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整体上来说,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可分为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这种情感的产生,又进而激励测试员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一级水平是普通话水平最高等级,属于标准的普通话。作为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单纯的直接的口语测试的方式,测试员的普通话口语水平首先就是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其次才是语言表达能力。

二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个语言测试工作者,需要面对前来参加测试的各种类型的应试人员,其形象代表了国家,体现了民族的素质,测试员的基本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测试的质量和测试工作的走向,需要高度关注。从整体上来说,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可分为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

(一)非专业素质

作为测试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拥护和贯彻执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方针,充分认识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意义,乐于奉献,敬业爱岗。

1.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充实到测试员队伍中来。绝大多数测试员非常热爱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他们把对推普事业的热爱转化为对测试工作的满腔热情,对测试工作任劳任怨。多数测试员从事教师职业,本身有着繁忙的教育教学任务,但为了及时完成测试任务,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牺牲双休日甚至节假日参加测试工作。有的测试员几乎整整一年都没有享受过一天假期,为测试工作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于一体的工作,按一般的工作量,每位测试员每天参加两场测试,测试30名左右的考生。按照每位考生考试时间为15分钟计算,一天的纯测试工作时间就不少于7.5小时,再加上测前准备、测试后成绩计算与录入等,工作强度非常大。另外,测试员在整场测试过程中不能休息,在测试的每一刻都需要保持高度紧张,因为任何一个疏忽都会影响判分,判分失误就会有失测试的公正性。这对测试员的脑力与体力都是一种考验。十几年的测试实践证明,此项工作确实需要有高度责任心、有神圣使命感的测试员。他们能把测试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而不是把测试作为任务应付敷衍了事。面对不同的对象,测试员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管应试人与自己有何关系,测试员都要严格按照测试标准打分,客观准确地反映应试人的成绩,不能徇私舞弊。测试工作是严肃的政府行为,测试员必须在各级语委的组织领导下实施测试工作,因此要求每一位测试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不打“人情分”和“同情分”,更不乱打分。测试员在测试中代表的是测试员队伍的整体形象,代表的是国家形象,能否把握好宽严尺度,对于今后能否继续顺利开展测试工作事关重大。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要靠测试员来建立和维护。同时,面对应试人参差不齐的普通话水平,要求测试员具有更多的耐心,克服焦躁的脾气,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

2.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测试过程是单调又辛苦的,但测试工作的性质要求测试员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善待每一位被测试者。因为在应试人心目中,测试员应该是公正无私的裁判,同时又是一名善解人意的人。测试中,测试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应试人的心理状态。在测试过程中,我们时常能听到有人抱怨测试员太冷冰冰了,类似的话语值得我们深思。

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面对面的口试,应试人往往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即使普通话基础很好的人应试时也难免紧张。所以测试员态度是否和蔼可亲,是否善解人意就显得尤为重要。测试中,测试员最好能面带微笑,多给应试人一些鼓励和信心,创设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应试人的心理顾虑,克服紧张和胆怯情绪,让他们在最佳的状态下完成考试。尤其对年长的应试人,普通话基础比较差,我们不能把嘲笑写在脸上,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鼓励。曾有一名国家级测试员,在测试时由于对应试人的奇怪发音忍不住笑出了声,严重干扰了应试人的测试,最后引起应试人的抗议,罢考并要求测试员赔礼道歉。这样的事件值得我们吸取教训。

3.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育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测试工作是一项高强度、高难度的劳动,要求测试员既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又要有团队协作的意识。所以,测试员只有热爱普通话水平测试这项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才能激发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知识探索的兴趣,并转化为钻研测试的能力,才能为国家的推广普通话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实践证明,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测试员,在测试的实践中,会不断地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会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产生越来越深厚的感情并衷心地热爱这项工作。这种情感的产生,又进而激励测试员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二)专业素质

1.较高的普通话水平

在实际测试中,测试员在对应试者的语流进行快速分析判别时,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和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规定》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等测试文件都明确要求测试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一级,这是完全必要的。一级水平是普通话水平最高等级,属于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口语水平达到一级,不仅说明测试员拥有可以服众的语言水平,同时也符合测试员执行测试任务的基本条件。

在语言测试中,特别是口头语言测试中,对主试人自身的口语水平要求很高。“口语主考的目标语整体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主考人的语音语调应该正确清楚,否则会“直接影响受试者口语能力的发挥”(李筱菊,1994)。作为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单纯的直接的口语测试的方式,测试员的普通话口语水平首先就是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其次才是语言表达能力。测试员的普通话水平达不到一级高分段的话,就很难正确把握三级六等的评价体系,更无法正确地评定应试人的测试成绩。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语音的分析达到语音缺陷的层面,非常精细。这就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当标准”程度,仅达到“标准”或“比较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达到一级乙等高分段水平。国家级测试员甚至要达到一级甲等或接近一级甲等(纯正的普通话)程度。

2.较强的测评能力

普通话测试员不是只会说流利的普通话,也不是只具有较强的测评能力就行了,而必须兼有此两方面的综合能力。作为测试员,不仅要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测评能力的培养。所以,测试员需要系统地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了解语音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每一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每个韵母的发音特点和发音过程,掌握四种声调的实际调值,掌握音变,如“一”“不”的变调、上声的变调、轻声、儿化等等。测试员要做到对语言学知识不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有关测试的相关内容要了然于心,同时学会使用常用的国际音标,有语音方面的敏感性,熟悉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测评能力是一种实践操作的能力,是一种技巧。它要求测试员在瞬间把握应试人的发音,听辨仔细,判断果断,记分迅速。测试中,测试员往往拿应试人的发音与自己掌握的标准音作比较,作出判断。这就需要自身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同时要能熟练掌握和操作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只有掌握了评分标准,对语音的评判又比较到位,普通话水平测试才具有实际效度。

3.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普通话达到标准的程度,固然是做测试员的必备条件,但“普通话说得好”还不是当测试员的充足条件。测试员还必须具有从事语言测试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体说,至少应该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理论知识

汉语拼音是学习掌握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掌握汉语拼音是进行普通话教学的起码要求。在测试工作中,汉语拼音是测试员记录和描写应试者语音问题的基本工具。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应做到:一是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全部内容,包括拼写规则以及相关的正词法规则等;二是能正确、迅速使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拼写普通话的工具,它以音素化为原则,体现了普通话语音的音位结构。因此,人们常常认为掌握了汉语拼音就是掌握了普通话语音的系统知识,就了解了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其实这两者虽然关系紧密但并非完全是一回事。我们在掌握了汉语拼音之后,还要进一步掌握分析普通话语音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详细了解和准确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特点,这是测试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基本知识也是测试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2)具有较强的听音和发音能力,熟练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

在第二语言的口语测试中,主试人对应试人语言水平的判别主要体现在语感中的语法感和语义感上,即通常我们所说的语言交际层面。因此,在语感层面对语音规范一般会降格以求,不会精雕细刻。所以赵元任先生、林焘先生都主张对外国人教汉语语音要采用“粗”的教法。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则有所不同,它主要侧重于语言的标准规范上,是语言运用的高级层面。主试人对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考评主要集中体现在语音感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普通话测试员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就是要具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

具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是可以凭借一套精确的记音符号的训练和掌握为依托的。国际音标就是这样一套科学通用多年的语音学符号。掌握国际音标是语言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早在1994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中就要求测试员“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此后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规定》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中都明确要求测试员“熟练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

在进行测试工作时,测试员最欠缺的方面就是“国际音标运用”。掌握国际音标是学习一种专业知识,同时也是掌握一种专业技能,需要专业人员教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强度),不是三五天的培训可以立即奏效的。因此测试员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各地测试实施机构也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对测试员进行国际音标的学习和培训。

(3)熟悉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要想对方音、方言词汇、方言语法的评判合理公正,必须熟悉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1997年《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规定》对国家级测试员提出“熟悉方言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指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省级测试员提出“熟悉本地方言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的要求。实际上,从测试的要求出发,省级测试员也不能仅仅熟悉本地方言。例如,北京、广州、上海等流动人口比例很大的城市,测试员仅仅熟悉本地的北京话、广州话、上海话以及这些方言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那是很不够的。2003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对省级测试员提出了“熟悉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的要求。从各省市省级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的情况来看,各地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培训。

(4)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

《实施办法》曾对测试员提出“应熟悉和拥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热心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此后,在《若干规定》和《管理规定》中均表述为“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广普通话。测试员对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方针政策不熟悉,了解不透彻,就可能对测试的性质、目的、政策领会不深,不能充分发挥测试员的作用。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是有具体内容的,例如,我国宪法有关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条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条款;现阶段推广普通话的12字工作方针的精神实质,推广普通话的新世纪战略目标,等等。

在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上,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通常是作为一个专题来讲解的,尚未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个内容不仅应作为讲授内容来学习,还应该将其作为笔试知识的试题内容进行考核。

(5)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

“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这个省级测试员的基本条件是在2003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中明确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规定》都没有对省级测试员提出语言学理论上的要求,只是在1997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规定》中对国家级测试员提出“熟悉普通话语音理论”的要求。

提出“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是对测试员基本要求大幅度的提高。当然,把普通语言学理论作为测试员的培训内容,需要同普通话水平测试紧密地、直接地联系起来。因为,普通语言学理论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有必要在有限的时间作出一些设计和精选。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时,应当在语言与方言、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汉语规范化等方面加强训练。同时增强对“语言测试”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

部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测试员,并没有系统地接受过语言学理论、普通话语音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对语言测试特别是教育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更是知之甚少。如何在测试员任职培训和后续培训中加强这方面内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4.较强的培训与科研能力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认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而是为了推广和普及普通话。为此,国家语委提出,要坚持“以测促训,以训保测”的指导思想,加强测前培训,以推动推普工作顺利进行。要完成这项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测试员,还应具备对应试人员进行有效培训的能力,能够运用基本理论指导学员实践,使其发音准确清晰,并具备较强的自我正音、辨音能力,从根本上纠正应试者的语音错误,避免学员单纯模仿。

另外,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作为一项口语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并没有完全成熟,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还很多,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这就需要测试员在日常工作中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理论总结,然后再把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测试实践,共同促进测试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