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密切注意。

从初级产品出口过渡到出口替代是要经过一段明智的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的。虽然目前仍有不少的发展中国家仅依赖少数几种初级产品出口(包括农产品、木材、渔产品、矿产品和猎物等),但是近二十多年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比如,低收入国家作为一个集体看,在20世纪60年代燃料、矿产、金属及其他初级产品出口占80%,纺织品及其他制成品占20%;到80年代则分别占50%,这些都说明初级产品出口的下降和制成品出口的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中,也有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爱尔兰等同样是重要的初级产品输出国。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除价格压低外,是因为这类产品的大部分“收入需求弹性”低,也就是说,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往往只把小部分收入用来购买食品等东西。据统计,发达国家每增加1%的国民收入,对糖、可可、茶叶、咖啡和香蕉等的需求只增加0.3~0.5(石油产品和其他燃料则为2.4)。但也不是完全如此,有些食品如肉类、河虾、水果等则有较高的需求弹性。如果农产品的价格是上涨的,那么出口收入就会增加,因为价格弹性低,出口价格上涨所引起的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增长幅度。例如,1973—1974年国际市场糖价上涨,占全世界糖出口量80%的19个发展中国家的收入都增加了;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糖价下跌,这些国家的收入都减少了。

所以,发展中国家应选择需求弹性较高的产品出口;此外,应尽力保持很有竞争能力的传统商品出口。有些发展中国家传统商品的输出占其总收入的80%左右,这体现了发展优势产品的重要性,但在发展优势产品的同时应考虑产品的多样化。

资金有一定积累后,一般就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如纺织品,家庭用具、收音机、自行车、电器用品等,即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同时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进口替代发展到轻工业有了竞争能力后,一般就转入出口替代阶段,鼓励制成品出口。但要搞好这个转变,以及为加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量,有必要采取前面说过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效措施,才能较快地提高出口增长率。出口替代搞得相当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其中韩国较为典型。因为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取了“输出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它把本地的廉价劳动力与外国的资本、技术、设备和原料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加工工业,扩大出口贸易。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某些大的出口企业受到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但是,从发展速度看,如前面所说,其增长率是相当快的。

韩国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政府的鼓励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的措施有:①兴建出口加工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建了近60个出口加工区,按专业化原则建立;②实行信贷优惠和减免税款制度。一切出口企业均给予信贷优惠,并采取减免税款、贬值货币办法鼓励出口;③扩大劳务出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开展劳务出口和承包工程,由此带动了大量钢材、建筑材料和成套设备出口;④引进技术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它加快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经过消化吸收,更新品种,出口已日趋高档化、高质量化。⑤勤开出口贸易的高级会议。每月举行一次出口业务会议,当场解决存在问题,极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繁文缛节。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从进口替代转入出口替代阶段,标志着经济发展已接近成熟时期,或者说开始进入起飞阶段了。但是,这不是普遍规律,两个阶段也不一定要截然划分。像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国内市场很大,资源又非常丰富,进口和出口都有一定基础,就不必分两个阶段来按部就班地发展经济。应该采取两者兼收并用,即两者同时兼顾的方针,既要重视发展民族经济,又要重视发展出口贸易。齐头并进是加速工业化和促进现代化的良好方案。

一个国家开展对外贸易,必然涉及政策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大多数是受到资产阶级的国际贸易理论指导的。

资产阶级的国际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最有影响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它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一直占支配地位。我们说过这个理论有它的合理内核,即贸易国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它的缺点是在不正常情况下掩盖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剥削。

后来瑞典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cher,1879—1952)于1919年发表《国外贸易对所得分配的影响》论文;另一经济学家俄林(B.Ohlin,1899—1979)于1933年出版《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两人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并提出了新的模式,属于一般均衡模型,强调以生产要素作为贸易的关键变数。这种模式被称为赫—俄理论模式,又被叫作H-O定理。

赫—俄模式有三个主要命题:

一是每个国家如果利用它的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如用它的比较稀少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将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应该输出前一类商品,输入后一类商品。

二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就是说,是由于各国之间的商品价格不同引起的。

三是国际间的商品贸易一般趋于(或者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各生产要素的收入的国际差别。

赫—俄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论证各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别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各国商品价格的不同。如两国的价格差别大于商品的运输费用时,则价格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高的国家就有利。比如,巴西咖啡的国内价格加运输费用低于美国生产同样产品的价格,结果巴西输出咖啡到美国就有利。

但是,价格的绝对差别来自成本的国际绝对差别。所以,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的第一个条件。

国际贸易产生的第二个条件是两国间商品成本的比例有差别。这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美、英两国,小麦和纺织品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如下:

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美国是1:2;英国是3:1。如果美国输出小麦、输入纺织品;英国输出纺织品,输入小麦,则两国进行贸易彼此都有好处。

如果两国的成本比例是相同的,其中一国的两种商品成本都以同一比例低于另一国,则两国间只能发生短暂的贸易关系。例如: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发生单方面的贸易关系,即美国两种商品单方面向英国输出,或者说,英国两种商品都从美国进口,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向美国输出。结果,美国外贸出超,英国外贸入超。如果不用黄金作支付工具,英国必须大量购买美元外汇,于是美元汇率上涨,以英镑计价的美国商品价格随之上涨(比如,原来英国支出1/2英镑进口一个单位的小麦,现在要付出1英镑;原来支出1英镑购买一个单位的纺织品,现在要支付2英镑)。结果,两国两种商品的单位成本完全相等,贸易关系即告停止。由此可见,成本比例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条件。

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会存在不同的成本比例呢?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是不同的。不同的商品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的组合)而生产出来。商品的成本比例反映它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关系,也就是地租、工资、利息、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这个国家可能是工资相对地高于地租;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是工资低于地租。这样,前一国家使用较多的土地和较少的劳动力从事商品生产,就比使用较少的土地和较多的劳动力的生产成本要低一些,而且价格也就便宜些。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国家生产农产品和畜产品就较有利。而另一些国家则刚好反过来。比如韩国、印度等国家生产劳动密集的产品如纺织品、衣服这类东西就较有利。它说明每一个国家必须发挥自己的生产要素的优势。

俄林认为,如果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国家,就有可能实现最有效地利用全部生产要素的优势,也会达到最高平均水平的收入。如各国实行闭关政策,彼此隔绝,那么各自生产要素的使用将会是最无效率的,因为彼此不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尽量利用对方的优势。在世界存在国界的情况下,只有各种要素在各国间能够自由移动,才能弥补这个缺点,使各种要素发挥最充分的和最有效的作用。比如,在土地非常稀少的地区,就不必把许多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去从事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生产,而把劳动力转移到土地丰裕、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地区去;而在土地多、劳动力少的地区,则不必让劳动者从事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制造业生产,应多搞农业和吸收别国的过多的劳动力来搞农业。这样,各国的同样要素就会取得同等的报酬(设生产技术不变);而且各种报酬符合最高的边际生产率。但现实是:生产要素在国际不能自由流动,以致阻碍了全部生产要素的最有效的使用。

虽然如此,俄林认为,首先,如果世界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商品在各国之间可以充分流动,可弥补生产要素不流动性的缺陷。比如,澳大利亚的广阔土地,虽不能转移到地少人多的日本去,但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可以部分地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在自由贸易下,澳大利亚可以从日本输入大部分它所需要的工业制成品,而把劳动力从制造业转移到农业上去;日本方面则可以通过贸易取得它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而把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上去。这样一来,就等于澳大利亚的劳动力使用了日本的制造业;日本的劳动力也使用了澳大利亚的土地,彼此的生产要素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价格,大家得到实惠。澳大利亚会比自己生产享受更多的制成品,日本同样也会享受更丰富的农产品。所以,彼此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其次,在自由贸易及劳动、资本自由转移政策下,要素价格还会趋于均等。因为贸易发生后,增加生产资本密集产品出口的国家,由减少劳动密集品生产所释放出的资本不足以满足其增加资本的需要(劳动密集品所需的资本比例小),结果资本供不应求,资本价格上升,劳动价格下降;同理,在增加生产劳动密集品出口的国家,则劳动价格上升,资本价格下降。一个上升,一个下降,最后会使两国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宣扬资产阶级的国际分工是“自然的使命”的错误观点,发展中国家不能采用,因为这些国家无论在农业上或制造业上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在自由贸易政策下,无力同发达国家展开竞争,最后只是一方受益,他方受损。按照这样的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永远摆脱不了贫困。此外,赫—俄论点,完全把国际贸易中的价格说成是由生产成本决定,故意抹杀了垄断资本对价格的操纵。还有,目前国际贸易中所存在的不等价交换以及霸权国家对其附庸目的贸易方向的干涉也被否认了。显然,这种理论是受到垄断资本家欢迎的。

赫—俄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受到美国经济学家列昂节夫的检验。按照赫—俄模式,美国是一个拥有较多资本和较少劳动力的国家,应该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输入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列昂节夫研究了美国1947年和1951年两百多种产业,特别是其中直接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之后发现,美国输出品的价值量中包含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而输入品反而是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换言之,国际分工结果是美国输出劳动密集产品,输入资本密集产品。

于是列昂节夫得出结论说:“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美]列昂节夫:《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论文,1953年。

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的经济学家,也分别对该国的贸易进行验证,同样得到类似列昂节夫的结论。只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曾验证符合赫—俄模式。

列昂节夫的检验结论,被叫作“列昂节夫的反论”(LeontiefParadox)或“列昂节夫之谜”,为了解开这个“谜”,推动许多经济学家去寻求新的解释,但目前还没有定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