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促进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促进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立足国内”是指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和依靠国内资源。

第三节 促进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从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制造业中心能否形成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基础性产业,能源工业对于制造业中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制造业中心也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确定能源工业发展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能源工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基于前面的分析,结合能源工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我国能源工业应采取“立足国内,拓展海外”的发展模式。

“立足国内”是指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和依靠国内资源。“立足国内”是我国能源工业的战略重点,首先,国内能源市场巨大,足以支撑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换过程中,我国能源需求仍将继续扩大,为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我国地域广阔,能源资源总量和种类较为丰富,能够满足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大部分资源需求,是我国能源工业立足国内的重要基础;再次,我国能源工业的技术水平依然较低,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种现实状况虽然影响了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水平,但意味着我国能源工业具备较大“挖潜”空间,即通过技术水平提高和体制改革,我国能源工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最后,能源安全问题和国际能源资源的激烈争夺也要求我国能源工业立足国内,过高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将导致本国经济发展受制于国际能源供给变化,直接威胁到本国经济的安全,另外,发达国家对世界能源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也为我国能源工业利用国际资源带来了很大困难。

“拓展海外”是指我国能源工业要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途径和模式,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拓展海外”是我国能源工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国内能源资源结构与能源需求结构存在一定反差,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需要我国能源工业积极拓展资源来源空间;其次,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也为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发达国家出于环境和安全的考虑,纷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出现了所谓第三次能源消费结构转换,石油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这为我国利用世界石油资源带来了机遇;最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我国能源工业实力的提升,目前,我国部分能源企业具有明显的行政垄断的特性,企业的经营效率相对低下,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将有助于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在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过程中,我国能源工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四个并重”,即“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技术提升与体制改革并重、立足国内与环境保护并重、海外拓展与能源安全并重”。

(1)“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是指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必须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为基本目标,面对新时期我国能源需求的特点,在继续增加能源供给总量的同时,积极调整能源供给结构,逐步降低煤炭的比重,有步骤地提高石油的比重,大力推进天然气、核能的生产,积极开发新型优质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

(2)“技术提升与体制改革并重”是指我国能源工业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仅要加大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生产效率,而且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市场机制建设,努力突破体制“瓶颈”制约。

(3)“立足国内与环境保护并重”是指我国能源工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立足国内、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必须坚持资源的合理开发,坚持开展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

(4)“海外拓展与能源安全并重”是指我国能源工业要充分重视国际资源,探索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国家能源安全,积极建立国家能源储备体系,确保我国能源供应。

三、能源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前所述,“立足国内,拓展海外”是我国能源工业在新历史时期的发展模式选择,“四个并重”是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结合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思路,我国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保证能源工业的健康发展。

1.国内的政策措施

“立足国内”是能源工业发展的根本点,国内市场与资源是能源工业发展的基础,能源工业发展国内方面的政策主要集中于保证供应、结构调整、效率提高、市场机制建设、资源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能源储备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确保能源供应。依托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确立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整顿煤炭市场秩序,促进煤炭规模化经营,稳定煤炭供应;制定和完善洁净煤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加强统一管理,加大洁净煤技术的开发投入,积极推广洁净煤技术的应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降低环境污染。

(2)积极调整能源工业结构,有步骤地提高石油的比重,加快发展水电、核电、天然气,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府加大对基础性油气地质工作的投入力度,开展全国性油气资源调查,鼓励石油公司勘探投入,制定水电、核电发展规划,给予相关企业政策优惠,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水电、核电开发,尽快制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3)加大投入、理顺关系,改善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制定能源工业技术发展规划,政府增加相关能源工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相关研究;理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制,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在能源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4)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完善能源价格机制,进一步深化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直接干预能源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局面,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推进能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放松能源工业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进入能源工业,改革现有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5)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宣传,鼓励有关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立节能型社会。充分重视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制定完善国家能源节约的规划及有关政策,积极开展有关技术的研究,推广综合节能技术的应用,加大节能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树立有利于节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6)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价格机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保护资源与环境。将资源与环境保护置于重要的战略高度,制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中长期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力度;改变资源价格过低的局面,建立能够反映资源占有量的价格机制,改变企业不支付环境成本的局面,将污染排放计入企业成本。

(7)逐步建立国家能源储备体系,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资源状况,合理确定战略石油储备数量,建立健全国家能源储备制度,加强石油储备管理,严格控制石油储备的使用,重视天然气安全,加快天然气储备体系建设。

2.对外的政策措施

“拓展海外”是提高我国能源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竞争是我国能源工业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概括起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对外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内容。

(1)以外交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政府对能源工业海外拓展的支持。充分重视国家在能源工业走出国门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我国能源工业海外发展的整体战略,确定我国能源工业海外开发的战略重点,凭借日趋上升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积极开展能源方面的外交工作,拓展能源工业发展空间,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探索多种模式,加强与能源大国合作,寻求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为能源工业谋求海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支持能源企业向海外上游领域拓展,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改革企业海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废除不利于能源工业海外发展的法律法规,放宽能源企业海外发展的限制,扫清能源企业海外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能源企业的合并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国际型人才队伍培养,为能源企业海外发展创造条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和工程承包,有步骤有计划地向海外上游领域拓展。

参考文献

1.梅永红、王元主编:《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金碚主编:《新编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5.郭克莎:《差距与赶超——中国工业化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6.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7.邓伟根:《产业经济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8.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200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年版。

10.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沿海制造业发展战略》,《中国金融论坛(2005)》,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柴瑜:《韩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评析》,《当代亚太》2005年第3期。

12.顾钢、马驰:《2004年世界能源发展的总态势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2期。

13.付融冰等:《中国能源的现状》,《能源环境保护》2005年第2期。

14.廖钦:《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2003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2月。

15.童颖:《四大石油企业构筑应对国际竞争新战略》,《中国石化》2005年第1期。

16.朱训:《中国能源形势与战略对策》,《中国矿业》2005年第1期。

17.唐炼:《世界能源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1期。

18.张抗:《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和安全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4期。

19.魏怡华:《2005能源产业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23期。

20.王正立等:《韩国的能源政策》,《国土资源》2004年11月。

21.孙永祥、张晶:《世界能源市场发展动向及俄美能源外交合作》,《世界经济导刊》2004年第10期。

22.朱跃中、周大地:《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0月15日。

23.史丹:《我国能源供需的演变趋势与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4.黄群慧:《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基本测评》,《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9期。

25.徐锭明:《我国能源工业现状和能源政策》,《中国电力》2004年第9期。

26.宣能啸:《节能潜力很大,节能任重道远——我国能效问题的分析》,《经济日报》2004年8月22日

27.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提高我国能源技术水平的战略设想》,《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8.王庆一:《中国与世界能源数据(4)》,《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29.孟庆义:《韩国工业化历程及对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学术交流》2004年第5期。

30.郭亚卿:《韩国经济发展模式探悉》,《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4月。

31.董全庚等:《从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看日本经济的发展》,《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年第4期。

32.黄速建、王钦:《能源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和战略选择》,《经济管理》2004年第2期。

33.潘素坤:《战后以来日本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与展望》,《日本研究》2004年第1期。

34.吕婷婷等:《韩国经济发展及经验借鉴》,《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6月。

35.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36.刘永波:《经济全球化与韩国经济腾飞——韩国现代化成因浅析》,《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7.徐晓光:《韩国、日本重型产业动因及政策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38.车长波:《世界石油资源格局及应对措施》,《天然气经济》2003年3月。

39.李国玉:《从世界石油资源格局看中国石油战略》,《天然气经济》2003年2月。

40.江时学:《韩国与巴西工业道路比较》,《当代亚洲》2002年第4期。

41.王庆云:《中国能源现状和“十五”时期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2002年能源与环境北京国际研讨会》。

42.史丹:《我国能源工业与制造业关联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6期。

43.徐佳宾等:《产业调整中的政策基点分析——韩国工业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2期。

44.史丹:《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1期。

45.陈蔚:《借鉴日、韩经验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国情国力》1999年第7期。

46.姜明辉等:《从“汉江奇迹”到“IMF”危机——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评析》,《决策借鉴》1999年第5期。

47.何建坤:《全球气候变化与21世纪我国能源发展战略》,www.shp.com.cn,2005。

48.郝晓云:《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借鉴》,www.ccer.com.cn,2004。

49.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我国能源供求中长期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www.xlgldc.gov.cn,2004。

50.丁敏:《日本能源的新问题与新挑战》,www.cass.net.cn,2004。

51.丁敏:《日本制造业的结构调整(1980-2001)》,www.cass.net.cn,2004。

52.王永干:《对制定电力产业政策的思考》,www.cec.org.cn,2004。

53.《中国能源200强分析报告(简要)》,www.china5e.com,2004。

54.郭云涛:《我国国家能源安全及能源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www.jxmkaqjc.gov.cn,2002。

55.吴载德:《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www.cs.com.cn,2002。

56.宋武成:《天然气与中国能源》,www.spc.com.cn,2002。

57.倪义芳、吴晓波:《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www.e-works.net.cn,2002。

58.周凤起:《21世纪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的挑战》,www.hubce.edu.cn,2000。

59.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

60.《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4)(电子版),www.stats.gov.cn.

61.《2002年国家环境状况公报》,www.lnepb.gov.cn,2003。

62.《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www.xxsy.net.

63.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Industry and Energy in Korea,2004,Energy Policies of Korea,www.mocie.go.kr.

64.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4,www.eia.doe.gov.

65.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5,www.bp.com.

【注释】

[1]目前关于世界制造业中心、世界制造业基地的概念讨论较多,本书的定义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包括产品制造、营销和研发三大内容,是世界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一般也形成了品牌中心,是制造业发展成熟阶段的表现形式;“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制造中心与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分离的产物,相当于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一般受到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支配,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转移会拉动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逐步转移(郭克莎,2004)。

[2]英制热量单位,指使1磅水升温1华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3]此部分数据源于《世界发展报告》(2003),转引自《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2004)》。

[4]美国数据截至2001年1月1日,其他国家数据截至2000年1月1日。

[5]梅永红、王元主编:《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