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任职资格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任职资格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是测试员队伍的主体,承担着繁重的测试任务。实习期满考核合格,方能领取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任职资格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规定》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都规定国家级测试员要“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三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任职资格

(一)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测试员,由于他们不能从事测试工作,因此不需要在任职资格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但由于市级测试员是省级测试员的后备力量,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一支生力军,因此至少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标:

1.了解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热爱语言文字工作;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3.熟练掌握语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培训能力;

4.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

5.身体健康,作风正派。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脑力兼体力的劳动,劳动强度大,反应力要求高。年轻人可塑性强,精力充沛,思维灵敏,比较适合从事普通话水平测试这项艰巨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大力培养年轻的市级测试员,壮大测试员队伍。

(二)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是测试员队伍的主体,承担着繁重的测试任务。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全部采用面对面的口试,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主观判断性测试,因此尽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测试员的主观看法、观点、印象以及自身的语言水平等诸多因素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测试的稳定性、可靠性,最终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因此需要对省级测试员提出严格的要求,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测试信度。

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殊性与测试工作本身的艰巨性等因素,要获得省级测试员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熟悉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热爱语言文字工作,工作作风严谨;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3.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

4.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

5.有较强的普通话审音、正音、记音能力;

6.有一年以上的测评实践经验;

7.身体健康。

通过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学习的学员,应给予一年左右的实习期。实习期满考核合格,方能领取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任职资格证书。

(三)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是测试员队伍中的精英,其任职资格的获得应当比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要求更高。对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任职资格要求,也可以作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目标要求。

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初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组织部门就很明确,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测试员队伍,特别是国家级测试员队伍的重要性。“首先要坚持测试员条件,把住测试员资格证书这一关,尤其是国家级测试员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不能降格以求。”(仲哲明,1997)“国家级测试员水平如何,决定我们的整体水平,对我们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能因为我们工作繁重,需要队伍庞大,使不够格的人充斥到队伍中来”,“在这个问题上宁缺毋滥”(孙家正,1995)。

从长期的测试实践来分析,国家级测试员的专业资格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规定》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都规定国家级测试员要“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这就意味着获得国家级测试员资格,如果是教师,必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职务,播音员要达到一级播音员的职称/职务,研究人员要达到助理研究员职称/职务。这个基本条件对国家级测试员的基本素质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当学员进入国家级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注册报到的时候,这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正是如此,我国测试员队伍成分构成,呈现出高学历人员多,高技术职务人员多,以及中文专业人员多的特点。据上海市的统计,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市级测试员占总数的21.8%。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所学专业为中文(汉语)的将近60%(赵国利,2002)。宋欣桥先生曾对某期国测班进行过调查统计,接受调查的108名学员中,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的达到85名,占78.7%。学员中从事中文教学的为81名,占75%;非中文专业,包括外语、音乐、教育心理、理工等专业,有27名,占25%。可以看出,国家级测试员是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队伍。

我们当然希望国家级测试员的素质越来越高,我们也的确有一批专家学者,是具有丰富测试经验的国家级测试员,他们是我们测试员队伍的灵魂和精英。但我们毕竟不能苛求所有测试员都成为语言测试专家。反之,我们的专家学者在某个语言教学、语言研究领域有突出成果,我们可以请来作顾问、作督导,来指导工作,这对我们的测试工作、测试研究一定会有促进和补益,但他们可以不必亲自当测试员。

2.具有丰富的测试工作经验。2003年《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国家级测试员要具有“两年以上省级测试员的资历”。在测试工作开展初期以及尚未开展的地区,我们无法也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现在的确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即国家级测试员应该在各省省级测试员,特别是在优秀的省级测试员当中产生。国家级测试员不是单纯的荣誉称号,他要能够承担起实际的测试任务,必须有丰富的实际测试经验,要能在本地区的普通话测试中起指导作用。

当然,获得省级测试员资格后如果从未或很少参加测试,当然也不能说有测试经验。所以单凭获得资格的时间长短,是不能证明有测试经验的。要在一定时间内测试一定数量,并且测试质量较高,才能算得上有经验。测试了100人次算有测试经验吗?算不上。很简单,这只不过测试了大约三天的数量罢了,哪能算有经验呢?测上几百个,也只能说是测试过。从多年的测试实践看,测试超过1000人次以上才有资格来谈测试经验。在对某期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调查中发现,测试1001人次以上的占57.9%,可以说我们大多数国家级测试员是有测试经验的,其中有一大批测试员是有丰富测试经验的。无需回避,测试员甚至国家级测试员,也有一大部分人需要积累增加测试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测试的信度。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有普通话教学或者有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有语言研究某方面的成果,这些固然是宝贵的,但这同有测试经验、具备测试能力不能画等号,因为测试操作直接表现为技能。

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情况是有部分测试员已经获得4至5年的省级测试员资格,但测试数量只在101人次至1000人次之间,甚至有些已经获得6年以上省级测试员资格,也是测试了这个数量。每年只测试一二百人,甚至可能出现一年或几年连续不参加测试的情况,这部分测试员的测试信度将会大受影响。《若干规定》中曾明确规定,“对因个人原因承担测试工作过少的测试员予以解聘”。这对只要招牌不要工作的测试员是一种约束,也是提高测试员信度的具体措施。还有一种情况是,某测试员参加测试的次数较多,测试的人数也较多,但测试的质量较差,经常出现与其他测试员测评时测评结果错等级现象,这样的测试员也不能算是“有测试工作的丰富经验”。

当然,测试员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参加测试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甚至有并非个人完全可以左右或支配的理由。为了提高测试员信度,有必要十分关注此类测试员的调配,并加强测试质量监控。

3.普通话水平达到纯正或接近纯正的程度。1994年《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评定普通话一级水平(甲、乙等)必须由国家级测试员主持或复核方为有效”。国家级测试员的职责之一是必须承担起评定复核一级水平的任务。那么,国家级测试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呢?

宋欣桥先生在国家级测试员班授课时,曾多次给学员提出明确要求——普通话水平要达到95分以上的成绩,即一级乙等的“高分段”!

一级水平是标准的普通话,那么,一级甲等就可以说是纯正的普通话了。国家级测试员能够达到一级甲等,当然是我们的理想,不过,达到一级甲等的国家级测试员毕竟是少数。但是,同省级测试员一样只要求达到92分以上的成绩,也是不够的。因为,当普通话水平处于92分、93分的临界成绩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由于试卷中有文字凭借的部分占60%-70%,应试人掌握得比较好,可能失分较少;但说话项的表现并不理想,尽管应试人得到92分甚至93分的成绩,但口语水平可能会呈现出二级甲等的特征。测试实践证明,只有95分以上才是稳定的典型的一级水平;测试成绩达到95分以上,就是达到接近纯正的程度。这样对于国家级测试员来说,才能比较自如地胜任测评一级水平的任务。

2000年,某市对省级测试员进行后续培训和考核,成绩在92分以上的占95.46%,91.9分以下的占4.54%,其中95分以上的占34.1%,92分至93分占11.1%(吕洪雁2002)。省级测试员多数或大多数是可以胜任测试工作的。

4.具有语言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国家级测试员是测试员队伍的核心,是测试员团队整体形象的楷模。语言测试基础理论是国家级测试员知识结构的主要支撑部分。

宋欣桥先生曾对某期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进行过问卷调查。问卷着重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是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性质的认识。国家级测试员要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有清楚的认识,这对国家级测试员正确履行义务和行使自身的职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问卷结果却值得深思。问卷设计的问题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语言测试。请你从不同方面或角度谈对它性质的认识”。有15名学员回答符合测试“性质”这个问题,仅占12.1%;而文不对题的甚至出现空白的有46名,占37.3%。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理论建设尚显薄弱,一般学员全面阐述普通话水平测试性质确有困难。不过,1997年,仲哲明先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曾专门撰写“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这个章节,后被收入《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如果此篇章从未阅读过,还尚可理解的话,那么,9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总论”部分已经作出一定描述,作为测试员应该阅读过,应该有所领会的。

二是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描述。国家级测试员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中全部等级的特征都应该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可以作出细致的描述。调查问卷中问“通过测试实践,你对三级六等各个级和等的特征是如何认识和描述的”,绝大多数学员,回答正确或基本正确,可以体现国家级测试员对等级的总体把握。

但部分学员的描述尚有需要调整或推敲的地方。例如:一级甲等“没有语音失误”;一级乙等“语音基本标准”;一级水平“语音没有缺陷”;三级甲等说话朗读“不流.”。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员竟然把三级乙等描述为:“听不懂,已经不是普通话”,甚至“找不到普通话的痕迹”。而进行类似描述的学员居然有22名,占17.8%。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三级乙等”水平的是普通话,就其话语总体来说,是可以听得懂的,甚至表达可以是流畅的,但外地人听起来会有吃力的感觉,甚至话语中碰到关键词用了方言词语,造成理解、交流上的困难。1997年公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对三级乙等的描述中的确有“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的表述,这里说的不是“听不懂”而是“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实践证明,不仅“三级乙等”可以听得懂,就是所谓“不入级”的部分,大体相当于40分至59.9分之间,也不是完全“听不懂”,这才是南方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起始阶段。

个别学员出现对几个等级的描述不准确的情况,例如:一级水平“说出来大家都能听懂”;二级水平“说出来大家基本能听懂”;三级水平“说出来很难听得懂”。按照这样的认识,如何正确地评定三级六等呢?通过调查,也提醒我们应该注意调整培训的重点和内容。

三是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属于语言测试的范畴。语言测试是一门科学。简言之,语言测试就是“语言”和“测试”两个大方面。在语言理论方面,尽管测试员当中一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但就测试员的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基本保证测试员的素质,对薄弱项的培训提高也显得不太困难。另一方面就是“测试”,语言测试毕竟是一种测试,测试是要通过测量和评价来实现的。因此,语言测试理论中教育心理测量学研究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云南、上海、湖北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运用教育心理测量学的原理,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测试信度、效度和题库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就国家级测试员总体来说,这方面的理论基础还是相当薄弱的。

教育心理测量有四个质量指标,即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调查问卷用这四个指标的概念加上“标准化测试”,一共五个概念,问“你如何理解语言测试中以下几个常用概念的含义”。简答中,尚能比较正确地回答,特别是“信度”‘效度”两个主要指标概念的共14名,占11.3%,说明测试员队伍中确有掌握此类知识的人员。回答不理想甚至不沾边的77名,占62.6%;未作答,空白的32名,占26.0%。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较为贫乏是目前测试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