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决定国际贸易总量、构成、方向等的系统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在与重商主义的论争中产生并确立了其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流地位。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一部分。它们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是国际贸易纯理论的起点。

第一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决定国际贸易总量、构成、方向等的系统理论。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占据主流地位的是以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论和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的主张自由贸易的传统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在与重商主义的论争中产生并确立了其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流地位。它开始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经过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对其的完善、修正和补充,逐渐建立了关于自由贸易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一部分。古典经济学形成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下半叶分别由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的重农学派取得较为完善的状态,19世纪初叶达到高峰,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由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构成。它们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是国际贸易纯理论的起点。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斯密在《国富论》中,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然条件决定地域分工的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用以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其效用。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上。如果外国供应的产品比本国制造的还便宜,那么最好用本国最擅长生产的产品与之交换,这样一来,贸易就产生了。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即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那么对贸易双方都是有利的。

(二)绝对优势理论简评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和非科学的成分。斯密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从而对国际贸易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与重商主义相比是一大进步。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当时英国新兴产业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工具,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他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参加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是,斯密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的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分工先于交换。如在秘鲁,分工很早就出现了,但那时并没有私人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结果。此外,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动因,而只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能够获益。如果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另一国的同种商品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还会不会存在分工和贸易?如果进行自由贸易,贸易各方还能否获益?各国还能否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于这一重要问题,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并未论及,这不能不说是该理论的一大缺憾。对这些用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给出了回答。

二、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者。1817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问世,书中他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又称比较成本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李嘉图的贸易思想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上的,其中基本的假设条件如下: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即2×2×1模型。

2.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征差异,如生产成本上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等。

3.不存在规模经济。

4.国内和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交换形式为物物交换。

5.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自由流动。

6.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应集中力量生产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产品,而应停产具有最大劣势的产品,即“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提高了生产率,增加了产品消费。用表1-1说明如下:

表1-1 分工前

从表中可以看出,葡萄牙在毛呢和葡萄酒这两种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与英国相比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然而,相对于葡萄牙,英国生产毛呢的劳动消耗(100/90)与生产葡萄酒的劳动消耗(120/80)相比有微弱的优势。英国与葡萄牙毛呢对葡萄酒的单位交换比分别为100/120和90/80。现在两国进行分工,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见表1-2)。

表1-2 分工后

表1-2显示,英国与葡萄牙在进行专业化分工后,两种产品的产量都有所增加,毛呢多产出0.2匹,葡萄酒多产出0.125桶,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为了说明双方从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假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用1桶葡萄酒交换1匹毛呢,即英国用1匹毛呢换葡萄牙1桶葡萄酒,或葡萄牙用1桶葡萄酒换英国1匹毛呢。交换后的双方的贸易利益如表1-3所示:

表1-3 交换后的贸易利益

显然,通过国际贸易,英国实际消耗1.2匹毛呢和1桶葡萄酒,较分工前多得到0.2匹毛呢。葡萄牙实际消耗1匹毛呢和1.125桶葡萄酒,较分工前多得到0.125桶葡萄酒,可见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贸易双方都得到了好处。

(三)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具有科学的成分和历史进步性。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改变了过去一般学者关于自由贸易的利益只在一切商品均在成本绝对低的国家生产的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比较利益定律,这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一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便可获得实际利益。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其次,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进步作用。它曾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李嘉图和斯密一样,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永恒的世界,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其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仅考虑狭义的利益,即经济利益,而忽视广义的利益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其三,李嘉图在泛泛地论证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后,并未触及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引起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利益的范围以及贸易利得的分配。其四,比较成本理论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其五,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以其优美的模型和严密的逻辑性证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和最优性。但是,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关于贸易的原因、形式和利益获得等问题的论述,是以一系列与现实经济不相符合的假定为前提条件的。正是由于比较优势理论赖以成立的上述前提条件过于苛刻,因此大大削弱了其适用性,导致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在从提出至今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同国际贸易运作的现实始终有着本质上的矛盾。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继古典经济学之后出现的。所以,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可以说是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还是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论都是古典学派的经典理论,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理论表述采用的是文字说明。新古典学派出现后,一些学者用新古典主义的分析工具,重新表述了古典贸易理论。

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更加注重贸易利益研究,并对影响贸易利益的贸易条件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主要采取局部静态分析方法,即贸易利益的分析首先从一个封闭的国家开始,然后比较这个国家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的利益,最后讨论一些限制性假设条件。

一、均衡的封闭经济

封闭(Autarky)经济是指不存在任何对外贸易的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封闭经济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不存在运输成本。

(一)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产品的生产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在李嘉图的模型中,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是固定的。因此,机会成本是不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就是一条直线。

但是,新古典学派认为,劳动、土地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哈伯勒把这些生产要素称为特定要素。特定要素在一国内部是可以自由流动的,由于最初特定要素从一个产业流向另一个产业是比较适应市场需求的,对该产业的贡献较大,但随着要素流动数量的增加,以后那些要素的适应性逐渐减弱,对该产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小。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成本递增(见图1-1)。

图1-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由A到B,即增加一单位X,Y减少Y1Y2,由B 到C时,同样增加一单位X,Y减少了Y2Y3,很明显Y1Y2<Y2Y3,即随着X的增加,为增加每一单位X,所须放弃的Y是逐渐增加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各点的斜率为两种产品(X,Y)的边际转换率MRT。

MRT=-ΔY/ΔX

(二)边际效用递减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是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但是它不是单个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简单相加,因为单个消费者的效用的大小是无法衡量的。图1-2为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一点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是相同的。图1-2中M和N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具有相同的效用。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X,Y)的边际替代率MRS。

MRS=-ΔY/ΔX

图1-2 边际效用递减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生产和消费的均衡

在既定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意一点都代表两种商品的特定数量组合。图1-3描绘了封闭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其中TT′为生产可能性边界,U为社会无差异曲线,切线P为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比率P=PX/PY,切点E点为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

图1-3 生产和消费的均衡

E点在TT′上说明OX1和OY1的商品组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特定数量组合,这一组合可以实现社会的福利水平极大化。E点在U上说明消费OX1和OY1的商品,可以达到U代表的效用水平,这一消费组合可以实现消费者效用极大化。因为P是TT′的斜率,也是两种商品在E点的边际转换率,ΔX是ΔY的机会成本,X、Y的边际成本分别用MCX和MCY表示,则:

MRT=-ΔY/ΔX=MCX/MCY

又因为         MRS=-ΔY/ΔX

所以有         MRT=MCX/MCY=MRS=PX/PY

因此,E点是封闭经济的均衡点,OX1和OY1是均衡产量,PX/PY是均衡价格。

二、贸易利益

开放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没有政策上的干涉。在开放经济中,消费者为了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将根据国际市场上新的相对价格调整消费数量,生产者也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供给数量,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

假设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开放经济下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因此,国内商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

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是指同封闭经济相比,开放经济在既定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新增加的利益,表现为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一)均衡的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下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对消费和生产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国内商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

图1-4描绘了开放经济下的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模型。

图1-4 开放经济下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分析

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X、Y,其中,TT′是该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E为封闭经济下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U1为封闭经济下的社会无差异曲线,Pd为国内市场上商品X、Y的相对价格线,PW为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线,E′为开放经济下的生产均衡点,U2为开放经济下的社会无差异曲线,C为开放经济下的消费均衡点。

在封闭经济下,E点为均衡点,此时国内的相对价格为Pd。假设PW比Pd相对陡峭,意味着Y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X商品则相反(PW=PX/PY)。依据古典贸易理论,该国应生产并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

在开放经济下,国内市场的相对价格要等于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进行调整,接受新的相对价格PW。此时,PW与TT′相切,形成新的生产均衡点E′。PW与U2相切,形成新的消费均衡点。U2在U1的上方,表明开放经济带来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另外,在开放经济下,国内生产者在E′点生产,而消费者在C点消费,表明国内X、Y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不一致,从而引出了贸易三角形的概念。所谓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是指CFE′区域。其中,FE′表示出口X2X3数量的X产品,CF表示进口Y2Y3数量的Y产品,CE′表示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

(二)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从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的过程中,这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发生了转移,增加相对有利的产品的生产,减少相对不利的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和进口比较劣势产品,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提高,此时,开放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均衡状态是建立在既定的国际市场相对价格基础上的,这种均衡是静态的局部均衡。

从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后,一个国家得到的全部利益可以分为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消费利益是指在资源配置和产出组合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消费者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而不是国内市场价格消费可能产生的贸易利益。

生产利益是指生产者如果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分工可能得到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利益。

图1-5 来自贸易的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图1-5为来自贸易的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的图形描述。其中,E1为封闭经济下的均衡点,E2、E3为消费均衡点,C1、C2、C3为社会无差异曲线,PW为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Pd为国内市场商品X、Y的相对价格,E′为开放经济下的生产均衡点。如果该国的消费者按照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进行消费,同时国内生产组合点E1不变,那么消费者将在无差异曲线C2上实现消费均衡即E2点。由于C2高于C1,说明消费水平得到提高,这是该国消费者得到的来自贸易的消费利益。如果该国生产者按照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从消费均衡点E2和生产均衡点E1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么最终在E3点实现新的消费均衡,在E′点实现新的生产均衡。此时,消费均衡点从E2移到E3,这就是该国生产者得到的来自贸易的生产利益。

(三)不同需求偏好的国际贸易

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如果两国具有完全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需求偏好不同,两国是否能够进行互利互惠的国际贸易呢?通过对图1-6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图1-6 生产条件相同但消费偏好不同的贸易利益

假设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可用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A国的无差异曲线C1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E0点,Pda、Pdb分别表示A、B两国的国内市场相对价格,Pdb比较平坦,说明A国X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较低;同样,B国的无差异曲线C1′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E0′,Pdb为B国的国内市场相对价格,Pdb比较陡峭,说明B国的X产品的相对均衡价格较高。由以上可得出A国出口X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出口Y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在开放经济下,A国的生产组合点由E0向F点移动,生产更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X产品;B国的生产组合点由E0′向F′移动,生产更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Y产品。Pda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转动,斜率不断变大;Pdb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转动,斜率不断变小,直到两条重合为止。此时,F和F′重合,该切点处的切线PW就是X商品的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线。PW将与A国的更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切于E1点,与B国的更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切于E1′点,两国均实现了新的均衡,整个社会福利水平都有了提高。

由此可见,只要两国存在着消费偏好不同,即使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两国仍然能从贸易中得利。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或者说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差异被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差异所抵消,或者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差异被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差异所抵消,那么两国封闭经济下的相对价格差异将消失,两国不会发生专业化分工和互惠的贸易。

三、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一)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是指需求与供给相结合从而对国际贸易发生作用的曲线。它表示一国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图1-7描述了在不同的相对价格下,一个国家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变化。

图1-7 相对价格和进出口商品数量分析

图1-7(a)表示在相对价格P的条件下,该国出口X1X2的X商品,进口Y1Y2的Y商品。图1-7(b)表示在新的相对价格条件下,该国出口X3X4的X商品,进口Y3Y4的Y商品。X3X4>X1X2,Y3Y4>Y1Y2,这是因为P′较P陡峭,意味着此国愿意出口更多的X商品换取更多的Y商品。

由于针对每一个相对价格,都有一个特定的商品进出口数量组合,在所有可能的相对价格条件下,把一一对应的商品进出口数量组合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该国的一条提供曲线。

如图1-8所示,在相对价格为P1时,此国愿意出口的X商品为OX1,进口的Y商品为OY1。在相对价格为P2时,此国愿意出口的X商品为OX2,进口的Y商品为OY2。以此类推,分别得到M3、M2、M1点,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了一条提供曲线OC。OC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在这一点的相对价格条件下,该国愿意出口和进口的商品的数量,并且按照这个数量组合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图1-8 提供曲线的形成

(二)均衡的贸易条件

利用提供曲线,可以使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更为简化。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中,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另一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由于两个国家的商品的进出口的流向相反,如果表示Y商品的纵轴和表示X商品的横轴不变,则另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以45度线为轴线呈对称分布。

在图1-9中,CA为本国的提供曲线,CB为外国的提供曲线。E点为国际贸易的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本国出口OX1的X商品,进口OY1的Y商品。通过E点的PE为均衡的国际交换价格。

图1-9 均衡贸易条件

当价格偏离PE而发生波动时,供求力量会自动促使其回到均衡点E的水平。例如,当国际价格水平变动为P时,本国愿意出口的X商品为OX2,而外国愿意进口的X商品为OX3,OX3>OX2,外国存在对X商品超额进口需求;对于Y产品,在P的价格水平下,本国愿意进口的数量为OY2,而外国愿意出口的数量为OY3,OY3>OY2,外国存在对Y商品的超额出口供给。此时,供求失衡必然会使P向PE移动。因为E点为CA与CB的交点,E点在CA上,表明本国在PE的相对价格条件下,愿意出口OX1的X商品,进口OY1的Y商品;同时,E点也在CB上,表明外国在PE的相对价格条件下,愿意进口OX1的X商品,出口OY1的Y商品。由于两国愿意进出口的商品的相应数量相等,PE代表的相对价格就是均衡的相对价格,也就是两国的均衡贸易条件。

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中,一国的贸易条件可以定义为该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比率。当贸易条件适用于两种以上的商品时,通过价格指数化,贸易条件表示为所有出口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指数与所有进口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指数的比率。其表达式为:

T=ΣXiPXi/ΣMiPMi

其中,Xi和Mi为权数,分别用第i种商品的出口值或进口值占总出口值或总进口值的比重来表示;PXi和PMi分别是第i种商品出口或进口的价格指数。所谓指数化,是针对一定的基期而言的,基期的指数通常被设定为1或100。相对于设定的基期(T0=1),若T>1,表示贸易条件改善;若T=1,表示贸易条件不变;若T<1,表示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的改变体现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地位的改变。

四、贸易模型的扩展

(一)多种商品的贸易模型

在此以前的贸易分析都是建立在2×2模型基础上,即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实际上,每个国家生产和进行贸易的商品远远不止两种。那么,两种商品以上的贸易是否存在比较优势呢?答案是肯定的。此时两国的贸易模式是怎样的呢?

假设英国和葡萄牙以相同的成本分别生产五种商品,见表1-4。

表1-4 多种产品的贸易

根据两国生产率的比较,英国比较优势最大的商品是布,最没有比较优势的是鞋;葡萄牙比较优势最大的商品是鞋,最没有比较优势的是布。如果只有两种商品参加贸易,则英国生产和出口布,葡萄牙生产和出口鞋。事实上,英国在糖的生产和葡萄牙在酒的生产方面仍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只是优势程度稍差。因此,两国可以依照比较优势的大小选择出口顺序:英国可以出口布、糖;葡萄牙可以出口鞋、酒。对于纸来说,由于其在两国的比较成本相同,两国进行贸易的机会较少。由以上可以得出结论:两国的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的对比。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到,即使在多国多种商品的贸易模型中,比较优势仍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

(二)引入交易成本的贸易模型

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交易成本主要来自空间、地点上的距离所引起的通信和运输费用,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交易成本,以及限制性贸易政策引起的交易成本。

这里主要考虑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于某些运输成本占价格比例较大的商品来说,运输成本不仅可能影响贸易量,而且可能改变贸易流向。运输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运输的距离、贸易的规模、货物的重量、货物本身的特性等。图1-10描绘了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图1-10 运输成本对贸易的影响

假设一国在开放经济下,不考虑运输成本,若商品的国际交换的相对价格为PW,则生产均衡点为E,消费均衡点为C,此时的贸易三角为CDE;由于实际上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国际交换的相对价格上升到PW′。由于价格的上涨使得生产均衡点上移到E′,消费均衡点下移到C′,此时的贸易三角为C′D′E′。由于贸易三角C′D′E′的面积<贸易三角CDE的面积,所以贸易规模减小并且该国的福利水平也下降了。

第三节 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所运用的分析工具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建立的等产量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无差异曲线等,因此,严格来说,该理论属于新古典贸易理论。但基于它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我们这一节单独进行分析。

要素禀赋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的,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后又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加以完善,成为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之影响》的论文,并首次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随后其学生俄林在其1922年的博士论文、1924年的《贸易学说》和1933年的《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中全面地阐述了这些观点,将其发展成完整的要素禀赋论,并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但是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又是什么?在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眼中,比较优势的产生是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差异;而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仅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去解释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原因是片面的。要素禀赋论从两个方面扩展了比较优势模型。首先,将比较优势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重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其次,深入地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一)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源。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生产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本和劳动,通常我们称之为生产要素。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的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量在两个国家的不同。

(二)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例如资本和劳动的比率。假设一国生产X、Y商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如果有KX/LX<KY/LY,则称X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如果KX/LX>KY/LY,则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正好相反。

(三)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可以用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来定义,如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来定义。假设A、B两国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分别为KA/LA、KB/LB。如果KA/LA<KB/LB,则我们可以说A国相当于B为劳动丰裕型国家,B国相对于A为资本丰裕型国家,反之亦然。

同样,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价格定义法来衡量要素丰裕度。假设A、B两个国家中资本要素的价格为r,劳动要素的价格为w,如果两国的利率工资比分别为rA/wA和rB/wB,且rA/wA>rB/wB,则我们可以说,相对于B国而言,A国为劳动丰裕型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B国为资本丰裕型国家,反之亦然。

图1-11 等产量线的不同形式

图1-12 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四)生产可能性曲线

通常,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其要素丰裕度有关。A国为资本丰裕国家,B国为劳动丰裕国家,根据图1-12,我们可以得到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A′代表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BB′代表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更偏向于X坐标轴,B国更偏向于Y坐标轴。即资本相对丰裕的B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更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更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在生产技术条件相同时,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的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即A国在X产品上的供给能力高于B国,B国在Y产品上的供给能力高于A国。

(五)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

赫克歇尔、俄林认为国际贸易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的基础上,即使生产技术相同,只要两国要素禀赋条件不同,就仍存在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带来国际贸易利益。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建立在以下严格的假设之上:

(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X、Y,两种生产要素K、L,即2×2×2模型。这一假定使现实经济简单化,有利于分析问题。

(2)没有运输成本、关税以及其他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政策干涉。

(3)两个国家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4)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保持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

(5)生产要素只能在一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即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6)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也就是说,每种商品在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投入同样数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同等数量的某种商品。

(7)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一种为劳动密集型,另一种为资本密集型。由于两个国家生产同种产品的技术相同,生产函数相同,所以同种商品在两个国家密集度是相同的。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

(8)两国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偏好相同,即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形状和位置上一致。

(9)两国的资源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以上任何一个假定条件变化,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都有可能不同,甚至不成立。

二、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在做了上述理论准备以后,我们可以明晰地阐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基本内容。我们首先对其做一简单概述,然后利用等产量线和无差异曲线给出这一理论的集合解释。

(一)H—O定理的内容

基于以上的基本假设,H—O定理可以描述为: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因此,一国应生产并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产品。简而言之,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尽力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尽力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具体的逻辑关系如下:

两国要素禀赋的不同→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两国生产成本的不同→两国商品的价格不同→两国产生了国际贸易。

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不同的是,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缘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H—O定理则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各国要素丰裕度的不同,即要素丰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形成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由此可见,H—O定理拓展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向新古典和现代理论发展的标志。

(二)H—O定理的几何解释

我们可以用图形来进一步说明H—O定理。

图1-13表示在贸易前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AA′代表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BB′代表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用I表示。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A、EB分别为A、B两国在封闭经济下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

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由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决定。所以,A国国内X、Y产品的相对价格线为PA,B国国内X、Y产品价的相对价格线为PB。因为PA<PB,所以,A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图1-13 封闭条件下的均衡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B国市场X产品的价格高于A国,A国将出口X产品到B国。同样,B国也将出口Y产品到A国。即A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X产品,B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Y产品。A、B两国自由贸易会使同一产品的相对价格趋于一致,两国将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PW

图1-14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的均衡状况。由于两国共同面对的PW位于PA和PB之间,PW比PA陡峭,比PB平坦。此时,PA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AA′顺时针转动,PB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BB′逆时针转动,直到PA的斜率与PB的斜率相等为止。两国共同的相对价格线PW分别与生产可能性曲线AA′切于EA′,与生产可能性曲线BB′切于EB′。同时与两国共同的更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I相切于E点。EA′与EA相比,X的产量增加,Y的产量减少,均衡点下移。同理,B国的均衡点上移到EB′。此时,国际国内市场重新实现了均衡。A国X产品出口量为DEA′,Y产品进口量为ED,形成EDEA′贸易三角形;B国Y产品出口量为D′EB′,X产品进口量为D′E,形成D′E EB′的贸易三角形。

图1-14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均衡

(三)数学证明

假定X、Y产品分别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W为劳动的价格(工资率),R为资本的价格(利息率),L为劳动投入系数,C为资本投入系数。假定a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b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

a国Y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Pay=Ly·Wa+Cy·Ra

Pay=Ly·Wa(1+Cy·Ra/Ly·Wa

设:

要素密集度为(资本—劳动比)为Sy,则Sy=Cy/Ly

a国国内两要素价格比为Qa,则Qa=Wa/Ra

b国Y产品的单位价格,a、b两国X产品单位价格如下:

Pby=Ly·Wb+Cy·Rb=Ly·Wb(1+Sy/Qb

Pax=Lx·Wa+Cx·Ra=Lx·Wa(1+Sx/Qa

Pbx=Lx·Wb+Cx·Rb=Lx·Wb(1+Sx/Qb

同类产品的价格差异将导致贸易的发生,假定以Y产品为价格标准:

等式右边上下同时乘以QaQb

由于假定a国资本相对丰裕,b国劳动相对丰裕,因此有Wa/Ra>Wb/Rb,也就是Qa-Qb>0。

由于假定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Cy/Ly>Cx/Lx,也就是(Sy-Sx)>0。

所以,(Pax/Pay)-(Pbx/Pby)>0,表示a国和b国同类产品之间存在价格差异。一旦存在差价,国际贸易就产生了。

三、要素禀赋论的拓展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萨缪尔森在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The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该理论又被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

该理论可以表述为: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会趋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的利率相同。

根据H—O定理,封闭经济中产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在开放经济中,随着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调整,贸易参加国国内的相对价格等于国际市场均衡价格,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会因为出口的增加而上升,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的产品的价格会因进口而下降。因此,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价格最终会趋于一致。

萨缪尔森在H—O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完全竞争和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P=MC),边际成本由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价格决定。国际贸易改变了产品的相对价格,必然也将改变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自由贸易将带来国际同质生产要素相对和绝对的价格均等。

图1-15 要素价格与要素密集度

图1-15说明了要素相对价格与商品使用数量比例的关系。图中横轴代表劳动L的数量,纵轴代表资本K的数量。Qx、Qy分别为X、Y产品的等产量线,Qx更偏向于L坐标轴,Qy更偏向于K坐标轴。kx、ky分别代表X、Y产品使用的要素的比例。P为相对价格线w/r。两条平行的P分别与等产量线Qx、Qy相切于A、B点,表明在既定的P下,Qx、Qy的最优要素数量组合。当价格P变动为P′时,P′的斜率大于P的斜率,意味着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资本的相对价格下降。此时,等产量线分别与相对价格线P′相切于A′、B′。此时,kx′、ky′为新的价格下的要素使用比例。kx′比kx更陡峭,说明X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提高;ky′比ky更陡峭,说明Y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也提高了。

以上说明当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时,两种商品生产都会增加对这种要素的使用,减少对另一种要素的使用。但是,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X产品仍为劳动密集型,Y产品仍为资本密集型。

假定A国是劳动丰裕型国家,贸易前工资率低于利率,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贸易前利率低于工资率,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随着两国贸易的开展,A国X产品的生产增加,Y产品的生产减少。B国则相反,Y产品的生产增加,X产品的生产减少。生产的变化导致对要素需求的变化。A国对劳动要素需求增加,原来丰裕的劳动变得稀缺了,导致工资率的上升;对资本的需求下降,导致利率随之下降。B国则对资本的需求上升,原来丰裕的资本变得稀缺了,导致利率上升;对劳动的需求下降,从而使工资率随之下降。

如图1-16所示,A国是劳动丰裕型国家,A国等产量线QX偏向于L轴;B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B国等产量线QY偏向于K轴。按照要素禀赋论假定,两国生产函数相同,两国的等产量线无差别。QX、QY曲线分别表示X、Y产品在两国的单位价值等产量线。单位价值等产量线是特殊的等产量线,它表示X、Y的产出水平X0和Y0必须满足:PXX0=PYY0。KBLB、KALA分别为两国等成本线。

图1-16 A、B两国自由贸易后要素价格相等

随着两国贸易的开展,A国出口X产品,B国出口Y产品。两国对本国丰裕要素的需求随出口而增长。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增长将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两国要素价格差异将不断缩小。A国KALA等成本线顺时针发生旋转,而B国KBLB等成本线发生逆时针旋转,直到与KWLW重合为止。此时两国面临同一等成本线,要素价格趋于一个共同的水平。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贡献在于分析了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才能实现,有的假设与现实不完全一致。要素价格的均等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在现实中,贸易壁垒以及运输成本等原因会使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较难实现。

(二)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在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关税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我们称之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研究了关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把其研究结果扩大到一般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概括为:在贸易前和贸易后都能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贸易使丰富要素的价格上升和稀缺要素的价格下降。意味着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实际收入增加,而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减少。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成立的必备条件为:

1.须满足H—O模型的全部假设条件;

2.假设两种商品都是最终产品。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Marginal Productivity),其表现形式有三种:产品形式为边际物质产品(MPP);收益形式为边际收益产品(MRP=MPP·MR);价值形式为边际产品价值(VMP=MPP·P)。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P=VMP,即边际产品与产品的价格之积。在均衡状态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相等。

假定以MPPLX、MPPLY分别表示X、Y产品部门中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出,MPPKX、MPPKY表示X、Y产品部门中资本要素的边际产出,则在均衡状态下:

劳动的价格:工资率w=PX·MPPLX=PY·MPPLY

资本的价格:利息率r=PX·MPPKX=PY·MPPKY

如果X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则该部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与Y产品部门不相等。生产要素将从要素报酬低的部门流向报酬高的部门。X产品为劳动密集型,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配合比例不同,KX/LX小于KY/LY。因此在生产过程中,Y产品部门释放出的劳动供给不能满足X产品部门生产对劳动的需求(超额需求),而Y产品部门释放的资本供给超过了X产品部门生产对资本的需求(超额供给)。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在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价格将上涨,资本的价格将下跌。由于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发生变化,各部门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例也会随之调整,即厂商将采用便宜的要素替代更昂贵的要素。因此,一种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导致其密集使用的要素名义价格变化,而另一要素名义价格发生相反变化。

由上述等式得:

w/PX=MPPLX,w/PY=MPPLY

r/PX=MPPKX,r/PY=MPPKY

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或实际价格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上述等式表明要素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

若生产函数Q=F(K,L)规模收益不变,即F(TK,TL)=TF(K,L)。

所以有(1/L)F(K,L)=F(K/L,1)

因此,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边际生产力取决于两要素投入的相对比例(资本—劳动的比率),与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无关。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对生产要素实际报酬的影响,仅仅取决产品中投入的要素比例的变化。当Y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时,在生产调整过程中厂商改变要素组合,两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都下降。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资本—劳动比率下降,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升,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即资本的实际报酬r/PX、r/PY上升,而劳动的实际报酬w/PX、w/PY下降。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关税提高受保护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增加该受保护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如果关税保护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劳动要素的收入趋于增加;如果关税保护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要素的收入趋于增加。这一结论表明,国际贸易虽然能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但是并不对每一个人都有利,在一部分人收入增加的同时,另一部分人的收入却减少了。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也恰恰是有人反对自由贸易的原因。

(三)雷布津斯基定理

H—O定理是建立在一国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基础上的。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开发等,会使一国的生产要素的数量经常发生变化。英籍波兰经济学家雷布津斯基在H—O定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ski Theorem),回答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国生产要素数量发生变化对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图1-17 雷布津斯基定理

图1-17描述了雷布津斯基定理。该图说明了当一种生产要素变化,现假设劳动要素变化后对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AA′为劳动要素增长以前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X轴。AA′与相对价格线PW相切于E点(国内生产均衡点)。现劳动要素增加,由于生产要素的变化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化,所以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此时,AA′外移至BB′。其他条件不变,BB′与PW′相切与新的生产均衡点E′(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PW′与PW平行)。此时,E′点与E点相比,X的产量明显增加,Y的产量明显减少,并且X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劳动要素的增长幅度。为什么呢?主要是这里存在一个放大效应。劳动要素的增加必然导致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产品的生产增加,为了使新增加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需要一定的资本要素。而资本要素是固定的,此时就必须减少Y产品的生产,从Y产品中抽出一定的资本要素。但是,由于Y产品的资本要素减少,Y产品必然要释放出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也要转移到X产品的生产部门中去。所以,X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劳动要素的增长幅度。

雷布津斯基定理可概括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密集使用另一要素的产品的生产规模减少。如果密集使用的非增长要素的产品是一项出口产品,将使该产品的出口规模减小,该国贸易条件恶化;反之,如果该产品是一项进口产品,将使该产品的进口规模减少,该国贸易条件改善。

四、列昂惕夫悖论及解释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创立后,在很长时期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因为这个理论模型所揭示的道理同人们的常识是一致的。只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就可推断出它的贸易走向。如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战”结束初期,贸易理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运用经验资料对贸易模型进行检验,企图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论证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在众多的实证研究中,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Wassily Leonitief)对要素禀赋理论适用性进行的研究是第一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验证的结果出现了与要素禀赋论相反的结论,出现了列昂惕夫悖论。列昂惕夫悖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列昂惕夫悖论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理论与许多国家的贸易模式相吻合。然而,列昂惕夫在1953年的论文《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美国资本地位的再审查》中,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The Inpu-Output Method),对1947年和1951年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值进行了比较,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列昂惕夫将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与进口竞争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了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大于1,则表示出口商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计算结果小于1,则表示进出口商品密集度相反,出口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商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表1-5所示,美国每生产100万美元的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为14010,每生产100万美元的进口竞争产品的资本—劳动比例为18180。两者之比为0.77(14010/18180=0.77)。这表明美国在1947年出口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表1-5 美国每百万美元进出口商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公认的资本最富裕的国家,其劳动力是相对稀缺的。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美国的出口产品不如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高,这一结论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恰恰相反,被称之为列昂惕夫悖论(The Leontief Paradox)或列昂惕夫之谜。

列昂惕夫的验证公布后,各国经济学家试图解开列昂惕夫悖论,并利用其他一些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本国对外贸易是否与H—O模型结论相一致,然而情况却更为棘手。悖论仍然存在,检验结果既没有肯定地证实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也没有否定赫克歇尔—俄林模型。1961年,加拿大经济学家沃尔(D.F.Wahl)对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与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分析,结果是加拿大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个结果似乎与列昂惕夫结论比较一致,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相悖。1962年印度经济学家巴哈德瓦奇(R.Bharadwaj)分析印度的对外贸易情况,其结论表明印度与美国的贸易证实了列昂惕夫悖论的存在,印度出口美国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印度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印度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又符合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二)列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列昂惕夫悖论的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极大震动,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注意,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列昂惕夫悖论进行评论,探讨列昂惕夫悖论产生的原因。其中,比较有价值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要素密集度逆转。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假定不存在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如果同种产品在两个国家的要素密集度不同,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就难以成立。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情况。如果两种商品的替代弹性有较大差异时,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就可能发生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现象。

图1-18表示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X产品的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小于Y产品的要素替代弹性,即等产量线QX比等产量线QY弯曲度小,两等产量线有两个交点。当要素相对价格为P时,KX大于KY,即X产品的资本要素密集度大于Y;当要素相对价格线为P′时,Ky′大于Kx′,即X的资本要素密集度小于Y。此时,两个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

图1-18 要素密集度逆转

一旦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禀赋论将无法实现。由于同种商品在两国不同的要素价格下,可能属于不同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不可能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的概率虽然极小,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则列昂惕夫悖论就不难解释。

2.需求逆转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假定两国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偏好相同。所以,对国际贸易原因的考察剔除了需求方面的影响,仅仅考虑要素禀赋差异。但是,实际贸易中,供求双方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如果一国对于某一种商品享有比较优势,而且消费者特别偏好这一产品时,就出现了所谓的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该国可能出口在成本上不完全占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在成本上占优势的产品。一个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如果国内强烈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其贸易结构就有可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美国,它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这就造成了美国违背其在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状况。

3.自然资源说。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只考虑了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而忽略了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要素。列昂惕夫曾在1956年指出,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影响是可能出现悖论的原因之一。在列昂惕夫悖论中,许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进口品实际上可以说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列昂惕夫在计算进口品的要素需求量时,抬高了进口品资本/劳动的比率,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比如:美国大量进口的石油、煤炭、钢铁等产品的生产,既包含资本的贡献,同时也离不开自然资源的贡献。美国的进口产品多数是美国资源稀缺的商品,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本,且生产成本较高;而对出口国来说,这些商品是资源密集的商品,所需投入的资本较少,成本较低。

4.人力资本说。

列昂惕夫认为美国的劳动与国外的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美国的劳动力多数是熟练的技术工人,而外国的工人多数是不熟练的一般的工人。劳动有很多种类,性质不同。一般劳动可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其中熟练劳动不是先天具备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后才能具有一定的技能。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加入人力资本后,列昂惕夫悖论可以得到解释。

5.关税结构说。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建立在自由贸易的假设基础上的,没有关税、运输成本以及其他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障碍,但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美国是征收关税的国家,美国的关税结构也可能导致列昂惕夫悖论的产生。美国设置贸易壁垒主要是针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较多排斥。美国的关税结构造成进口产品构成中资本密集产品所占比重相对大,而劳动密集产品所占比重相对小。

列昂惕夫对要素禀赋论的检验具有重大的意义,推动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贸易结构的计算分析,开辟了用统计数据全面检验贸易理论的道路。“悖论”以及对“悖论”的检验说明,要素禀赋理论已不能对“战后”国际贸易的实际作出有力的解释,因为“战后”科学技术、熟练劳动力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已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而要素禀赋理论已脱离“战后”的经济现实,“悖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悖论”的解释正是结合实际对要素禀赋理论前提中的劳动同质、两要素模型和完全竞争的假定进行了修正。

思考题:

1.试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2.试述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3.简述H—O—S定理的主要内容。

4.试用要素密集度逆转说解释列昂惕夫之迷。

参考资料:

1.赵春明,焦军普:《国际贸易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

2.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新编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席小炎,王秋石:《国际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4.孙新雷,温太璞:《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卢根鑫:《国际贸易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7.戴中:《国际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