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旅游业的重新定位

西部地区旅游业的重新定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部地区的旅游景区中,拥有一批为数可观的世界级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王牌景点。“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已明确地写进了西部开发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中,这预示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时期。如何把握这个机遇,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西部地区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二、西部地区旅游业的重新定位

1.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相当有特色,与东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资源的综合优势表现为:

(1)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特色与垄断性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化出西部地区的千姿百态、雄奇壮美。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完整的生物体系,与东部地区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特色。西部地处长江、黄河源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悠久丰厚、灿烂辉煌的古文化遗存。数千年来西部地区众多民族和睦相处,各自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民族风情,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民族史,以及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景观。青藏高原等高山大川纯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西藏、新疆、云南边陲的沿边旅游资源也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西部地区的旅游景区中,拥有一批为数可观的世界级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王牌景点。所以,西部地区资源种类之全,不仅超过东中部地区,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西部各省区的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和密集,条件优越。雄浑、神奇的自然风光往往与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烘托,为特色旅游区建设和多目标综合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点更加强了资源数量与品质的优势,呈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1)市场日益扩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3年以来,全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市场走俏。国际市场稳步扩大,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1986年的世界第20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9位,接待人数名列世界第5位。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进入了世界国际旅游收入的第一集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发展也十分迅速,1998年国内旅游收入是国际旅游的两倍,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是国内旅游急剧扩张的时期,因此,西部旅游市场前景良好,正在迎接内陆旅游高潮的到来,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在西部。

(2)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已明确地写进了西部开发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中,这预示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些都给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如何把握这个机遇,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西部地区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这次西部大开发,既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一五”时期和60年代“三线”建设的计划经济时期,也不同于80年代东部沿海腾飞的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大开发中的旅游开发也同其他产业一样,不仅将同时接受国内市场竞争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验,同时还可以从5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近20年来我国旅游大发展中吸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面前,各行各业都不能再沿用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

3.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观念创新

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分析,北京旅游学院刘德谦教授等提出了西部地区旅游业开发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创新。

(1)新的旅游资源观。大家都知道,我国西部的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这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少资源的原始性、唯一性、垄断性已为不少人所公认,有的也正处在被发现和被认识的过程中。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资源价值的差异性的认识,即本地居民和本地开发者与旅游者认识上的差异。因为由资源形成的旅游产品,主要是提供给外来旅游者享用的,因此本地开发者必须学会换位思维。例如,沙漠、戈壁、雪野、草原、高山、峡谷、简陋的民居、废弃的古城……这些在当地居民看来都习以为常的东西,却往往正是可以开发为特色精品的上等资源;而有些在当地居民看来是某些宝贝的东西,对于旅游者来说反倒没有什么价值。另外,还要看到,同是西部的旅游资源,在品位、等级、吸引力上也是有差异的。因而开发与否,必须通过认真的比较才能确定,也就是说,一个简单思路的遍地开花是不可取的。

(2)新的旅游产品观。有了资源,并不等于有了产品;而且,有了产品也不等于就有了销路。产品只有通过营销活动售出之后,才能实现它自身的价值。有些西部旅游产品很具品位的,但目前缺乏知名度;即使有少数游人知道它的存在,却不知道它的价值,不知道如何去购买。因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产品开发,必须是面向目标市场需求的开发,必须是有着一整套市场营销手段的开发,这样产品才能走向市场。那些不顾市场需求的开发,是有害的。不能像以前的煤炭生产那样,等到产品堆积成山再来限产、炸矿,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3)新的目标市场观。以前我国旅游业界最看重的是海外市场,这与旅游主管机构在历史上原曾是外事接待机构有关。尽管西部大开发中的旅游业,仍需把接待海外游客作为自己的一项主要任务,但从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来考虑,西部旅游的目标市场主体仍应是国内市场,而且首先是东南部省市和大中城市市场。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市场开拓在旅游市场形成中具有很大的推动功能。

(4)新的旅游开发观。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其开发措施显然不能等同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旅游业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虽然有时也有类同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建设内容,但它的核心产品,却常常并不需要对资源体进行大的加工和改造;其开发活动也并非要在目的地大兴土木。旅游开发的主体,主要应该在旅游产业结构的配置上做整体化、完善化的工作,使之成为适合于接待旅游者的产品;也就是说,要将各个“产品部件”装配为能够提供给旅游者从出发地抵达目的地,实现其对核心产品的享受,之后又回到出发地,由一段时间和一段行程所组成的,包括游、娱、购、行、住、食各要素的“组合产品”。正因为如此,进行旅游开发时,便需要有商业、交通业、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等与其很好地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可称为“大旅游”的行业;正因为如此,旅游开发首先需要的便是人才,是产品组合策划者所投入的智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旅游开发就更需要考虑对目的地原有资源的保护,对原有风貌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5)新的发展观。旅游业是一项对环境依存度极大的产业,西部资源的珍贵就在于多数资源以前较少受到人为的破坏。这就决定了,西部旅游新的发展观只能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因此,必须把建立旅游与西部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对旅游开发的承受力和对旅游活动的承载力,统筹考虑开发地的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的现状,开发后的变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实现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实现西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西部其他产业在开发与发展中,充分注意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十分关注环境效益。

(6)新的投入观。对于西部大开发,国家已决定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但相对于西部开发的需求,单靠国家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西部的旅游开发,同样需要地方当局对投资环境的营造、社会化投资主体的资本注入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它们在西部旅游大开发中,不仅是政府投资不足的重要补充,更将是政府引导性投入后旅游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除鼓励各种投资主体的直接投资外,金融渠道的投资融资也势在必行。在这方面,目前西部旅游开发债券发行的可行性已不容置疑;在股票上市发行的行政计划中,还应鼓励旅游板块的扩大;为减少投资者的犹豫观望,有利于降低股民的投资风险,不妨尽早研究新的旅游投资基金的上市运行。同时,在其规模、时间、进程等方面,还必须有更多的可行性研究,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外来投资者的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