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门户网站的编辑培养和团队建设

门户网站的编辑培养和团队建设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门户网站的编辑培养和团队建设杨光,男,1979年10月出生。海量的信息和及时的传播速度,改变了以往媒体的定义。面对大量信息和及时的发布要求,网络媒体开辟了“三班倒”,甚至“两班倒”的轮流值班的工作方式。

门户网站的编辑培养和团队建设

img63

杨光,男,1979年10月出生。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和清华大学中文系,分别获得管理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位,现就职于新浪新闻中心,高级编辑、值班主编。

摘 要:本文以门户网站编辑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工作特点入手,解读和分析网络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要求、网络新闻的生产制作过程、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以及队伍建设,试图解决目前网络新闻频道经常遇到人才培养、储备和管理难题。

关键词:网络新闻 网络编辑 门户网站

现代组织和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较量的核心内容逐渐从以往的资本、技术、产品质量转变为人才和管理,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于人们思考方法和认知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互联网产业同样无法逃脱这个把人的因素放在核心位置考虑的思潮的影响。

门户网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和典型意义的网站类型。尽管共同经历着从Web1.0到Web2.0,甚至Web3.0、从推送到分享、从做平面媒体网络版到做信息平台等一系列理论和概念的冲击,门户网站的传媒属性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已经深入到网站内部管理、组织、运营之中。因此,像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等传统一样,门户网站同样面对来自同行竞争和“如何吸引读者”之类的问题困扰。随着网站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门户网站的工作模式由以往“个人全能型”逐渐转变为“集团作战型”。所以,网站对于新闻报道的主体——编辑的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从“多面手”变为更专业、分工更细致的“一专多能型”。

一、网络编辑的性质及工作特点

网络编辑是新闻媒体进入数字时代后应运而生的职业,是传统媒体编辑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担任网站内容选择、组织、制作、策划、修改任务。从字面来看这个职业既有符合网络的时代特点,又有传统媒体的工作性质。

(一)网络编辑的性质

除了作为一般媒体内容的把关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外,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数字信息内容的组织者、制作者,网络编辑需要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1.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网络知识。

2.熟悉并熟练使用Html常用语句和标志,如链接标示、段落标示、字体和字号标示、表格标示、图片标示、div+css标准布局、视频及流媒体的嵌入等。

3.掌握常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处理软件,如Office、Photoshop、Premiere等,熟练使用上述软件进行文字排版、图片大小的裁切、压缩,视频的剪辑等常用操作。

因此,网络编辑是数字信息媒体的编辑,走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脉搏,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作为传播手段,传递、分享和表达信息及意见,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编辑在网络媒体的一种延伸、发展和继承。

(二)网络媒体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法

互联网作为一种跨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媒体形式和信息平台,具有信息海量、交互性、灵活性、及时性等诸多特点。行业和媒体性质要求网络编辑具备不同于传统媒体编辑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式。

1.对海量信息进行精选、把关。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和集散地,内容数量已达到天文数字级别,并大大超出人们日常想象范畴,而且这些内容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实时更新。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对读者有用的、让人们感兴趣的、值得刊载的、具有媒体价值的信息,是每一个网络编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不仅是对工作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耐心的考验,同样是对敬业精神的考验。

2.工作高强度、作息无规律。海量的信息和及时的传播速度,改变了以往媒体的定义。网络媒体发展成为现在的全时段、全天候、全地域的全媒介。面对大量信息和及时的发布要求,网络媒体开辟了“三班倒”,甚至“两班倒”的轮流值班的工作方式。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辑们早已进入了“24小时备战”状态。

3.注重互动环节。互动是网络的特性,也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抗衡的法宝之一。以相关信息为由头,设置互动环节,吸引受众参与,一方面可以了解读者的想法、意见,另一方面增强网络信息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就参与互动的数据实时生成统计数字供相关媒体和研究机构使用。民意调查是网络新闻最常用、最成熟的互动方式。

4.用做产品的理念处理信息,注重多种资源整合。网络时代里每一条“信息”(包括帖子、博客、微博和新闻)的概念远远超出传统观念,不仅仅包括文字和图片,而是包含视频、背景信息、互动、即时分享等等一系列元素的集合。而这些元素的使用和取舍标准是受众感受。从受众的需求角度提供内容和服务,从而打破以往一味的推送和从传播者到受众的单向传播。

二、合格网络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

网络编辑有两层含义,首先,网络编辑是一种人,是网络内容的制作者、组织者、策划者、把关人;其次,网络编辑是一种职业,由编辑工作发展而来,结合了信息手段和数字化的技术,是处于原始素材和网络信息内容之间的中间环节和关键步骤,经过编辑加工,原始素材得到升华和提炼,更具有传播价值。而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由具体的人来实现,因此每一个网络编辑除了要具备此前提到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在工作中学习和掌握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常识和基本判断

网络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的革新、对产品和服务时效性和用户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过程带来信息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对细节和基本常识的忽视,从而阴沟翻船、犯下致命的低级错误。

“假新闻”是一个典型而常见的现象。除去一些素质低下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故意制造的不说,很大部分是由记者编辑等把关人把关不严造成。这种情况在网络媒体尤为常见,具体例子也举不胜举——如“比尔·盖茨遭刺杀”、“十美元环游太空”等。

留住常识和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是要具备一定政治常识、政治敏感和理论素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避开宣传领域的“雷区与高压线”,这一点对于从事时政新闻工作的网络编辑尤为重要。要从大局出发,执行党和国家的宣传政策、遵守宣传纪律和工作要求。

(二)团队合作

门户网站尤其是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大型报道越来越依靠团队合作打“集团冲锋”,这一方面要求编辑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独当一面,另一方面需要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能否进行成功的配合,完成报道任务又取决于两点,一是编辑个人的素质和能力,需要相互补位和配合时是否能够完成对方的工作;二是是否有配合意愿、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在这里能力和个人的性格特质都起到关键作用,缺一不可。

(三)新闻敏感

在网络媒体,从业者的新闻敏感素质比在传统媒体更为重要,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意识到并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或线索,就意味着新闻处理的过程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工作依靠网络记者采访,和网络编辑对原始稿件进行深加工。新闻敏感,既取决于编辑个人天生对于生活的热爱、求知欲、好奇心的强弱,又与编辑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受教育程度、兴趣范围和思考能力相适应。

新闻敏感可以说属于新闻编辑的“看家本领”,掌握它,才能更加主动的从事策划、报道,统领和预知新闻传播的方向,否则只能成为从事“复制加粘贴”机械劳动的工具。

(四)学习能力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个飞速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经济腾飞,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环境变革方兴未艾……所有领域都以我们先辈无法想象的速度变化着、革新着,各种知识、技术和理念的更新也都加速进行,被我们熟知的信息每隔几年就会刷新一次。互联网产业恰恰走在这个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变化、使用新技术、普及新理念、接受新观点。中国的门户网站从出现到目前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网络编辑的职责范围、工作方法、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这诸多方面的改变,在扩展网络媒体操作范围的同时,带给编辑工作便利条件,同时也对每一个网络编辑的知识水平、范围、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迫使网络编辑们迅速适应、学习、掌握,将最新知识体系和理念应用到具体日常的工作中去。

(五)一脑多用

网络编辑,特别是门户网站新闻编辑,从事的是一种8小时内满负荷、高强度、大压力的脑力劳动。经常处于同时处理多项工作、担负多个任务、与多个工种同事进行沟通协作的处境。例如值班编辑这个岗位,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同一时间段兼顾多达十几项任务,稍有闪失就可能酿成重大责任事故。因此学会权衡每项任务的重要程度、一脑多用对于日常工作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正确的划分每项工作的优先级并对其进行排序,是成为优秀网络编辑的必备能力。一般说来,应首先处理重要的和紧急的任务、临时被指派的工作,其次处理日常任务。

三、网络编辑的培养和管理

刚进入门户网站工作的编辑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和学习,这段时间从1个月到半年不等,与个人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有关,也与所在部门对于新员工进行培训的重视程度和内部管理机制有关。

作为一名网络编辑必须明确自己是部门的一分子,只有通过协同工作才能成功完成每一次报道。而报道的质量一方面依靠编辑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来自于网络媒体固有的产品质量和价值取向,即报道风格、编辑方针的统一。而上述两方面,特别是第二方面依赖于对编辑的培训,这个过程需要解决的是有关如何将每一个编辑自身的文风、价值标准、新闻判断、倾向偏好都统一到本网一贯的风格上来的问题。但思想统一和鼓励优秀编辑发挥作用,二者并不矛盾。工作中对编辑的培养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网络编辑日常工作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发布信息和质量监控。发布信息包括发布新闻、帖子、博客文章、微博客、播客等文字、音频、视频资源,并放置到合适的推荐位置和实时更新。质量监控是针对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以及国家明文规定的内容进行监控、处理,对虚假、失实信息或明显的错误进行识别、核实、更正。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大型报道,更需要编辑以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投入工作,凸显“抢新闻”的意识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因此,类似门户网站编辑遇到重大事件连续工作数十小时的情况,并不乏先例。从一定意义上说,门户网站之所以能在第一波网络浪潮袭来之时成为弄潮儿,有时代的烙印,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因素,也与网络编辑们勤恳、敬业的工作精神分不开。

(二)发展一专多能型人才

商业网站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经历了以往个人主页以及“站长”负责制的小作坊模式,逐渐朝着人员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经营企业化、规模大型化、业务全能化的方向发展。以往靠站长一个人负责策划、编辑、制作、技术、发布甚至外联广告等全部事务的“个人全能型”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换来的是精细化的分工和团队配合,发展“一专多能型”人才。

所谓“一专”,是指频道需要培养适合每个岗位和工种的编辑,即编辑要掌握上面提到的一系列基本技能外,还必须有与自己岗位直接相关的知识背景和技术。“多能”指编辑要了解本频道内其他工种的工作,学会基本技术操作。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同事间相互了解,相互体谅,进行换位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频道内部的一种人才储备,力求某工种人员紧缺时,立刻可以从其他岗位顺利调配人员进行补充。

(三)性格因素对岗位和分工的影响

谈到编辑之间的配合,就需要相互了解、理解。网络编辑是一个需要在沟通和配合中进行工作的职业。因此,理想的网络编辑的性格是包容、开放、大度、合群、善解人意的。现实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不善于沟通和不会与人相处的编辑。这种消极因素对于部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碍日常业务的顺利进行,影响管理和指令的传达及执行。

流动性岗位和分工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甚至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具体的做法是在核心频道、核心小组鼓励沟通协作,同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末位淘汰,通过“换血”的方式逐步优化人员配置。

四、门户网站的编辑团队建设

团队是人的集合,是以人为核心、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集体。团队内人与人的关系由团队的任务和使命决定。具体到网络编辑团队,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传播手段,若干从事同一门类、题材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组织、策划工作的人。而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和尝试后,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找到了类似与工厂流水线作业的工作方法:每个人(编辑)面对不同的素材(源媒体上的原始新闻)使用同样的方法和尺度进行标准化处理,24小时不间断生产风格一致、版面统一,大批量、全方位的成品(门户网站最终呈现的新闻)。

如何让这个团队有序、高效、低误差率的完成工作,是团队建设的核心问题。从新闻业务层面,上面的篇幅已经谈到很多,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主要从人的层面考虑。要把一个个年龄、性别、性格、知识背景、工作和生活经历都不同的自然人塑造成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延续优秀传统的团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度建设

在管理界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的管理管制度,二流的管理管人,三流的管理管事”。放在门户网站的编辑部,“管人”是管理具体的编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团队建设的内容。“管事”就是管理具体的业务。“管制度”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包括制定部门成员的行为规范、工作规范和业务内容规范。

作为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其总编辑陈彤从建立内容部门之初就形成了极为严密而细致入微的制度体系,为新浪新闻日后成为国内网络新闻的标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制度包括新浪的网络新闻观、传播理念与编辑方针、编辑方法和原则,部门分工和考核标准,涉及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直至每个角落。

(二)执行力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网络新闻对于及时性的要求近乎苛刻,新闻网站对于新闻的时间要求也没有止境。在团队配合的前提下,如何让一个突发事件从发生到新闻公之于众的时间,以及一个好的想法从在脑中萌生到真正实现的时间变得更短,执行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组织和部门是否成熟的标志。

执行是实现目标和计划的过程,执行力则是实现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在新闻报道中,要使执行力对于工作的完成起到的作用达到最大化,一方面是,重视日常人员能力和素质培养,消除部门的“短板”,做到需要人时有人可用;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人从事相应的报道,让精兵强将执行核心任务。

(三)编辑梯队建设

互联网行业本身具有工作压力大、发展面广、转型机会多等特点,这导致网络编辑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大。这种客观情况造成了国内门户网站经常面临人员“青黄不接”,编辑、特别是骨干编辑紧缺的情况。网站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选择两种方法:内部培养和外部引入。但它们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鉴于网络编辑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与运动员的年龄段十分相似,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要把眼界放长远。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在体育领域经常提到的概念——“梯队建设”。

在一个部门内,网络编辑的队伍建设也应形成“梯队”。梯队不同于团队,要形成梯次,一方面是年龄梯次,另一方面是业务能力的梯次。人员的使用上,要重点使用“一线队”,培养“二线队”,观察和挑选“三线队”。

中国的门户网站几乎与欧美同时起步,但与他们“技术和理念”为主导不同,经历十几年发展,中国的门户网站走了一条“内容为王”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同样的成功,这个过程中网络编辑功不可没。尽管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内容中需要人为干预和控制的部分会逐渐减少,但在可以预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机器仍很难完全替代人的工作。因此网络编辑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理论将会随着时代发展发生巨大变化,而作为一种职业,它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2005-1

[2]谭云明.网络编辑:引领新媒体大发展:网络传播.2010(3)

[3]刘君、李星.Web2.0下的编辑理念变革:网络传播.2008(2)

[4]周洁.网络编辑的新闻感觉:网络传播.2007(3)

[5]范丽庆.网络编辑职业透视:传媒.2006(11)

[6]金凯华.夜班编辑防范差错刍议:新闻实践.200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