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政新闻编辑的操作要点

时政新闻编辑的操作要点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1.3 时政新闻编辑的操作要点一、把握好报道基调时政报道的一大关键是要把握报道基调。因此,团结、鼓劲、稳定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也是时政报道的基本出发点。时政报道还强调提法和措辞的准确。时政报道一定要在这一类事件上发出声音。

10.1.3 时政新闻编辑的操作要点

一、把握好报道基调

时政报道的一大关键是要把握报道基调。中国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民主、文明,这个进程不能停下来,这是大方向大判断,是“大调调”。因此,团结、鼓劲、稳定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也是时政报道的基本出发点。

有经验的时政编辑常常告诉记者:不要站在中立的第三方作评论;报道具体腐败案件时,不能过于集中,给人以渲染的印象;对存在的问题,既要指出来,更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促进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化、极端化,要注意平衡;不要全盘否定或肯定,要留有余地;等等。

2005年3月18日某媒体刊登了《让网络成为民主的工具》,在政治上就不太妥。这篇文章虽然借了温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提及网络为新闻由头,但在当时整顿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不宜突出“网络是民主的工具”。这说明编辑部在选题的角度和稿件的把关上,以及在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全局观念上有欠缺。

1998年10月30日的《中华第三产业报》刊登了题为《鞍山16名举报人遭报复集体申请退党 记者调查中两名举报人当街被砍》的报道,在政治上也是不妥的。

二、表述要准确和权威

时政报道非常注重表述上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仅采集到的新闻事实是准确和权威的、消息的来源是准确和权威的,稿件中的观点、看法、见解也应该是准确和权威的。

比如,2004年,某媒体在报道中国改革走向时,有这样一段话:“今天中国的最基本问题已不再是20年前的财富不足,而是民主不足,法治不足,人民的权利不足,党和国家的制度供给不足。所以,基于法治和民主轨道的、以尊重和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下一轮改革根本的主题。”这里对改革方向有臆测,实际上中央并没有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下一轮改革根本的主题”。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在加大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的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对重要人物的引语、重要政治事件的背景、重要的时间和数据,编辑一定要与权威材料(如有关文件和新华社通稿)核对。有编辑曾在处理关于行政改革的稿件时,发现记者所引温家宝讲话原文是从网上扒来的,有不准确处,且加入了记者自己的意释性语言,这是很不妥的。

时政报道还强调提法和措辞的准确。试比较以下几例,在准确性上是有相当差别的。比如,使用“某某党委决定给某政府干部行政上撤职、开除等处分”不妥,可使用“某党委建议给予某某撤职、开除等处分”。“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一般不再称“村长”,村干部不要称作“村官”。国务院机构中的审计署的正副行政首长称“审计长”、“副审计长”,不要称作“署长”、“副署长”。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不要写成“院长”。“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建议、议案和提案都有确定的意思,不要弄错。

措辞往往是在细小的地方见功夫。比如,有稿件提到,“除效率外,当今的中国必须考虑公平”,可改为“除效率外,当今的中国确实在考虑公平”;“中国未来有两个隐忧,一是稳定,二是发展”,可改为“中国未来有两个隐忧,一是发展,二是稳定”;“贫富差距的拉大已成了突出问题”,可改为“贫富差距的拉大正在引起各方注意”;“胡锦涛以身作则,到革命老区,到最贫穷的地区视察和调研”,可改为“胡锦涛率先垂范,到革命老区,到最贫穷的地区视察和调研”;等等。

三、不要漏掉大事

2003年11月,《瞭望东方周刊》做了《新政一周年》的封面文章,这是一篇重头稿件,详细描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一年间的施政路线。时政报道一定要在这一类事件上发出声音。这方面,比如2005年的反分裂国家法出台、编制“十一五”规划、陈云百年诞辰、胡耀邦90诞辰、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等,都属要闻大事,编辑要根据报刊的读者定位,集中精力做好报道。

有的报道没有做好,甚至几乎漏掉了,还在于编辑的敏感度不够。比如2005年“两会”期间,董建华辞去香港特首后,曾荫权进入新特首的竞选。编辑这时就应提早介入,密切跟踪。但是,有媒体的编辑把此事搁在脑后了,直到曾荫权竞选成功,才仿佛醒悟过来,让记者匆匆开夜车做稿子,结果落在了竞争对手的后面。

四、抓住政治问题的核心

时政报道的一大特点就是“重”,牵涉全局,报道不能边缘化。但有的编辑抓不住焦点,片面追求“好看”,新闻显得“轻飘”,很难受到重视。

比如,国内某周刊编辑部在策划抗战胜利60周年的报道时,准备推出如下系列选题:40年代的“五个政府”、慰安妇、汉奸、江南乡村的抗战、抗战关键人物(张作霖、汪精卫、胡适彭德怀张灵甫)、一个民间抗战研究者。这些选题显得零碎,从中看不出中国大张旗鼓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重大意义,反映不出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关系、八年抗战与14年抗战的关系,也看不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更没有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战的关系、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界限等。抗战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皆没有回答。

对比之下,《凤凰周刊》的策划则比较主流,抓住了核心问题。其封面文章是《最危险的时候——首次全面展示完整的中国抗战史实》。在这样的标题之下推出了系列报道:大历史观下的抗战史、弱国战略成功的典范、中共决胜抗日战场、敌后游击战略是中共的伟大创举、大国伤心地、中国抗战钳制日军北进南攻、60年的纪念与忘记、纠缠60年的战后遗留问题、中日历史难题追索等。该系列策划周密,报道图文并茂,采访也比较深入。

五、信息实在,新闻突出

一些报刊做时政新闻,多用豪言壮语,形成空话、大话、套话、口水话的宣传腔调,业内称之为“伪时政”。有经验的编辑则关注稿件中是否包含了切实有用的实质性信息,是否提供了核心价值和核心内容,该踩的点是否都踩到了。这样做出来的文章才有嚼头,读者也才能理解时政的深意。下面举一例说明。

2005年5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是科学发展观。新华社也播发了通稿,标题不外乎就是“中央政治局举行某某次集体学习”。那么,怎样处理这样一则时政新闻?有媒体的编辑提出了下面这样的设想:

●把新闻提炼出来。笼统地讲科学发展观不行,这是老话题。经过分析并多方印证,这则新闻以突出“发展”二字、突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为有力。可做“中南海再倡发展”一类标题。

●对新华社稿件中的内容作必要转述,包括学习的大致情况、胡锦涛讲话的摘录。

●补充采访去中南海授课的专家学者。

●增加新闻背景。有两点:一是2005年全年都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中国要迎接战略机遇期,因此发展的呼声很高;二是在2005年4月和5月间,国内针对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爆发了反日游行,其间出现了一些偏激行为和不稳定因素,因此,中央要求人们把精力集中在搞经济建设上。

●让新闻获得历史纵深。“发展是硬道理”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发展要快一些,那么,对比今天,又是怎么一种情况下的解读?可请专家做解释。

●做一些对比,体现变化和差异。主要就是说,中国现在的发展,与以前究竟有何不同了?一是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可能加大改革力度;二是与发达国家有拉大差距的忧虑;三是引入了“科学发展”的观念。

●结合政治局学习内容和国内形势,解释如何促进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中国进入矛盾凸显期,稳定受到高度重视,同时,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变,不走回头路,更多的改革措施将出台。

●援引其他媒体的报道。实际上,当时已有一些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均以“发展”为主题发表了社论和评论。

●加一些地方官员的反应。他们怎么理解这次学习?学习对他们的施政会带来什么影响?中央政令不畅通,已是此时很受关注的问题。这同样需要做一些电话采访。

●专家学者对这次政治局学习的看法。

●社会影响。中央的决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变动?经济界会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注意采访民营企业家。

●海外反应。外电和港澳报纸的积极评价,可以在稿件中援引一些。

这是比较理想化的处理,但不是每一条新闻都要搞得这样麻烦,不过,重头新闻这样去做解读,编辑记者都会从中得到锻炼,新闻也丰厚了,读者也更好理解。

六、形式改革,内容创新

业内有人提出做“新时政”。所谓新时政,主要是就报道方式、说话技巧等方面有所变革,突出新闻性,改变文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重大时政事件和时政话题,改变过浓的宣传腔。有下面一些要点:

●解决“飘”的问题,让新闻落到实处,忌一味高抬远走。时政新闻要有事件主体,特别是要有基层的闪光点。

●更多地把重心放到信息的传播上来。时政报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宣传外,还要加强告知和解读的作用。

●改进文风。标题更有冲击力一起,导语更活泼一些,表述更朴素一些,话语更个性化一些。

●多报道具体的时政事件,把事件还原出来,而不是做概念的大综合。

●以小见大的手法。这可以化解时政新闻的沉重。

●讲故事。这是增加时政新闻可读性的有效手段。

●避免过多援引专家的说法。有时,专家的讲解了无新意,或是简单表态,读上去很沉闷。

●与读者的利益发生关联,与民生发生关联。时政不是高高在上的,要与财富流转和民众生活挂起钩来。

●善于提出新的时政概念,以引领舆论。这是体现时政报道水准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关键是编辑能否在思想上和趋势判断上,抓住苗头,先人一步,言人之未言。如《南风窗》较早提出“告别GDP经济”的概念。

七、让时政人物走上前台

在时政报道方面,有不少报刊都在摆脱仅仅做政策解读的传统模式,而同时把目光聚焦在政治人物身上。毕竟,人是政治活动的主体。

一是高度关注人事变动的新闻。《南方日报》对一些重要岗位人事变动的信息,有一段时间重视不够,要么当填报屁股的,要么等上面指示,要么干脆不发。后来,编辑认为,这种选稿思维过于陈旧,往往陷自我于被动地位。此后,只要见到了这方面人事变动的通知,就基本都在一版刊发。因为,无论从中国文化传统还是现实影响来看,重要人事变动的消息,都是广大干部群众和各方面读者极为关注的。

二是聚焦重要政治人物的言行。比如,《南风窗》1998年第5期做了《朱镕基:把心交给人民》。当年3月,朱镕基就任中国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闯“地雷阵”的观念,掷地有声,民众热议。《南风窗》整合公开资料,做了这么一篇文章。杂志出来后,一些地方的经销商连看都没有看到就卖完了。另外如《南方周末》写“李毅中的一年”,《三联生活周刊》在周恩来逝世30周年之际访问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受读者欢迎。

三是报道基层政治人物的命运。关注一线的改革者,甚至改革中失败的人物、有争议的人物,他们往往形成新闻焦点,如吕日周、李昌平、仇和等。嘉禾拆迁事件中,那位县委书记的悲剧是很有回味的。一位难得的好官,非常清廉,非常勤政,却执行了错误的政策,导致下台。这种政治现象令人深思。

八、报好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是时政报道的常见题材,其要求比较复杂繁琐。对于不同级别、规格、规模和性质的会议,报道上均有规定。总的来讲,有两个方面,编辑要把握好。

一方面,要准确判断稿件是否符合规定。对篇幅、格式等与规定不一致的稿件,应提出处理意见并逐级上报,不能擅自签发不符合规定的稿件。要熟悉《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

另一方面,要突出新闻性。这是会议报道改革的方向。编辑要注意把领导机关的要求与新闻报道的规律结合起来,努力改变程式化写法,督促记者在会议上发掘读者关心的热点新闻和公众普遍关心的政策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