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一、时政新闻的概念“时政新闻”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时事政治新闻。广播事业真正开始重视时政新闻是从国民政府开始,1928年8月1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内容有新闻和演讲,注重时政和教育。国民党当局规定,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均须转播中央台晚间一小时的新闻节目,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新闻联播节目的开端。

第一节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时政新闻”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时事政治新闻。在《新闻学大词典》中并没有“时政新闻”或是“时政报道”的专门词条,但对“政治报道”有解释:“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以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1)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政治新闻”所下的定义是:“报道国家、政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在国内、国际方面的政治主张、言论、行为与活动,以及社会上的政治思潮、政治事件、政要任务更迭等方面的新闻。”(2)

随着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时政新闻”已是一个普遍使用的概念。

我们认为,时政新闻,简言之是关于时事、政治领域的新闻报道。具体来讲,是有关国家和政党最新的国务活动、政治活动、方针政策,及国内外新近发生、变动的重大事件的报道。

二、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诞生与发展

1.世界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诞生与发展

可以说,自世界上广播事业的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广播时政新闻,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西屋电器公司创办的历史记载的第一家正规广播电台——KDKA电台利用美国总统竞选的大好时机,围绕选情通报这一公众关注的焦点,就展开了相关的报道。也就是说,从有广播事业的第一天起,人们就意识到了时事政治的重要性。

在电视开办之初,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都在电视上得到了最初的反映,其中最著名的有:1936年8月第11届德国柏林奥运会的电视实况报道(由于这是纳粹政府的电视机构,所以这一天并没有被世界上承认为世界电视的诞生日),1937年5月12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和1939年对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实况报道。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播出,充分说明自电视出现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将其运用于时事政治事件的报道。被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次实况转播的新闻事件是1938年9月30日,BBC的伦敦电视台播出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谈判归来的事件,节目的名称叫做“我们的时代和平”,显然,这是一条时政新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为战争服务,各国尤其重视对外的广播宣传,成为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从时政新闻的节目来看,除了新闻节目以外,还出现了时政评论节目。在二战中,美国广播从为商业服务转向更多地为政治服务。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1933年通过广播所作的四次“炉边谈话”就是很好的证明,谈话的内容全部涉及当时的时事政治。

二战对于新生的电视事业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挫折。英国、法国和苏联的电视台在战争中先后停播,美国和德国的电视虽然维持播出,但美国的电视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而德国的柏林电视台也在纳粹覆灭前的最后时刻被盟军炸毁。

二战后,广播电视的技术日趋成熟,广播电视媒介蓬勃发展,而节目类型和内容也逐步进入了黄金时代,各国政府和政党尤其重视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政治领袖纷纷通过时政新闻,在广播电视中频繁露面,不断强化个人及其政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影响。

2.我国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诞生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我国时政新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邸报”上发布的官方要闻。方汉奇所著《中国近代报刊史》总结了自唐代以来千余年的邸报内容为:“一、皇帝的诏书、命令和皇帝的起居言行;二、封建王朝的法令、公报;三、皇室的动态;四、关于封建政府官员的升黜、任免、赏罚、褒奖、贬斥等方面的消息;五、各级臣僚的奏章疏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机关给皇帝的工作报告,各地驻军将领的战报,封建言官对朝廷措施的规谏,对失职官吏的弹劾等)和皇帝的批语,没有一般新闻和言论。”(3)现当代的新闻业尽管与封建时代的皇家新闻业有本质的区别,然而由于“政治家办报”的传统以及上层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对于普通民众的吸引力,时政新闻一度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现今仍在各种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我国的广播事业来看,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1923年在上海创办,内容除了音乐之外,还有美国、欧洲等地的国际新闻以及中国各地的地方新闻,以时事报道为主,只不过因音质不良,三个月后停止播音。早期外商在中国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长、影响较大的是由美商开洛(Kellogg)电话材料公司于1924年5月在上海创办的开洛电台,该电台联合了《大晚报》、《申报》、《大陆报》等报纸来播报当日主要的新闻,以时事政治新闻为主。

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官方广播电台是1926年10月1日开播的哈尔滨广播电台,以新闻、音乐、演艺等为主要节目。第一座由国人自办的私营商业广播台是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内容是播送商业行情、时事新闻及中国音乐。

广播事业真正开始重视时政新闻是从国民政府开始,1928年8月1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内容有新闻和演讲,注重时政和教育。到1937年6月,国民党创办的公营电台有23座,同时还出现了大量的私营广播电台。国民党当局规定,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均须转播中央台晚间一小时的新闻节目,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新闻联播节目的开端(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1940年创始于延安,同年12月,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广播稿件由设在延安清凉山的新华社广播科提供,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主要内容也都围绕着时政:有中共中央文件、《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国内外新闻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事业遭受严重的摧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控制舆论,“统一口径”,初期一度停止地方电台自办节目,责令其全部转播中央电台节目,中央台则照播报纸和新华社的稿件,假、大、空的宣传充斥于广播之中,严重损害了广播在群众中的声誉。

改革开放之后,广播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呈现出勃勃生机。首先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广播宣传全面改革;其次用典型报道倡导时代精神,精心组织重大事件的报道,增加现场直播重大时政新闻节目的数量;第三,新闻性专题节目从内容上“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形式上逐步向板块化、栏目化、主持人化发展,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形式。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5)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成功时政新闻品牌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创办于1957年7月4日,是中央电台最重要的也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新闻节目,在全国新闻界和全国听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强大的号召力,固定听众数以千计。在199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听众喜爱的节目》评选中名列第一。2003年,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所作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听众需求及收听状况分析报告》,《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收听比例为24.4%,排名第一;满意度为5.82。目前《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分国内要闻、今日天气、简讯、媒体介绍、国际新闻五个子栏目。其中,《国内要闻》及时、充分,常常是独家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宣传中央的大政方针、中央各部委的工作思路、部署,完成中宣部下达的重大典型宣传任务以及重大新闻事件的及时追踪报道;《国际新闻》常利用时差优势,率先报道北京时间当天早晨发生的国际重大新闻。

我国电视诞生初期,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是早期电视台长期的、经常的和大量的新闻节目来源,一部分内容就是政治性会议或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此外,大多是宣传性的先进工作经验介绍和模范典型人物报道。1958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首次实况转播了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游行。1959年4月18日,还首次进行了会议的实况转播,即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情景。

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5分钟。稿件起初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后来的节目主持人沈力成为第一位电视播音员。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电视新闻》专栏,每周3次,每次10分钟,专门播放新闻片和纪录片。对于重大的宣传任务,北京电视台更是高度重视,争分夺秒,每年“五一”、“十一”的庆祝游行,不仅实况转播,而且拍摄新闻片和纪录片。

文革”期间,由于政治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时政新闻更是成了电视荧屏上的主角。毛泽东会见外宾和接见“红卫兵小将”的实况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卫星上天、氢弹爆炸、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等重大事件的实况转播,都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卑劣的政治目的和倒行逆施的干扰,电视时政新闻也受到空前的扭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和繁荣时期。1978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办,经过多年的努力,确立了在电视节目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发挥形声兼备、时效性、现场感强、真实可信等优势,影响越来越大。1979年1月,央视针对当时国际新闻报道面窄、消息零碎、片面性大、时间性差、片源单调、禁区太多等问题,决定今后凡是重大的国际政治活动和国际会议、各国的群众活动、重大的科研活动和现代化设施等都要酌情客观报道。1980年5月1日,采用卫星传送材料的《国际新闻》整个栏目并入《新闻联播》。

80年代以来,“四级办电视”的政策使一大批市县级电视台轰轰烈烈地开办起来,从新闻节目的内容上看,各地的时政新闻也纷纷成为当地电视台的重要内容。但随着各级领导干部都热衷于当“电视明星”,呆板老套、论资排辈出图像的会议新闻往往成了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以致引发了改革会议新闻的强烈呼声和创新实践(这在后面论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求变中还会具体谈到)。从播出方式上看,不仅仅局限于晚间新闻,各地出现了早新闻、午间新闻、第二次晚间新闻和整点新闻,口播也逐渐改为直播。从节目形式上看,新闻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联播式节目,出现了各种深度报道专题和新闻评论类节目。对于国际时政新闻的报道也予以了空前的重视,比如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央视国际频道采用前方后方连线、演播室访谈、随时插播消息和屏幕文字滚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了长达20多天,超过400小时的“直播”战争报道。

三、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特点和选题

1.时政新闻的特点

从新闻实践来看,时政新闻报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6)

(1)鲜明的政治色彩。

时政新闻与其他比较“软性”的新闻相比,是政治性最强的“硬”新闻,充分体现“喉舌”功能。报道党的会议与决议,宣传党的思想与政策,传播党的路线与方针,歌颂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领导人物的风采,公布领导者的指示与讲话,等等,无不显示出鲜明的政治色彩。

(2)严格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特别是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在称谓、规格等方面都很严谨,具体报道内容要求有一定的统一性,不能断章取义,报道口径要一致。

(3)具有“头条新闻”的优先权

媒体最重要的新闻就是时政新闻,一般情况下“头条新闻”非时政莫属。如果当天时政新闻很多,媒体在排版时甚至不惜挤掉其他新闻,也要确保时政新闻的发布。

(4)时效性更强。

时政活动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容许有任何闪失,记者必须准时采访、快速报道,错过了采访和报道的时机和时间,将是难以弥补的。

(5)周密策划与随机应变。

时政新闻无论是常规性报道还是重大活动与事件的报道,都要有细致的计划,每一个环节都要到位。遇到突发性的政治事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按一定的宣传方针迅速投入报道。

2.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选题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直接反映了广电和政治的关系,从题材上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国家、政党最新的方针政策。

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1948年4月,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1987年党中央又进一步规定了新闻媒介的政治方向和宣传方向,传播法令、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为政治服务的具体体现。

(2)会议报道。

广播电视会议报道涉及的面很广,从党政部门的政治性会议如“两会”,到各社会团体、学科门类的专业会议,以及庆祝会、表彰会、追悼会等等都属于其报道范畴。

(3)重大党务、政务活动。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这对广播电视新闻发挥服务政治功能具有深远意义。这类报道使公众迅速获知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并形成一定的“共识”,对维护国家和政治稳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领导人活动。

广播电视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人格化的特点,使它在推出政治领导人形象上比任何媒体都具有优势。广播电视消除了领导者在公众心目中的神秘感和陌生感,拉近了高层与基层的距离,是政治家塑造“亲民、亲政”形象的最佳媒介。在发达国家,政治领导人越来越重视利用电视树立个人形象。在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答记者问,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深入灾区视察灾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些都足以加深群众对领导人的了解,从而沟通思想感情。

(5)国内外重大时事。

国内外重大时事通常指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或者有重大意义的某项行动,每逢重大新闻时事,通常先有消息类新闻作最快的报道,同时以现场报道和连续报道的方式,及时向受众作最新动态的追踪报道。

四、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求变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的核心部分,那么时政报道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时政报道不突破,就难言新闻改革的成功。与国外媒体相比,我国新闻报道一度最落后的一块就是时政报道。所以,有学者指出,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媒体抗衡(7)

1.时政新闻报道常见的问题

时政新闻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大事的知情者”的心理需求。有学者指出:“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对重要时政新闻信息的知悉是进入交往圈、获得交往圈认同或在交往圈内建立威信的重要条件。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人们交流的话题绝大多数会涉及时政新闻信息,因而对这类信息的关注和获取便成为人们自身的内在需要。”(8)然而,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时政新闻,一度却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是内容空泛枯燥,形式老套陈旧,读者真正感兴趣的时政新闻媒体报道得少,而媒体大量报道的时政新闻读者又没有多少兴趣。

时政新闻尤其是会议新闻常常出现的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采编者角度来看,把罗列有关的时政事实当成了时政新闻报道。报道就事论事,看不到事情的来龙去脉,看不到新闻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意义。一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国务外事活动由新华社一家发通稿,地方党政领导人的活动也由各地宣传部发通稿,各家照此刊登,形成“百台一声,千报一面”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思维中的惰性以及做此类报道手法上的“惯性”,有的记者经常按照会议或活动程序记录下来,或从为领导露脸的角度出发,录下大量的领导活动镜头,摘录大段领导的工作性讲话。这样,记者省事了,但是受众却不满意了,因为传播的内容并非受众所需要的,是无效信息。然而会议报道往往在新闻节目中占很大的部分,受众厌烦,不少记者也对报道会议心烦,认为耗损了设备,荒废了功夫,结果观众又不爱看,因而把会议报道当成了甩不掉的“包袱”,往往持敷衍应付的态度,造成时政报道的质量走向了恶性循环。

其次,从时政新闻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是仅表现领导对某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说明、对相关工作措施的部署,套话连篇,与百姓生产生活关联不紧,许多关乎国计民生、公众关心的信息却没有。长篇大论地报道领导讲话内容的不在少数;重要一点的会议,更是必按原文、摘要播出。有时包括领导的同期声,都是领导照稿件念的缺乏个性的书面语言,没有表现力,从中感受不到人的思维、感情,不能起到同期声应有的作用。从画面内容来看,以会议电视新闻为例,其场景一般以会议室、礼堂为主,有时几分钟长的新闻,全是不停地对同一个会场做不同方向的“扫描”,没有其他镜头,没有明确的表现目的,缺乏可视性。

第三,从时政新闻的形式来看,“会议程序”+“领导人名单”+“领导讲话”成了惯常的会议报道模式,或者就是“领导走一路说一路”的活动报道模式,形式单一、僵化,成了现代版本的“新八股”。在新闻编排上,也是忽视新闻价值原则,习惯于按领导人职务大小而不是按新闻价值大小编排新闻顺序。党政一把手的活动不管重要与否都是头条新闻,而一些有重大价值的新闻,却因为没有领导或没有相当级别的领导参与,只能放在不显眼的位置。有时碰上这天领导活动多,重大新闻甚至只能放在一天新闻的最后一条。同样是领导活动,级别高的领导参与的活动一定要排在前面,哪怕有时这些领导只不过是礼节性地出席一下,不是活动的主角,稿件的“待遇”也会因此提高,而且,还要把领导的简短即席讲话作为重要指示长篇大论加以报道。甚至有时领导并没有出席,只是一个书面讲话稿,又并没有新的重要内容,也要郑重地进行详细报道。

会议报道过多过滥不仅受众厌烦,也会误导受众:他们会误以为党和政府就是天天开会,干部们就是这样工作的。这很不利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改进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因此,大力推进有关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首当其冲成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的重点。

此外,一些时事类重大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力促进了人们对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高度关注。例如,有关21世纪初最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非典”前期报道的迟缓和信息闭塞,就强烈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媒体人士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反思,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时政新闻发生质的进步与提升。可以说,“非典”后期报道以及并辔而来的关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标志着我国时政新闻报道树立了一个新起点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新闻传播透明化的新时代。

2.时政新闻报道创新求变的举措

200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表明:受众非常关注时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关心国内外大小事”的被调查者占到了总样本量的50%,“关心与生活密切的时政新闻”的占31%,仅有3%的被调查者很少关注时政;33%的受众担心“报道没有好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两会’内容没有通过好形式介绍出去”;其次是担心“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占29%(9)。由此可见,虽然时政新闻的总体数量并不少,但读者真正需要获知的时政新闻信息却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003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之后,中宣部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关于对中央领导同志活动和会议新闻的报道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甚至对报道的新闻字数、版面安排、时段核定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各省迅速贯彻中央指示,明确会议报道不以出席领导职务的高低为新闻价值的取向,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严格控制字数和时间,鼓励记者深入采访,善于从会议和领导讲话中挖掘新闻。新闻报道大量使用“直接引语”和同期声,从内容到形式明显改观,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1)重大时政新闻:信息公开、追求时效。

当重大事件来临时,公众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向各媒体寻求信息,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以其高度的时效性和可信度而被受众作为获取信息的首选,但在公众心目中,也一度产生了信任危机。

2003年上半年,中国人经历了“非典”的严峻挑战。早在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就出现了一例后来被认定为“非典”的病例,而媒体早期由于种种原因,受制于“负面信息封锁”理念的指导,一度“沉默”,使人们无法从主流媒体上获知关于“非典”的充分信息。在疫情使社会公众担心时,媒体虽有所报道,但都是尽量轻描淡写。在最早发生疫情的河源市,当地报纸在1月3日刊登了当地卫生局的声明:“河源没有流行病在传播……类似咳嗽、发烧等症状是由于天气相对较冷造成的。”这是中国媒体有关“非典”的首次报道。2003年1月下旬,受到传染的城市之一的中山市的一份报纸刊登了来自省政府的一条简短消息:“这一病毒已经在广州出现已一个多月,这类传染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群众没有必要惊慌。”2003年春节期间,“非典”在广州爆发,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已经导致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但媒体对此仍保持沉默。

媒体的“失语”造成了几个后果:其一,由于缺乏正当获取信息的渠道,结果谣言、流言、“小道消息”满天飞,造成了社会恐慌,出现抢购醋和板蓝根的风潮;二是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加快了疫情的传播速度,最终使一个地区性传染病迅速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传染病,丧失了最佳的治疗和控制时机;第三,从国际方面来说,《时代周刊》4月9日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了72岁的退休军医蒋彦永的公开信,信中称,仅他所知的309医院,就收治了60例“非典”病人,到4月3日已有6人死亡。“世卫”组织在第二天明确批评了北京的疫情报告系统,认为北京的“非典”病例远远超过官方公布的数字,其官员指出,在“非典”疫情爆发早期,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信息不够透明和及时。这使中国媒体乃至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在全世界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2003年4月20日,由于防治“非典”不力,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委副书记孟学农被免职。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卫生部决定,原来五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至此,我国媒体才开始大规模、充分地、全面地报道“非典”,包括“非典”扩散、蔓延、防治的一切信息和知识,使全国人民都心中有数,感到不必惊慌,而且人们正是从信息的大量公开中,看到整个国家对“非典”的高度重视而信心大增,因此很快制服了“非典”。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宣布:从即日起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正因为如此,我国国际形象大为改善。中国向世界公开疫情,正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表现。

在“非典”后期,我国媒体一直以积极的姿态,发布全面透明的报道。也正是由于经历了“非典”事件,我国媒体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都迅速及时地将信息传达到社会公众之中,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保持顺畅的信息传播通道,并在信息传达过程中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最终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在第二年接踵而至的“禽流感”便是明证。与“非典”前期报道的迟缓不同,这一次电视媒体的反映可谓迅速:

2004年1月23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一个体养鸭场发生禽只死亡。1月27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这是此类疫情2004年首次在国内出现。确诊结果出来的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即播出报道:“今日确诊广西隆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同时播出了记者对农业部总畜牧师贾幼陵的采访,就禽流感防治的关键问题做出解答。我国政府和媒体积极应对禽流感的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2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副部长刘坚介绍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10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2月8日,卫生部要求已发现禽流感疫情的地区必须实行禽流感疫情日报告制度,包括“零”病例的报告。从2月9日起,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每日疫情。这些疫情被其他媒体转载,每天向社会公众公布,并且配上感染地区的分布图和动态图,各种数据详实可靠。

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动物疫病高级专家劳伦斯·格利森2月18日在对中国内地发生第一例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区考察后说,当地政府在疫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是“恰当的”。

如今,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政府信息公开所带来的新气象:550万天价医药费、各地矿难、包头空难、中国人质在阿富汗被绑架、西安宝马彩票案、青海鼠疫、山西襄浏花炮厂爆炸等等,这些过去被定义为“负面报道”而严加控制,甚至有意“忽视”的新闻,在电视屏幕上都获得了及时报道的空间。

国务院新闻办、国台办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已作为常态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直播。“社保基金”、“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居民消费价格”、“高校收费”、“农民工工资”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信息透过电视直播传递给公众,在政府与民众间形成良性互动。

(2)领导人活动:突出现场、凸显真情。

一提领导人活动,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领导开会、讲话、剪彩、会见、迎来送往等这种概念化的印象,与媒体长期以来程式化的报道分不开。事实上,领导活动的范围,远远不局限于这些场合,远远不是这么机械和简单。

首先,拓宽领导活动报道的视野。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走出机关、下到基层,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正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非常乐意看到能体现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行动的报道。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视野去扫描,那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是领导活动,关心弱势群体、访贫问苦是领导活动,在日常工作中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领导活动,创新思路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是领导活动,等等。这样搞领导活动报道,可以报道并且能够写出好报道的领域就很宽了。

其次,创新领导活动报道的视角。报道的关键是要找准领导活动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这些结合点,通常比较具体、细微,我们往往不去留意、不以为然。但具有较强针对性、典型性、寓意深刻的结合点,足以以小见大。领导活动报道不是为了突出个人,不是为领导树碑立传。读者看领导活动报道,也不是为了看“人”。因此,对领导活动不能有闻必录,也不能“妙笔生花”,不能任意拔高,而要“见人见事见精神”。要善于把握领导活动的内涵,挖掘出有意义的背景,提炼出有新意的主题,反映出丰富的、有效的信息,让领导活动报道真正成为新闻而不是工作简报。

第三,少用套话、少走八股模式。领导活动报道,如果都用官话、套话来写,读者就会产生反感。并且,领导的语言并不全是“强调”、“指出”、“要求”等,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领导用自己非常通俗和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语言来有感而发。这样的语言往往很生动、很精彩、很精辟。用这样的语言写领导活动报道,读者就爱看。

(3)会议新闻:跳出程序、贴近群众。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时政新闻报道活动中,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是典型的重要的会议新闻,从近年的“两会”报道中可以看到,通过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锐意改革创新性,如今的会议新闻已经形成了更加多样、更加贴近民生、更加具有深度的报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在2005年对于“两会”的报道更是力求推陈出新。下面我们就以中央电视台各栏目的两会报道为例,简要分析一下2005年“两会”电视报道的主要特点,以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首先,有“平民”意识,以“平民”的视角来报道会议。

对于会议新闻,人们希望了解的是会议提出了什么问题,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新的动态。要选择其中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加以报道,避免面面俱到。要敢于凭着自己的新闻敏感,对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作综合概括性的报道,这比发报告全文难度更大,更富于挑战性,也更体现记者的能力和水平。一个会议多少都有一些关系老百姓的东西,如果记者能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引起老百姓的兴趣;那么,枯燥的时政新闻就能变得情趣盎然,引人入胜。

2005年的“两会”报道,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阐释和分析“两会”,使广大群众都可以了解“两会”在讨论什么,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如何的变化,不仅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次,从“封闭式”的会内采访转变为会内会外立体配合的“开放式”采访。

记者采访会议如果仅局限于会内,就很难把视角延伸到会外,将限制会议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记者如能兼顾会内会外,围绕会议主题广泛了解相关背景信息,深入进行采访,将会议主题做深做足,这样就能超越就会写会的局限,既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也能赢得观众的信赖和认可。

比如央视经济频道的《春天的约会》发挥了“会外会”的重要功能,即收集民意,上交“两会”,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一方面,节目在代表委员中获得热烈的响应,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热点来自于普通群众,节目一开始就受到没有参加“两会”的普通观众的热切关注,成为连接观众和“两会”代表委员的一座桥梁。在节目展开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个具体实例来阐释政策,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当事人、一般百姓、“两会”代表委员以及政府部门负责人的现场互动,就各类民生主题建言献策。在节目结束时,主持人把现场记录下来的“提(议)案”用红丝带扎上,亲手交给现场的代表委员,成功地塑造了“会外会”的“两会”节目形式。

再次,多种节目形式结合,使报道深入浅出。

“两会”期间,《新闻联播》在严格控制节目时长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报道文风,通过优化编排结构,在确保重点的同时,增大了节目的信息量。同时依据“两会”热点,大量采用新闻特写的手法,丰富了“两会”报道的信息量,抓住了党和政府关心、“两会”重视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之间的契合点,以生动性和可视性营造看点,突出了报道的贴近性。

央视还在其他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相应的小专栏做配合报道。比如《新闻早8点》推出《“两会”早知道》,对当天“两会”重要内容进行预告;《新闻30分》推出“代表议案”和“委员提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议案、提案进行集中解读;国际频道《新闻60分》开设《“两会”今日看点》,预告当天“两会”重要议程和重要直播;《今天》推出了《“两会”·人物》、《“两会”·特写》等专栏,在对当天“两会”重要信息进行盘点梳理的基础上,注重从新闻视角挖掘“两会”看点。此外,在整点新闻中对“两会”最新动态的报道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

特别栏目《“两会”之窗》则确立了“记者现场报道+背景短片+审议讨论现场+演播室嘉宾点评”的形式,极大地扩充了节目信息量,主题性的编排更强调了节目的导读功能。

除此之外,央视“两会”报道还以深度访谈、谈话、评论类栏目为重点,加强了新闻的深度解读。《焦点访谈》推出“两会”专题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央视论坛》推出特别节目《岩松“两会”观察》,用媒体人的观点增强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新闻会客厅》的特别节目《“两会”客厅》以“重量级、近距离、新语态”的节目特色,一改以往“两会”人物访谈一对一的形式,首次以带观众的演播室互动结构,增强了节目的互动功能和亲和力;国际频道的访谈节目《今日关注》推出了《鲁健上“两会”》特别节目,每天围绕一个热点话题,主持人鲁健到大会或驻地采访代表委员,晚上在访谈节目中,鲁健邀请有关省长、市长、权威人士走进演播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各种栏目中的“两会”新闻各有侧重,深入浅出,互为补充,既有时效性,又有深度,满足了观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