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_跨越教育的教育思

未来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_跨越教育的教育思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推进双语教育2020年上海中小学实行双语教育的学校比例达到30%,全市高校实行双语教育的深程数达到30%。

未来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_跨越教育的教育思

第四节 未来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

为了在未来十多年上海教育对外开放实现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新台阶、开创新格局的战略目标,上海应在总结经验、结合实际以及国际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和实施全方位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战略。

一、指导思想

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和加快自身发展与主动服务全国的总体要求,以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为依托,抓住2010年承办世博会的有利时机,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学校的产、学、研服务,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服务,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根据“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兼顾平衡、保证重点、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贯彻五个“继续坚持”,使教育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基本建成国际区域教育中心。

一是继续坚持远近结合、联动发展。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一手抓当前推进,一手抓长远规划。(www.guayunfan.com)

二是继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博采世界各国之长的同时,充分展示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

三是继续坚持实行“官民并举”的方针,更好地集成和整合政府与民间各方资源,更好地发挥非官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的作用。

四是继续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进一步提高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巩固和发展双边和多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搭建平台,健全机制。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改进选派办法,强化管理工作,提高留学效益。

五是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学校运作。教育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各类学校,关键是人才,政府要立足营造良好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做好服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完善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优化培养环境。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进程,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推进孔子学院建设。积极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向高层次发展,重在引进优质资源。加强教育涉外监管,维护广大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二、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上海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并驾齐驱,初步建成世界区域性教育中心。教育集聚程度明显提升,服务与辐射能力强;各级各类学校对外开放和合作明显增加,境外留学生规模与比例快速增长,重点高校留学生比例将超过15%;学术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在规模和层次上有明显提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平衡;双语教育普及水平提升。

(二)具体目标

1.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办学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上海60多个“友好城市”资源,力争到2020年,国外著名大学分校或中外合作二级独立学院数量达到20—30所以上。

2.扩大境外留学生招收规模

到2020年,上海各级教育在沪境外留学生数由目前的5—6万人,增加到10万人左右;积极鼓励并支持全市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扩大招收境外学生,2020年全部高校重点高校境外留学生占本校普通全日制学生数的比例达到15%以上,并且在教育质量、层次结构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如长期生人数的比例将达留学生总人数的70%—80%;学历生人数占长期生人数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0%提高到50%;学历生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达到10%,本科生达到30%以上。另外,留学生生源的国别、地区都得到均衡发展。

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短期互访、培训等活动

2010年以后,上海与科技、教育有关的国际交流活动人次占当年境外旅游接待人数的比例达到8%—10%。

4.推进双语教育

2020年上海中小学实行双语教育的学校比例达到30%,全市高校实行双语教育的深程数达到30%。

表7-7 2020年上海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发展目标及预测

三、战略思路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推动上海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全面开放观,完善的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一)树立全面开放观

在加强国际合作过程中,上海的教育必须去除保守、教条、封闭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全面开放、平等互利、注重长远发展的观念。全面开放观意味着上海教育既是学习者,要受益于国际社会发展教育事业的经验;也是合作者,要借助各自需求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还应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贡献者,应积极总结、梳理、输出上海乃至全国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发挥中国作为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应有贡献。

(二)形成和完善“七大”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体系

1.形成和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体系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既要坚持“请进来”,又要坚持“走出去”,以政府间交流为基础,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兼行,国内与国外互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既要总结和推广长期以来教育国际合作的有益经验,又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途径,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

2.形成和完善科学的教育对外开放规划体系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尽快制订上海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规划,明确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步骤及主要保障措施,指导上海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3.形成和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法规体系

目前国家尚未颁布一部有关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本法,上海要率先加强对跨境教育的研究工作,完善教育涉外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

4.形成高效、便捷的教育对外开放信息服务体系

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领域众多,而且监管难度大,要全面、准确地进行教育开放状况统计难度也很高。上海要在目前取得的统计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形成制度化工作机制,为国家相关统计体系的建立提供经验和依据。

5.形成和完善多元化、有竞争力的上海教育机构体系

发挥和激励各类办学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办学机构建立起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共同促进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

6.形成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准则的办学质量保障和认证体系

如何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单纯采用行政监控的做法已不合时宜。特别在加入WTO之后,不仅对我国开放教育市场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要求遵循国际通行做法进行管理,上海教育对外开放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7.形成和完善合理的教育国际化领导管理体系

重视和加强对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保障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健康、有序发展。探索留学生宏观管理社会化和信息化的新模式,积极应对规模扩大后给留学生综合管理工作带来的压力

(三)进一步明确教育对外开放的方向和思路

1.关于扩大开放领域

一是要广开渠道,根据需要,建立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教育对外交流不断加强,渠道不断扩展,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但从全市教育资源的丰富性看,还有较大的拓展国际交流领域的潜力和空间。

二是办好“中国·上海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充分发挥其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和治校经验、丰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观念、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的重要平台作用。

2.关于优化开放结构

一是坚持国际交流的平等、对等、双向的原则,建立起“走出去、引进来”双向互动共赢机制。应该说,上海已经建立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但从流向看,出国留学人数要多于来华留学人数,校际交流以我单方面出国交流为主,出国留学学专业的多而来华留学学语言的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而走出去到境外办学的少,等等。

二是考虑全市高等学校的整体结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根据不同层次、特点开展适合各自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动。目前,从总体上说,本科层次的高校国际交流活跃、合作项目较多,而高职、高专较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什么交流渠道。

三是优化专业结构,改变目前在出国留学、合作办学等领域学语言、经济类、计算机等较多的状况,支持鼓励国家发展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急需重点专业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

3.关于提高开放质量

总体上讲,在广泛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应以学习、引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集中力量做好实质性的合作项目。

一是继续发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作用,认真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训计划,积极建立并保持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关系,做好上海高校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到世界一流大学培训、做高级访问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培训项目。

二是继续扩大派遣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渠道,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竞争择优机制,形成国家公派、单位公派、个人自费出国留学相结合的出国留学工作体系,高校选派教师、科研人员出国进修深造要向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建议设立上海市公派留学基金,按照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三个一流”的模式[13],选派地方大学优秀学生赴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博士。

三是不断扩大上海招收外国留学生规模,提高外国留学生的层次和质量。不断扩大上海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的规模和支持力度,鼓励高校招收高层次外国留学生并促动高校积极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未来十多年期间,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在规模上力争突破10万人,政府奖学金主要资助攻读博士层次的留学生。

四是扩大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提高合作办学的层次和质量。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选择适当的专业开展境内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对专业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围绕“强校”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建设,强化学科力量,提高高校的国际竞争力。高、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国际化职业技能型人才。

四、重点举措

根据上述开放思路的要求,结合目前上海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际情况,在近阶段拟采取以下政策措施,加快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

(一)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

近期内利用30个左右国际友好城市政府、民间的合作优势,通过驻沪总领事馆搭桥,吸引部分国际大城市的知名高校来沪与上海有关教育机构合作(公立大学、民办高校、专科院校)举办5—10所国际大学分校。

利用全球华人子女需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契机以及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国外多语种名牌高中到上海合作举办10—15所分校,扩大基础教育阶段的海外学生比例。

试办全国最大的、开放程度最高的国际教育园区,使之成为上海的教育特区。

引进国外名牌高校的课程、教材、教师;主要课程可以用外语教学,在境内外分段合作培养,授双学位或国外大学学位。

政府要对成本较高的国际合作办学给予外籍教师自主引进权、自主招生考试权、学生按成本收费权(由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咨询机构对办学成本予以审核)。

允许境外投资公司投资兴办学校,可以获得合理回报,政府对其滚动用于教育发展的收益实行减免税等优惠、鼓励政策。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探索引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研究尝试参与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积极参加国际教育研究活动、国际性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认同程度。

(二)调动多方力量促进来沪留学生教育发展

进一步促进来沪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地区政府、高校、社会和市场多方面参与的积极性[14],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1.政府:宏观引导,发动全社会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加快出台上海市留学生教育发展基金的相关规则,使用好有限的专项发展基金,突出重点,连续投入。扶持重点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支持重点课题研究。

设立留学生奖学金。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强协作,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推动各校设立校级留学生奖学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留学生奖学金供给体系。

设立专项基金。结合“四个中心”建设,设立用于上海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的留学生专项基金。结合上海2010世博会,设立留学生专项基金,吸引留学生为世博会出谋划策。

营造良好留学环境。进行国际化的留学生社会管理设计,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为留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制定吸引优秀留学生在沪就业的相关政策,给予一定奖励和优惠条件。

构筑信息平台。加强对海外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发展动向的研究,构建并逐步完善“留学上海”信息平台,进行“留学上海”的整体推介。

形成各层次教育发展。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和各类形式的留学生教育。符合条件的专科学校和民办学校也可开展留学生教育。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注重层次性的提高,大力发展留学研究生教育。

2.高校: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留学生教育的能力建设

制定教育规划。各高校应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在大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和多种形式留学生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学历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逐步提高学历生在留学生中的比例,以达到提高层次和扩大规模的目的。

加强教学管理。各高校的外国留学生工作应当根据学校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使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教学方面,继续推动教学改革。各高校应依托强势学科,设计精品课程。

挖掘招生潜力。鼓励骨干师资和学科带头人招收外国研究生,充分利用校际关系学校及相关学术合作伙伴渠道扩大生源,以我国外交重点国家和上海姐妹城市的生源为突破口。

拓宽联系网络。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积极与国外高校和专业中介机构建立联系,积极寻求与国外相关学校开展双向交流、合作科研、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吸引留学生。

加大资金投入。学校应不断加大对留学生教育的资金投入,逐步改善留学生的教学、生活环境,提高教学、后勤服务与管理的质量。此外,应继续加大对国际课程建设的投入。

进行有益探索。通过引进国外知名大学来沪开设分校等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探索高校与在沪著名跨国公司合作,建立高层次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

3.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建立支援机构。探索建立非盈利的社会性留学生支援机构,为留学生提供住宿、医疗环保、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维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成立研究组织。成立各种形式的留学生教育问题研究组织,对留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依托这些组织开展留学生培养体系的建设。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协助市教委规范和指导留学生教育市场。在留学生教育研究组织的基础上,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留学生教育中介组织,对高校的留学生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

成立志愿者组织。积极吸收外国留学生参与世博会志愿者组织,运用他们的文化语言优势,发挥桥梁作用。

4.建立国际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建立取得国际认证资格及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引进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及教材,特别是在信息、旅游、中介、会展、现代制造等行业要优先引入。

5.建立海外办学和对外汉语推广模式

积极参加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同时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在上海筹建孔子学院。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小学,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实习基地”。推出一批对外汉语教学精品教材、发展对外汉语远程教育,开展网上汉语教学和其他相关信息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到国外、境外办学,以推动汉语走向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徐明棋 李 刚)

【注释】

[1]本市13家留学合法中介为:上海上教国际交流有限公司、上海商澳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上海中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外服新通国际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华申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上海同济留学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东方出国留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中锐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莘远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留学港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上外国际教育交流信息中心、上海上师出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华侨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2]王炳明:《上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展及其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 王炳明:《上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展及其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0 6年第3期。

[4] 王炳明:《上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展及其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0 6年第3期。

[5] 王炳明:《上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展及其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0 6年第3期。

[6] 王炳明:《上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展及其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

[7]上海教育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不仅是教育的资源有优势,还反映在教育思想观念的解放,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教育的高质量等各个方面。

[8]王炳明:《上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展及其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袁怡琴、闫温乐:《上海市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载《职业技术》2008年第7期。

[10]顾建新:《跨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8期。

[11]顾建新:《跨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8期。

[12]据统计,哈佛大学学生中留学生数占1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中留学生数占22%;纽约州立大学的65个校园共40万大学生中,约10%会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新加坡国立大学25%的学生在4年学习过程中有半年至1年在国外学习。这种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边界的教育交流,以各种各样的交流形式覆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一是各国教育人员的交流,教育专家们通过各种渠道,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二是各个国家去国外留学的青年学生人数的增加,不仅不发达国家积极向发达国家派出留学生,而且发达国家去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留学的人数也逐年上升;三是各种跨越国界的合作项目和教育援助也反映了这种教育国际化的特征。就实体性的联系而言,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正在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并且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更加紧密的整体性的联系。

[13]“三个一流”的模式指选择一流学生、派往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

[14]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建议稿:《推进来沪留学生教育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http://www.justice.gov.cn/node2/node1721/node2215/node2454/node2463/u1a9917.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