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抓住突出问题,把握关键环节,明确战略思路。

第五节 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一、战略思路

推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抓住突出问题,把握关键环节,明确战略思路。

1.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增长很快,但“三资企业”在出口中占了80%左右,加工贸易占了90%左右,核心技术基本上为外资企业所控制,使用的品牌也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品牌。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航空设备、精密器械、医疗器械、工程机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靠进口。在重大装备制造业中,70%的数控机床、76%的石油化工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100%的光纤制造装备为国外产品所占领。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我国不少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提高发展水平、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面临严重挑战;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国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知识产权问题的制约和影响。

针对这个突出问题,200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中央和国务院之所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来加以强调,据笔者理解,就是因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而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只有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攻克和获取新技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才能突破产业发展和升级中的技术“瓶颈”制约,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力争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上尽快取得新进展。

2.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推行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跨越式发展主要发生在三个层次上:一是企业层次;二是产业层次;三是国家层次。我国要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并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跨越式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跨越,而且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跨越,因而技术上的跨越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跨越式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跨越一定的发展阶段,即跳跃式发展;另一种是缩短某些阶段的发展时间,即追赶型发展。两者都属于超常规的、赶超型的发展方式,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跨越战略,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特点,选择可行的跨越式发展路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是后发优势论。对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跨越战略来说,可以运用的后发优势主要是:技术引进和创新优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势、制度变革与创新优势。

根据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特点和国际竞争力状况,可以把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行业作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点行业,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和光电技术等领域作为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重点领域;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两个行业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两个领域,可努力实施跳跃式即跨越一定阶段的发展战略;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两个行业和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两个领域,应主要实施追赶型即缩短阶段发展时间的跨越战略。

3.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系到我国正在建设和形成中的世界制造业基地能否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资源环境能否支撑制造业和整个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应列入国家重大产业发展战略,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战略导向和政策支持。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一种利用后发优势的战略,不同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不能完全顺应和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政府必须实施正确的战略导向和有效的支持政策。亚洲“四小龙”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成功,证明了政府干预的重要性。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一些逆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对于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和产业两个层面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缩小国际差距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具有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主要行业和领域,尤其是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两个行业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两个领域,要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实施必要的倾斜政策。在这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问题,不是或不仅仅是政府和市场多一些与少一些的问题,而是政府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发展经济,通过战略导向和政策倾斜引导市场,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调节企业行为,实现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

4.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未能处理好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关系,不少企业重引进、轻消化,重加工、轻品牌,重模仿、轻创新,走了一条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发展路子,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要加快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发展层次,必须把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的基础上,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和产业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加大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力度,同时提高技术研发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并在推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上下工夫,特别是加大对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或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力度,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要更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加入WTO的过渡期完成后,跨国公司将扩大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这是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全方位扩大开放的环境下,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利用外资企业之间竞争程度上升的趋势,促进跨国公司加快技术转让,加强产业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优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关系,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二、政策措施

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相结合,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作用。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是我国最重要的后发优势,对于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也是行业和企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美国128公路地区和硅谷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兴衰历程,表明了制度创新对于技术创新的重大影响。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围绕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推进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合理调控和优化投资结构的机制;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种要素市场特别是技术交易市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更好地把引进外资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结构高度结合起来。

(2)完善鼓励创新和促进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心环节是促进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这需要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激励作用,形成有效的促进机制。要加强产业政策的导向和调控功能,明确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要加快发展的产业和领域以及相应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在财政资助和补贴、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方面实施必要而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各方面加大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金融政策的支持和推动效应,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同时,要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化发展。

(3)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要以企业为主体,既要依靠大型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也要大力发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由企业来选择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技术跨越的目标、重点和路径,政府只给予必要的战略导向和政策支持,而不要直接干预企业的行为。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推动企业之间R&D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业R&D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运行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市场反应快的特点,加大鼓励和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动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要促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科技资源与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机制的结合,实现分工、专业化和竞争基础上的协调发展。

(4)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战略。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有为的人才,既包括科技人才,也包括企业家和营销管理人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行人才战略,对于推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树立科学的大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思想,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加快科教事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发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体制,营造鼓励人才辈出的宽松环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进人才使用和分配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加快人才交流的制度建设,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各种人才人尽其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注重吸引和利用国外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全球化的人才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吸纳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健:《制造业与现代化》,《机械工程材料》2003年第27卷第1期。

2.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3.[日]渡边利夫主编:《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4.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与世界工厂》,香港科文出版公司2003年版。

5.李海峥:《美国制造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飞跃》,《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第7期。

6.曾纪发:《借鉴国外经验,推动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江西财税与会计》2003年第1期。

7.《国务委员陈至立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提出四点意见》,《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1期。

8.章亚南:《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分析》,《经济师》2003年第2期。

9.吴永红、陈昭锋:《国外促进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发展的财税行为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4期。

10.张清、周云波:《国内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策措施》,《天津科技》2004年第1期。

11.韩莉、徐洁:《论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2.唐中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

13.吴友军、田笑丰:《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探讨》,《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1期。

14.李振祥:《美国风险投资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做法和经验》,《科技掠影》2003年第5期。

15.陈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特点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南方经济》2003年第11期。

16.李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济论坛》2004年第6期。

17.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科技产业》2003年第1期。

18.[美]乔治·泰奇:《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0.郭克莎等:《新时期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郭克莎等:《加入WTO后的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22.《工业统计年报》(1993、1998、2001和2003)。

23.European Commission,(2000),“Special Feature on Countries Profile in Manufactur ing”.

24.Liu,X.,Parker,D.,Vaidya,K.and Wei,Y.(2000)“Changes in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ing 1987-1995:A Statistical Study”,Aston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 Papers.

25.Kosaka,H.,“Where and How Do Global Corporations Find Manufacturing Locations?—Focusing the Choices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注释】

[1]应当说明的是,在中低技术密集度和低技术密集度的行业中也有一些高技术产业或产品,但其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因而从整个行业看,它们属于非技术密集型产业。

[2]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有些学者搬用了笔者的概括,但忽视了三个阶段中相互交叉的时期,误认为是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3]Liu,X.,Parker,D.,Vaidya,K.and Wei,Y.(2000)“Changes in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ing 1987-1995:A Statistical Study”,Aston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 Paper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